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月封存: 八月 2016

第二針

有了第一針的經驗,第二針就沒有那麼突然的感覺。由於打了第一化療針,第二個星期一就要抽血。而見醫生前的一天,又到醫院再抽血,醫生會跟據兩星期的抽血化驗結果,看看化療針是否適宜繼續打下去。第一天,由大兒子陪伴到東區醫院,原先想抽血過程應該十分快,十分鐘便可完事,大仔可以馬上上班。可是早上人多,到了腫瘤科門診,取了籌號,耐心地等候,差不多半小時才完成。而第二次抽血是下午時段,因為護士要跟進新個案,安排下午時段。同是星期一,下午的人就少好多,差不多取了籌便可進去護士室見護士抽血。這個男護士見我沒有太多副作用,也沒有太多叮嚀,給我一張問卷便可離去。

8月9日(星期二)

早上11時,和太太一起去東區醫院的腫瘤科門診。抽血和見醫生都是在這東座的腫瘤科門診,雖然是打第二針,大致上已清楚整個流程。在門口放下覆診紙,付了診金,取了一個籌號,便可到中央大堂等候。半小時左右便進房見醫生。醫生看著螢光幕的驗血報告,再問我有何副用出現,於是我說出左手麻痺,和少許食慾不振,就沒有其他。醫生說我的乙刑肝炎帶菌者真的沒有了,但是為了安全,補肝藥還是要食足整個療程。再沒有什麼問題,就叫我們出去等攞藥。轉瞬,護士便叫我的名字,拿了藥單,便去中央藥房取藥。在這裡,又要等候多半小時,拿了兩星期的化療藥和幾盒補肝藥便離去。化療藥的份量和上次一樣,都是早晚各3粒大藥丸。上次的補肝藥是夠食3星期,而今次則夠食數個月。

8月10日(星期三)

昨天太太已請了一天假伴我見醫生,今天細仔剛好放假,就讓他陪伴我去做化療。又是早上11時,今天和細仔一起去東區醫院的腫瘤科的日間醫療室,首先到中央辦理日間住院手續,再到東座的地下二樓。登記過後,便等候呼喊名字。這裡有二間房間,上次我們是進入左邊的病房,可是今天則看不見有任何病人進入去這病房。正在狐疑,護士已叫我的名字時,才發現今次所有病人都進入右邊的房間。首先護士會先打鹽水荳,再和我核對名字,再拿著一個小籃盛著今天的化療藥,再領我到一張大椅坐。今次這張大椅不像上次隔隣房間那張那麼舒適,完全不像按摩椅,不能調教角度。安坐好後,護士便把化療藥注入,經過一個監察器,如流量不足或停止流便會有響聲。如上次,我已帶了iPad Air來。當安頓後,便拿出iPad,再戴上耳機看日劇。而這段時間,細仔原先想到柴灣剪髮,可是他太攰了(他很少這麼早起床),在醫院內吃過早餐,便回來,在大堂坐著睡覺。而我則看了一集又一集,好讓時間容易過。其實化療針的藥力非常霸道,1小時過後,左手的前半已有少許麻痺,而且今天坐的位置在風口,穿了風褸,蓋了毛巾被,還感到寒意。手的麻痺感覺是整條手臂。隨著時間的流逝,2時左右,一個又一個病人完成化療藥,轉打鹽水。

8月11日至8月24日(兩星期化療藥), 8月25日至8月30日(一星期休息)

這第二針,左手的整條手臂都有麻痺的感覺,要過了一個星期才慢慢退下來,到第二個星期尾已能活動自如。有其他病人說,要不要每次打針都換手,避免一隻手受到太大的傷害,而我則認為如左手可以承受就讓左手硬撐。因為自己的主要活動能力全在右手,食飯、拿手機等等全是右手,打針後已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如果在家中也不能用右手,做甚麼也會慢半拍,感覺太淒涼了。另外每天早晚食3粒大藥丸化療藥,食慾不振的感覺上比第一針厲害,每天都有嘔心的動作,胃氣久不久便上來。在第二個星期我把這情況告知中醫師,他再把藥方微調,嘔心的感覺就少了。所以在休息的那個星期,特別精神,就多了出外活動:和哥哥們去將軍澳飲下午茶(中茶),自己一個人到太古城捉精靈,看電影,到銅鑼灣看星矢展覽,盡量不讓自己留在家中,要感受人生的脈搏。

