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月封存: 十一月 2017

日劇「過度保護的加穗子」

近這2個月看的日劇只是一般,終於在10月看到這套賞心悅目的日劇,就是「過度保護的加穗子」。其實在Q3找日劇看,這套劇名都吸引不到我觀看,最後看到千尋的評分,才有信心開始觀看。看了第一、二集就喜歡了。女主角的外貌並不是屬於甜美那種,像一個傻大姐一樣,在劇內經常急速奔跑。看了一集,才發現加穗子女主角(高田充希)自己也曾看過,就是「東京傷感故事,Tokyo Sendimental」那位經常和老板頂嘴的女生。那套劇集她的發揮機會並不大,而今次是擔正女主角,她的表現就異常出色。

女主角的媽媽是黑木瞳,爸爸是時任三郎。而故事是透過爸爸的視角去介紹其他角色,並為他們聯上一個動物,這安排生動有趣。而爸爸的性格:想做的行動,往往和真正做出來的有所出入,這和真實世界又幾似。其實如果只說父母如何保護子女未必好看,而今次編劇則側重女主角如何由一個在溫室裡長大的女孩,自從遇見一個對生活充滿想法的青年後,漸漸打開視野,通過每一集的事件開始對世界有多一點的領悟。其後更努力地希望獨立自主,最後更挑戰媽媽的權威。男主角就是那個青年,麥野初(竹內涼真)。基本上,他和加穗子是兩個世界的人,應該是拉不關係。一次的相遇後,不時對她提點,在沒有可能下變成戀人,為他們的戀愛奮鬥。竹內涼真是外貌俊美,在劇集演出亦非常吸晴,上網查看,原來他是近來甚紅的男星。另外,黑目瞳亦表現出色,對女兒的關愛,一刻也不讓她受傷害,期望照顧她一生一世。

過度保護的加穗子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0 十一月, 2017 英吋 劇集

 

標籤:

2017-2018 第三戰Unicef 10K

除了渣馬,參加最多的賽事,就是Unicef。自2007起,我跑了5年10K,4年半馬,今年是第十年參加Unicef賽事了。Unicef亦是香港長跑第二大盛事,地位僅次渣馬。雖然比賽地點遠在大嶼山迪士尼,比賽起步時間超早(半馬是6:10,10K是6:55),但由於有地鐵的配合,參賽健兒都能準時到達。我近這幾年是跑半馬,而今年復出就只跑10K。翻查自己Unicef 10K紀錄,成績只是普通,平均是60分鐘,最佳亦只是57分鐘半,遠低於我這幾年的成績,畢竟自己已不是6年前的我。以現在的體能和狀態,今年Unicef 10K的目標是53分鐘。

11月26日(星期日)

其實大會除了有地鐵的特別安排,還可以乘搭專用巴士到達比賽場地。可是自己試過一次後,就發覺搭巴士要過早到達比賽,還是乘搭地鐵比較方便。早上5時20分起床,剛準備出門,門鈴就響,原細仔現在才回家。走下英皇道截的士。已有多年的經驗,空的士總有的。6時左右便來到香港站搭東涌線,過程十分順利,6時半便來到比賽場地,時間在我預計內,還有近半小時準備起步。集合區在大停車場,有一大排的流動洗手間。以往人多,長格都有5、6人的長龍,可是今天就覺人少,每格就只有一個半個人在排隊。這是少有的現象,自己跑了多年半馬,而半馬只有一組在06:10起步,所以半馬的參賽者感覺上比較多。或者是10K賽事分開3組,人數分薄。去完洗手間,再安頓行裝,做一輪熱身,就去起步區。10K第一組的參賽人數真的不多,最後10分鐘才上線,也可以站得幾前。因為人少,氣氛不夠幟熱。今天我們日出長跑會有三位出戰10K和一位出戰半馬。在進入起步區時,沒想到竟然在人群中遇到隊友威廉。

