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月封存: 一月 2018

小馬山半日遊

去年11月,日出跑會的郊遊行程,在小馬山山腰繞過,經畢拿山石礦場,也沒有走上我原定的石礦場頂落陽明山莊。那時由於自己沒有探路,對這段路並沒有太大信心。幸好行山部長大力同學回歸,指引我們走山腰的樹林研習徑。否則,帶著一大群人走錯路就大問題了。當然我自己也想再次探路,看看這段計劃的路程日後是否可再行。渣馬前的日子,天氣明朗,已經想去試走這段路,但是又擔心行山有損傷就連渣馬也不能跑,於是預計渣馬後就出動。

1月23日(星期二)

星期日跑完渣打半馬,在家中休息一會,大致上體力已恢復,感覺上並沒有太多肌肉酸痛的後遺症,於是馬上決定星期二試行,就當Recovery Walk。早上完成太極班,在家中做完家務才出門。乘85巴士直達寶馬山。可是等車需時,行車路線又差不多繞了整個北角,十分緩慢,起步時已是12時半,時間差不多和我由康怡起步上柏架山,行金督馳馬徑。起步點和上次一樣的,就在聖貞德中學側起步,而基本上首段也和上次是一樣。沿石級慢慢走上,轉瞬來到金督馳馬徑,右轉向紅香爐峰方向。來到叉路,紅香爐峰自己上過二次,今次就過門不入。繼續沿金督馳馬徑走,這段路微微向上,行來並不辛苦,約半小時便走出金督馳馬徑,來到馬路。上次是向下走,今次就向上走,希望走上小馬山山頂。沿著馬路往上走,到了畢拿山高頻無線電接收站,繞過旁邊的小徑。在這裡有很多天線豎起,像天線群,甚俱特式。再前行就看到一個大石碑刻著小馬山橋。這時的天氣開始放晴,踏過橋,亦正式登山,這段登山路是一段石級路,路修建得甚好,一塊的石頭堆砌成石級,平平整整的。今次是Recovery Walk,這段上山的路只會慢慢走,越過首段石級路,就是微斜的普通山路,沿路有許多白中有黃的山茶花。1時半,我亦來到山頂。登頂是想Kill標,可是在山頂卻找不到那黑白柱石(三角測量站),只有一個巨大的鐵塔轟立著。在這裡休息一會,吃午餐(麵包),和飽覽附近風光,山的另一邊正是我最熟識的康怡,想不到這小馬山是這麼近,平時自己每跑到康怡A座,都會面對這座山,那時卻不知這座山正是小馬山,有些驚喜。

IMG_9879

休息後再起步,是下山的山路。其實這段路小馬山路是衛奕信徑的第二段路。沿著山坡落,轉瞬便來到一個大叉路。向左上是畢拿山,落大風坳;向右落則向渣甸山方向。而我下一個CheckPoint就是渣甸山山坳。這段落坡路十分特別,不像我們走的一般山路,而是天然石級山路,路是寬敞,可是每級的高度和距離都極不平均,完全安照那個位置的形勢而決定,整體上,石級是過高,幸好我是向下走,並不花氣力,只要小心就可以。下降不久,便看到路旁一個已封閉的山洞。其實在柏架山有不少這些戰時的山洞,但是像這個這麼近小路就少見。繼續落,已可看到畢拿山石礦場的鐵絲網,右邊就是我們上次在山腰經過的石礦場。再落就是山坳。從這山坳直上就可到達渣甸山山頂,而右手邊則有條小徑沿引水道而來。第一次行時是沿這山路上山頂,可是今次是探新路,因為地圖上,可以沿山谷落山。地圖上這條小徑十分清晰,可是實際上這條小路隱在左邊的叢林中,十分隱密。我嘗試先走十數步,小路才比較清晰,可是這段小路是在山谷行出來的,路並不易走,每走一小段,就要落半腰高的泥級。絕對不適合初級行山人走。幸好自問自己身手還靈活,只要小心,也不太擔心,只是今天獨行,要份外小心。扶著樹枝,慢慢下降,不時看看手機地圖查看自己有否走離小徑。方向是沒有錯,就是小許偏離地圖上的小路。下降了十多分鐘,到支路再向右橫行,可是轉瞬又再向上。向上行,又感覺行錯,於是返回支路再研究地圖。其實這段路,不時都有顏色絲巾扎在樹枝上,這些絲巾正是引路的證明。於是再回頭走,沿路往上行,幸好行一小段,越過一條乾溝,就正式繞山腰行,而這段已回復普通的山路,只是草叢密一點,高一點。看手機已行到正確的小路上。再走十分鐘,又遇到一條支路,直行繞山腰行,或是左行(落山)。其實這個支路並不太清晰,幸好手機在旁,當將近到我就留意附近的變化。沿著這條小路前行,繞過一個小草叢下,就開始正式下山。落了不久,已可隱約看到大馬路,不久順利地落到一個小溪,再走出馬路。

