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日文章彙整:1 二月, 2016

2015-2016第十一戰-飛達新春長跑10K(科學園)

以往飛達新春長跑的比賽地點在馬鞍山,可是今年不知為何改在科學園,而且飛達復活節長跑也是在科學園。雖然兩個場地和賽道都是自己熟識的,沒有大分別,但是短時間飛達二場賽事都在同一地點,真的有點怪。今次是渣馬後的第一場賽事,原先想乘渣馬餘威,繼續再創10K PB。可是自己成功地完成全馬一跑到底後,左腳卻有少少拉傷。賽後的首二天,我還想是普通的肌肉酸痛,左腿的後肌和左腳的內側筋都帶點痛。可是過了一個星期多,那二處的痛楚還存在,應該是拉傷而不是肌肉酸痛。幸好,這並不影響跑步練習,只是起步初還有少少痛楚,跑順後便不覺得痛。這麼多年,自己都小心練跑,不會過度催谷,所以自己並沒有太多的經驗應付這些拉傷。上網得知,要拉筋、按摩和熱敷,運動量減少,才能復原。

說回今次比賽。今次是日出長跑會傾群而出,是最多參賽人數的一次,共有13人參賽。大力同學和他的朋友,鍾同學夫妻檔,鍾女兒和她的同學,水魚兄和胡同學,江表姐,初次參賽的譚同學的先生,而我太太也是初次參賽,和我參加10K賽事,江姪孫則剛好夠年齡參加3K賽事。5部專車把所有參賽健兒和支援隊伍送到科學園。這個場地,除了初參賽的,其餘都十分熟識。今天的溫度適中,氣溫16度,但是雲層低,而且處於海濱的科學園則非常大風。看見很多參賽健兒已換上跑步衫褲在做熱身運動。而我們則等到最後時才換上短衫短褲,再做熱身,才走上線。

大伙兒在7時50分各自上線,我則脫離大隊,盡量行前。雖然今次不大期望PB,但是也要作一切準備嘗試衝激PB。今次的起步點比以往前,大會8時正起步,起步後我便隨著人潮往前跑。由於站得前,起步後不像以往要左穿右插,一於順勢而行。自己的步伐並沒有放得太快,希望首1公里在5分鐘左右,跑過二條大直路,到達碼頭便看見1公里路標(一個小小的藍白牌放在路旁),時間是4分50秒。繼續往前跑,剛跑出天賦海灣就是第2公里路標,時間4分42秒。如能保持這個速度,就能在達標。繼續向前,沿著海濱跑。第3公里路標,用了4分32秒。沿著吐露港繼續向前跑,這段路是不錯的,最擠擁的就只有首半公里,寬敞的和參賽人數不算多,跑起來特別從心。有力量就超越前面的對手,沒有力氣,就留力最後發揮。而我則希望能保持這個速度繼續向前。到第4公里路標,用了4分30秒。繼續向前跑,便看到對線的第一、和第二名跑手遠遠拋離其他跑手。跑完吐露港公路,到達海濱的元洲仔的大王廟。印象中,以前就在這裡的盡頭掉頭跑。可是今次的起點移前了,所以還要跑入公園,再跑一小段才是5公里的折返點。第5公里用了5分鐘2秒。終於保持不到5分鐘內的高速。雖然如此這首5公里,23分37秒也是自己最快紀錄。

掉頭跑,力量已不及來時,跑過大王廟,看見大力同學在對線。到6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6秒,連續二公里都超出5分鐘,看來今天PB機會真的不大。沿著吐露港公路跑回科學園。來時的風勢並不大,但是回程時風則是超大的,而頂著逆風而跑,跑來異常辛苦,到7公里來時,時間是5分3秒。跑回天賦海灣就是第8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11秒,而總時間39分鐘,超過38分便知PB無緣。可能知道PB無望和逆風跑體力消耗過多,拼博心也沒有,速度越來越慢下。最後,只能以49分50秒完成賽事,總算能把成績壓在50分鐘內。這成績比11月初天水圍的成績更差,狀態還未復原。

胡同學則大勇,以65分鐘PB, 而我太太則以86分完成第一次十公里。而成績最好的是少年軍江姪孫,以15分鐘多完成第一次3K,雖然還未能挑戰其他身材高大的少年組。但是這個成績遠遠超過當年的江小弟,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

IMG_8321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 二月, 2016 英吋 興趣, Uncategorized, 十公里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