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月封存: 八月 2017

攝影班功課

攝影中班終於在上星期一(8月21日)完滿結束。最後一堂,亦是各人交上功課,再展示給各同學和導師自己為什麼拍這張相和怎樣拍。我說過上這攝影班,除了上堂學理論,最重要的是外影實習。從外影實習中,我們可以溫習已學的攝影智識,還可磨練各種學得的技巧。其實,除了外影實習,交功課和聽導師的評語也是很重要的。實習時,還有導師在旁,可以隨時發問解決疑難,但是去到做功課,就只有自己或伙伴在旁,遇到任何問題,也要自己解決。

今次的功課,導師在很早之前已告訴我們:他要求我們每組交四張相,介紹香港18區其中一區的地標相片。那一區和那區內的何種地標,就由我們自己選擇。每組最少1人,最多4人,而組員最好是用同一品牌的相機。而我當然和太太同一組,為免花時間要約其他同學去拍功課照片,我們就只有二人。所以很快我們亦選定了地區:北角區。而且由於中班學了很多夜景拍攝技巧,於是我們亦以夜景為主。在7月22日(星期六),我們到了北角區,拍了北角公眾碼頭、北角電車總站。回到家裡,翻看成果,發覺有2張可以作為功課。8月8日(星期二),我再次在近黃昏時到北角區,主力是新光戲院。在太陽還未落下之前,先到ICAC的大廈旁捕捉這座地標,隨後再走到北角碼頭拍渡海小輪泊岸時的情景,然後再走回英皇道,繞著新光戲院四週,捕捉天還未全黑的新光夜景。由於今次預計不會拍得太夜,而且又要四處跑,所以並沒有帶腳架。最後回到家中,選了一張ICAC和新光戲院十字路口的相作功課。

自己通常都是以旅遊攝影為樂,每到一個新地方,就盡量揀選最佳位置拍攝。像這樣對一個舊地方,自己已走過無數次,難言有任何新角度。第一次的夜攝,還有新鮮的感覺,因我們很少用腳架拍照,到第二次的走訪,真有點技窮。拍地標不難,難處是不想記錄性的照片,而怎樣拍到一些不一樣的照片最為頭痛。對著ICAC和新光戲院,我都發覺有這樣的問題,勉強地揀了一張幾何構圖的ICAC和人影移動下的十字街頭(新光戲院)。總算有足夠相片交功課。

8月21日,導師按各人的遞交先為次序,一個又一個地講解自己的選材。印象最深的有幾張相片:在我們第二次夜攝,在中環9號碼頭的對開,一位同學用那鯊魚鐵絲網,包著兩座高大的建築物(視覺上),配合藍天白雲,這張相應該是今晚之冠;另外她又用玻璃幕牆反射,配合前景,又是一張可觀性的照片;另外一位同學,把灣仔和昌大押,黃昏時間,黃色的大窗降下,配合剛駛來的紅色電車,又是一張理想的地標相;還有一些好的相片,當然平淡也不少。

導師說:要學的攝影技術,有講多無講少。怎樣才能拍到一張理想作品,就要看有沒有攝影眼。而攝影眼就靠多看多練習來陪養,他還建議我們多些參加攝影比賽去磨練。

IMG_0335

IMG_1154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9 八月, 2017 英吋 興趣, Uncategorized

 

標籤:

十號風球(強颱風天鴿)

現在的颱風,十分飄忽。近這幾年,多在菲律賓形成,吹向台灣,入大陸或北上經琉球上日本,比較少吹來香港或海南島那面。可是今次的颱風天鴿在台灣對開海面形成,吹來香港。原先的預測路線圖,會在香港以東一百公里略過。而且形成之初,風力不大,以那樣的風速,掛8號也有點勉強。可是星期一的預測,轉瞬又改變了。這颱風天鴿的風力會續漸加強,有正面吹襲香港的機會。