從這裡,可以轉左走去大潭中水塘,再落淺水灣。可是今天是Recovery Walk,不想太疲累。於是轉右往陽明山莊方向。沿著馬路走,過了陽明山莊大閘,就看到從渣甸山下來的上山小路,再前行,又看到上紫羅蘭山的小徑路口。繼續沿馬路落,過了黃泥涌水塘,就落到黃泥涌道,今天的終點。今天走了近7公里,用了2個半小時,順利完成探路的目的,又可試行小馬山。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0 一月, 2018 英吋 行山

 

標籤:

渣馬茶座

維園是我們日出長跑會的練跑基地,跑完步就到天后附近吃早餐。起初,常去的是榮發餐廳,可是我們練跑的人越來越多,榮發的食品雖好,但是座位有限,經常有人龍。近這一二年,我們轉戰龍鳳茶餐廳,那裡座位比較多,容易接納我們十多人到來。每年練跑,主要是備戰渣馬,可是渣馬各人的起步時間不同,完成時間又不同,所以反而渣馬我們不會聚在一起等上線和吃早餐,有點可惜在最重要的日子不聚在一起。

二年前,終於打破這個不聚在一起的渣馬局面。2016年,跑完步就有專車接送到鍾同學家裡,一起食早餐。早起步的挑戰組十公里跑手,先完成,隨後是半馬和全馬(那年我參加全馬)。在自己人的家裡,早回的就可以慢慢等候,而不用像在茶餐廳擔心Hold檯的問題,當然這就辛苦了承辦的家庭。2017年,這年專車接送跑手到譚同學家裡,也是一起食早餐。到今年2018,就由我家承辦渣馬茶座,專車接送到康怡。

今年,我們日出長跑會有8位代表參賽:3位半馬挑戰組、3位10K挑戰組、1位10K和胡同學參加全馬。有約或有工作的不能前來,其餘的在賽後找到專車,人齊就開車。平時由天后回康怡甚快,可是渣馬日,東區走廊已給封鎖了,於是要走回英皇道,半小時才能返回到康怡。其實太太已預備了大量食品,而各人早已在群組下單,太太按各人已選定早餐出食品,早餐A(丁麵)、早餐C(庵列)、早餐D(是旦)。除了定餐外,太太還準備了粟米湯、菜沙律、麵包等,而鍾同學亦帶來這幾年必備的豬腳羌作為各跑手補充腳力之用。最後出爐是太太精心傑作—特式蘋果批,就連不吃蘋果批的我也搶著吃。

各人圍在大檯,一邊吃早餐,一邊閒聊。可以交流那段最辛苦,那段最輕鬆;另外又可看電視看跑步新聞。而家中的按摩椅亦為各跑手作腳部按摩,鬆弛肌肉。只好惜,就是忘了拍全體照,把這一刻留下來。這樣的賽後閒談,真是好,比在茶餐廳吃早餐更舒服,當然辛苦了太太為這早餐聚會所作的預備功夫。

c8058018-fdda-401c-8cf1-2cad5ca77d93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6 一月, 2018 英吋 跑步

 

標籤: ,

2017-2018 第七戰渣打馬拉松—半馬

渣打馬拉松半馬的起步時間比全馬更早,是5時45分,而10K的挑戰組也是同一時間在東區走廊起步。今年我們日出長跑會有3位參加半馬,5位參加10K(4個挑戰組),還有胡同學參加全馬,差不多傾群而出。我今年的目標定在2小時5分鐘,如狀態大勇可挑戰2小時。可是在星期五早上,感冒初起,流鼻水和喉嚨乾,雖然未有發熱身軟骨痛的其他徵狀,但是食了維多C和感冒清也未能完全壓下來,幸好未有再惡化。目標還是見步行步。

