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月封存: 四月 2014

電子遊戲—2048

繼去年瘋狂的Candy Crush,今年大熱的要算2048這個遊戲了。事實上,剛開始時流行的是Threes。但是演變後的2048更加大行其道,所以遲來的,只知有2048而不知有Threes這個遊戲。

我沒有玩過Threes,因為它是一個要收費的遊戲,本人最不喜歡要收費的App,不論是遊戲或工具。有那麼多免費App,用也用不完,所以很少花錢買App。說回2048和Threes的分別:2048是由Threes變化出來的,基本概念是一樣的,由兩個相同的數字就可加起來,加起來的數字到2048就完成,當然16格的空間擠滿了數字,也要終止(沒有玩過Threes,所以不知它到達成那個數字才算成功)。Threes由1開始,有1,2,3,6,12. etc, 而2048則由2開始,有2,4,8,16,32,etc.. 從這個數列,就知道這個演變來得更合理和容易記,畢竟,電腦就2進制的世界,1024正是2的10次方,兩個1024便成為2048,而遊戲亦終結。

在手機玩2048時,單手也可以輕掃,由左至右,或右至左,又或者上而下,下而上,只有四個方向掃,非常簡單。流行的遊戲一定要易玩,太多的規條反而嚇怕想玩的人。雖然只有四個方向,到中段時,你就發覺很難駕馭,怎樣掃也會變成無路退,最後16格都擠滿了數字,而又未到達2048。第一、二天玩,就愛上了2048,把沉迷一年多的Candy Crush放在一旁。但是這2048就和Candy Crush不同,不會玩5次後要硬性停下來,要休息2個半小時。所以迷上了2048後,你就會不停玩,Game Over後總覺得自己可以拿取更高分數,很快就會按下再試鍵。喜歡Candy Crush,就是喜歡這個約束,不會太沉迷。

我在iPad Air玩2048時,掃得十分流暢。左掃掃,右掃掃,上掃掃,下掃掃,螢幕上的一堆數字就像跳華以滋一樣在螢幕中盤旋,翩翩起舞。在起舞中,心中也一路盤旋如何將那些相同的數字連在一起,繼而相加,再釋放空格。但是,玩2048這遊戲還是有策略的,像我這樣的翩翩起舞,最多也只能到達1024,最後還是被雜亂的數字擠滿了16格。在家中,第一個玩2048,當然是大兒子,而第一個到達2048的則是細兒子,第二個才是大兒子。當細兒子告訴我太太它的竅門後,她也在努力下到達2048。而我還是從太太口中得知,再慢慢摸索,遲了兩星期才能到達2048。但是當知道了那些點子,也不是十拿九穩的,但是成功率就高得多了。

這個遊戲,成功過後,就變得沒有太大的意義了,所以我兩個兒子現在就沒有玩了。而我當然還有繼續玩,畢竟這個遊戲也是蠻好玩的,每完成一次,便拍下照片留念。
Processed with Moldiv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1 四月, 2014 英吋 興趣

 

標籤:

2013-2014第十四戰-吐露港10K長跑(科學園)

上星期,剛在科學園跑完10公里賽事,這星期又來這裡比賽,這和去年一樣。跑完渣打後,再跑這兩個賽事,便要竭暑了。這段期間,天氣變化很大,上星期是18至20度,是清爽適宜長跑。可是今星期則是24至27度,夏天已步近了。一下子,氣溫迅速攀升,超過20度就難突破紀錄,所以上星期突破不了,今星期就更渺茫。今次江小侄也跑10公里,於是和他一起跑,看他能否到達54分鐘內。