6時55分,正式嗚笛起步,按下手機和手錶,便踏上起步線。人不多,而又企得前,起步更努力超越慢步者。以前半馬起步時摸黑前進,而10K則天已光亮。在停車場入口,看到米奇為跑手打氣,這是這賽事的指定動作。再往前跑,轉了一個急彎後就看到另一組打氣人任,就是星戰的白兵,匆匆而過,也看不清有沒有黑武士站著。到1公里路標,時間是4分57秒,這和我的預計相若。今天我預算首5公里在5分鐘左右,餘下希望保持在5分半內。繼續前跑,看到一個奇裝異服的跑手,他穿著像女裝的泳衣,還戴了泳帽,胖胖的身驅,搖晃著向前。老實說,毫無美感。發力超越他,也不再回望。到2公里路標,時間是4分47秒。時間是快了點,但知道第3公里是斜路,會自動慢下來。當然自己不會刻意放慢腳步,踏上斜坡,仍然奮勇向前。我說過跑比賽,最好找目標一同邁進,在這段上斜路,找到兩位穿橙色背心的女跑手,她們的步速和我差不多,一於跟著她們。記得上坡頂,轉落不久便是3公里的路標,可是大會的路標卻放錯,在坡底再回頭跑才見3公里的路標,時間是5分鐘56秒,一定出錯。自己感覺上並沒有慢下來,回家看Runtastics紀錄,這段應該是5分鐘30秒。這裡有水站,只是跑了3公里並不感口渴,我並沒有停下來飲水,可是鞋帶就鬆了。這對美津濃Rider18並不如以往的美津濃跑鞋那麼好,這已不是第一次跑步中鬆鞋帶。於是明明自己已超越那兩位女跑手又給她們反超前。這段下坡路,一於順勢而跑,加一點速度,在坡底就轉入公園,再跟著人潮向前跑,不久又再超越那兩個女跑手,可是轉瞬又發現前面又有兩個穿橙色背心的女跑手,原來她們一隊人,至少有四個在我附近。在一條大橋底是5公里的目標,總時間已跑了25分49秒,這首段和自己預計差不多。

繞著迪欣湖跑,由於前段比較快,自己也感到慢下來。而且由於路標的位置十分飄忽,一時在半馬路標前,一時在半馬路標後,自己對自己按下的速度原全失去信心,那一刻又忘記自己還有Apple Watch的App可以得知自己Current Pacing,只有奮力向前跑。其實在迪欣湖那段,有不少跑手超越我們,大部份是半馬的選手,他們的Pacing應在5分鐘內。終於我就給4個Pacer拋離了。而且由於太過混亂,竟然看漏了7公里的路標,當到達8公里的路標,這2公里竟用了近13分鐘,又是不可能的,怎麼慢也未至於超過6分鐘。那時看看總時間,已知道自己不能在53分鐘內完成,唯有希望不要超過55分鐘。在第8公里附近的水站,停下來飲水,再沿海岸向前跑,轉回大直路,就是最後一公里。力氣已不多,所以不敢太早加速衝線,直到轉了一個大急彎,看到終點,在最後的20米才提步加速,衝過終點,以54分鐘33秒完成今次賽事,僅比快40秒。

IMG_8726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7 十一月, 2017 英吋 跑步

 

標籤:

輕遊畢拿山、渣甸山

輕遊的意思是從山腰繞過而不會攀頂。又是日出長跑會的遠足郊遊。上次9月中一行13人行了寶雲道和香港仔水塘,而今次因有兩位女同學(文同學和辛同學)剛好從外國回港。兩位都有不時各自回港短聚,就是未試過兩人同一時段回來,於是又再舉辦一次遠足郊遊,讓大家邊行邊聊聚舊。原先是次活動是由行山部長大力同學負責籌劃,可是因選定的日子剛好是部長要重賽10K,所以就由我走馬上任。我選了一條比較容易行,由寶馬山出發,先上紅香爐峰,再行金督馳馬徑,經畢拿山石礦場,上渣甸山山坳,再落陽明山莊,有時間就經大潭中水塘落淺水灣。

11月19日(星期日)

集合地點是天后龍鳳餐廳,吃早餐時,大力同學忽然說會趕來一起行山。最後我們一行14人到天后乘搭綠色小巴上寶馬山,下車處是寶馬山公園,拍全體照後,便正式起步。起步點是聖貞德中學旁的小路。踏上一段石級路,便正式踏上金督馳馬徑。

IMG_3621

因為人多,而且要拍合照,進度是預計中的慢。走了一小段,到了一個少少隱敝的支路,我們右轉入上山的小路。紅香爐峰,是在寶馬山上的小峰,山雖不高,但是小路是天然的,有不規則的山路,所以江大哥決定在支路等我們,他不上山。昨晚,下了一場雨,這上山小路比較濕滑,要特別小心走路。約十分鐘,我們便到頂,再攀上峰頂上的大石,就可俯瞰整個維港。只可惜今天沒有藍天,未能看到它最美的景況。拍過大合照,便匆匆下山和江大哥會合,繼續走金督馳馬徑。在這段路,還有兩個位置可以看到維港的景致,雖不及紅香爐峰那麼開揚,也是不錯的拍照點。而這段路是十分寬敞,基本上,整條金督馳馬徑也是這樣寬敞。而這段更鋪了石屎的,不像上山小路那麼滑,平坦微斜繞山腰而行,不久我們便走出馬路。

 

