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月封存: 十二月 2013

聖誕派對雜談

在母親未去世前,每逢節日,我們便回母親家吃飯。這樣的按排,當然辛苦了和母親同住的四哥和四嫂。自母親去世後,這問題解決了,因為黃家各分支各負責一個節日聚餐,如端午節、中秋節、聖誕節、年三十的團年飯等,而我家則負責聖誕節。那時,太太的廚藝是一般,平常只負責一家四口的飯餸,要負責20、30人的聚餐當然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想著這聚餐是一年一次的,再辛苦也要應付,不能說不。不久,太太開始學焗蛋糕,聖誕派對正是一個讓家人親友一嚐Home made 蛋糕的機會。再且,太太的學習能力非常強,看著她一年一年進步。聚餐的餐單,開始時,買回來的比太太親手做的多,而且還要外母分擔一些。到了今年,太太已經完全掌握整個聖誕聚餐的流程,除了火雞和壽司是買回來的,其餘的都是太太親手做的,就連外母也問怎麼今年不用幫手。鮮果沙拉、日式菜沙拉、咖哩牛腩、大蝦寬條麵、蜆肉意大利粉等等。

另外,在以前,聖誕聚餐最開心的時刻,不是吃一盤一盤的美食,而是讓小孩們(黃家的第三代) 拆禮物的一刻,送禮物的家長和一羣接受禮物的小孩一起拍照留念這二段時間。自己還記得細兒子坐在地上拆禮物時,笑容滿面,口合不來,雙手抱著收到的所有禮物的情景。但是現在,第三代已經長大了,年紀最少的正是我的細兒子也有18歲了。還未工作的當然還有禮物,(所以只有三位第三代合資格)但是,收禮物時再沒有興奮的心情,反而為買什麼禮物才煩惱。除了拆禮物,有時還會有安排家庭遊戲,如Bingo,(玩具版的攪珠或電子版的iPad App),將門人的估戲名,天才表演等等。但是板斧有限,在這幾年又沉寂下去。今次也有閒談到這個問題上,希望來年多一點新變化。

最後,來年有二個黃家第三代會結婚,期望不久的將來,開枝散葉,有第四代的出生,聖誕聚餐又可再洋溢那超級歡笑聲。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1 十二月, 2013 英吋 家庭

 

標籤:

李小龍—武藝人生

12月正是流感的高峰期。雖然運動量在家中自己是最多,但這並不表示對抗流感亦最強。慚愧說,在家中,通常是自己第一個病倒。在12月裡,已病過一次,而有2次,也有初起的跡象而幸好休息一晚便退下去。過去的5星期,每星期都參與長跑賽事,所以忙於寫跑步的網誌,加上不時受流感困擾,再不能抽出時間來寫其他的事情。終於,賽事告一段落,身體又回復狀態,可以寫寫其他題材。

當一位影藝或歌藝巨星隕落,人們總會懷念,設立一個記念館是最理想不過。當然,日後有多少人會還記得他或她的名字,就看這位巨星有多大的影響力。香港的新景點不多,有這樣好的提議,卻不知為什麼總是得不到政府的支持,這麼多年來始終只是空中樓閣,並未有具體的計劃,真是可惜。

在香港這彈丸之地,就出現了幾位這樣的巨星了。在1973年去世的李小龍,他的武打精神,揚遍中外,40年後的今天,還是讓這麼多人懷念;1995年去世的鄧麗君,試問有誰沒聽過她的甜美聲音;再近一點是2003年的梅艷芳,百變的形象、出色的歌藝,為香港的樂壇帶來一個新景像。以上3位巨星,當然以李小龍的影響力最廣最深。他的影響力,把中國的功夫從新展現給全世界,就算偏遠的非洲小國,也認識李小龍而對中國功夫崇拜。就算40年後的今天,他的名字還是有不少人知道的。
IMG_3268
就在這40週年的紀念日子,終於在沙田文化博物館有一個長達5年的李小龍展覽。由他的女兒李香凝及其他海內外的收藏家,把那些珍貴的文物和故事,讓我們一起去發現,一起去領悟李小龍。(12月7日)在文化博物館的入口處,是一個高大的李小龍銅像,以踢腿的英姿展示他迷人的腿功。正式的展館在三樓,在館外,是李小龍的大頭相,雙眼炯炯有神。在館內,不能拍攝,我們只能用眼看,用心感受。展館分為五個展區,分別為「漢子.李振藩」、「演員.李小龍」、「武術家.李小龍」和「傳奇.李小龍」,不同身分為題。展覽更展出李小書自己的藏書、親筆信書、筆記簿、家人合照和練功器材等珍貴文物,包括李小龍在電影《死亡遊戲》穿着的黃色戰衣、使用過的雙節棍、木人樁等。展廳更設有李小龍五套經典功夫電影重要場景,如《精武門》中的道館、《猛龍過江》的鬥獸場、《龍爭虎鬥》的鏡牆等。此外,還有一個李小龍3D電腦動畫,歷時三分鐘的短片已展現李小龍踢腳、揮拳、舞雙節棍和踢沙包等多個武術動作,配以李小龍的招牌叫聲,他形容猶如李小龍「翻生」。最後是一幅水牆,輕掃便會出現漣漪和李小龍的金句,這表現出李小龍指要像水般「以無法為有法的」哲學。
IMG_3269
這展覽為其5年,希望5年內,正式的李小龍記念館能建成,好讓這些珍品可以繼續展出。再加上新的概念和設計,把李小龍的光輝再次展現世人面前,李小龍的粉絲更能盡情地投入李小龍的世界。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5 十二月, 2013 英吋 時事