科學園的路段已是駕輕就熟,沿海濱走廊先跑2公里,再折返,完成4公里後,再跑3公里,又折返,就這樣的來來回回跑,完成10公里,路段上完全沒有上落坡,是最輕鬆的賽事場地,去年自己就在這裡推前自己的紀錄到52分鐘。早上8時,是少年組的4K賽事,我們的10K在8時45分才開始。早上,天氣晴朗,可是早來的我們只能等。而越遲起步,天氣就越炎熱,不利成績。
8時30分,我便和江小侄上線,8時45分正式起步。隨著人潮往前,踏上起步氈便開始快步向前。上次起步過急,今次決定放慢腳步,而今次的目標是首1公里是6分鐘內。沿著海濱走廊跑,看不到1公里的路標,但是自己亦知道它的大概位置,首1公里是5分15秒,還是過快。繼續向前,跑過一半,便看到領前的選手已跑回頭,是高大黑實的澳洲跑手,聽聞是渣打10K公開組冠軍。他的跑步速度驚人,第二名跑手亦被他遠遠拋離。到2公里,便折返,時間是10分22秒。到第3公里時,已發覺江小侄開始跟不上。到起步點時,這2公里的時間是11分0秒。在水站等候江小侄後,便決定和他分開跑,一起跑是想帶領他的速度,可是由於天氣轉熱,他的鬥志迅速潰散,勉強跟隨我的步伐,也只會遠遠墮後,成績也不會太好,還是各自跑,來得輕鬆。

回頭再跑2公里,這2公里的時間是11分30秒。這時的氣溫就越來越熱了,再向前跑,便跑出大埔的海濱公路。到7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36秒。折返後,被一個赤腳跑手越過。由於前段跑得不算快,滿有信心在最後2公里發力追回。可是,酷熱天氣下,到8公里時,時間是5分42秒。自己亦開始感到乏力,發力追回的理想已覺得太不切實際。到9公里時,時間是5分49秒。雖然段速還未超過6分鐘,但是發力超越其他跑手的願望又不能實現,只能在最後的200公尺才能發力衝線,最後一段是6分33秒,全程用了56分35秒。成績不算好,但在這樣的氣溫下,也不算太差。
photos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8 四月, 2014 英吋 興趣

 

標籤:

最貴又最無用的電器產品

在香港,最貴又最無用的電器產品是什麼呢?

最貴氣的電器產品,近來要算萬多元的電飯煲,在坊間,普通的電飯煲是幾百元,名貴一點的西施電飯煲,還是千多元,這個新產品竟然比高檔的電飯煲貴上近十倍,真的是超高檔。自己沒有嘗過它煮出來的飯,也不知是否物有所值。但是我們中國人是吃飯的一族,每天也要吃飯,就當這電飯煲的壽命十年,十年內也會用上3000多日,平均每日的價值大約是3元。

如數最貴的電器,應該是LED大電視了。雖然普通的大電視(42吋或50吋)在萬元內,但是真的4K超大電視80吋以上,它的售價會到達10萬多元。10萬的家用電器不能說不貴,當然就算有能力負擔這個價格,但是也不是人人可以把它放在家中的大廳,所以這還不是一般市民會打主意的電器。說回平均數,又假設大電視的壽命也是十年(其實LED應該是8年左右),十年內也會用上3000多日,那麼平均每日用的價值大約是33元。

電飯煲和電視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電器產品,就算是貴也不會是無用。那麼,在香港最無用的電器產品又是什麼呢?在香港,在暮春三月期間,最多人想起的電器產品,就是抽濕機。抽濕機的功能,就是把空氣中的水份(氣體) 轉化成液態的水。在三月回南天時,濕度高,嚴重時,地下會出水、牆身也出水。洗完衫,整天也不會乾,非常不方便,有抽濕機就可解決這些潮濕的煩惱。我有一個同事在今年剛好買了一個。可是,近這幾年來,潮濕的日子越來越少,在今年,潮濕的日子只有二、三天。抽濕機的價錢和冷氣機差不多,由2000元到4000元,平均3000元。如它的壽命也是10年,但是一年只用3天,十年就用30天,那麼每次(潮濕日子)用的價值是100元。這比超貴的LED大電視貴上3倍。再且,電器不常開是最容易壞的,一年只開幾天,也不知它能否用上十年。還有,香港吋金呎土,安放這部電器也是煩惱。同事說,不是大潮濕的日子也可以開抽濕機,令空氣乾爽一些。可是抽濕機的耗電很高,和冷氣機差不多,也不是化算的。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2 四月, 2014 英吋 時事

 

標籤:

2013-2014第十三戰-飛達復活節長跑10K(科學園)