IMG_8646

左上可以上小馬山和畢拿山山頂,而我們的目標是渣甸山山坳,於是我們向右下行。沿著馬路走,經過石礦場時,看到圍欄的鐵絲網有數個破口,好像可以自出自入般。再走一小段路,就是登上渣甸山山坳的小路入口。其實今天的路段我大部份已行過,就是末段渣甸山山坳落陽明山莊是未曾走過,不知難易。而大力同學說再往前行還有條家樂徑比較易行。於是就跟部長的指示繼續前行,這段馬路是畢拉山道,經過畢拉山政府宿舍,再前行就是家樂徑的入口。其實,這小徑正式名稱是黃泥涌樹林研習徑。走這小徑當然比馬路好,這樣才像行山郊遊。又是先上一段石級,便繞著山腰行。這樹林研習徑的樹木比較高大,走在山徑,大部份時間是看不到山下繁華之地。就這樣繞了數個山腰,當看到山下的大草地,距離我們的終點也差不多了。大草地正是香港木球會,再前行就是這樹林研習徑的終點。在這末段,更下起薄薄的雨粉,到達出路便完成今天健行之旅。我們行了2個半小時,走了近7公里。我們再乘巴士到北角飲茶。

Hiking2017-11-19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3 十一月, 2017 英吋 行山

 

標籤: , , ,

台北四天自由行2017 第四天(中正紀念堂、總統府、迪化街)

11月13日(星期一)

今天是行程的最後一天,而回程航班在晚上7時半,所以今天還可以在早上和下午繼續遊覽台北,真的是早機來,晚機返,玩足四天。早上,我先去中正紀念堂。從捷運站走出來,是國家戲劇院,是一座非常中式的殿宇,屋頂類似北京故宮之太和殿造型,圍繞建築四周有大型紅色柱廊羅列。和對面的國家音樂廳,遙遙相對,是中正紀念堂前大廣場的左右兩個主要建築物。走出廣場,便可以看到藍頂白底的中正紀念堂。可是今天的天氣只是一般,在灰蒙蒙的天色下,那鮮藍的頂蓋並不顯現,而白色的外牆亦圍了白布,中正紀念堂正有翻新工程進行,有點兒失望。踏上89級石級(表示蔣中正享壽89歲),走進大堂。這時正好約10時正,是儀仗隊換班的時間,於是站在一旁,慢慢欣賞這換班步操儀式。隨後,再返回廣場,穿過自由廣場牌樓,往景福門走。這牌坊規制是「五門六柱十一間」規格,是皇陵級數。其實經過這牌樓時,總覺「自由廣場」這四字和這廣場不甚配。上網翻查,原來牌樓的正名是「大中至正」四字,是在2007年陳水扁政府主導去蔣化的情況下更換的。在景福門左轉,正是凱達格蘭大道,路的盡頭正是總統府。今天這大道的兩旁停了許多警車,有許多警正在準備中,嚴陣以待,看來不久會有抗議遊行路經這裡罷。在總統府門前拍過後,便步行回酒店Checck-out。

在酒店寄存行李後,我們再輕裝到最後景點,大稻埕區或迪化街。我們乘捷運到大橋頭站,慢慢地走向迪化街。可是這段是迪化街的街尾,稱「十連棟」,並不是最熱鬧的地段,沿著街走,兩旁盡是紅磚的建築物。迪化街,其實是台北的海味街,而現在再加多了文創坊和新式食肆,變成舊中有新。感覺上比赤峰街集中一點。可是大部份是咖啡店,而且要走上二樓,不甚方便。最後我們走到迪化街的街頭,看了那細小的城隍廟和新起的永樂市場,大稻埕戲院已遷移其上。其實自己的準備功夫做得不夠好,這裡還有個特式星巴克咖啡店,可是我們卻找不到,原來它在另一條街,保安街。

返回酒店拿行李。回程也是乘搭機場捷運,它真的又快又方便。就這樣完成四天的台灣自由行。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1 十一月, 2017 英吋 家庭, 旅遊

 

標籤: , ,

台北四天自由行2017 第三天(龍山寺、淡水、赤峰街、西門町)

11月12日(星期日)

星期日,是跑步日。今天早上已預了在酒店附近作輕量跑步,上次來台灣,在榮星公園跑,而今次則在二二八和平公園跑,由酒店行去,5分鐘就到。而今次更約了Support Team(江大哥大嫂)在那裡等。這個公園地方不算大,就是設施多,有露天音樂台、拱橋、造景池塘,又有中國式庭台樓閣、銅馬、銅牛、孔子像與杏壇基座,更有和平紀念碑和紀念鐘,真的太多了,有點雜亂。而這裡附近都是政府機構,不是民居,缺少一般市民前來做早操,來的盡是三三兩兩的遊客,有點兒冷清。跑了2公里(比預計的還少),就和江氏去附近的永和食早餐,隨後回酒店和外母再吃第二次早餐。