1月21日(星期日)

由於起步時間早,我要5時正就要從家中出門,睡眠不足是既定的事實,通常大型賽事,心情亦會緊張一點,就是睡得著也是睡得不深沉,跑了這麼多年渣馬已習慣了。反而因這感冒,睡得比較好。今年的天氣和暖,天氣預告是17至21度。老實說,以半馬或全馬來說是過熱,理想的是15度。當然天氣和暖,自己不會寄存行李的跑手就更方便了。短褲跑T毛巾全在身上,只要走下地鐵,就再不會受天氣影響。5時半到達尖沙咀地鐵站,看見大力同學在站外,就是看不到威廉隊友,原來他比我們更早到達,已經上線,只是未帶電話,未能和我們聯絡。我們沒有約定的,於是在站內做一輪熱身運動,亦出路面上線。我們上線時,已差不多是最後一批了。還未站穩,大會宣佈起步,當然我們站得遠,還有時間按手機和手錶計時。

踏上起步線,就提步向前跑。這時,天還是漆黑一片,起步區是最熱鬧的。沿著彌敦道向旺角方向跑,幾年前已改了賽道,到旺角才轉彎,差不多跑了大半條彌敦道。以前在佐敦就要轉彎,太早就容易擠撞。現在跑到旺角才轉彎就減少無謂碰撞。在隊尾起步也有好處,起步之初也不太擠擁,一路跑,慢慢地從人群中穿插。到1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45秒,步速應該滿意。繼續向前跑,仍然是彌敦道,在亞皆老街左轉,轉彎前是2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54秒。今日的氣溫適中,17度,在沒有風下,並不覺寒冷。時間還是理想,如狀態好,首10公里應該在58至60分鐘。轉彎向海濱跑,又轉一個急彎向西九公路跑。轉彎前是3公里路標,時間是4分51秒,路標有問題,自己知自己事,我不可能跑到5分鐘1K。跑比賽,路標放錯不時都有,可是大型賽事如渣馬就未試過。記得以前跑全馬,轉彎後不久就跑上高架公路,可是今年的半馬只在高架的橋下公路,感覺差一點。到4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13秒,還是快,但是已不知是真的跑快了,還是路標放錯。這首4公里完全沒有水站,到5公里路標時我們已跑上了高架,才有水站,而水站前正是5公里路標,時間是3分48秒。今次就更離譜了,已對大會的路標完全沒有信心。到水站,當然停下來飲水,才再起步。跑到高架就看到在對線有人已跑回頭,一路跑,到時候就尋找6公里路標,可是今次就走漏眼了。當然沒有正確路標,自己還是順著自己的步伐跑,就到轉折點,就是7公里路標,這2公里用了14分26秒,平均是7分13秒,今次又太慢。其實那時也有看總時間,時間是40分鐘,平均是6分鐘內,仍然是我的目標。到8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53秒。到9公里路標,時間是6分9秒。到10公里路標,時間是6分5秒。其實回頭跑時,這段路也是全馬的回程路段。看到半馬路標前總會看到全馬路標,所以路標的準確性應該高很多。首10公里,總時間是58分4秒,時間達標。可是那時已感到體力開始下降,最後2公里都跑出6分鐘1K以外。所以超理想目標的2小時是沒有可能,那麼就看我的實際目標2小時5分能否達到。

