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日文章彙整:4 二月, 2016

2015一年回顧-圖書篇

今年全年看了62本書,這比2014年少了10本。這幾年看書九乘是eBook,而eBook主要來源是「好讀」這個書網。這書網說上載的都是經過真正來源審批,所以藏量不算太豐富。看了幾年,喜歡的種類真的看得七七八八,所以今年的進度有限。我看是時候再到其他網站或者到圖書館發掘。但是有很多書網的網站非常不乾淨,很容易中毒,這正是這幾年不作他想的主要原因。

在這62本中,有4本的評分為5星。是這麼多年來最少的一次。或者是自己的口味太狹窄,在口味和來源的限制下,好看的書都已經看過了,剩下的就像滄海遺珠,可遇不可求。

這四本書中,最喜愛的當然是「13.67」,一部港產的推理小說。從未看過港產的推理小說,想不到也有這樣精巧的佈局。日本的讀書群多,可以養得起很多推理作家。而香港則市場過小,難以想像這些作家怎樣維生。沒有時間的浸淫,就難以提高寫作上平。所以對這作家,陳浩基充心佩服。而看港產的推理小說,熟識的街道名稱出現眼前,份外有親切感。

《13.67》香港自家製的推理小說 (四月時寫下的網誌)

另一部是高陽的「胡雪巖」。這是一部長篇小說,有上中下三冊,胡雪巖是清末的一代巨賈。而這本書就從他未發跡時,如何白手起家,如何在那動盪的歲月把握時機,慢慢地建立他的商業王國。而在書中更穿插不少他的風流韻事,而這些風流韻事更是有助他日後事業成功的主要原因。高陽寫過這本書後,再寫了「紅頂商人」和「燈火樓台」而成為三部曲。可惜,其後的二部相對失色。或許這後二部,基於太多的史實限制,可塑性不高,變得平舖直敘,缺少亮點。

胡雪巖三步曲 (七月時寫下的網誌)

另一部是余華的「活著」。國內的小說,自己最喜歡看就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前後後的故事,這個特別的時代大多能發掘不少震撼心靈的故事。以前看過戴厚英的「人啊,人」,一看難忘;去年看了莫言的「豐乳肥臀」,而今年則看了這本余華的「活著」。其實這本書已出版多年,而且多年前更搬到大螢幕,由張藝謀執導,葛優,鞏俐主演。可是印象中,自己沒有進戲院看。去年,正式看這本小說,看後再電影,發覺還是小說好看一些。

最後一部是克莉絲蒂的「尼羅河謀殺案」。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4 二月, 2016 英吋 Uncategorized, 回顧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