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2015渣打全馬賽後檢討

30 一月

IMG_0088
自2004年開始,不知不覺已參與這渣馬有12年了。雖然跑了10多年,但是真的用心跑還是這近3年的事。首5年,只是參與10公里賽事,而且那時長跑還沒有像現在那麼普及,一年只參加一個賽事。那時參加渣馬的總人數是2萬多,而今年則7萬多。曾說過,自己在學生年代不是運動健兒,加入長跑行列,只求身體健康,不會把目標訂得太高,能完成賽事已感滿意。第一年,以67分鐘完成10公里。那時,每星期六或日早上只練一次長跑,由九月開始練跑,由初時的15分鐘練習,到比賽前提升到40分鐘。試過第一年自己真的可以完成10公里,第二年便更有信心,到第三年,已把成績推前到60分鐘。可是練習的方式沒有太大的改變,成績就停留在60分鐘左右。到第五年,成績終於突破59分鐘,成績理想,或許是那年渣馬改變賽道,10公里賽事是在港島東區走廊,沒有了西隧的長命斜坡,時間快一點是應該的。

那時參者者的人數開始增加,10公里賽事就像嘉年華會多一些。太多人跑10公里了,根本在首2公里全在人群中,實力難以發揮,於是在第六年,改跑半馬,而自己也開始找其他的10公里賽事,於是一年中會跑幾個賽事。轉跑半馬,也沒有加多少在訓練上,又是以完成賽事為目標。第一年半馬,成績是2小時35分。第二年的半馬,由於霧霾情況嚴重,那年更跑出2小時50分鐘,成績大退步。另一方面,由於要跑半馬,長距離練跑多了(那時的標準),10公里的成績已到達57分鐘。其後兩年半馬的成績都是在2小時25分完成,而10公里已到達55分鐘。

老實說,半馬的成績進步不多,而且到達終點時總是非常辛苦,這樣的狀態真的很難再向全馬挑戰。可是在2012年完成半馬賽事後,遇到一位舊同事,經他的鼓勵和看到他手上的全馬完成牌,終於下定決心來年挑戰全馬。雖然仍然抱著完成賽事為目標,但是也報名參加訓練課程,希望透過教練的指導,把這任務順利完成。2013年,人生第一個馬拉松終於完成,成績是4小時52分。其實,基本的疲勞和半馬差不多。成績雖然不是亮麗,但是由於每星期多了一天跟教練練習,練習的次數和長度都比以前多了,所以10公里和半馬的成績都進步了。10公里已到達52分鐘,而半馬亦能在2小時13分完成。今年更跟隨教練的指示,再加一天練跑,把平均1星期30K提升到40K。在狀態大勇下,10公里已可跑到49分鐘,而半馬更能在2小時內完成(1小時56分)。

長跑的技術性不高,就是看熱愛度。參加長跑訓練班,教練從未在跑步姿勢作出任何改善議見,只是按各人的以往的成績訂下跑步速度。自己盡量按照教練的指示,完成當晚的訓練。今年的長跑訓練比前多,而感覺自己的力量又增強,滿以為今年跑全馬的成績雖然未到4小時內,總相信應該不會相距太遠。可是,落場後,過了半馬便發覺力量未夠,想一口跑到終點已知沒有可能,在25公里後已放慢腳步,到30公里後還是要停下來休息一會。雖然勉強捱過西隧的路段,但是過後還是要跑跑停停。停留的時間和次數是減少,而且跑的速度亦比以前進步,但是這樣的跑跑停停還是不理想。期望,明年要早一點安排長課,今年只得一次長課真的不足夠,明年要有3、4次長課,明年的目標應定在4小時5分鐘。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0 一月, 2015 英吋 興趣

 

標籤: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