第11公里是微落斜,時間是5分55秒,又板回6分鐘內。到12公里路標,時間是6分12秒。基本上,有水站的就會停下來飲杯水再起步,所以分段時間又會多幾秒,但是整體上還未到跑跑停停的地步。而跑半馬挑戰組有個好處,全部人都是半馬跑手,左右附近都是差不速度的參賽者。雖然這回程和全馬在一起,但是就算全馬的冠軍也還沒有那麼快跑到這裡。記得我跑全馬時,就遇到半馬第二組和第三組跑手,這段路比較擠擁。現在就按現在自己的體力而跑。13公里就在西隧口,整條隧道長約2公里,衝下一段後,就橫行不再下降,隨後便開始向上升。每次跑西隧都要俯首稱臣,上了不久便要停下來,就只有2016年那年,狀態大勇,可以一口氣跑到頂。而今次我在上斜時已努力叫自己一定要上頂。這個目標非常清晰,所以就算發覺自己的步伐並不有力,也要繼續支持。看到隧道口的光亮處,已知目標不遠。可是越近隧道口,斜度就越大,亦最辛苦。捱過隧道口,還有一個大迴旋,到正式的頂部還有1公里,到頂有水站,還有不少救護隊。老實說,跑全馬時這裡的救護隊很重要。飲過水,再起步,已知自己今天體力不行,2小時5分鐘的目標是達不到,唯有寄望突破2小時8分這個今年澳門半馬的成績。這時天已明亮,太陽還沒有走出來,沒有陽光,跑在高架上,並不覺太熱。由上環跑到中環,繞過碼頭,再到龍和道。以前會經過中環蘋果店,今年就則經耀星街才轉出龍和道,距中環蘋果站很遠。數年前,太太總會到蘋果店附近給我打氣。過了龍和道,就轉入灣仔路段,穿過會展,向灣仔碼頭進發。這麼多年,會展這段路總有工程進行中,真的是大工程。這附近正是19公里路標,總時間是1小時58分。其實上頂後,自己就跑跑停停,鬥志已沒有了,只是盡量跑。現在看來就連2小時8分也趕不上,當然無論怎樣差,也不會超過2小時25分好。那是5年前未參加全馬時的渣打半馬最佳成績。過了灣仔碼頭,再要翻上一條天橋,一上一落也甚花體力,而盡處亦是20公里路標,餘下正是最後1公里,而這最後1公里亦是最多觀眾打氣的路段。想停下來走數步也有壓力。跑完駱克道,在銅鑼灣廣場前又轉出軒尼詩道,左邊行人路全是打氣人仕,繼續向前跑,真的沒有停下來,再轉入糖街,向維園近發。踏入維園的一刻,綠色的跑道擠滿了10K跑手,我們在維園會合。而藍色的跑道則為全馬而設。其實那時我已看到超大電視,全馬領先跑手才剛出西隧,理論上,這賽道可讓我們半馬衝線,無奈大會安排,有工作人員指引我們擠在人群中衝線。最後的1.1K是7分9秒,是上頂後最快的段速。而總時間是2小時13分50秒。

成績未如理想,我看還是感冒影響了體力的發揮。當然能完成已是感恩,否則感冒再嚴重,就有機會不能落場。

dff48c5e-e495-4f30-9e55-50474c8cb5ad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2 一月, 2018 英吋 跑步

 

標籤:

備戰渣馬2018 (半馬)

2016年中大病,放棄了渣馬2017,只有報名而沒有參賽。其實報名時已明知自己不能參賽,還是要報名就是因為想取得跑T和那些紀念品。自2004年起參加渣馬10K後,每年都有報名,由10K,到半馬,再到全馬,每年都有收集這些跑T和紀念品,所以不想斷一年。到2017年,身體大致上已康復,年中再做一次手術,身體已沒有任何負累了。身體的康復比想像中好,雖然還未敢挑戰全馬,但對半馬賽事是滿有信心。今年度由9月開始正式自己練跑,並沒有參加教練的訓練課程,盡量按自己的身體狀態和能力而跑,一星期跑二天。這幾個月,參加過5場10K和1場半馬賽事。現在要完成10K和半馬並不難,而目標是設定在自己PB的九成。老實說,10K還未能跑到達標:52分鐘半,而半馬的成績已到八成半,就看今次渣馬,能否到達PB的九成:2小時3分鐘。

今年的訓練量比以往全馬的訓練量差得遠,應該是少於一半。2016渣馬,由每星期20K,加到50、60K,總K數是656K,而今年只跑了300K。當然今年只是當復原跑,能落場比賽已感萬幸,成績就是量力已為。以現在的實力,澳門半馬能跑到2小時8分鐘,渣馬有西隧長命斜,難度應該比澳門高,所以目標定在2小時5分鐘。其實今次的成績是否達標,也應該是自己渣打半馬的最佳成績了。在未升呢跑全馬前,我的渣馬半馬最佳也只是2小時25分。後因備戰全馬,參加訓練班,有系統地訓練,成績才慢慢進步上來,PB是1小時52分。

