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日文章彙整:19 五月, 2017

馬拉松—挑戰極限2小時

馬拉松的極限是2小時,暫時世上或以前沒有任何人跑馬拉松可以能快過2小時。雖然每個馬拉松比賽都由於場地不同,成績是不能直接相比,但是所有賽事的最佳成績還是未能突破這個極限。通常每場國際馬拉松賽事冠軍都會在2小時3分鐘至2小時10分鐘內完成。Nike籌備2年,決意向這極限挑戰。大會挑選了3位頂級跑手(Lelisa Desisa、Zersenay Tadese和Eliud Kipchoge)在意大利Monza的賽車場賽道上舉行一場非正式的馬拉松賽事。非正式是因為參賽者就只有這3位跑手,而且大會更安排一批跑手作破風手,希望在這控制的環境下,跑手能成功挑戰這2小時的極限。

那天5月6日,香港時間上午11時45分,這個挑戰正式開始,時間是當地的早上5時45分。而在12時半左右我在Facebook平台才第一次收到這個消息,有一條LiveView Link。馬上按下去,時間已過了一半,鏡頭中只看到一群人在賽道上跑步,六個人分今三組,如箭咀般步向前,而第七位亦是最後一位是戴上鮮紅手袖的跑手。那時我還未來得及上網看資料。前6位就是大會的破風跑手,而最後一位就是Eliud Kipchoge,他是肯亞人,是2016里約奧運金牌跑手,最佳成績是2小時3分鐘在2016倫敦馬拉松,亦創下該場地的最佳成績,以狀態大勇的姿態來挑戰極限,為了這個挑戰,他也準備足半年時間。路程已過了一半,其餘2位跑手已遠遠落後,已無力挑戰極限了。今次是繞圈賽,一個圈約2.4公里,沒有任何高低起落。除了配速跑手作破風外,大會的專車亦以2小時為目標的均速前進,只要追得上這輛車,成功就在望。要在2小時完成馬拉松,每公里的速度是2分50秒,所以其實身為配速跑手也是實力非凡,全是世界級的跑手,否則也不能跟上兩個圈,而他們每2個圈就更換3名配速跑手,慕求保持這個均速到底。另外,大會也不設水站,因為有專車(電單車)會隨時給供應補給品。Nike作為主辦單位,3名跑手穿着的跑鞋,就是Nike針對「Sub 2」目的而研發的Zoom Vaporfly Elite。「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最佳武器,有了破風者開路,他們能否成功?

起先是用電腦看著螢幕,隨後用用iPad再連上電視看。紅手袖的跑手(那時已知道他是誰,只是名字還是難記下來)繼續大步跨前,在配速跑手帶領下一圈又一圈地努力挑戰極限。螢幕上只打出總時間,沒有總平均速度,只知道這位跑手跑到30公里時重有機會。每過一次終點區,就有一輪的歡呼聲,看著他的跑步姿態還是雄渾有力,破風跑手不停換,就只有他努力地繼續往前跑。當跑到最後一圈時,其實他已知道無法突破極限,可是身為旁觀的我還未弄清整體時間和距離,還滿心期望他可以作最後發力衝前,只要大會的時間還未超過2小時,希望還在。到他跑到最後直路,這時我也知道結果。他衝線的一刻是2小時25秒。雖然未能突破2小時,也是當今最快的馬拉松紀錄了。均速的跑手,最後一圈要快1、2秒還可以,要快25秒真的是異想天開,所以到最後一圈,他已知道結果的。這不像我們,每每留下氣力作最後衝線用。

很感恩,看到這個LiveView節目,彷彿自己也參與了一場馬拉松賽事。期望日後有更多跑手可以挑戰這極限。現在我的PB是4小時15分,而我自己的目標是4小時完成全馬,不知那年那月才可以突破自己的極限。

馬拉松—挑戰極限2小時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9 五月, 2017 英吋 跑步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