8月21日(星期一),其實已受到這颱風的環流影響,早上起來,天氣特別覺得焗,低氣壓在上空,空氣像不會流動般,我想悶熱就是這種感覺。那天,還約了舊同事在屯門飲茶閒聊。而屯門是香港出名比較熱的地方,正午來到屯門西鐵總站Vcity(原來是瓏門),氣溫高達36度,幸好相約的地方在商場內,基本上我也不用走在大街上,感受那36度盛暑的威力。其實在這個月內也試過一天半天有那麼高溫,高溫已不再是新聞了。8月22日(星期二),這低氣壓的環流繼續肆虐香港,氣溫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終於平均氣溫36.6度破了香港開埠以來的最高溫紀錄。氣溫平均36.6度,那麼就是說有些地方會更高,濕地公園最熱,錄得最高39度,其次為元朗公園38.5度及深水埗錄得38度。

這兩天就只有悶熱,完全沒有任何風雨。到星期二黃昏,天文台已拋出一個最新颱風路線圖,天鴿已由早前預測的香港已東變成為香港已西50公里登錄。而且網上流傳的消息是「坐八望十」。半天的打風假期,就看它的移動速度是半天還是一天假。我已退休,打風假當然不關我事,但是太太就是有點緊張,畢竟這是正常香港人的心態。

8月23日(星期三),早上醒來,太太已在大廳看風暴消息。原來正如最後預測,在零晨5時半掛了8號強,而且風勢越來越強勁,於8時10分再改掛9號風球,到9時10分再升到10號風球。自己家住康怡,是一個安全的屋苑。不論海面的風吹得如何誇張,經過數排大廈,通常風勢只是一般。從家中大廳的窗戶向外望,也看不到什麼驚心動魄的場面。在家中,看著電視的風暴消息和風暴新聞。今次受災最嚴重的要算杏花村和對岸的鯉魚門,受到大潮,潮水倒灌,杏花村的地下停車場是沒頂,數十部私家車作廢,而潮水拍岸也是氣勢驚人。鯉魚門的低窪處,水深過腰,門前的平台亦給勁風吹毁,要由消防員拯救。另一方面,紅磡的飛船飛撞家中窗框,也驚險萬分。當然這個颱風影響最深還是澳門,從新聞和網上的片段,滿目蒼夷,缺水缺電,真是收拾殘局也要花不少人力物力。期望財力雄厚的政府要花多一點資源在基建上,以防禦下一個颱風的來襲。

杏花邨2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5 八月, 2017 英吋 隨筆, Uncategorized

 

標籤: ,

日劇「樂園」

又是WOWOW的作品,「樂園」是宮部美幸的大作,是另一部「模仿犯」的後繼篇。其實這「樂園」,我以前也在2012年5月寫過一篇網誌。我是個善忘的人,5年前看過的書,大致上故事內容已忘得一乾二淨,剩下的就只有感受,好看與否。所以今次再看劇集,也不會因知道劇情的進展而缺乏趣味。

今次的女主角是仲間由紀惠,她飾演自由撰稿人前畑滋子。九年前因「模仿犯」的案件而深感內疚而停筆多年,因一母親對滋子透露自己的兒子或許有能夠看到別人記憶的特殊能力,並寄給滋子一張兒子畫的畫。懷著不可盡信的心情,她抽絲剝繭地追查和引證。而今次的主線是說一對老夫妻因一場火警消毀家園,其後父親更稱自己親手殺了大女兒,埋藏屍首於屋內16年。父親是土井崎(小林薰飾),他沒有太多對白,全由他的身體語言來表達這角色。一臉無奈、加上哀傷欲絕的神態,把這老爸的角色演活了。為什麼他要殺死親生女兒?又為什麼隔這麼多年,連追查期也過了,也要說出這殺女的案件。因為追訴期已過,土井崎也不用負上任何刑責,可是他們還是要面對傳媒的追訪或鄰里的白眼。在日本有奇怪的現象,殺人犯的親人一定受到的牽連,他們的細女兒誠子(夏帆飾)雖然已結婚,也要夫家親戚的閒言閒語,而要與丈夫離婚。另外一位主角是女律師(黑目瞳飾)則代表土井崎面對各傳媒,她的角色比起其他三位的發揮機會不夠多。這套劇集是6集的,第一集裡,兩條主線已展現眼前。在第二集,第三條主線亦正式上場,亦是這部書的主要歹角,三和明夫誘拐少女和虐待。三條主線當然有關連,於是宮部美幸就透過前畑滋子的細心追查,慢慢地將一層又一層的迷霧撥開,讓我們看到事情的真相和各人內心的世界。到第六集,真相中的真相,才是全劇的高潮,才解釋到小林薰為什麼會欲語未語,欲辯未辯的情況。整套劇有一定的張力,劇情的推進和配樂都有水平。