第三天早上,第一個景點是龍山寺。一站路就到龍山站,而且龍山寺就在捷運站旁,真的非常方便。早上的天氣比昨天好得多,可以看到藍天白雲。這龍山寺香火鼎盛,早上來的遊客和市民也不少,善信有的點香參拜,有的讓鼎爐的煙香薰錢包或衣服;而寺內供奉佛、道、儒三教重要神祇,釋迦牟尼佛、觀音、媽祖等等,又有文昌殿、華佗廳、月老廳等等,所以最重要是找對神祇才好祈求祝禱。

095_IMG_8375

隨後,我們乘捷運往淡水。剛下車就聽鑼鼓聲和吹吶聲,原來今天適逢南北軒建館百年慶典,有型巡遊。來過淡水多次,也未遇過巡遊,今次就特別幸運。而這巡遊最吸晴的地方,就是那些那些高大人偶,這些人偶是他們的神將,外型像我們看見過的粵劇武將,有的則是黑面神。而這些神將通常都是高高的(有二個人那麼高),由一個人穿戴著,隨大隊前行。他們沿著淡水老街巡遊,先由花車開路,跟著樂團吹吶,最後就是神將。每到一處廟宇,就會停下來,拜會一番才再上路。我們也沿著老街走,邊走邊看。最後走出碼頭,但看到長長的人龍就沒有興致乘船往淡水情人橋。於是沿海邊走回捷運站。

104_IMG_3119

第三個景點是赤峰街。這個是近年新興的台北景點。早期以打鐵聞名,近期有許多藝文空間與特色店鋪進駐,老的地方卻多了幾分新的味道。可是當我們走在這區的時候,卻感覺這種老中有新的趣味,總覺不甚協調,趣味性一般,或許這裡只適合文青閒逛罷。選了一間食肆吃午餐,逛一會就返回酒店休息。

旁晚,和太太兩個人逛西門町。西門町就像香港的旺角,整條步行道都是人潮。在這裡繞了一圈,隨意看後,正想去紅樓市集,可是,今天紅樓前已是人山人海,原來某歌星會到來。我們唯有返回酒店。其實,昨晚我們也在西門町找食肆吃晚飯,可是有名氣的火鍋店都有長龍,第一間要午夜12時才有位,第二間也要10時半,所以今晚已在酒店附近的打狗霸訂了位。

124_20171112_202427_HDR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9 十一月, 2017 英吋 家庭, 旅遊

 

標籤: , , ,

台北四天自由行2017 第二天(野柳、朱銘美術館、十分、九份)

11月11日(星期六)

今天是這次旅遊最重要的一天,因為我們包了專車,往市郊遊玩。看舊的九份和十分,又會看新的景點(相對我們來說)野柳和朱銘美術館。可是在香港未出發前看天氣預告,這二天也會有雨水,尤其是基隆地區。當然既來之,則安之,擔心也沒有用,還是走著瞧。9時正,預約的師傅已來到酒店接我們。可是不是原先聯絡那位,他說臨時有事不能前來而他找了另一師傅照顧我們。臨時替換的感覺並不太好,因預約的師傅是朋友極力推薦。車是5人車,外觀一般。

今早第一個景點是野柳。過了台北車站不久,便轉上高架,高速向基隆方向前進。新師傅也是年輕的,駕車的速度亦控制得宜,不用擔心他的技術。由台北開出,車程也要一個多小時。當車駛出郊區,本是厚雲的天亦終於下起雨來,由雨粉慢慢變成絲絲小雨,其後就是時大時細,看來台灣的天氣預告是蠻準確,一些驚喜也沒有。在未到野柳前,已看到海岸,波濤洶湧拍打岸邊的岩石,連忙叫師傅在附近停下來觀賞。不遠處正好是一個停車觀光點。師傅說,現在我們面對的海正是太平洋。因為今天風大有雨,所以波浪比平常大。只可惜太平洋是灰蒙蒙一片,少了色彩,看了一會我們就開車繼續上路。

IMG_2994

10時15分,我們來到野柳,師傅在停車場等我們,我們買了門票便進場。這時的雨並不細,不能不打傘,而野柳是熱門觀光地點,就算下著雨,也有不少遊客到來,在停車場已看到不少旅遊車。進門後,就看女皇頭二號,已有不少人排隊拍照。前行是一個支路,右邊是往女皇頭,那裡也是人山人海。為免在雨中排隊拍照,我們向左方走,這裡比較寬敞,也有不少風沙石頭(薑石及燭台石)可供拍照。隨後走出園區,穿過購物街,順手買了一些食品回車。

