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日文章彙整:12 三月, 2015

日劇—【我和她和她的生存之道】

這套日劇第一次觀看是在2008年3月,而7年後,同樣在3月,我又再重溫。其實這套日劇是草剪剛的【生存之道】系列的第二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我的生存之道】,是說有一天醫生告訴草剪剛,他只有一年的生命。究竟,當人知道自己生命的期限時,會怎樣面對餘生呢?故事的內容大致上自己還記得,所以沒有衝動重看。要等自己再淡忘一點,再看才有味道。而第三故事是【我的前進之道】,是說草剪剛是個先天性智障患者,30歲的他只得6歲的智力,在社工幫助下,如何一個人繼續往前走。

而這套【我和她和她的生存之道】,則說身位白領埋首工作奮鬥的徹朗(當然是草剪剛),有一天早上,太太突然說要離婚,趕著上班的他還說回家才細談,可是晚上回到家中才發覺太太已離家出走,還掉下正在讀小一的女兒小凜。原是一個幸福的上班族,有屋、有老婆,有女兒,工作上,勤奮的他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太太的離家出走,一下子讓他跌進深谷。原來,只顧上班拼博的他,早出晚歸,七年來照顧女兒完全是太太一手包辦,他和女兒是十分疏離,一下子也不知如何面對自己的親生女兒。起初,還對女兒謊稱媽媽去了旅行。
PDVD_004
童星美山加戀飾小凜,自母親離家出走後,懷著忐忑的心情面對自己的父親,很擔心有一天爸爸也會離去不再回來,掉下她一個人。早上,戴著黃色的帽子,背著紅色的書包,和爸爸一起出門上學去。那組鏡頭有深刻的印象,爸爸的步大又急速,女兒要跑帶跳才能跟得上,到了橋中央十字路口便分手,各自上班或上學去。只有小一的她,對白並不多,主要是說:是或好。好多時候,她只會用目光凝視父親,有時又會默然低首,有時甚至躲入自己的房間。小小的她根本無法明白大人的世界,更不能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可是,無語或簡單的對白,並沒有無損這套劇的張力,而望著那雙欲言又止的清澈目光,作為父親的徹朗也開始真的怎樣面對女兒。

幸好,家庭教師北島(小雪),起初她對主角的勸告只是普通的事,沒什麼影響力,對主角最大的影響是她曾有著和他相同的上班經歷。起初他認為身為家教老師的她無法了解他在銀行工作的壓力,及後知道老師曾在一間跨國証卷公司(比他的銀行還大的公司),他又不了解她為什麼會放棄眾人夢想的工作。其實她成功放下工作,停下腳步看清自己的人生,就成為了徹朗前路的明燈。當然她對凜的關心也就成了父女之間溝通的橋樑。女兒依賴老師代她說出她的一些想法或要求,而父親也依賴老師給與他的意見。

故事的推展是徹朗如何改變自己,從新開始學習和女兒的溝通,一起做早餐、練口琴、練單槓,慢慢地和女兒相處非常融洽。為了多一點時間陪伴女兒,徹朗更毅然辭掉自己銀行的高薪厚職,而轉去另一間細小銀行。可惜事與願遺,新職位因臨時的轉變而落空。徹朗頓然失業,而他亦堅持要找一份不用加班的工作,可是找工作比想像中更困難。這時已離家出走的太太忽然又回來爭奪女兒的撫養權。為免沒有工作而失去撫養權,最後他也只能暫時接受在餐廳作體力勞動的工作。

其實,劇中還有數位配角豐富了整個劇集。徹朗的上司(小日向文世)、徹朗的父親(大杉連)、徹朗的同期同事(東幹久)、徹朗的同事(山口紗彌加)、徹朗的外母(長山藍子)、小凜的學校老師…。每一段小節都把徹朗變得更立體,更有感情。雖然編劇(橋部敦子)已刻意收斂催淚的場面,但是有幾幕還是會令我熱淚盈框。畢竟有小孩的戲容易催淚的,就像【沒有玫瑰的花店】、【愛母罪】等。另外,看過某個Blogger說:橋部敦子筆下的人物沒有壞人,只有有缺點的人。而他們的缺點可能在你我身上都曾出現過。

最後,劇中有些對白或獨白很有意思的:
手,是用來拉近人與人的距離,也是為了擁抱難過悲傷的人。
我是認真的,請老師也要認真地對小朋友說明…
如何走好選擇的路,遠勝於選擇什麼路走重要。
謝謝你投胎當爸爸的小孩。
為何人總是要傷害心愛的人,為何無法單純地愛一個人。
PDVD_003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2 三月, 2015 英吋 興趣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