如這8針的化療療程是一場42公里的馬拉松賽事,現在已完成2針,就是四分之一,就像已跑過首10公里一樣,餘下的32公里還是未知的路段,能否完成整個賽事就看自己的體力和毅力是否能堅支到底。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1 八月, 2016 英吋 家庭

 

標籤:

日劇—我的危險妻

無線的劇集,通常都是忠奸分明,應該說每一套劇集都有忠和奸的對立,而好多時其中一個忠的又會在最後階段又變成奸。而這個模式在不同的劇集是不斷重複,恍惚沒有對立就沒有劇情可以發展。而剛好相反,我看的日劇就好少有忠奸的對立,往往是人怎樣面對生活,大部份的主角遇到的都是一個普通的市民(或者是好人),沒有太多的爾虞我詐的橋段。可是這套「我的危險妻」則一反常態,所有主要的角色都是壞人,是奸的,都是想謀財害命。

男主角是伊藤英明,一位高大英俊的小生,他飾演一個優柔寡斷的男人,與一位富家小姐結婚,後來太太獲得5億多元的遺產,買了一間大屋,更得太太的資助,開了一間西餐廳。可是他卻身在褔中不知福,竟然和主廚發生婚外情,更經不起情婦的教唆,毅然預備毒酒,準備毒殺自己的太太。可是在第一集內,,當他拿著毒酒回家,卻發現大廳有一灘血,太太竟然遭人綁架,要求2億贖款,不要報警,否則撕票。財迷心竅的他,心中微笑,馬上報警,還期望匪徒撕票,不用自己動手,而且立刻將毒酒消毀。

女主角是木村佳乃,她飾演一個心機算盡的女人。在第二集裡,我們就知道,整個綁架行動是她自編自導的佈局。她早已知道她的丈夫有情婦,更從丈夫的手中複製了情婦的鑰匙,從而安裝偷聽器,因而得悉他們想用毒酒毒殺自己。於是她佈了這個綁架局,看看丈夫的底線是如何。而她這個局還能向他們報復,伊藤英明最後還被嫌疑是綁架主謀,因家裡地上有他的鞋印和與情婦的婚外情亦同時曝光。在她丈夫最倒霉時,她又給了他一個悔改的機會,可以把嫌疑擦掉。總之,善用心機的她,處處都早著先機,控制局面。

另一位女主角,是相武紗季。在第三集裡,我們可以知道她的背境:她從貧苦生活中捱過來,討厭那些含著金鑰匙的千金,不廢吹灰之力,幸福已在手中。在木村佳乃父親的公司工作,研究食材。在那時,看見大小姐在公司內得到各同事的逢迎,已感憤恨。到後來伊藤英明開餐廳,缺乏主廚,而木村佳乃則推薦她,於是相武紗季借機引誘伊藤英明,最後還教唆他毒殺妻子。一切的行動,就是為了對這個含著金鑰匙的千金作出報復。

另外的配角也是一樣,為了二億的贖款,又發生你爭我奪的劇情:

男配角,宮迫博之。他飾演一個貪心的前警察,現在是私家偵探。他又是男主角的姐夫(已離婚)。在協助伊藤英明查綁票案的過程中,得悉伊藤英明已輾轉地得到2億元贖款,他更出奇不意地奪去其中1億。可是他又給木村佳乃一個新佈局,假裝綁架他的女兒,最後他唯有把搶來的交回去,而伊藤英明也不忍心他可愛的外甥女遭毒手,也把手上的1億交回。而宮迫博之為了他的女兒,承諾以後再也不沾這2億元贖款。