看完這套日劇「樂園」,發覺還有一套「模仿犯」sp版在2016播出。對應小說的「模仿犯」,這套日劇亦以2集(前篇和後篇),第一集前篇,約近2小時,而後篇則2小時多一些。主角前畑滋子則由中谷美紀飾演,有馬義男由橋爪功飾演,等等。可是觀看這套日劇,就覺失色許多,浪費了「模仿犯」這本小說。印象中,小說「模仿犯」比「樂園」更好。可是到了劇集,「模仿犯」就差得太遠了。很多時,只感到導演只是拍了個故事出來,完全沒有描述各人的內心世界,有草草了事的感覺。所以改編小說,也有高下之分,如何取捨內容,令主線和情感都能完美地呈現原作者的思路。

ps,我已計畫重看這兩部小說,重新感受宮部美幸的力作。

日劇「樂園」

樂園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2 八月, 2017 英吋 劇集

 

標籤:

舞劇《朱䴉》

除了看電影,看展覽,自己相對地少參與其他的文化節目。以前(當然是十多二十年前)還有不時看演唱會、聽中西樂團、看話劇、看歌劇,但是近這幾年,真的是少之又少。現在,去看的通常都是因有免費票,而節目亦是自己不討厭的,本著增廣見聞,一看無妨的心態去看。

7月28日(星期五)

芭蕾舞劇,自己只識得天鵝湖和胡桃夾子。今次這套芭蕾舞劇名為《朱䴉》,是上海歌舞團的最新力作。從沒有看過芭蕾舞劇的我也覺新鮮。那天旁晚,和太太在金鐘吃過簡單的晚餐,便慢慢地步行到灣仔海旁的演藝中心。這舞劇《朱䴉》在2017年1月已在香港公演過,現在7月的2場是慶回歸20週年的節目之一。深知在場內是不能隨意拍照,於是在大堂處打咭拍照留念。在場邊還有一個小型的慶祝酒會。

FullSizeRender (2)

我們坐的位置是幾好,雖不是正中央或大堂前的握手位,但是距主禮嘉賓的座位也不遠。8時許,舞劇《朱䴉》正式開始。這套舞劇有點特別,開始後,除了音樂便再沒有任何人聲。沒有司儀站上台作介紹,而報幕就由舞台兩側的大電視機,介紹《朱䴉》這種珍禽,被稱為「吉祥之鳥」……。字幕是中英的,可是細少的英文字母相信在場的外國人是看不清的。隨後,《朱䴉》的眾舞者隨著舞台的光影,伴著配樂慢慢地展示《朱䴉》的美態。一如其他舞劇,它都有男女主角和一些二幫舞者,到大型的段落,就會所有舞者都會在台上穿來插去。自己對芭蕾舞認識不深,應該是沒有認識,所以對所有舞者的功架不能作任何評價,就只憑自己的感受覺得那一幕就藉得欣賞。最賞心悅目的一幕當然是群戲,一隻又一隻的朱䴉輕輕伸出左腿,然後右腿,就像千手觀音般要求整團人的合作性,伴襯著光影音樂,發揮和諧境界。

這舞劇有二幕,45分鐘左右就有20分鐘的中場休息。我說過場內是不容拍照的。而職員真的嚴格地執行,每當前幾行的觀眾舉高手機,就有人迅速阻止。這種嚴緊的態度就只到差不完結時才放鬆。那時,我附近的觀眾三三兩兩都會用手機拍照。而我覺得色彩和形態最美的一刻已過,太記錄性的照片也不想拍,於是就讓自己今天做個安份守己的觀眾吧!