 

標籤: ,

2013-2014第九戰半馬-城門河皇者之戰

連續四星期都參與比賽,成績一步一步進步,真的十分欣慰。可是上星期一下午,忽然感冒,全身乏力。晚上回家,便倒頭大睡,一睡就2、3小時,看一回電影劇,又再睡覺,可是半夜肚瀉,早上還感疲憊,於是請假一天。上午到醫務所看醫生和拿藥。星期四,病已好了,體力還在復原中,晚上到跑馬地繼續練跑。看天預告,星期日將會整天有雨。病後初癒,天氣又不穩定,對今次的半馬也未有絕對信心。

早一天,到大會的網站看,原來參加半馬的人數竟有2000人,再加上10K也有1000人。參加入數共有3000人那麼多,怪不得今次的賽事,是香港第三大賽事,除了渣打、Unicef外,就是這皇者之戰了。而且大會今年更嘗試辦全馬,參賽者要在4小時內完成,非常進取,非一般跑手可以報名的。

起步在馬鞍山運動場,起步時間是8時20分。天氣如預告般,雲層底,只是還未下雨吧。氣溫是17度,是頗適合長跑的溫度。馬鞍山運動場,以前也曾試過在這裡起步,只是是頗久遠的日子,那次(2000年)是江小侄差不多第一次參與長跑,8K賽事。到達運動場的時間尚早,自己亦不急於換衫褲,只怕過長的熱身運動,消耗過多能量。在場內拍照留念,因人多關係,氣氛熱鬧,有點嘉年華會的感覺。換過衫褲,作了適量的熱身,自己亦到起步點。因參與人數多,站前一些總是有利。8時20分,準時起步,沿著運動場繞了一圈,便跑出運動場。首先穿過一條行人隧道,向海濱進發。這和以前的路段是相同的。跑到近海濱,便看到2公里折返點,就是沒有我們的Marker。在海濱,先右轉,要往烏溪沙方向跑。在途中,已看到領路的單車手帶領第一名選手跑回頭了。跑了差不11分鐘,我還是看不到Marker,沿途就只有全馬的Marker。隨著人潮在海澄軒掉頭,在這段路上,有一小段路是過窄的,人潮真的要停下來等候一會。第一次參與這次賽事,路不熟,又沒有Marker,感覺就像迷失方向,不知要加快還是減慢。其實自己有RunKeeper,還可以把手機拿出來看距離,可是自己又不想拿出拿入,最後還是憑感覺跑吧。再往前跑的路段是十分熟識,因為我們通常由沙田跑來馬鞍山這邊。到達大水坑大橋,便轉入水坑,往梅子林方向跑。沿著水坑跑,在數條高架天橋底下經過,轉了一個大彎,便正式跑入梅子林道。自己沒有看清整個路線,原來梅子林是往上跑的,而且要跑近2公里才掉頭。望著那斜坡,心中不是味兒。雖然斜度不算大,但是也不小,自己完全沒有預計要跑斜路,所以大失預算。跑熟識的路段,就不會有意外的驚喜。上坡不久,終於看到半馬5公里的路標了。時間是26分20秒,速度是偏快一點。