今次渣馬以平常心去跑,沒有衝激PB的雄心,完全沒有壓力,就看臨場狀態,相信跑到10K,就知道當天實際狀態。練習大致上已足夠應付半馬賽程,而裝備方面,今年就有兩個新鮮點,今年會選擇Asics Gel Nimbus 18這跑鞋,以往總是會穿上美津濃 Rider系列。可是今年穿上Rider 18練跑時,總覺不甚舒適。反之,今年初新買的Asics,鞋雖稍重,但跑落又幾適合,最後決定以這對 Gel Nimbus 18為今年的戰鞋。另外今秋買了一對壓力跑襪,對腳部的血液循環有幫助,在皇者之戰試穿一次,不知是否有幫助,但是感覺上是應該沒有反效果,所以日後比賽也會穿上。手錶會戴兩隻,一隻傳統跑步錶,Timex,用來看每K的時間;另外一隻就是Apple Watch,用來看心率。另外還有導汗帶,今年比較和暖,出汗會比較多。

IMG_9807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 一月, 2018 英吋 跑步

 

標籤:

日劇「東京白日夢女」

我說過剛看完三套不錯的日劇,而最好的還是這套「東京白日夢女」。其實在iPad上楓葉小子App揀選劇集時,它的封面並不吸引,所以這2017年春季的日劇到了2017年底才再次被我發掘出來,它比「對不起 明天我要結婚了」和「太太,請小心輕放」,內容更扎實。今次這套「東京白日夢女」也是由漫畫改編的,是說三個將會踏入30歲,大齡單身女子的故事,又是29+1的難關。 編劇鎌田倫子(吉高由里子 飾),八年前拒絕了製作人早坂哲朗(鈴木亮平 飾),的告白,那時製作人十分土氣。可是輾轉八年後,早坂哲朗已變得成熟穩重,溫柔體貼,可是倫子還是單身,還在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希望可以趕搭幸福尾班車。而她的兩個好友,高中同學,山川香(榮倉奈奈 飾)和鳥居小雪(大島優子 飾)也是同一命運,所以三個好友經常聚在一起,互相鼓勵。

男主角Key(板口健太郎 飾)是一位年輕模特兒,對著這三個女主角在食肆高聲閒談,就說她們是「白日夢女」,在無限的白日夢裡去構思美好的將來,用幻想與假設安撫自己的失落與孤單。與其說樂觀,不如說逃避現實。這個像當頭棒喝的毒舌當然不受她們歡迎。另外,劇集出現阿雪和小肝,應該是漫畫的表達手法,倫子會不時看到她們的出現,就像內心世界有人傾訴,而這對阿雪和小肝為這劇集帶來一點特式。男主角Key是金髮的,可是他並不像其他的金毛那麼看來就是叛逆,反之看來甚為順眼,而且帶著一雙憂鬱的眼。女主角在表面上並不喜歡男主角,可是她卻處處在意他言論,對他的行為也甚關注。三個女主角各自有自己的際遇,小雪竟然對一個已婚的男人一見鍾情,而香則重遇初戀情人,而且情人已成為成功樂手,可是他卻有了女朋友,只能作他的後備女友。這劇集沒有老套的說教,兩位當事人也知道這段戀愛是沒有結局的,兩人慢慢地面對自己的不倫戀,經過多翻的爭扎才能下定決心,自己的選擇,自己就要面對問題。

東京白日夢女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8 一月, 2018 英吋 劇集

 

標籤:

日劇「對不起 明天我要結婚了」

這部日劇是由漫畫改編的。通常改編自小說或漫畫,故事內容都是比較扎實,受歡迎才會有編劇發掘把它變成劇集。我沒有看過漫畫,也不知它的改動有多大,改得更好,還是更差。但是以我純以日劇的質素來看,這套日劇屬於中上之作,當然瑕疵也有不少。可是這套富士電視台寄予厚望的月九劇,卻在收視率卻是不濟,敗給了同期的「謊言戰爭」「四重奏」「東京白日夢女」「法醫女神探16」「A Life」,其實連一些二線日劇「就活家族」「下剋上應試」「視覺偵探 日暮旅」「超級上班族左江內」也是不如。收視率雖不是包尾,也是在末段。