第二站是朱銘美術館,是今天重中之重的景點。可是這美術館在附近的深山中,路雖短但車程也要半小時。所以如果不是包車而乘搭公共巴士前往,所花的交通時間會更多。12時正,經過蜿蜒的上山路,我們終於到達朱銘美術館,天還是下著微雨,一組粉色系列的少女雕塑迎接我們。深山中,加上下雨天,到來的遊人真的少,和野柳的情況剛好相反。購票入場,穿過一個隧道畫廊(畫是彩色的水墨畫),就看到「人到無求品自高」的大紙燈。再往前走就是露天展區,朱銘是以雕塑出名,戶外展區才是他的絕學。第一注目的,是大型降傘兵團,而附近也有不少士兵型的雕塑,沿著小路往上走,遇到士兵型的雕塑就更多。身高5呎,形態卻不同,而每個士兵的胸口都有它的名字。起初是一個又一個,隨後是一排的,有男兵也有女兵。到了大草地,有更多的士兵圍成三面聽司令訓話。一路走來,就像看故事一樣,而自己置身於軍隊中。跨過一條行車道,來到另一展區,太極廣場。認識朱銘,也是座落在交易廣場外的太極雕塑。在這區內或是草地上,放了多個太極雕塑,有大有小的。其實還有數個展區,但是擔心走得太遠,一來一回也花時間,更擔心今天走得太多路,外母會吃不消。就餘下一些讓自己有重來的藉口。

第三站是十分老街,由這裡前往又要一小時。所以來到十分,已是下午2時,肚子已鼓鼓響。幸好下車處正好有一麵店,今次是麵加小籠包。想不到,山野之地,小籠包也有水準,只是皮不及鼎泰豐那麼薄。吃飽就走入老街,剛好有火車經過,可以看到人群散開,火車穿過的情景。隨意的選了一檔放天燈,四色的天燈,天燈分單色(紅色)、四色(要選擇那四色)和八色三款。小妹引領我們到店內寫祝福語,完成後,老板拿著我們的天燈到火車軌,為我們逐面拍照,然後才燃放天燈。我們放天燈的位置旁剛有一大樹,我們的天燈就差點兒就絆著,幸好最後一刻剛好跨越過,往高高的天空飄去。整條火車軌就站滿放天燈的遊人,不同國籍的各自寫著自己本身文字的祝福語。一些天燈因火焰太大,在半空中著火而掉下來,而大部份的天燈會一個個隨風飄入山谷。

 

20171111_150324

第四站是九份老街,車又要繞一個圈經海岸才攀上九份。途中會經過黃金瀑布和金瓜石的黃金博物館。可是這時的雨勢越下越大。在黃金瀑布停下來一會,匆匆地拍幾個照就繼續上路。沒有陽光的照射,黃金瀑布就只是一條路邊的大瀑布。而黃金博物館我們更是過門不入,直往九份老街駛去。行程計劃,是到老街喝茶觀日落,可是雨勢就是一發不可收拾,下車後,打著傘在老街闖。九份老街,人多是少不免的,現在下著滂沱大雨,更沒有心情細看。想走到那間舊戲院,但不成功,最後還是回頭返回車上,讓師傅載我們回台北酒店。

20171111_161335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6 十一月, 2017 英吋 家庭, 旅遊

 

標籤: , , , ,

台北四天自由行2017 第一天(北門、101)

11月10日(星期五)

通常出發會乘機鐵到機場,而康怡到香港站乘的士是最快(早上8時前)。可是今早7時半出發,卻找不到的士,為免等得太久,到了Rush Hour的士堵在灣仔至金鐘地段,還是乘搭地鐵往香港站時間有保證。其實預計的時間是有鬆動,就算轉搭地鐵也不會趕。況且早二天前已在家中辦好網上Check-in,電子登機證已在手機中,行李也不用寄倉,不用花時間在機場的航班櫃台。到了機場,吃了早餐,隨後便直接辦理出境,過程非常暢順。

航班準時10時半起飛,12時15分著陸台北桃園機場。來到入境大堂,旅客比想像中多。記得以前,沒有那麼多人到台北,每次過關都甚快,今天的人潮,想快也難。隨便選了一條人龍排,可是排了一條慢龍,它比其他的人龍慢得多,今天的幸運指數並不高。當太太過關後,關員說外母的入台證有問題。外母是隔了40多年才再來台灣,網上辦理她的入台證也比較複雜,我們把她的入台證打印出來,可是關員要求的是彩色打印,這次可麻煩了。經另一關員指引,要求我們返回國泰轉機處找幫忙打印彩色。其實要打印彩色是要蠻複雜的,就這樣擾攘了差不多一小時才能再次通關,幸好機場內有免費Wifi,否則就難上加難。出來後,又再辦理台灣電話咭,手機連上後,就地圖在我手,不怕迷路。這比Wifi蛋更方便,因為不用走時交還,而且價錢也相宜,300台幣可用5天,4G吃到飽。