繼續向上跑,斜度是差不多,但是感覺是斜路沒有盡頭,總是看不到掉頭處。又過了1公里,腳力不繼,不時停下來行數步,再往上跑。看到一個工作人員搖動銅鈴說:轉彎後便可掉頭。這個銅鈴聲真是我們的救星,知道折返點就在不遠的前方,力量馬上回來。跑過折返點,便全力往山下跑,落山的感覺當然爽,但是過了搖鈴處不久,便看到一個跑手仰臥地上,有兩個工作人員照料,而遠處亦有救護車的聲音傳來,看來那跑手敵不過那段斜坡。每次參賽總有一、二次這樣的場面,真的是無奈。很快就跑出梅子林道,又轉回大水坑,沿著水坑,向著海濱跑,轉瞬又跑回城門河畔,又回到自己最熟識的路線,左轉向雙子橋進發。沒有了Marker,真的跑來不甚舒服,像一個沒有目標的跑手,漫無目的在奔馳。雖然說今次沒有信心破自己的紀錄,但是總希望能衝擊這界線。這樣的奔馳,體力的控制最難,畢竟自己的力量有限,過快消耗便不能及時復原。過了雙子橋,繼續向沙田方向跑,不久便到達10公里的路標。時間是55分45秒,是自己理想的速度,如能保持這樣的速度,破紀錄還是有可能的。
沿著馬場邊跑,這裡有1公里多,在盡處是划艇中心。繞過划艇中心,再向前跑,以前便會右轉跑入沙田運動場,而現在就繼續向前跑,向沙田文化博物館方向。這段路在第五戰時跑完10公里後,再練多幾公里時跑過,這段路不時和單車俓相遇。終於在沙田文化博物館前便是折返點,掉頭跑不久,便是15公里的路標,總時間是84分30秒。但是到了這裡,已感到力氣不繼,這不像澳門那次賽事,越跑越有力氣,或許是頭段過快。又跑回馬場邊的路段,這時終於下起雨來,雨勢慢慢變大,在跑過雙子橋後,雨勢更是滂沱的。這像去年Unicef的情形一樣。在大雨冲擊下,信心更是大打折扣。雙腳更是不聽話,不時停下腳步來,幸好自己只停數步,便再起步跑。時間是慢一點,但總不會差太遠。就這樣的跑跑停停,在滂沱大雨中繼續向前,過了大水坑,向最後一段路衝。在這大雨中,雨水已和汗水混在一起,裡裡外外也濕透了。到聽濤雅軒,便右轉,向運動場進發,亦是最後1公里。又經過那條行人隧道,轉瞬便跑入運動場,這時的總時間已超過自己的紀錄,但是時間並不算太慢,餘下的繞圈,自己亦盡力跑,到最後50公尺,再發力衝線,總時間是2小時5分鐘。
IMG_3287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7 十二月, 2013 英吋 Uncategorized

 

標籤: ,

2013-2014第八戰十公里-機場長跑

跑完澳門半馬,成績理想,所以對今次的10K亦充滿信心,看看能否超越去年的最佳成績。可惜天氣的預告,由16-20度,變成18-22度,氣溫的上升,絕對有影響整體成績,氣溫過高,跑過5、6公里過後,體力便會消耗快,復原慢。

大會的起步時間是8時半,於是我約了江家8時正在東涌會合,預計5分鐘便到達Expo停車場。可是,我和太太在8時5分才到達東涌站,而江大哥亦對東涌的交通不太熟識,在東涌繞了一個大圈,才返回舊路,車經過國泰航空城又選錯了路段,又要空跑一圈,隨後又錯了二次(改路的關係),我們才來到大會的停車場,時間已是8時30分。在車上已知時間緊迫,我已在車上換上短褲。車停在雙黃線,給一個位交通警怒喝,我和江小侄也不理會,連忙下車趕去起步點,就讓江大哥應付交警吧!

大部份10K選手已跑離起步點,而部份5K參賽者亦準備上線。自己和江小侄也來不及做熱身運動,便匆匆踏上起步線。今次真的太匆忙,記得按下時計,卻記不得整理RunKeeper。這樣匆忙的上線,記得我們以前也曾試過一次,那次是大埔海濱公園起步,也是下車後連跑帶跳趕往起步點,十分狼狽。今次趕得上最後起步,總算幸運。再且,自己和江小侄平時也不需要太多時間做熱身運動,應該對今次的成績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我和江小侄的步伐不同,起步後就各自跑了。人潮多,路面窄,一路左穿右插越過前面的跑手,一面小心地控制自己的步速,太快怕後力不繼,太慢又怕成績未能達標。到1公里的路標,用了5分15秒,速度是理想的,總算自己控制得怡。在回旋處轉了一大圈,便看見第一名跑手已在對線跑回頭了,比想像中快。繼續向前跑,不久亦到第2公里,時間又是5分15秒。在這裡,我也掉頭跑。參與機場長跑已是第三年,但是路線都有改變,看來大會也在摸索中。基本上,我喜歡跑5公里再回頭,現在是5公里一個圈,而我們要跑2個圈,又和5公里的選手在同一賽道,有點兒混亂。到第3公里路標時,有小小的斜坡。第3、4公里還是保持5分14秒的均速。但是跑回起步點卻覺得太快,看來看錯了第5公里的路標,到第6公里的路標,再計算,平均是5分8秒。這時又見第一名的選手遙遙領先其他對手,向他的最後一公里邁進,他的速度非常快。