看過劇集後,我覺得應該是男主角的問題。男主角是電視人氣帥哥主播名波龍(山村隆太),可是他的外貌是普通過普通,飾演萬人迷帥哥就十分牽強,難有代入感;而且在劇內他的演出也是木口木面,也不可愛。原來他是搖滾樂隊的主音,第一次參演日劇。而女主角高梨明日香(西內麻里亞 飾)則演得靈活得多,一心想著拍拖結婚,可是突然被拍拖7年的男友飛了,心情跌落谷底。到再次拍拖時亦患得患失,因為遇上不婚族的男主角。她是銀行上班族,勤奮工作,能力強,前途一片光明,可是她的志願卻是家庭主婦,結婚後就會辭職,回家打理家務;反之,萬人迷的男主角則是死也不想結婚。故事是說這兩個天南地北的一對怎樣走在一起。老實,劇情的設定是OK,可是怎樣拉近兩人就要靠情節的推進,可是整體上說服力是不夠,令劇集的吸引力只是一般。一個工作這般熱誠的人,怎會安心回家裡做家務;另外另一位男主角神谷曉人(山崎育三郎)本是男主角的情敵,最後差不多成功又退下來真的全無說服力;而最不合理是男主角和他的老友一起同住,而這位老友是富二代,有大屋,又是女主角的同事,於是很多場景也在這間富華大屋拍攝。我對這些堅離地的佈景並不喜愛,低下層就應該住低下層房屋,而這富華大屋日後竟成他們同居的屋,就牽強中的牽強。但是近來的日劇開始喜歡一些豪華裝修的大屋或是中高階的高檔大廈,失去原來日劇較踏實的表達方法。

當然這套日劇,自己比較女主角,西內麻里亞,第一次看她的日劇,感覺不錯,希望日後可以看到她其他日劇。

不好意思 我們明天要結婚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5 一月, 2018 英吋 劇集

 

標籤:

日劇「太太,請小心輕放」

近這2個月看的劇集,韓劇只是一般或是差,反而看了三套日劇都OK。雖然這三套日劇說不上是非常好,但是都是簡單而值得一看。第一套是「太太,請小心輕放」。看劇名也不知是什麼類型,而吸引我的是女主角綾瀨遙。她是我喜愛女星之一。當然看了第一集就大致上知道這個日劇的內容。女主角,綾瀨遙是某一個國家的特工,身手了得,突然在一次任務中失蹤。原來這次的失蹤是她處心積累的行動,因為她已經厭惡特工這工作,決意退隱江湖,做一個平凡的女性。回到日本,過了一輪平凡工作,最後找到一個好老公(IT 高級職員)(西島秀俊飾演),決心做一個稱職的家庭主婦。

故事的發展就是說她如何在這社區生活。日本的小社區,在日劇裡已看了不少,通常丈夫去外工作,太太留在家中打掃大屋和照顧兒女,閒來就和左鄰右里閒話家常。她好打不平的性格,在區內暗地裡幫助附近需要幫助的婦女。搬來之初,已認識了左右隔鄰的兩位太太,一個是廣末涼子,另一個是本田翼。每一集,她都能為一個婦女解決問題,而和兩個鄰居關係更是密切。劇情中,刻意地讓綾瀨遙展現身手的一面,手腳利落,身手靈活,沒有姐手姐腳。故事到中段,才說出她的老公其實也不是簡單的人,可是這伏筆在最後一集才揭曉,導演想拍出史密夫對史密妻對恃的局面,可惜有點虎頭蛇尾,匆匆完結的感覺。

老實說,這劇集是小品一些,勝在簡單,可是要帶出來可供思考的不多。

太太 請小心輕放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2 一月, 2018 英吋 劇集

 

標籤:

iPhone X 用後感

由12月頭開始,差不多用了iPhoneX一個月有多,是時候寫一寫用後感:

  1. 臉部解鎖
    未用iPhoneX還擔心用慣指紋解鎖,會對臉部解鎖有抗拒,可是第一天,就發現這擔心是多餘的。在店內由蘋果店員為我Setup,只要把頭部慢慢轉動,那個隱藏式的紅外線鏡頭便會開始掃描,慢慢上下左右轉一圈就完成。比掃描指紋還快,記得指紋要掃三次以上。另外,雖然臉部解鎖不是百發百中,但是它解鎖的速度比想像快。而且並不需要正面對著手機,就算睡夢初醒,還未帶上眼鏡,手機已解鎖。老實說,它比指紋解鎖更方便快捷。
  2. 雙鏡頭相機
    買iPhonnX主要原因就是這雙鏡頭相機功能,雙鏡頭相機並不是Apple獨創,其他品牌早一二年前也有雙鏡頭相機功能,一個普通鏡頭,另一個是超闊鏡頭。而Apple則是普通鏡頭再加上一個Tele(x2)的鏡頭,拍攝人像模式可以調節景深。一向以來,手機相機的質素無論怎樣美,也造不到景深效果。現在就給Apple突破了這關卡。現在是2x,日後不難造出3x或5x,這樣手機相機的性能和大機就越拉越近了。自己用了iPhoneX個多月,發覺它的相機質素真的超高,相機有Optical防震,相片出來的效果份外清晰,絕少模糊不清。
  3. 移除Home Button
    iPhoneX是全螢幕手機,整個手機面,連唯一的Home Button也移除。未用之時還擔心不習慣,用過後,由底部向上輕輕一掃其實比按Home Button更方便。當然新的介面還要一點時間適應。
  4. 5.8” OLED螢幕
    5.8” 比 4.7” 的iPhone6 大得多,看什麼也大一些,看相片或網頁最是得益。當然自己對4.7”已感滿足,再大只是錦上添花。最重要大Monitor而不會加過多重量,如iPhone8Plus 就太重了。拿上手的iPhoneX和iPhone6差不多,只是感覺厚一些。OLED是比較明亮,就算日光觀看也不成問題。在日光下看手機,iPhone也是一貫比其他品牌好。
  5. 螢幕易爛
    聽聞iPhoneX的螢幕易爛,所以出機後馬上貼上保護貼。可是這些保護貼是薄玻璃的,質量只是一般,在第一星期,手機從褲袋滑出,已有裂紋。原先還擔心真的爆Mon,幸好換貼後證實是Mon貼爛,而不是Mon爛。可是換過新的Mon貼,不久又發現有裂紋,而今次的裂紋細如髮絲,起先還真的以為頭髮絲。對這小小的裂紋唯有忍耐一點。貼保護貼有質量問題,不貼又擔心正接面對撞擊,真的碎了就貴了。
  6. 電池容量
    自己不是整天拿著手機四處跑,也甚少用來玩遊戲,所以電通常不是問題,足夠用一天才好Charge電。

總括來說,除了價錢真的貴上一截,而它的性能真是超班。如果是追求相機性能,這部iPhoneX就會覺得物有所值,否則還是買iPhone8算了。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0 一月, 2018 英吋 隨筆, 時事

 

標籤:

2017一年回顧-電影篇

沒有最多,只有更多。喜歡看戲的我,退休後當然會看多了,一些也不希奇。今年就看超過100部電影,到達115的新紀錄。在2011年我看了56套電影,到2017看了115套。看多了的原因還有兩個,租開影碟的店舖將要關門,於是看多了租碟的戲和購買一些以前沒有看而又值得看,9元一隻比租碟更平。另外翻看舊戲,以前買下不少DVD影碟,看後會留著,等退休後再看。現在真的退休了,是時候慢慢重溫一些影片。

韓國片仍然是一支獨秀,今年看了58套。另外,我發覺泰國片也有不少好片,來年或會多看些。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戲院 16 8 12 11 15 12 18
DVD 22 15 1 18 20 27 38
DVD-Rent 0 0 0 2 8 5 15
Blue Ray 7 0 3
Blue-ray
 Rent
0 12 15 2 4 0 1
iPad 16 24 16 50 30 47 39
In-flight 2 0 2 0 0
TV 0 0 1 1 0
小米盒子 0 0 0 4 0
Now-Fox 0 0 0 0 4 0
Netflix 4 1
露天 1
Grand
 Total
56 59 47 88 88 96 115

 