休息二星期後,又再次跑這10公里賽事。上次的街馬的成績,把自己的紀錄推進50分鐘內,今次當然想再接再厲,但是要再推前的難度亦更難了。天氣、場地、狀態,都能影響自己的成績。起初最擔心還是天氣轉熱,如氣溫超過20度,就難保持5分鐘一公里的速度。可是,早上起床,氣溫只有18度,是較清涼,而且天陰多雲,這個天氣的條件是不錯,破紀錄是有機會的。自問狀態仍在高峰,至於場地,這次科學園場地需要跑出科學園,有二段路要上長斜坡,體力會消耗快一些,是今次最難的地方。
Pacer2014EasterRun

大伙兒在7時45分上線,8時正正式起步。隨著人潮往前迫,踏上起步氈便開始快步向前。這場地,去年也有參加,對路線頗熟識。首二公里全是在海濱公園跑,絕對有足夠的空間。當然起步初段,還是有點擠擁。為免給人潮擋路,擠在一起,自己的步伐頗快,到1公里路標,只用了4今45秒,真的過快。繼續往前跑,雖然放慢一點腳步,但是腳步已跑順了,到第2公里路標,用了4分55秒。在這裡左轉,開始跑離科學園,首先經過一條行人隧道,在地底穿過大埔公路。走出隧道,再左轉向教育學院運動場進發。第3公里路標,用了4分52秒。隨後便左轉,開始跑斜坡,有了去年的經驗,有了心理準備,不會看到斜坡便洩氣,跑來也步步有力。跨越大橋,再繞過橋底。第4公里路標,用了5分10秒。再向前跑半公里,便折返,第5公里路標,用了4分57秒。

在水站,停一會兒,再跑上斜坡,再度跨過大埔公路。這時的力氣已不像來時的輕鬆,到第6公里路標,用了5分33秒。順著指示,跑入一條村莊,繞過停車場,到第7公里路標,用了5分01秒。繼續向前跑,越過馬路,便真的開始跑回頭了。穿過行人隧道,又返回科學園。到第8公里路標,用了5分13秒。在這裡又喝一點水。最後二公里,理應發力追回時間,但是頭段太快,現在已力不從心,不是想加快就可加快。到第9公里路標,用了5分13秒。這時已跑了近46分鐘,如要破自己紀錄,最後一公里要在4分鐘左右,想想也知道不可能,唯有順勢而去,最後1公里,用了5分09秒。而全程則用了50分49秒。比上次慢了1分鐘。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8 四月, 2014 英吋 興趣

 

標籤:

消失的客機(MH370)

今年最神祕離奇的國際大事,要算這宗馬航客機失蹤事件。由3月8日午夜消失於雷達中,到現在已超過3星期。這麼大的波音777客機可以像變魔術般消失,真的是撲索迷離。如空中解體,理應有大量碎片散落在海洋或陸地,但是這麼多的人力物人地大規模搜索,始終也找不到一塊碎片。首幾天,各國船艦及搜索飛機在泰國灣的大海搜索,疑似油污、漂浮物不時發現,但後來都證實不是真的。到後來則發現客機曾關了通訊設備而掉頭飛往南印度洋,於是又趕往南印度洋搜索。南印度洋的範圍廣闊,比泰國灣大得多,而且那裡海床深,如果客機真的掉在那裡,搜尋或打撈也極艱巨,再且,那裡波濤凶湧,天氣惡劣,要找尋殘骸碎片也不容易。最壞的打算,這項艱巨的工作將會維持數年。

縱觀今次馬來西亞政府發放資料十分有限,很多時都是從美國記者獲得內部消息。現在相信最大機會是機長刻意改變航道,避過雷達,駛向南印度洋。至於原因還是個迷,是因婚姻觸礁而找整架客機的乘客作伴葬?還是要向政府要脅,要求政治上的好處?還是其他的恐怖主義行為?

200多人的性命,就繫於一個機長的一念之間,無論何種理由,這個念頭化為行動,就奪取了200多人的寶貴的生命。有時也覺得人生的無奈,誰能想到在踏上機倉的一刻,命中已注定不會再返回陸地,要和這個世界別離。所以遇到這些大災難,人們都常說:珍惜眼前人。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 四月, 2014 英吋 時事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