時間是遲了,幸好有驚無險。以前,由桃園機場到台北市中心是會坐巴士,而今年3月台灣的機場捷運正式開通,一於試一試,看看是否更方便。這捷運分直達(Express)和普通(Commuter),票價160台幣,只比巴士貴一點,和香港的機鐵價錢差得遠。35分鐘後,我們就到達台北車站,真的方便。而且我們今次住宿的酒店在西門町,和台北車站十分近,更是方便。雖然地鐵只是一站路,因為拿著行李,我們還是乘的士前往酒店,德立莊酒店。

酒店是經Expedia訂的,核對姓名後,取房匙也十分快捷。安頓後,我們馬上出發。在機上,只吃了一個輕食,所以第一站就是鴨肉扁。它就在西門町,走路可到。這個時段,沒有人潮,安坐後,就下單。招牌雖叫鴨肉扁,其實全是鵝肉。沒有菜單,因為沒有什麼可供選擇。麵有二款,米粉或麵,鵝肉則分,腿、1/4和半隻。鵝肉是滷水鵝,它的的味道並不太濃,肉質嫩滑,口感幾好,值得一試。

FullSizeRender

第二站是北門,也是走路可到。在網上看到的黃昏景甚好,好惜今天天陰多雲,看不到它最美麗的一刻,但是以觀光景點來看也是值得一玩,尤其是來的遊人不多,清清靜靜,在鬧市中不可多得的。隨後再走入台北車站地下街閒逛,和進入台北車站大堂看一看。車站大堂,又高又寬,甚有氣勢。

IMG_2951

今晚,最後一個景點就是101。101自己已到過多次,外母重遊台北,這地標是必到的,更何況今晚約了江大哥在這裡一會,他們也正好在這段期間遊台北。在101週邊拍了應拍的照片後,就到鼎泰豐食晚餐。鼎泰豐門前人山人海,就算我們訂了枱,也要全部人齊後,選定食品,才帶領我們進去。所以,如果沒有預訂,也不用想了。我們共有11人,人多可以選擇的菜式也多一些,試了三款小籠包和其他。小籠包當然有水準,其他也不錯,只是攞枱前的服務有點混亂。

IMG_2987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4 十一月, 2017 英吋 家庭, 旅遊

 

標籤: , , ,

台北四天自由行2017-前篇

今次的四天自由行和以往的不同,過往的自由行就只有太太和我兩個人,而今次就和外母同行,變成三人行,要考慮的又多一些。其實自由行並不太適合老人家,因為走路會多(以我個人的經驗),這不像參加旅行團,大部份景點都會有旅遊車接送,只是一上一落,在景點內遊走,理論上不會太費力。原先我也打算跟團,可是看過旅行團的章程(濟洲或台灣團),有太多的購物時段,真正的觀光相對少,最後還是決定自由行,就讓外母體驗一下自由行罷。台灣自由行,可以選擇新地方如去中部的台中或南部的高雄,但是我又怕人生活不熟,多走冤枉路,還是到台北比較有信心,畢竟今次是三人行。

外母是幾十年前去過台北一次,印象已模糊,所以今次帶她去那裡也可以。而行程的安排,反而要照顧太太和我自己,因為2年前我們才到過台北,不想有太多景點重複。幸好,我們還未走遍全台北,還有景點從未到訪過。台北車站地下街、北門是未訪之地,會在第一天觀光。第二天會包車市外遊,除了去過的九份和十分,我們還會去野柳、朱銘美術館,有車可以跑遠一些。龍山寺、迪化街,大稻埕碼頭,赤峰街,也是從未遊覽過的。而夜市,今次計畫去師大夜市,看一看她和士林夜市有何分別。當然一些必遊的也會再次到訪,如101、總統府、中正紀念堂和淡水等等,行程應該蠻充實的,就是怕行得太多會太攰,到時再彈性改動行程。

上次去台北自由行,是上CX Holiday,而今次則是經Expedia。它比CX Holiday有更多航班選擇,而且價錢又差不多。訂酒店也是經Expedia。選擇酒店,操作上和Hotel.com差不多方便,價錢也是差不多,只是因選了航班,就選埋酒店罷。