另外2位配角,就是住在大屋隔隣的一對老妻少夫。原來他們是一對假夫妻,是因為望月有希不甘其他隣舍都有一雙一對,於是用了「出租丈夫」來炫耀自己也是幸福。每天假裝幸福地送丈夫上班。偶然地他們聽到綁票案的真相,望月和樹他更財迷心竅,加入搶奪2億元贖款的行列。而望月有希則在一次跟踪綁票案的同謀者時,意外地把他推落樓,發生命案,令這案件更加曲折離奇。

整套劇集,每一集都會推翻上一集一些劇情,真真假假,撲索迷離,女主角一路著著領先,控制局面。而優柔寡斷的伊藤英明則一時心狠手辣要殺嬌妻,一時又後悔而臨崖勒馬,不忍下手。他的性格全給兩位女主角玩弄於掌上。而最後一集(第九集),更一次過把以前的設定再次推翻,真的越看越過癮。雖然在這裡已有不少劇透,但是劇集的內容更豐富,還有很多不便透露,還是看這劇集以竅全豹。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6 八月, 2016 英吋 興趣

 

標籤:

病房內的顏色

在六月初開始,住了個多月醫院,轉過三間病房。6月2日,經急症室接收,確定要留院觀察,住了急症室病房(8B,19號病床)。當情況穩定下來,在6月6日,又轉了綜合病房(6F,8號病床)。到6月15日早上,終於按排到電腦掃描,發覺大腸有腫瘤,下午便馬上開刀做手術,完成後便轉到外科病房(F10,21號病床)。經過大手術,康復情況甚為反復,這一住,就住了3個多星期,到7月7日才出院。

病房是24小時服務,所有工作人員都會輪班,所以人的面口十分難認,尤其是我認人的天份不高。人雖然認不到,但是住得久病房,就認識到不同顏色的制服代表不同的工種。

  1. 白色長袍:很明顯,這是醫生的制服。由顧問醫生,副顧問醫生,醫生或是實習醫生(醫科學生還未畢業)都是穿上白色長袍。而白袍內,通常都穿上淺綠色的衫褲,這是要進入手術室的服裝,而在外科病房,醫生也要不時要入手術室,所以上班便要穿上淺綠色的衫褲和白色長袍。當然有醫生是只穿西裝,帶領著眾醫生巡病房,聆聽各醫生匯報各病人的進度。這些穿西裝的是這科部門主管或副主管。
  2. 淺藍色衫褲:是護士的制服。以前護士是穿白裙或白衫,不知何時,香港的公立醫院便轉了這傳統,大部份護士現在已改穿這淺藍色衫褲制服。這制服當然不及白裙那麼優美(我指是女護士),但是在工作上就靈活得多了。而且我住過數間病房,在東區醫院男護士的比率比想像中多,最後住的是外科男病房,比率更是超多,有近7成以上。而所有的護士都十分年輕,大部份只有20或30多歲。或許有經驗的年長的都已流入私家醫院裡(人工和褔利都相對好),或是轉到沒有那麼辛苦的病房。
    其實,還有一些護士是穿上傳統白裙的,就是病房內的護士長或病房經理;還有學護也是穿白色短袖衫和白色長褲,而學護又分二批,第一批是公開大學的兩年制的護理學高級文憑,上了一個學期便會到醫院實習,做一些輕度的護士服務,如量血壓,探熱和洗傷口等等。另一批,是五年制的護理學士,這些學生畢業後就成為正式的注冊護士。
  3. 綠色衫褲:是病房助理的制服,他們的工作是要分擔護士的工作量,把一些非技術性的工作下放給助理,從而護士可以更專注照顧病人。在香港的公立醫院,工作量是非常多,因為住院的病人比預期為多,原先住六人的病房,因病人多,而變成8人病房。如病人再多則為要放在走廊。這些助理會做一些非技術性的工作,如倒尿,倒流液,幫病人換尿片,甚至抹身,清理病床;還有一些專注病房內的清潔。
    還有著同一顏色(綠色衫褲)是業務支援,他們不是長駐病房,但是又會不時出現病房,他們是運輸部,負責把病人連輪椅或病床推落樓下的X-Ray室或電腦掃描室,完成後又有人把病人推回病房。
  4. 深藍色衫褲:是專業人員的制服,包括物理治療師,放射性治療師等等。物理治療師每天都會在下午來到病房,為有需要的病人作物理治療,通常兩個助理會幫手扶持病人在病房內步行。我們住的是外科病房,不論是大手術或是微創手術,可以從病床落地後,步行是最佳的治療方法。這可讓身體的機能從新適應,而我也在他們扶持3天後,開始有信心自己獨自在病房中漫步。至於放射性治療師,有些病人是不方便推病床到樓下的X-Ray室,於是有一種流動的X-Ray儀器會推來病房,讓病人直接在病房內接受X-Ray,而病房內可走動的病人都會鳥散。
  5. 紫色袍或格仔睡衣衫褲:住院病人,如果要做手術,在當天要換上這紫色袍,而這袍是背開,對活動能力有限的病人,這背開的設計增添麻煩,很多時背部是鬆開,涼涼的。所以當身體能力轉好,應該馬上要求換上格仔睡衣衫褲。

