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月封存: 十二月 2010

父子大戰—預告篇

近這半年,每星期天便到維園跑步。以前在南豐花園練跑,貪其方便快。現在由於和朋友的兒子江小侄一起練跑,朋友負責開車接送,所以到維園跑步也是蠻方便。而在維園練跑也有其好處,維園的緩跑徑的一個圈是600公尺,方便計算跑步速度,了解自己的速度是一個跑手應有的態度。在維園練跑的人也蠻多,絕不會感到孤單,而且不時會遇到好手,對自己亦是一個偷師的好機會。最後,最好的當然是在林蔭中跑步,在緩跑徑內種滿了高大的喬木,在盛暑中也不會有太多陽光射進緩跑徑上,這比南豐花園光禿禿的公園真的好得多。

太太和小兒子也不時跟隨我們到維園,小兒子不是去跑步,而是到籃球場打籃球。一個月前的某一天,忽然他說要挑戰我的跑步能力。當然他不會挑戰我最善長的長跑,而是短跑。他希望我和他比賽100公尺,再經過一輪商討,決定比賽項目有三個,就是,100、200和400公尺。地點是小西灣運動場,因為星期六、日的早上,運動場不時會開放給市民自自活動,是最佳的比賽場地。小兒子自從一年前迷上籃球運動,他的身形已有一個胖子變成一個標準的時下青年,中四的他身形已比我高比我重;半年前他加入學校的籃球隊,經過一輪的刻苦特訓,對自己的體能更充滿自信,所以才向我投下戰書。

老實說,自己在中學時並不是運動能手,但每次在陸運會時亦有落場參與賽事,也以志在參與為目標。在運動場上從未拿過任何獎牌。大部份時間只會在場邊替自己的同學打氣。在記憶中,自己從未跑過100和200公尺比賽。完全沒有自己的往積。和小兒子比賽,也不知自己可以跑得多快或多慢。而400公尺,則在中六時試過參與,以1分6秒得第四名。相隔這麼多年,如果可以跑到1分30秒內也算滿意。希望在1月中這場比賽可以順利進行。

ps. 通常我的跑步成績是紀錄的一倍,10公里的紀錄是28分鐘而我跑60分鐘內,以100、200和400公尺的記錄是9.58秒,19.19秒和43.18秒,所以我預期自己的成績是100公尺是16秒至18秒,200公尺是35秒至40秒,400公尺是80秒至90秒。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5 十二月, 2010 英吋 家庭

 

標籤: ,

小病是福

上星期剛說過冷風是一個連一個,天氣才變得冷。想不到第二個冷風在這個星期便重來,而且來勢兇兇,一下子便把氣溫推低到10度以下。在星期三開始轉冷,早上是18, 19度,黃昏時便下到13度了。伴著微雨,在濕凍的情況下,寒意真的比上星期的冷風勁得多。

昨上早上起來,已發覺天氣轉冷。如常般穿上合適的上班服(便服是也)。回到辦公室,打了幾個噴嗤,還流下鼻水。今年的鼻子不甚聽話,經常因敏感而打噴嗤,但是流鼻水就不像鼻敏感的徵狀。到了下午,情況完全沒有改善,反而更加嚴重,打噴嗤的密度和強度都比早上厲害,全身軟而無力,大感冒的徵狀完全表現出來了。下班時便走去看醫生,拿著藥回家去。

吃過藥後,情況還未改善,畢竟這不是仙丹。吃晚飯時,對兒子、太太的提問,完全沒有心機回答。腦子裡就像載了很多東西,已沒有餘力再應付任何問題,就讓這些聲音在耳邊流連,坐在椅上也提不起勁看書。吃過晚飯後,九時許回房睡一覺,這一覺睡得很深很沉。十時半,太太叫醒我時,自己就像從很遠的地方爬上來一樣,掙扎了好一會,到十一時才便正式下床。情況是好一點,但是身體還是飃飄浮浮般,沒有踏實的感覺。坐了一會,洗過澡,再吃第二次藥,便再回房睡覺。

去看醫生時,已感到自己需要多休息,醫生亦批了一天假期。所以這一覺是完全沒有壓力,想睡到幾多點就幾多點。可是習慣早起的我,亦如常在七時醒來。卧在床上,聽著兒子們在七時許一個一個離去,八時前,太太亦關了大門上班。到八時半自己亦起床。感覺比昨晚好很多,腦子亦再開始轉動,但還是覺得身體軟而無力,這一天的休息真的是需要的。吃過早點,咖啡和餅乾,再吃第三次藥,很簡易便打發半天的時間。打開電腦,看一看自己常看的網頁,再寫下這篇網誌,現在正準備回房睡覺,期望休息可以令身體早日復原。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6 十二月, 2010 英吋 隨筆, 家庭

 

標籤:

冷風南下

2010年第一個冷風終於在12月7日南下到香港。而那日正是農曆二十四個氣節的【大雪】,可謂非常應景。從近幾年的記憶中,冷風通常都在12月1日之後來到。簡單來說,12月的第一天可以作為一個秋天和冬天的分界線。通常第一個冷風,令氣溫急降,由23、24度驟降到15、16度,寒意非常。但第一個冷風是不會持續很久的,轉瞬便被和暖的海洋性氣候所暖化,氣溫再度回升20度以上。到第三、第四冷風南下,才會把氣溫推低至10度以下。氣溫有多低和持續有多久,全看那年的冷風是不是源源不絕從北方吹來。

