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書後感—【1Q84】三冊

16 三月


看了村上 春樹的著作也有十多年,始於他的成名作【娜威的森林】,一本一本買回來看,不知不覺也有十多本。喜歡的有純文學的【娜威的森林】、遊記文學的【遠方的鼓聲】、和不是小說的【關於跑步】和這部超長篇的【1Q84】。在書櫃中,一列藍色頂,白色邊的藍小說,大部份是村上 春樹的著作。可是【1Q84】買的是精裝版,硬皮的,再加上灰白色的封面紙,與以前的書,外觀上完全不同。老實我當然比較喜歡普通版,有一系列的感覺,但是買了一、二冊後,第三冊還是要買精裝版,日後第四冊還是要繼續買下去。

我看的當然是中文譯本,在台灣,他的御用翻譯作家是賴明珠,所有的翻譯本全是由她一人包辦。彷彿賴明珠就是村上 春樹的代言人。

在2010年初我看1Q84第一、二冊,未完的結局已知他還有續篇。第三冊於秋天出版,心急的大兒子總是希望第一手拿到它,在商務作預訂,當它一出版,他便爭先把他看完。我當然不會和他爭看同一本書,等他看完,我才慢慢地看。

自己有一個弱點,看書和看電影是會很快忘記內容。每當看完一套戲或一本書,腦海中會有一個感覺好看或是不好看,會給一個分數,但是故事的內容轉瞬便會忘得一乾二淨。真的是忘得一乾二淨,經常給兩個兒子笑。當看【1Q84】第三冊時,原先還考慮要不要重看第一、二冊。但是當看了第三冊第一章時,就發覺這是必須的。前段的內容對第三冊太重要了,那模糊的記憶完全不能承接上冊的片段。於是停下第三冊,先把第一、二冊看完,才繼續看下去。

不知是不是自己這幾年看得太多推理小說,還是村上春樹的寫作風格變了,這【1Q84】的情節和佈局真的很像推理小說。劇情雙線發展,是推理小說常用的手法;有很多未解的迷題會續漸變得清晰。當然村上春樹賣的不是推理情節,而是對一些人的人性探討。通常村上的小說故事內的角式不多,但是經過他一、二回的描述,和精彩的對白交流,人物的性格就展現眼前。男女主角由不相連的關係到錯綜複雜的關係,一步一步讓我們一起經歷。由於流暢的文筆,精巧的佈局,看【1Q84】很容易投入。

另外由於他也熱愛音樂,在小說中不時以音樂為背景,看起來很有電影感。在第一冊的第一場景,他就以楊納傑克的小交響曲拉開序幕。大兒子真的買了一隻村上春樹的CD,不是他作曲,而是收錄了村上春樹小說內說過的音樂或歌曲。聽那一小段的交響曲,真的蠻有品味,他把書本的文字立體化。

看完第三冊,還未有結局,今年再出第四冊時,不知自己要不要把一、二、三冊看完才開始呢?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6 三月, 2011 英吋 興趣

 

標籤: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