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日文章彙整:7 十一月, 2017

回鄉記 – 第四天

10月30日(星期一)

除了昨晚10時半的初試啼聲外,半夜的第一聲雞鳴是在3時左右,有進步了。昨天晨曦拍照的感覺甚好,於是今晨再次出動,地點還是和昨天差不多的田野,只是昨天太早走了,今天補拍晨光第一線的照射田野的情景。不同的主體,又可以嘗試用其他角度取景。金黃朝陽的照射,景物如發亮光,不論是面光或逆光,效果也很好,怪不得攝影導師說,日出時分是最佳拍攝時間。拍夠後,我再拿著相機走向鶴市市鎮,看看晨曦的鶴市。其實鄉郊地方,村民也是早起的,7時許,走在路上絕不寂寞。沿著昨天跑過的路,慢慢細看馬路兩旁的店鋪和走地雞,看到好題材就停下來拍照。在鶴市橋前,有一個革命石像(銅像?),陽光下一呼百應地衝前;橋底的鶴市河水質甚差,就像一條大的污水溝,這麼多年也沒有進步。過橋後走人市集,看看路邊的豬肉枱、生果店、菜檔,雜貨店,還有賣早點的小吃店。再次經過荒廢的鶴市電影院,又轉回酒店。繞了一個圈才返回祖屋吃早餐。今天是行程的最後一日,吃過早餐就是影大合照和分組照的時間。隨後就收拾行裝,準備回港。

IMG_2742

IMG_2749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9時45分,終於要告別故鄉了,握手,揮手告別鄉間的親友。重陽時分,秋風送爽,這四天回鄉之旅,感覺十分實在,加上今次四處遊樂,真的是點只回鄉咁簡單!雖然是最後一天,其實今天還有二個景點,第一個就是旺宜塘,參觀我媽媽的故鄉和故居。旺宜塘,其實以前我們常聽到媽媽說的是黃泥塘,不知是鄉音的問題,還是它改了一個更好的名稱。旺宜塘是陳家村,二姐夫亦是在這裡出生的。今次就由他帶路教師傅駛往。旺宜塘是十分近的,約10分鐘的車程就到達。媽媽的故居在祠堂旁,現已完全荒廢,而祠堂則數年前翻新了,門面光新。可是來到時關了門,上了鎖,二姐夫要找鄉里開門。而我們則在附近參觀一會。一座已荒廢但還未倒塌二層高的西式大樓在左邊樹林旁,而另一面則是這裡的天主教堂。一座外觀像普通的村屋,在大門頂寫著天主堂,其上再寫上紅底黑字聖母升天。人內更有小禮堂聖堂,可以坐近百人。屋樑甚高,瓦頂開了少許天窗,陽光可以透射下來。聖堂雖簡陋,但感覺甚莊嚴。那引進來的自然光,令拍全體照的氣氛甚好。現在這聖堂還有每星期天的彌撒。

IMG_7869

返回祠堂,鄉里已開門,讓我們入內參觀。祠堂是客家三進佈局,而這條村全是天主教徒,所以就連祠內堂也有十字架、聖母相,也栽種了那矮矮的聖枝樹,一點也不似我們見慣的祠堂。飽覽後,再返回巴士,繼續我們的歸途。

IMG_7831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巴士開回牛屎坳,右轉找路上高速,沿著長深高速向南駛,在熱水中途站停一會,繼續向另一景點進發。來時我們停在河源吃午餐,今次就走遠一點,到惠州西湖才吃午餐。以日照的角度,來時是順光,看到風景更覺秀麗,而回程在逆光下,感覺只是一般。在高速轉下惠州,還要在市內跑一會,才到達風景區惠州西湖。在這途中,我們可以看到高速發展的惠州市,發展已達深圳水平,高大整齊的樓房都處皆是。我們的巴士停在西湖湖濱的惠州賓館,在館內吃了一頓非常豐富的午飯,飯後才遊覽西湖。惠州西湖有五湖六橋十八景,可惜我們只作短暫停留,只能作蜻蜓點水式觀光。我從平湖的門牌坊進入,看見西湖畫舫碼頭,跨過五孔的新西橋,進入蘇堤。從這裡我們可以遠望九曲橋,近望則有泗洲塔。這時眾人已回頭,而我則衝上塔底,快拍一會才回頭。3時45分,我們再踏歸途,巴士直撲深圳。這段路又要走個半小時,5時半才到達深圳灣口岸。過關後,各人乘搭自己的路線的巴士回市區,正式完成四日的回鄉之旅。

IMG_2895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7 十一月, 2017 英吋 家庭, 旅遊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