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日文章彙整:5 十二月, 2010

東區制水

【制水】,這個名詞是一個遙遠時代的名詞。它的全名是食水管制。在60代,這個名詞經常出現。1963至1967,都有不同程度的食水管制,最嚴重的莫過於每四天供水一次,每次四小時。想想也知道這制水措施對日常的生活有多大的影響。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拿出不同的器皿,大鐵筒、大膠筒等盛載食水。可喜的是珍惜食水是最自然的事情,不用說教人人也會深明這道理。70和80年代也有一級或二級制水發生,但隨著香港政府努力改善民生,引入大量的東江水,這類的制水政策在90年代後已不復見。現在只會因東江水輸入太多,令水塘滿溢,白白地再讓它流出大海。

12月1日,突然從電視新聞報告得知,因為發現太古城區地下食水管有嚴重滲漏需通宵搶修,在12月2日晚上10時至12月3日早上9時,港島東區實施大規模制水,影響多個大型屋苑包括太古城中心、康山花園、康怡花園、北角健康及北角海逸酒店等。這遙遠時代的名詞又再重回香港。家住康怡的我也有機會重溫制水的經歷。

12月2日,放工回家,便催促兒子在食飯前洗澡,不要所有人擠在飯後才洗澡。在9時半後,便用一個小膠筒和水煲盛滿食水,以備晚上和早上洗臉、漱口之用。10時半,嘗試打開水龍頭,發覺食水還是源源不絕流出。當然各大廈都有食水箱備用,一時間是不會食水全冇。晚上新聞報告,為免市民忘記儲水或儲水不足,更在不同地方放置了大型水箱,讓市民隨時提取。到12時許,臨睡時刷牙、漱口,水源還是充足的。

12月3日早上,食水仍然供應不斷,彷彿制水的措施完全沒有發生一樣。走路回公司,便看見在康怡及華蘭路上放置了那個大大的流動水箱,四個水龍頭可以同時供應四個取水者。由於各方面事前都準備充足,制水基本上對日常生活也沒有太大影響,只留下一個溫馨的回憶。

p.s. 歌神許冠傑的制水歌,歌詞充分反應當時的竟況,歌詞如下: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5%88%B6%E6%B0%B4%E6%AD%8C%E3%80%8B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5 十二月, 2010 英吋 時事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