舞劇《朱䴉》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8 八月, 2017 英吋 興趣

 

標籤:

九寨溝地震

8月8日,四川九寨溝地震,地震的級數是7.0規模,震源深度為12公里,應該屬於淺層地震。由於是淺層地震,破壞力特別強,所以大地震和它的餘震把這個人間仙境瞬間變成煉獄,美侖美煥的酒店(洲際大飯店)變成頹垣敗瓦,而最可惜的就是九寨溝的風境點也遭到毀滅性的破壞,這些自然景觀的破壞,就真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重現她昔日的美態。

我曾在中國大陸旅遊還未全面開發的時候到訪九寨溝,看過她沒有任何修飾的美態。時間遠在1985年(32年前),真的非常遙遠。那時港澳同胞還要用代換卷的年代,由香港乘大船到廣州,晚上上船,朝早到達,再往白雲機場乘飛機到四川成都,在成都玩一兩天,才乘開往九寨溝的十四座小巴(不是現在的大旅遊巴),要日半的車程才到達九寨溝。在那裡玩了三天多,再乘來的小巴繞黃龍,再回成都。

去過九寨溝,都知道九寨溝是以水不同的顏色和形態來吸引眾遊人的目光。但是現在遭受無情的洗禮,「火花海」的湖水因決口,湖水全流走,乾涸的湖底難言有任何美態;「諾日朗瀑布」也發生嚴重崩塌,變成無數小亂流與一攤泥水;由於不少山體垮塌影響,「五花海」和「熊貓海」等自然水體景觀的水質變得渾濁起來;「雙龍海」和「蘆葦海」大部分被沖毀。從報紙上,看不到「珍珠灘」有沒有破壞的消息。但是在震央附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呢。其實,看到災後的圖片或影片片段,有時真的不忍觀想下去。

仙境變廢墟,這就是大自然的威力和無情。所以每次出外觀光,都要懷著感恩的心情去看去感受,今年上初中班的攝影班,希望可以把美好的地方,捕捉美好的角度,把最美好的記錄下來,讓日後慢慢回味。現在讓我們重溫30年前,九寨溝的美。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5 八月, 2017 英吋 隨筆

 

標籤: , ,

韓劇「步步驚心:麗」

大陸劇也有套劇集叫「步步驚心」,是說女主角時空穿梭到了清朝康熙年間,面對著各王子爭奪皇位的經歷。而這套韓劇是買了它的版權,再將時空穿梭改到高麗王朝,女主角也是面對眾王子爭奪皇位,洒血皇宮。可是表達手法和重點都不同。

在陸劇,編劇側重各王子的爭權奪位,真的是到一步一驚心的境界。可是到了韓國,他們則側重兒女私情,爭權奪位反而變得兒嬉。故事是說女主角(李知恩)在現今世界跌落水池,爭紥間再上水面就來到高麗王朝,肉身是八王子妃的妹妹解樹,於是解樹就和眾王子認識,起初和眾王子相處容洽,每個王子都覺得這解樹受水浸後像另一人,比以前活潑開朗,更可愛。相處日久,她鍾情於八王子(姜河那),後來慢慢地和四王子(李準基)相戀。第一眼看見眾王子,就不太喜歡,因為他們的外貌太過現代,完全不覺是身在古代。那時覺得太兒嬉了,差點兒想放棄。但若把這個要求降低或當作他的風格,這套劇還是可以一看。女主角(李知恩)並不太漂亮,但是雙眼就甚好看。

