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日文章彙整:14 三月, 2016

二探柏架山

3月4日(星期五)。今天是天陰,沒有陽光。本來是不想行山的。可是看天氣預告,下星期的天氣會更糟,有機會下雨。天陰行山還可以,下雨行山就危險多了。尤其是自己一個人行山,天雨路滑,有什麼閃失也沒有照應。而且行山的人也會減少,真的有機會求救無門。於是決定還是今早行山。起步時間是11時許,比上次早。如果上次是Lunch Walk, 今次就是Brunch Walk了,走在山野間,吸收大自然的養分。走出大廈,又開了App計時和計里數。沿著上次的路徑走到登山石級,今次不再走引水道,直接走上那不長不短的石級,再沿著上次下山的小徑往上走。上次是落山,當然特別輕快,今次是上山,就要花多一點力氣拾級而上。半小時便來到上次的大支路,路標指示右邊小徑往柏架山道。其實路標只說明往柏架山道和康怡方向。左邊的小路是沒有標明通往何處。而我已在出發前已看清網上地圖,計劃了今天的行程。今天打算繞著左邊的山徑,直往柴灣頂,在母校筲官下山。其實N年前,我曾經和一位舊同學由筲官旁的山徑上山,而終點是山頂,當然曾經經過這段山路。可是日子太久遠了,那段往事就只記得大概,已沒有任何細節在腦海中。

這段繞山路和前天行的又不同。雖然也是沒有太多上高落低,但是缺乏了廣闊的視野,一半的時間,左右兩旁都是高過人頭的矮叢或竹林。相對前天的路段,走這段路行山客甚少。那天我遇到十多個行山客,更有跑山客,而今天全程就只遇到二位。可能是因為天色陰暗,少了行山客,而我覺得最主要原因是路段的吸引力不足。說回這路段,雖然一半時間在矮叢中,還有一半時間可以望到山下的西灣河和筲箕灣地區。有數個凸出的山脊,景觀是可以的,只是在陰天下未現神彩。其實往柴灣頂這段山路,還有一段低一點的引水道和它平行的。在支路走了20分鐘,便有一條石級可以走下去到達引水道。第一次往這方向走探路,還是沿著山路走,日後可以試行引水道。沿路有幾個上山小徑,日後也可以嘗試攻頂。邊行邊看,不知不覺,又走回叢林中,沒有了山下的風光,唯有耐心到走這一段路。其實今次有備而來,行山,Google Map是不行的。上次行過東涌大澳古道後,上網再找尋好的行山地圖App,下載了Mapster,這App的行山地圖非常清晰,所有小路也一目了然。今次我就拿著它和實地考察,我遇到每一條小路都在地圖上看到,非常實用,有了它便不易迷路了。唯一的不便,這地圖是英文版,所有地名也是英文。



這段繞山路真的繞著柏架山走,最遠可行到大潭水塘的上引水道。所以在末段就留意下山的支路。因為有手機App知道自己的位置,這個小小的支路也沒有走失。這段山路比較難行,如天雨路滑就更危險。走了一段,便順著鐵絲網而下,而鐵絲網內是配水庫,本應禁止入內的,可是有部份鐵絲網卻中門大開,任何人都可以入內。繼續落山,便到達馬路,沿馬路可以走落大潭道,而往上則可以到達引水道。我則行上一小段,再從旁的小徑下山,穿過荒地廢屋,已聽到不少人聲,正午正是筲官放午膳的時間。步下最後一段石級,我終於來到我的目的地,母校筲官。按下App,今天用了近1小時45分行了6公里。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4 三月, 2016 英吋 行山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