最後一星期,開始留意天氣。大致上,和香港差不多。只是首2天會有雨水,希望雨不要太大,影響觀光。星期三,剛辦好網上Check-in,現在耐心等候出發。

ps這篇網誌出發前已寫好,為免網站空窗期太久,會排在星期六發佈。

IMG_8278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1 十一月, 2017 英吋 旅遊

 

標籤: ,

2017-2018 第二戰Sportshouse HK 10K(天水圍)

二年前已跑過這個場地。是一條幾完美的賽道,教練說很多跑手都在這裡跑到個人最佳成績(PB)。完美的原因是大會封了整整四條行車線作為賽道,二條去,二條回,真的非常寬敞,不是一般的緩跑徑或單車徑的賽道可相比。跑在賽道上,兩旁只看到高樓的屋苑,感覺像賽車一樣,只是自己的速度沒有風馳電掣的感覺。當然封了四條行車線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參加者的人數眾多,有近四、五千人這麼多,今年更說六千人。香港一般長跑比賽的人數是一千人左右,上次的國慶長跑就只有五六百人。所以比賽前擠在賽道上也等候上線已感到十分震撼,參與盛事真的會帶來無比的興奮。

二年前是自己狀態大勇,那年早在9月已開始跟教練練跑,所以國慶長跑的10K是55分鐘內完成,快以前同一場地2分鐘。而Asics10K(以前賽事的名稱,而今年轉了為SportHouses)更能在49分鐘完成。今年,我不會把目標定得那麼高,以現在自己的訓練進度,應該可在56分鐘完成。當然還要看比賽當日的天氣和自己的狀態而定。

11月5日(星期日)
賽場在天水圍,起步時間是8時正。所以大力同學接送車6時20分就在家的樓下等了。山長水遠,而且人生路不熟,又擔心封路和泊車的問題,所以還是早點出門,以策萬全。約7時15分我們B車已到達天水圍,起步點附近的數個訪客停車場已滿。幸好在天恆邨旁還有車位。由於今天太太同來,不用寄存行李,否則要行去遠遠的寄存處。其實今天還有A車2位跑手,因各自找泊位未能在起步前相遇拍賽前大合照。做過少許熱身,便朝斜路頂的正式起步點進發。像以往一樣,今天的賽事還是萬頭鑽動。

8時正,正式嗚笛起步,人多的關係,到我踏上起步線時已是遲了5分鐘。第一公里是在人群中奮進,其實就算站前一些,情況也會差不多。這種情況是常見,我已有一套應付方法。總量跟隨快跑手,讓他們開路;要眼觀四方,不要輕易走進超緩慢的兵團。第1公里,跑了5分17秒,以人潮中進度,這時間是可以接受的。沿著這條大馬路,景觀完全看不清,只看有一大堆人永遠在前面。到第2公里,跑了5分13秒,時間正如我的預期中。今天的天氣蠻好,起步時,清風送爽,帶點涼意,跑過2公里後,太陽亦出來,體溫上升,開始流汗。第3公里,跑了5分13秒,今天頭段盡量保持5分15秒,看看可以維持多久。而速度下跌的變化也不要太急,以不超越6分鐘這界線為目標。就到4公里時,已看到對線第一名跑手已跑回頭,他是我們熟識的長跑好手陳家豪。第4公里,跑了5分25秒。過4公里後不久是水站,天氣乾燥,我也要停下來飲水保充水分。這時我已跑到一條大天橋頂,這裡有四條跑線。我們跑到盡頭就左轉落。到底後,就在橋底穿過,在正中央亦是5公里路標,跑了5分25秒。首5公里是26分半,真的滿意。

在橋底穿過二條公路,又左轉上,到盡頭又再轉一次,便正式回頭跑,所以如在上空觀看,四條馬路都有跑手奮力向前。再跑就到6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33秒。努力望對線,看看找不找到其他隊友,但是人實在太多了。繼續向前跑,基本上左右前後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步伐的跑手,偶然會有一個半個快速超越我們。7公里前又有水站,又停下來保充水分。最後這7公里,跑了5分41秒。每公里,只慢5、6秒,這跌速是理想。上次國慶長跑,天氣太熱,過5公里後跌速是快得多。第8公里,跑了5分43秒。餘下的2公里,滿有信心可以在55分鐘左右完成。力是有的,但想到終點在斜坡上,還是留點力氣罷。第9公里,跑了5分56秒。過了第9公里,我們返回來線,跑一段直路,再轉彎,開始上斜。保持力氣上斜,上頂後後便看到弧形的終點線,到最後50米,就一如既往,發力衝線。第10公里,跑了5分46秒。比第9公里更快,而總成績是55分12秒,在自己估算內,滿意今天表現。
IMG_7986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9 十一月, 2017 英吋 跑步

