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我們的莊神父

14 九月

記得幾年前寫過一位龍神父我們的龍神父,自他返回意大利老家,本堂的主堂神父或助理神父,輾轉幾年後,又有一個外國人神父來到本堂區。

他自2005便來到香港,取了一個很中國化的名字,莊子謙神父。在中大學了兩年中文,便開始到多個堂區服務,來到聖十字架堂也有二年了。他皮膚黝黑,禿髮而頭頂光亮,臉上經常掛著笑容。初見他時,黝黑的他不像任何歐洲國藉,當時也估不到他的真的國藉,後來才得知他是印度人。如果他是真的印度出生的印度人,很難想像在一個滿是印度教或是其他宗教的地方可以陪育出一個天主教神父,或許他雖是印度人而不是印度出生的。

我說過自己是自小領洗,聽道理已有數十年,對三年重複一遍的聖經章節,大致上已了然於胸。這麼多年,也經過不同的神父解說那些聖經內容,我也吸收了他們不同的觀點。自己並不太喜歡長篇說教式的講道,所以有時較喜歡聽外國神父的講道。而留意莊神父是因為他會在正式講道前先說一個笑話,聽完笑話,人的心便不會那麼緊張,隨後再說的道理應該容易接受。這手法,是我從未遇見過的。而笑話中有一個比較深刻:話說某一年教宗到香港,司機到機場接他。可是教宗要求要自己駕駛,司機抵不過他的苦苦哀求,就坐在後座讓教宗駕車。很少駕車的教宗的駕駛技術並不好,更在路上瘋狂加油。這樣引得有兩個交通警員留意,其中一個便開始攔截。可是把車攔下來後,看完司機和後座的乘客後,不久便再放行。另外一個交通警員覺得奇怪,究竟坐在車內是誰,令他的同伴不敢抄牌。可是,那個攔截的交通警仍然痴痴呆呆地說:我也不知道坐在車裡後座是誰,我只知道教宗只能當他的司機。最近他又說了一個笑。一個平時非常活躍好動,不喜歡讀書的小朋友,當他進入了一間天主教小學後,第一次考試,就成績斐然。媽媽好奇地問兒子:什麼事令你這麼勤力讀書?兒子答:如果唔勤力讀書,就會受罰,被釘在十字架上,會很痛苦。

莊子謙神父

笑話就是笑話,不是什麼大道理。可是,講道的目的就是希望傳遞一些訊息,把這些訊息的種子種在人的心中。如果一站上台,就大說道理,其道理無論有多宏大,能有多少進入別人的耳裡或心中?所以以一個笑話作開始,來讓各教友鬆弛神經,其後再說的道理就事半功倍了。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4 九月, 2015 英吋 家庭

 

標籤: ,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