其實,以上的資料是我在東區醫院的親身經歷,也不知其他公立醫院的制服是否一樣。而其他私家醫院則會有所不同。

IMG_1663
流動X-ray和病房內的佈局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2 八月, 2016 英吋 家庭

 

標籤:

日片「害蟲」

「害蟲」是2001年威尼斯影展競賽作品,法國南特三大州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評審團大獎。這套電影是由宮崎葵和蒼井優主演。15年前的她們還是剛出道不久,那時她們都只有16歲,正是青春少艾。看到宮崎葵的這少女外形,或許是她那時輪廓並未定形,第一眼我竟然認不到她,反之,蒼井優的外形比較獨特,第一眼已認到,尤其是她右眼角的痣,最為易認。隨著歲月的流逝,這兩位女主角到現在已成為獨當一面的大明星。

這套電影雖然得獎,但是不是商業性的電影,走的藝術性。所以,老實說,看時有點兒沉悶,如果不是兩位女主角,自己也未必看得完。故事正式的女主角是宮崎葵,一個身在邊緣的問題少女,生長在單親家庭,從未嘗過一絲家庭溫暖。在國中時,已經常逃學,流連街頭和海濱。而她的好同學蒼井優則設法把她拉回來。經過多番的努力,終於成功把她拉回學校,過正常的校園生活。可是好境不常,她被媽媽的男友以圖強姦,幸好蒼井優剛好到她的家探訪。但是宮崎葵又再感到空虛無助,於是自暴自棄走回以前的舊路。

片名「害蟲」,是形容引發生活周遭不幸並且自身也不幸連連的女主角。

「人生就像戰場,生活沒有像我們想像中簡單…」,在一個扭曲家庭成長的少女,生活真的不如我們想像那麼簡單和理所當然。而電影的結尾,是一個Open Ending,她繼續她的沉淪,在深淵中掙扎。

Ps 除了這二位女明星外,還有數也是出生於1985:綾瀨遙、上戶彩、相武紗季、滿島光;而上野樹里則在1986年中出生。

害蟲害蟲2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7 八月, 2016 英吋 興趣, Uncategorized

 

標籤: ,

跑步年結(2015-2016)

又是一年一度的跑步年結。

今年自5月22日在維園跑完一場亮麗的練習,隨後便開始小病到大病,(在這裡不再細說),最後還是要暫停一年跑步,希望明年4、5月又可以從新開始。去年已說,日出長跑會已變成一大群體,每星期日都有超過十位會員到維園練跑,而今年有兩位會員會升級挑戰來年的全馬,他們就是陳同學和胡同學,而胡同學去年的跑步成績大躍進。半馬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為達到目標,他們兩個已經在5、6月繼續加操,這和我以前的策略不同,我會讓身體休息,只保持星期日的練跑,到9月才正式加操。當然各人的體質不同,所以定下的策略也不同。

