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炎炎夏日

02 八月

今年的7月,天氣的變化有點怪。7月初,是天氣浩熱,陽光充足,隨後是數天的大雨,好像洗去所以暑熱;跟著又是數天的放晴,於是又變得過時晴時雨。在中旬,來了一個匆匆的不成氣候的颱風,在星期天,掛了半天8號風球。全沒有橫風橫雨的情況出現,這比幾天前的持續黃雨、紅雨的氣勢失色許多。可是今天的7月,整體的降雨比以前多,未到月中已超越同期的降雨雨量。而7月的最後2天,竟然因台灣附近起了雙颱風,天氣更變得古怪。

7月28日(星期五),天氣如常的熱,溫度有33度左右。可是在盛暑中,不時還有風吹起,風過處,這暑熱還可接受。可是到了星期六,台灣的雙颱風影響下,低氣壓慢慢地壓下來,氣溫開始上升到34度,走在街上,人像處身焗爐中。晚上睡覺時,氣溫仍然高於31度。自己和太太習慣了不開冷氣睡覺,只把風扇的風速調高一度,勉強還能睡著覺,但總覺熱氣在身旁,睡得不深沉。7月30日(星期日)早上起來,看一看手機的天氣報告,還是31度以上,這整晚也沒有轉涼下來。乘江大哥的專車到維園,氣溫已上升到32、33度。今天的練習還是以步行,由急速的6分鐘一圈到7分鐘一圈。維園的緩跑徑,樹木高大,陰涼有風,所以維園是極適合暑熱中練跑,起碼沒有那麼容易中暑。當然30多度跑步絕不是太大的享受。

回家梳洗後,下午再到太古城走走和食午餐,有一段路是在戶外的,從空調的室內走出戶外,就感受到今天的浩熱,這時的氣溫大約是升到35、36度。從網上得知,香港多處更上升到37度以上。這和人體的體溫差不多了。為防中暑,多飲水是最佳保護方法。老實說,就算安坐家中也感到這無情的酷熱。不動也出汗,一動就大汗淋漓。所以只能躲在空調的商場或家裡,避一避這超高溫的日子。真佩服那些走在山嶺的行山人仕,而我喜歡清涼時才縱走山嶺,這麼高溫,行山也不是多享受。晚上,看新聞報告,就有三位行山的中暑,要急送醫院。生命是寶貴的,所以我們要量力而為,更要做足安全措施。

看天文台的7月總結(和過往的7月比較),因月初的連場暴雨,平均氣溫不是高,反之,平均最低氣溫26.9則排19位,另外當月最高氣溫(應該是7月30日)是34.8則排第6位。而雨量,最高雨量(7月17日)是184.6mm則排第12位。

排行 最高月
最高氣溫
(攝氏度)
記錄
月份
1 35.7 1968.07
2 35.6 2016.07
3 35.4 2005.07
4 35.0 1980.07
5 34.9 1958.07
6 34.8 1982.07
6 34.8 1986.07
6 34.8 2007.07
6 34.8 2017.07
10 34.7 1972.07
11 34.6 2004.07
11 34.6 2008.07
13 34.5 1960.07
13 34.5 1991.07
15 34.4 1896.07
15 34.4 1938.07
15 34.4 1939.07
15 34.4 1962.07
15 34.4 2015.07
20 34.3 1996.07
20 34.3 2009.07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 八月, 2017 英吋 隨筆

 

標籤: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