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月封存: 八月 2009

可愛的咖啡、可恨的咖啡

每天早上,疏洗完畢,便會冲一杯咖啡,然後才開始一天的工作。天天如此,風雨無間,這個習慣也有十多年了。聽說,咖啡含有咖啡因,是有提神的作用,而且飲得多還會上癮的。可是【上癮】對我來說是沒有影響的。偶爾早上沒有喝上一杯咖啡,整天也沒有心思思的感覺。老實說,就算幾天沒喝咖啡也沒有出現心癮。但是我就喜歡咖啡香濃的感覺,在早餐或午餐時,Coffee or Tea, 我一定選咖啡,不會選奶茶或檸檬茶等等。我通常的選擇是熱咖啡,天氣熱的時候,才會選凍咖啡。
咖啡對我沒有心癮,但它的提神作用就非常大。這二、三年,出外吃晚餐時我絕不會選咖啡,因為我發覺傍晚五、六點後喝咖啡,晚上便無法入睡。越香濃的咖啡(越高級的餐廳),效果越明顯。初時是無法入睡,整夜把一些小事情重複又重複地在腦海浮現。近這一年,入睡是很快,但半夜(二小時後)便醒過來,跟著眼光光到天光,到早上六時許才有機會因極疲倦才再入睡。有這失眠的痛苦,所以在晚餐時我還好放棄咖啡改選橙汁或凍檸水了。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1 八月, 2009 英吋 家庭

 

標籤: ,

自己的路自己走

小時候,大兒子成績不錯。小一第一次考試便考到第一。可能是得來太容易,態度便趨於鬆散。每年的考試便跌幾名,到小六時,只是精英班的中下游。中一派位,亦不能進入首三志願的中學,幸好那時早已有二手準備,馬上轉到直資的中華基金中學繼續中學的旅途。

一向以來,我都不是追求名校的家長。愉快地學習是我育兒的理想。幼兒園時亦找了一間無字天書的幼稚園,把學的字一個一個的貼上空白的無字天書。學期完成,一本書便親手做成。真的佩服校長的創意。牙牙學語,最重要的還是陪養讀書興趣,學習動機。死記一些艱深的單字,除了可向別人炫耀外,也看不到實際的需要。選小學時亦找一間功課不多的,孩子每天只用半小時便完成家課。比每天也有七、八樣功課,真的少好多了。我相信只要成績不太差,有一定的根基,到中學就很容易追回來。就只怕到中學也不發力,成績給人越拋越遠,到最後已沒有鬥志面對日益繁重功課。

大兒子到了中學,學習基本是自動波。由於自小數學不強,到了中學便相形見拙,但文科的科目卻漸入佳景。順勢而行,到中四便選修文科。其實文科和理科是對等,沒有優或劣之分。文科強選文科是理所當然的。理科的我也不能幫什忙,畢竟自己的路自己走,只有讓他一個人摸索讀文科的途徑。我只有給予支持和鼓勵。會考成績出奇理想,放下心頭大石。這正表明他已充分掌握讀書的方法。真的不用擔心了。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21 八月, 2009 英吋 家庭

 

標籤:

喜出望外

八月五日——放榜日,是本屆中學會考生的重要日子。多年的寒窗苦讀,就是看成果的時候。大兒子也是應屆會考生,他的大日子也是我家的【大日子】。兒子是文科生,競爭沒有理科那麼激烈,只要考獲十四分或以上就可原校升讀。在校內的mock exam,他也考得不錯的成績,原校升讀中六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在上星期初,由於我和我兒完全沒有二手準備,和作最壞的打算(假如不能原校升讀),到最後還是給太太下旨令準備後備方案。

其實,早在中四時,我已經要求大兒評核自己的成績,要做到知彼知己,不要高估或低估自己的實力。會考完成亦馬上要求他做評估,初步保守估計是十八分。由於有了這個預算,我們才會那麼Positive Thinking,完全沒有後備方案。假若他的估計是十四、五分時,我的態度絕對不同。但一日未放榜,估計永遠是估計。

由於颱風【天鵝】迫近香港,八號風球亦在早一天晚上懸掛,會考成績公佈程序也有可能順延。幸好天公造美,早上起上,只有一號風球仍然懸掛,完全不影響預定的程序。八月五日,一早我和太太、大兒子便回到學校。八時三十分,學生回班房,八時四十五分才會公佈成績,而眾家長則安坐在禮堂靜候佳音。雖然在中華基金中學讀了五年,但除了一個由幼稚園和小學都同一學校的家長外,也沒有和那個相熟,整個禮堂出奇的靜寂。四十五分後,陸續有學生下來禮堂找家長,就是看不到兒子的踪影。四十七分,我的手機也響起了,大兒子匯報他的成績。二十二分和一個意想不到的A,這樣的佳績我們當然感到雀躍。原校升讀已經絕無問題了,後備方案當然也用不著,我們真的也不用四處奔波。餘下的時間,就在禮堂辦理手續和等候兒子下來祥細看他的成績單。在此感謝主賜給他一個聰穎的腦袋。

ps:四十七分,以我粗枝大葉的人,當然不會記得那麼清楚,這是翻查手機紀錄找出來的。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9 八月, 2009 英吋 家庭

 

標籤:

我看推理小說

在這二年多,推理小說是我的精神食糧。看推理小說是始於推理天后- 阿嘉莎.克莉絲蒂。數年前,2003年我到台北工幹時,就看見她一列的推理小說排在書架上,氣勢一時無兩,於是我受吸引買了數本她的作品。記得第一本正是東方列車謀殺案,它的佈局精細,結果出人意表。之後再多看數本。雖然每本都是有它的既定情流程,謀殺案發生,四至五個的可疑人物,白羅探長抽絲剝繭地找出真凶,但是看起來卻絕不沉悶。天后的推理小說出產甚多,差不有八十多部,我也只看了十分一便轉看日本的推理小說。

這一轉看,便把我的眼界擴闊,開始中毒,而且越中越深。在日本,推理小說的根基不亞於漫畫界。經幾十年的經營,推理的派別一浪接一浪,正是一代新人勝舊人。現在最有名氣的作家首推東野圭吾和宮部美幸,他們的作品巳擺脫【誰是凶手】的梏桎,而向描述兇手的心路歷程進發。這二、三年間的閱讀,已看過三十多本日本推理小說,最喜愛的還是東野圭吾的【嫌疑犯X的獻身】,孤獨內向而又聰明絕頂的數學家怎樣走向一條不歸路。計算是他的強項,可是遇到善於破解疑難的湯川教授,便可感受到他如何步步為營地面對不何知的未來。

ps:如不習慣看書,也可以看電影版的【嫌疑犯X的獻身】,場面一樣感人。

image_bookCover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6 八月, 2009 英吋 興趣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