這套劇有兩個大特點,第一個就是大頭鏡頭特別多。其實一向以來,韓劇的鏡頭都很喜歡Close-up,大頭鏡頭多的是。可是這套劇,比平常的還要多,還要大。或許這是韓國的女星肌膚好,這麼大的大頭,也不會出現任何問題。其實除了眾女主角,就連眾男主角也是大大的大頭鏡頭。第二個就是插曲悅耳,這套劇有很多插曲,配合著美化的畫面,聽著悠揚的樂曲,和一把好嗓子,聽落特別感人。雖然插曲沒有字幕,不懂韓語的我不能知道內容,但是想也是要表達情侶思慕的情意。

ps大頭鏡頭只在劇集才覺得多,看韓片就沒有這種感覺。

步步驚心:麗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1 八月, 2017 英吋 劇集

 

標籤:

外影—夜攝(第二夜)

今次的夏季攝影中班,是有二堂外影的,真的是超值。我們一季課程的學費就只等如有規模的攝影班的一堂價錢。而且我們的導師(邵Sir)十分用心教導我們,誠意十足,所以我上完初班,再上中班。有很多理論雖經導師的解說,還需要實習操練才能將那概念明朗化。現在拿相機在手,已和以前很不同。對相機的運用已比以前進步,當然攝影是要學習捕捉最精彩的一剎那,就還要多多練習和研究。

8月5日(星期六)

今晚是中班夜攝的第二次外影。上次去了尖沙咀,今次就去中環9號碼頭。今天是一個炎熱的日子,正是嬌陽似火。集合時間是5時半,我和太太早早就來到碼頭處,趁未集合前先拍攝附近環境。在晴朗的天空下,大大的摩天輪是觸目的地標。而8號碼頭的海事博物館正在舉行鯊魚展,於是在碼頭的附近,有不少的甚富特色的鯊魚展品與我們相見,有巨大的上岸大白鯊、巨大的鯊魚鰭燈飾、螺絲組合成鋼鐵鯊魚…。5時半集合,今晚鍾同學也有到來,而鍾同學也曾上了邵Sir堂的前學員,和我們一起再次溫習夜攝。由於時間尚早,老師讓我們先溫習上堂學過的攝影技巧,前清後矇,和前清後清,再配上冷調和暖調。隨後,又要求我們拍一張大逆光照。隨後找了班內的同學跳躍,而要求我們拍下跳躍在最高點的一刻。這時有一位外藉男子,身穿三點式的泳裝和我們的女學員,增添趣味。經驗豐富的導師輕易把握在最高點才按下快門,而我們就會太快或太慢,相片的效果可觀性不高。當天開始慢慢暗下來,老師便正式開始今晚的課堂,如何用黑咭,黑咭和漸變灰的分別。於是各人打開腳架,對著海事博物館曝光,搖黑咭令天空的色調變淡和主體相近,效果和漸變灰鏡相近而又更富彈性。

IMG_0856

IMG_0334

當天已黑齊,老師就開始今晚第二重點課題是拉爆。拉爆之前,當然要重溫上次的夜景人有景有的拍攝手法。有了上次的經驗,今次很快就拍到理想的效果。隨後,就練習拉爆。理論上,「拉爆」比「夜景人有景有」更容易,可是拍出來的成效卻未如理想,相片總是模糊。原來主要原因是腳架不夠結實,一拉變焦鏡就會連相機也晃動,相片就變得模糊。隨後,又叫我們影月亮。今晚正好農曆14日,月亮又大又圓。於是換上遠攝鏡,對著月亮拍,起初心急,月亮比較模糊。為免長鏡容易晃動,我選擇高速快門、高ISO,細光圈(F11, 1/1000s, ISO-1600)。到對焦準確,月亮只是白茫茫,沒有紋理。其後改變測光模式,以點測光,再嘗試,今次終於拍到月亮的紋理。有紋理的月亮照片看得多,現在終於自己可以掌握到拍攝技巧了,心中感到特別欣喜。

