RSS

教仔方式程—愉快地學習

01 八月


在一次聚餐中,其中一位朋友正為他的兒子升小一而煩惱。為了兒子可以進入心儀的小學,他倆夫婦曾想為兒子作孟母三遷,把現在的居所賣掉,再在九龍塘買一個小的單位。當然他怎樣計算九龍塘的單位也非他自己能力所及,最後還是不能付諸行動。一計不能,二計又生,看看可不可以拿到九龍塘的住址證明。在香港真的有人會買假地址的。幸運的他,空想的計劃,甚麼也沒做,最後他的兒子也還進入了一間確心儀的小學。做父母,有時就是這樣,為了子女進入她們心儀的學校,什麼方法也會嘗試。可是什麼是心儀呢?則各人的準則也不同。

我說過自己不喜歡名校,對於幼稚園和小學的學習階段,我認為最重要是愉快地學習,不能讓他們討厭讀書。有些名校,為了取得優秀的成績,以功課量多為催谷的手段,每天學生都要做十多樣功課。面對這樣排山倒海的功課量,學生又怎會喜愛讀書。每天,放學後便不停地做功課,手腳快的,晚晚也要做到10時至11時。本應是無憂無慮的童年,便被這麼多的功課埋沒了。更甚的,有些名校採用拔苗助長的方法,把課程提早一年學習,小一的學小二課程,小二的學小三課程。總之,要求他們學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這樣才能突出學校的成就。試問,有多少學生真的能輕鬆地應付那越來越艱深的課程?我相信大部份的學生也只是在父母的欣切期望下和在沒有選擇下奮力向前。

當自己兒子還小,要選讀幼稚園時,自己的要求很簡單:幼稚園最好在家的附近和功課少的。我覺得最怕的就是要把兒子送到遠遠的名校,好像沒有名校,兒子便沒有前途。但是在香港真的有很多父母覺得名校最重要,遠近是次要。進入了名校幼稚園,就彷彿買了一張直通的車票,孩子的未來已可掌握。剛好,自己家的樓下就有一個幼稚園。路程真的近得不能再近,下雨天也不用打傘。而且那幼稚園採用新式教學法,課本是無字天書,那天學了甚麼字,就會貼上去。從不會以學習一些艱深的字句為榮。到了學期尾,無字天書才變成正式書本。每天,大兒子和隨後的細兒子都愉快地上學去,從沒有不想上學的現象。到小學階段,也是選擇沒有那麼多功課的小學。

這正貫徹【愉快地學習】的理念。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 八月, 2011 英吋 家庭

 

標籤: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