說回自己,今年度參與的比賽賽事有14場:共有8場十公里,1場5公里,3場半馬和2場全馬,比去年度多2場。今年度為了爭取渣打全馬好成績,在1月初更參加了廈門馬拉松,作為前哨戰。可是第一次參加海外比賽,觀摩多於實際比賽,經常停下來拍照留念,而且速度又不平均,成績比預算差。幸好渣馬時,雖然下著滂沱大雨,表現出乎理想,以平均速度進發,過30公里仍然有氣有力,過西隧後更有信心一跑到尾,成績是4小時15分,又邁向目標4小時內一步。今年的總練跑間應該比去年多,可是由於5月底患了大病,要全面休息,所以總時間只有約5620分鐘(928公里),比去年再少了近100分鐘(50公里)。因為患病在所有賽事之後,只影響總時間總里數,並不影響成績。整體上成績是滿意的。每年第一個10公里賽事都是101日的國慶長跑,在27度高溫下,以55分鐘再破了自己在這個場地紀錄。而隨著氣溫轉涼,在11月初已能把10K的推到50分鐘內,而機場10K應該是跑得最理想,可是賽事總里數卻不夠10公里(每人按下時計都發現這個問題),大會成績竟然是45分鐘,(如果是真的,實在太好了),若將調較到10公里,我的最佳成績應該是47分鐘半,應該還是我的PB。其餘的10K賽事天氣已轉熱,只能保持50分鐘左右,未能再次挑戰最佳成績。之於今年的半馬成績則超越想像,連續3星期半馬,第一戰Unicef,我已能在1小時53分半完成,而超越去年最佳成績。而澳門半馬再把成績推前到1小時52分,而皇者之戰因近1公里上山路段,難度高而不能再推高成績,但還比Unicef快。前年的目標是: 十公里48分鐘,半馬118分鐘,全馬4小時5分鐘,十公里和半馬都達標,反而全馬則太過進取,未能達標。

去年的目標自己再向前推: 十公里47分鐘,半馬113分鐘,全馬4小時10分鐘。十公里和半馬都達標,反而全馬則太過進取,未能達標,其實4小時15分已是不錯了。

由於今年要停跑一年,來年的沒有目標。就算身體康復後可以正常練跑,成績也會大打折扣,而第一年復課也不知可否跑全馬。無論如何,來年再算,希望在明天。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12 八月, 2016 英吋 興趣, Uncategorized, 回顧

 

標籤:

第一針

我說過,今次患上這個大腸癌是要過了一關又一關,首先第一關是要開腹切除腫瘤。雖然有問題的結腸已切除,但是由於腫瘤化驗結果是第三期,有機會經淋巴轉移到其他器官,所以第二關是化療,以根治癌細胞和轉移的風險。在住醫院時,已有一位腫瘤科的醫生粗略地解釋那化驗報告,那時已說要打八針:每打一針,再食二星期化療藥,休息一星期;所以整個療程約要24個星期(半年時間)。出院時已拿到腫瘤科的覆診紙,約了7月19號見腫瘤科醫生,而且早一天更要到醫院抽血化驗。

IMG_2117

7月19日(星期二)