IMG_0333

這夜的課堂特別多,拍完月亮,老師又轉到一邊,教大家多重曝光拍攝技巧。我和太太的相機都沒有這個功能,而且多重曝光也不是我們的興趣,於是我們站得遠遠,也沒有細心聽課。在完結前,我們再到大摩天輪前練習人像拉爆。這是結合「夜景人有景有」和「拉爆」兩種技術,所以如果腳架夠紥實,拉爆的效果會好好多,而我覺得也要選擇適合的背景,才能突出拉爆效果。

這晚又是過了8時半,我們才離隊。經過兩次的夜攝練習,現在我滿有信心日後會帶腳架去拍夜景,香港還有不少好的夜景位置。

IMG_0981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8 八月, 2017 英吋 興趣

 

標籤:

炎炎夏日

今年的7月,天氣的變化有點怪。7月初,是天氣浩熱,陽光充足,隨後是數天的大雨,好像洗去所以暑熱;跟著又是數天的放晴,於是又變得過時晴時雨。在中旬,來了一個匆匆的不成氣候的颱風,在星期天,掛了半天8號風球。全沒有橫風橫雨的情況出現,這比幾天前的持續黃雨、紅雨的氣勢失色許多。可是今天的7月,整體的降雨比以前多,未到月中已超越同期的降雨雨量。而7月的最後2天,竟然因台灣附近起了雙颱風,天氣更變得古怪。

7月28日(星期五),天氣如常的熱,溫度有33度左右。可是在盛暑中,不時還有風吹起,風過處,這暑熱還可接受。可是到了星期六,台灣的雙颱風影響下,低氣壓慢慢地壓下來,氣溫開始上升到34度,走在街上,人像處身焗爐中。晚上睡覺時,氣溫仍然高於31度。自己和太太習慣了不開冷氣睡覺,只把風扇的風速調高一度,勉強還能睡著覺,但總覺熱氣在身旁,睡得不深沉。7月30日(星期日)早上起來,看一看手機的天氣報告,還是31度以上,這整晚也沒有轉涼下來。乘江大哥的專車到維園,氣溫已上升到32、33度。今天的練習還是以步行,由急速的6分鐘一圈到7分鐘一圈。維園的緩跑徑,樹木高大,陰涼有風,所以維園是極適合暑熱中練跑,起碼沒有那麼容易中暑。當然30多度跑步絕不是太大的享受。

回家梳洗後,下午再到太古城走走和食午餐,有一段路是在戶外的,從空調的室內走出戶外,就感受到今天的浩熱,這時的氣溫大約是升到35、36度。從網上得知,香港多處更上升到37度以上。這和人體的體溫差不多了。為防中暑,多飲水是最佳保護方法。老實說,就算安坐家中也感到這無情的酷熱。不動也出汗,一動就大汗淋漓。所以只能躲在空調的商場或家裡,避一避這超高溫的日子。真佩服那些走在山嶺的行山人仕,而我喜歡清涼時才縱走山嶺,這麼高溫,行山也不是多享受。晚上,看新聞報告,就有三位行山的中暑,要急送醫院。生命是寶貴的,所以我們要量力而為,更要做足安全措施。

看天文台的7月總結(和過往的7月比較),因月初的連場暴雨,平均氣溫不是高,反之,平均最低氣溫26.9則排19位,另外當月最高氣溫(應該是7月30日)是34.8則排第6位。而雨量,最高雨量(7月17日)是184.6mm則排第12位。

排行 最高月
最高氣溫
(攝氏度)
記錄
月份
1 35.7 1968.07
2 35.6 2016.07
3 35.4 2005.07
4 35.0 1980.07
5 34.9 1958.07
6 34.8 1982.07
6 34.8 1986.07
6 34.8 2007.07
6 34.8 2017.07
10 34.7 1972.07
11 34.6 2004.07
11 34.6 2008.07
13 34.5 1960.07
13 34.5 1991.07
15 34.4 1896.07
15 34.4 1938.07
15 34.4 1939.07
15 34.4 1962.07
15 34.4 2015.07
20 34.3 1996.07
20 34.3 2009.07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 八月, 2017 英吋 隨筆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