跑過第一圈後,大致上已了解各段路的情況,而自己亦覺得自己今天的實力仍在,有信心在最後2公里發力。到第7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17秒。這裡有水站,但是今天天陰,流汗的情況並不嚴重,於是也不停下來喝水,馬不停蹄,繼續向前跑。到第8公里路標,這段竟用了5分28秒,總時間是42分。想要破自己的紀錄就要把其餘的2公里要在5分鐘內完成,看來難了,當然今次怎樣也能超越上次的53分半的成績。到第9公里,用了5分14秒,終於追回一點時間。最後1公里,當然繼續發力,爭取好成績,在最後的200公尺,已沒有時間看時計了。在衝線後,才知用了4分56秒,真的在5分鐘內完成。而總時間是52分11秒。和自己的紀錄5分2秒,只差9秒。在這樣匆忙下上線,氣溫又有20度,可以差不多平紀錄,已是不錯。而江小侄則跑了55分。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0 十二月, 2013 英吋 興趣

 

標籤: ,

2013-2014第七戰半馬-澳門半馬

自2004年開始,自己參加了50個賽事。由首4年,一年一次參加渣打10公里,其後,一年幾次10公里,到今年首3個月便參與6場賽事,一於參賽當練習。今次,第51次賽事,終於衝出香港,到澳門參加半馬。希望多參加半馬賽事來提升自己的實力,那樣渣打全馬才能跑出好成績。

早一天,乘TurboJet到澳門,在市政廳,大三巴走了一圈,才乘車到氹仔的銀河酒店,威尼斯人酒店,晚宿喜來登酒店。賽事在5時30分開始,比Unicef半馬更早。我們約了江家4時45分在威尼斯人酒店等候,所以要4時起床,真的想也想不到。走往澳門運動場,天還未發亮,但是在酒店附近的街道燈火通明,而且氣溫雖是14度但不覺寒冷,只是清涼。來到運動場前,剛好全馬賽事開始,一羣健兒蜂擁而出。大會的指示並不太清楚,繞了一個大圈,才真的走進運動場,在場邊做熱身運動,便慢慢地走向起步處。
IMG_3245
由於剛跑完Unicef半馬,對自己的策略更清晰,還是首10公里應在57分完成,其後盡量保持在6分鐘@公里,期望比上次快3分鐘。大會準時在5時30分起步,剛開始人潮真的十分擠擁,踏上起步線,按下時計。誰知走出運動場門口,由於過份擠迫,自己要停下步。雖然只停了少許時間,但也覺得按排有改善的空間。跑出馬路,順著人潮跑,轉瞬便跑回銀河酒店的馬路。天還是漆黑的,由於第一次參加這賽事,對路線是空白一遍,跑到近威尼斯人酒店便掉頭,剛好是1公里路標,時間用了6分20秒,速度是太慢了。再跑回銀河酒店,在昏暗的街燈下看到一隊森巴美女啦啦隊為我們打氣。在廻旋處左轉蓮花海濱大馬路,在這路我看不到2公里的路標,繼續向前跑,到3公里的路標,時間是5分51秒。時間還是比較慢。由於天還漆黑的,雖然有路燈的照射,我還是看不清自己身在何方。更奇怪的,其中有二支街燈壞了,走入那段路時真的是摸黑向前。過4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13秒,再跑前不久又掉頭跑,到5公里,時間是5分56秒。第6、7公里,便跑回那廻旋處,再左轉向海邊跑。到第9公里,時間是5分12秒,這時正要上橋,到達橋的中央,正是10公里的路標,首10公里用了57分31秒。時間真的和Unicef半馬差不多。但是以今天的清爽的天氣,應該可以跑快一些。
IMG_3246
剛過路標時,便看到一大隊黑人兵團已跑回頭,不知是全馬跑手,還是半馬跑手。第11公里就在橋的頂點,努力地跑到上頂,用了5分58秒。餘下的是下坡路,相對輕鬆。這時太陽也露出來,雖然自己在比賽,但對著這美好的風光也忍不著停步拍照。這段路,風景美,天氣清,跑來十分有勁。沿著這海濱大道,望著觀音像方向跑,跑來十分順暢。過觀音像後不久便掉頭跑,是第14公里路標,最快的時段有5分17秒。回頭跑,對自己今天的狀態充滿信心,到15公里路標,只用5分10秒。17公里,又跑回橋頂,最慢的路段也只用了6分30秒。下坡路,繼續發力,只用了5分32秒就到18公里路標。今天的氣溫適中,跑起來全不覺疲倦,不像Unicef那樣越跑越慢。到20公里路標,力量還有,繼續保持自己速度向前。不久,終點的運動場在望,跑入運動場的那一刻,心情十分興奮,發力衝線,總時間是2小時2分46秒,又把自己的紀錄推前向5分鐘。
IMG_3254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4 十二月, 2013 英吋 興趣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