早上11時,和太太一起去東區醫院的腫瘤科門診。這腫瘤科門診有別於其他的專科門診,自己有自己的常設門診,位於東區醫院的東座的地下一樓。這門診是較新,佈局光亮潔淨,座位不是一列一列的老式長椅,而是像波浪形兩列長椅,再加上中央還有圓形疏化,各人可以各據山頭。星期二的人潮並不算多,這比那舊專科門診的人潮少得多,沒有熱鬧得像街市的感覺。耐心地等候自己的號碼,在未見醫生前,先和其他初診人仕一起觀看10多分鐘介紹癌症要注意的電影。最後見到醫生,醫生再次解釋這個化療過程,用的是什麼藥,大致上有什麼副作用。而我們最關心的是何時開始。其實,跟據他們的程序,看完醫生後,第二天便可以開始。這一下,比我們想像中要快,當然只是我們不知道他們的程序,原先以為覆診見醫生是要了解詳情。懷著迷惑的心情退出診症室,再等候護士的藥物安排。這一等,就等了許久,差不多所有覆診病人已離去,最後近正午1時才到護士站,原來醫生的藥方要再經多人覆核,護士給我們藥紙,要我們到中央藥房取藥,取藥後,下午2時半再到護士站,她們(和藥劑師)要解釋這些化療藥怎樣食用。我們先到中央藥房放下藥紙,再去三樓餐廳食午飯,飯後才去取藥。取藥後,又再到護士站。護士帶領我們到一間房間,詳細解釋各種服藥後可能的副作用,她的解說比醫生更詳盡。她還不時提問看我是否記得清晰。護士解釋後,又到藥劑師來解釋,當然今次的解說已和護士的大同少異。化療藥是早晚各一次,相隔12小時,要飽肚食,所以我們要在早餐後和晚飯後才食。而第一次藥要等明天打完針,晚上才開始。

7月20日(星期三)

又是早上11時,和太太一起去東區醫院的腫瘤科的日間醫療室,首先到中央辦理日間住院手續,再到東座的地下二樓。登記過後,便等候呼喊名字,首先護士會先打鹽水荳,再和我核對名字,再拿著一個小籃盛著今天的化療藥,不同的癌症會用不同的化療藥。雖然說是打針,並不是打一下便可走的針。化療針是經靜脈注射,像打點滴般,需時要2個多小時。我被帶領到一張像按摩椅的大椅上,安坐好後,護士便把化療藥注入,經過一個監察器,如流量不足或停止流便會有響聲。昨天,已知道打這化療針需時甚久,所以已帶了iPad Air來。當安頓後,便拿出iPad,再戴上耳機看日劇。而這段時間,太太亦離開醫院,到附近逛逛,到下午2時才回來。而我則看了一集又一集,好讓時間容易過。其實化療針的藥力非常霸道,1小時過後,左手的前半已有少許麻痺,排在副作用第一位的徵狀已出現。這病房可安排11位癌症病人同時進行化療,隨著時間的流逝,2時左右,第一位病人已完成化療藥,轉打鹽水。一個又一個,轉瞬我也轉打鹽水針,一大包的鹽水只流了數分鐘便完成今天的療程。

7月20日至8月3日(兩星期)

當天晚上,我便開始食化療藥,每次要食3粒大藥丸。曾聽人說,這些化療藥的毒性非常高,放在掌心,掌心也會變黑。於是我是小心奕奕地打開錫紙,將3粒藥丸放在紙巾上,再用左手把它一粒一粒放入口中,再用水把藥丸吞下肚中。經過第一輪測試,它的毒性並未如江湖傳聞那麼高,我的左手並沒有轉黑。這有三種可能性:1.傳聞把它的毒性誇大了;2.毒性要耐一點才顯現(其實我食了兩星期的化療藥,左手仍然沒有變黑);3.現在的化療藥已改善它的毒性。

我說過除了西醫的化療藥,我還有看中醫。希望中醫師開出的藥方可以減低化療的副作用。星期四早上,又去中醫師,說化療剛開始。於是中醫師把上次的藥方作出微調,付了診金,下午太太再回來取已煲好的中藥回家。這中醫師每次開出一星期的藥方,如沒有任何大的不適,這藥方可以再用上一星期。每二星期才要給他打脈診症,因進度而再調較藥方。中藥是苦的,我還可以喝下。但是到第三次看中醫師,他再微調藥方,而今次的微調令中藥更苦,入口更辛苦。奈何,苦口良藥,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更苦的也要喝下去。