 

標籤: ,

回鄉記 – 第四天

10月30日(星期一)

除了昨晚10時半的初試啼聲外,半夜的第一聲雞鳴是在3時左右,有進步了。昨天晨曦拍照的感覺甚好,於是今晨再次出動,地點還是和昨天差不多的田野,只是昨天太早走了,今天補拍晨光第一線的照射田野的情景。不同的主體,又可以嘗試用其他角度取景。金黃朝陽的照射,景物如發亮光,不論是面光或逆光,效果也很好,怪不得攝影導師說,日出時分是最佳拍攝時間。拍夠後,我再拿著相機走向鶴市市鎮,看看晨曦的鶴市。其實鄉郊地方,村民也是早起的,7時許,走在路上絕不寂寞。沿著昨天跑過的路,慢慢細看馬路兩旁的店鋪和走地雞,看到好題材就停下來拍照。在鶴市橋前,有一個革命石像(銅像?),陽光下一呼百應地衝前;橋底的鶴市河水質甚差,就像一條大的污水溝,這麼多年也沒有進步。過橋後走人市集,看看路邊的豬肉枱、生果店、菜檔,雜貨店,還有賣早點的小吃店。再次經過荒廢的鶴市電影院,又轉回酒店。繞了一個圈才返回祖屋吃早餐。今天是行程的最後一日,吃過早餐就是影大合照和分組照的時間。隨後就收拾行裝,準備回港。

IMG_2742

IMG_2749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9時45分,終於要告別故鄉了,握手,揮手告別鄉間的親友。重陽時分,秋風送爽,這四天回鄉之旅,感覺十分實在,加上今次四處遊樂,真的是點只回鄉咁簡單!雖然是最後一天,其實今天還有二個景點,第一個就是旺宜塘,參觀我媽媽的故鄉和故居。旺宜塘,其實以前我們常聽到媽媽說的是黃泥塘,不知是鄉音的問題,還是它改了一個更好的名稱。旺宜塘是陳家村,二姐夫亦是在這裡出生的。今次就由他帶路教師傅駛往。旺宜塘是十分近的,約10分鐘的車程就到達。媽媽的故居在祠堂旁,現已完全荒廢,而祠堂則數年前翻新了,門面光新。可是來到時關了門,上了鎖,二姐夫要找鄉里開門。而我們則在附近參觀一會。一座已荒廢但還未倒塌二層高的西式大樓在左邊樹林旁,而另一面則是這裡的天主教堂。一座外觀像普通的村屋,在大門頂寫著天主堂,其上再寫上紅底黑字聖母升天。人內更有小禮堂聖堂,可以坐近百人。屋樑甚高,瓦頂開了少許天窗,陽光可以透射下來。聖堂雖簡陋,但感覺甚莊嚴。那引進來的自然光,令拍全體照的氣氛甚好。現在這聖堂還有每星期天的彌撒。

IMG_7869

返回祠堂,鄉里已開門,讓我們入內參觀。祠堂是客家三進佈局,而這條村全是天主教徒,所以就連祠內堂也有十字架、聖母相,也栽種了那矮矮的聖枝樹,一點也不似我們見慣的祠堂。飽覽後,再返回巴士,繼續我們的歸途。

IMG_7831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巴士開回牛屎坳,右轉找路上高速,沿著長深高速向南駛,在熱水中途站停一會,繼續向另一景點進發。來時我們停在河源吃午餐,今次就走遠一點,到惠州西湖才吃午餐。以日照的角度,來時是順光,看到風景更覺秀麗,而回程在逆光下,感覺只是一般。在高速轉下惠州,還要在市內跑一會,才到達風景區惠州西湖。在這途中,我們可以看到高速發展的惠州市,發展已達深圳水平,高大整齊的樓房都處皆是。我們的巴士停在西湖湖濱的惠州賓館,在館內吃了一頓非常豐富的午飯,飯後才遊覽西湖。惠州西湖有五湖六橋十八景,可惜我們只作短暫停留,只能作蜻蜓點水式觀光。我從平湖的門牌坊進入,看見西湖畫舫碼頭,跨過五孔的新西橋,進入蘇堤。從這裡我們可以遠望九曲橋,近望則有泗洲塔。這時眾人已回頭,而我則衝上塔底,快拍一會才回頭。3時45分,我們再踏歸途,巴士直撲深圳。這段路又要走個半小時,5時半才到達深圳灣口岸。過關後,各人乘搭自己的路線的巴士回市區,正式完成四日的回鄉之旅。

IMG_2895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7 十一月, 2017 英吋 家庭, 旅遊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