在10月中,在坊間傳出因甚麼現象(拉尼娜現象),今年將會是一個較冷的冬季。可是在11月中,香港天文台又預測今年的冬天的氣溫只是一般冷。兩個不同的預測,真的令我們這些小市民無所適從。如果是長冬,當然要去選購重量形的禦寒衣物,返過來是短冬,就不用加添新的禦寒衣物了。

今年的第一個次風正如一般的推測,星期二晚到港,星期日便回暖了。也未感到任何寒意,天氣便轉暖了。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9 十二月, 2010 英吋 時事

 

標籤:

東區制水

【制水】,這個名詞是一個遙遠時代的名詞。它的全名是食水管制。在60代,這個名詞經常出現。1963至1967,都有不同程度的食水管制,最嚴重的莫過於每四天供水一次,每次四小時。想想也知道這制水措施對日常的生活有多大的影響。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拿出不同的器皿,大鐵筒、大膠筒等盛載食水。可喜的是珍惜食水是最自然的事情,不用說教人人也會深明這道理。70和80年代也有一級或二級制水發生,但隨著香港政府努力改善民生,引入大量的東江水,這類的制水政策在90年代後已不復見。現在只會因東江水輸入太多,令水塘滿溢,白白地再讓它流出大海。

12月1日,突然從電視新聞報告得知,因為發現太古城區地下食水管有嚴重滲漏需通宵搶修,在12月2日晚上10時至12月3日早上9時,港島東區實施大規模制水,影響多個大型屋苑包括太古城中心、康山花園、康怡花園、北角健康及北角海逸酒店等。這遙遠時代的名詞又再重回香港。家住康怡的我也有機會重溫制水的經歷。

12月2日,放工回家,便催促兒子在食飯前洗澡,不要所有人擠在飯後才洗澡。在9時半後,便用一個小膠筒和水煲盛滿食水,以備晚上和早上洗臉、漱口之用。10時半,嘗試打開水龍頭,發覺食水還是源源不絕流出。當然各大廈都有食水箱備用,一時間是不會食水全冇。晚上新聞報告,為免市民忘記儲水或儲水不足,更在不同地方放置了大型水箱,讓市民隨時提取。到12時許,臨睡時刷牙、漱口,水源還是充足的。

12月3日早上,食水仍然供應不斷,彷彿制水的措施完全沒有發生一樣。走路回公司,便看見在康怡及華蘭路上放置了那個大大的流動水箱,四個水龍頭可以同時供應四個取水者。由於各方面事前都準備充足,制水基本上對日常生活也沒有太大影響,只留下一個溫馨的回憶。

p.s. 歌神許冠傑的制水歌,歌詞充分反應當時的竟況,歌詞如下: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5%88%B6%E6%B0%B4%E6%AD%8C%E3%80%8B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5 十二月, 2010 英吋 時事

 

標籤:

再說蘋果第一代

回看蘋果公司這幾年的發展,每年便有新一代的產品推出,我買時
iPod Nano是第一代, 現在已出到第六代了。縱觀這六代產品,除了第一代和第六代有劃時代的感覺,其餘的都只是功能上和容量上的提升,不像第一代把肥大的iPod變成像香口膠般輕巧的iPod Nano;一下子便被她那纖瘦的身形所吸引。而第六代更把長長的香口膠變回正正方方但可千變萬化可輕觸的螢光幕,加個手帶,她就變成時尚手錶,相信日後的功能更會發揮更多的創意。而iPhone第一代 在2007年面世,便把電話的用途切底改變,它真的把 All in One 的概念發揮琳漓盡致,手機、相機、PDA、相簿、地圖、字典、錄音機、計量機、 遊戲機…,應有盡有) ,再透過 Application Store 還可把它作無限的延伸。iPhone第二、第三代也只是功能上和容量上的提升,外觀上比第一代還不如,直到iPhone4,才真的把功能上和外觀上更臻完美。我覺得我的iPhone4可以用上2、3年,也不會覺得落伍。

蘋果的產品,除了功能優越,簡單易用為賣點外,最重要的是她的外觀設計。拿著她,便有優越的感覺。由於她的外形實在太美了,我不喜歡為她們披上外套。我嘗試把iPod Nano放在保護套內,但不久還是把它除下來,隔著那磨沙的保護套,總覺得她失色許多,有違設計者的用心。

現在的iPhone4,我也不會為她披上任何外套,基本上,底和面都是由特別玻璃保護著,用了那麼久,也不覺有任何花紋;反而戴上保護套,塵埃容易積聚在機與保護套之間。我看還是以她最完始的設計展現眼前來得自然。當然,現在iPhone在香港的市場有點兒泛濫,在地鐵車廂或電梯內,你總會看到3,4個iPhone用家在你附近把玩著他的iPhone Application。所以要特顯你的iPhone和他人不同,套上一個獨特的外套也是無可厚非。再且由於用家越來越多,那種優越感已變得平實。當然我不會因太多人轉向iPhone而迫自己轉去另一品牌。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 十二月, 2010 英吋 隨筆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