為了今次的所患的癌症,太太自我出院那天,便拿了差不多一個月的大假,每天早上為我預備早餐,吃了早餐,不久便要吃早上的化療藥;正午又煮飯食午餐,餐後便是中藥。下午3時許,通常都有下午茶;4時許,我會小睡片刻(約1小時),5時,又要食補肝藥;傍晚再到外母家吃晚飯,飯後又是化療藥的時間;回到家中,又是中藥時間。日子就是這樣的流逝。起初自己也不知有什麼副作用會出現,自己亦比較小心,不去人多的地方。幾天過後,除了左手有少許麻痺外,其他的都沒有出現。於是趁著天氣晴朗,早上出門去晨運。中醫師也說,運動對身體好,最重要不要過勞。每天的半小時晨運(行路),真的感覺身體舒服一點。

8月第一個星期,太太也開始上班,而我亦要開始自己照顧自己。早上的早餐大多由太太預備好,7時半起床便可食早餐;而午餐,她也預備好份量,我只要煲飯,煎或煮(節瓜,肉餅,蛋)就可以了。當然最重要的是按時食藥(西藥或中藥)。

食那霸道的化療藥,真的會影響胃口和抵抗力。當完成兩星期的化療藥,星期五已感到胃口大增,而且晨運時的力氣亦有增長。而第一針的左手麻痺,亦在一個星期內回復得七七八八。期望自己對這化療藥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安然渡過其餘的七針。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9 八月, 2016 英吋 Uncategorized, 家庭

 

標籤:

手機遊戲—PokemonGo

手機遊戲,久不久就會有一個熱潮。我的網誌也寫過2013年的Candy Crash;2014年的2048;這兩Games到現在我也有玩。其實還有AngryBird, DrawSomething等等。但是論到氣勢,還是今年的PokemonGo最厲害。

Pokemon就是寵物小精靈,是兒子小學時的卡通片。劇內有151隻小精靈,細仔到現在都能說出它的名稱,真的是印象難忘。其實Pokemon遊戲已存在任天堂世界內,在任天堂的掌機、家用遊戲機和PC上開發。時間從Game Boy至現今世代,所以玩過任天堂的都知道這遊戲的玩法。可是這個手機遊戲的成功,主要原因是大少通殺,年輕的青少年可以追回舊日的回憶(孩童時),年長的也可以當作親子活動,伴現在還年少的子女四處捉小精靈。而且這遊戲又鼓勵玩者四處走動,一反遊戲是宅的老規矩;再且這遊戲還結合AR,讓小精靈可以出現在現實環境中,可以拍照留意,更是少有的App有這個功能力。

上星期一,7月25日正式在登陸香港,於是街上就多了一群閒逛的人群,而重令人驚歎的是晚上公園的熱潮。以前只會在中秋節才有人山人海的景況,因PokemonGo的牽引,未到中秋,人潮已來,手中不是提著燈籠,而是開著PokemonGo的手機。屯門公園,摩士公園,還有維園,都是盛況空前。或許有些人說這群人真無聊,可是這裡是香港,香港人去追熱潮是正常過正常,反過來說,這個熱潮在香港也造不起氣勢,那麼香港還是香港嗎?就連隱青關在家裡數年,也因這個遊戲走到街上;不少人也會因孵蛋要計步行里數,每天會早一個站落車,行路回家儲里數;這些看似瘋狂的行為,其實只是他或她做自己喜歡做的,而又沒有影響他人,絕對藉得稱讚。

但是有時也有聽到衛道之士不恥這種因遊戲而改變的行為。更有一些基督教的朋友收到一些勸喻,這遊戲是鼓吹邪靈,因為精靈是撤旦的化身。信教的不應玩,教友心中只能有上帝,不能侍奉邪靈。我心中不禁一笑,難道玩了這個Games後,就會被撤旦收服,變成撤旦的信徒。那麼他對主的根基是如此淺薄,一碰就散掉。遊戲始終是遊戲,瘋狂一、兩星期不足為怪,如幾個月後還非常沉迷,這樣才有問題。我看這個熱潮最少也有一個月至三個月,當大部份也拿到相當多的精靈後(100隻以上),就會覺得索然無味了。當然那時Niantic也會再出另一批精靈讓各人繼續尋找。

Ps 本人現在是Level13, 捉了48隻精靈,應該有排玩。

IMG_2097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2 八月, 2016 英吋 Uncategorized, 時事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