國家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中國或香港 14 10 5 4 6 6 9
日本 12 12 5 21 19 30 20
韓國 9 12 17 44 32 40 58
法國 1 0 1 1 0 0 3
德國 1 1 0 0 0 0
英國 2 0 0 0 0 0
美國 17 20 16 18 29 17 22
台灣 0 3 1 0 1 1
印度 0 1 0 0 0 1
意大利 0 0 1 0 0 0
泰國 0 0 0 0 1 2 2
Grand
 Total
56 59 46 88 88 96

在這115套電影中,最喜愛的10套電影 :

去年寫了少少電影網誌,在年初寫過3篇和年尾寫過1篇:

隧道、機械人Sori、被掩蓋的時間、打死不離三父女

Seq 名稱 國家 感想

1 打死不離三父女         印度

是今年最佳電影,故事情感豐富,描述父女的感情亦夠細膩。電影的拍攝很美,而且將摔跤這項運動表現超乎想像,不誇張而且踏實表現出力和機智的混合體。起初的比賽場地是以農村泥地摔跤,塵土飛揚,隨後進入國家隊,出場是鳥瞰大圓形場地,這樣場地的轉換,令拍攝不會沉悶,亦可帶出兩種摔跤境界。配樂和歌曲亦異常出色,除去印度式大型歌舞,而改以輕快節奏來伴隨兩個女兒的成長。當然男主角影帝最是搶眼,戲初的身型是大隻佬的摔跤手的身型,隨後慢慢變胖,變成肥胖的中年,人老力衰而不敵大女,那場景最是感人。

2 被掩蓋的時間 韓國

初看時,被它將時間凝結的場景所震懾。四個小孩從此以後在這靜止的世界生活,島上所有居民都像時間停頓般,任由四個小孩擺弄。四個小孩由開始的開心因不用上學,繼以發悶發瘋,一個意外死去,一個真的發瘋,剩下的兩個無奈繼續成長,長大後男主角又重回現實世界,可是現實是山中幾日世上幾千年的相反,過了十多年的他重遇兒時女伴女主角時才發覺他們的失縱只有數天,這長大的他如何在現在世界生活?有機會會再看這套電影。

3 星星夢裡人 美國

一套出色的歌舞片,而且有故事內容扎實,男女主角同時各自追求自己的夢想,由相遇到各自勸勉,到夢想成真。男女主角都演得非常出色。戲院看後,再和太太租碟在家中重看

4 下女的誘惑 韓國

大導演最識說故事,朴贊郁就把這個謀財害命的故事說了三遍,由二位女主角和一位男主角的視角,看完女主角說完故事,再由男主角從頭說起,當然再補了一些隱藏的劇情,到最後又由另一女主角再說過,故事說三遍,每次也有驚喜,絕不沉悶。另外,純黑的拍攝效果更突出電影的不平凡,整個故事的佈局、心思全在導演掌握中,可以慢慢由他帶領下進入他描述的不一樣的世界。

5 逆權司機 韓國

一些與你本是無關的事情,但是機緣下慢慢地牽扯其中,最後到了欲罷不能而至訓身參與。看後覺得太像香港的這幾年的光景。追求自由從來就不是基層市民的人生目標,就像男主角的士司機,只求養妻女,求溫飽,不會過問言論自由。其後為博厚籌甘冒危險接載一位外國記者到已封鎖的斧山,因而看到那些軍隊暴力對待示威學生的場面,慢慢地改變了他對追求自由的想法。

6 盧根 美國

英雄遲暮。老了的狼人和Doctor X,隱居荒野。政府仍然繼續追殺餘孽,最後是說狼人如何拼全力守護下一代變種人。

7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韓國

很久以前看過這套電影,在沒有任何印象下再重看。劇情雖然有點老套,但是幾幕甚感人。而且時間停頓的表達手法在那年代應該比較新鮮,現在看也覺精彩。男女雙方都努力為對方追求幸福,而不是為自己的幸福。故事的中段才倒敘一些鏡頭以外的片斷,把雙方隱藏的內心世界展現出來,才發現這真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8 春嬌救志明 香港

看過前二集,對這類的港式愛情表達手法甚有好感。劇情不婆媽,一連串的對白感覺很香港。老實說,這類電影看得多會膩,但是久不久看又覺清新。

9 鄧寇克大行動 美國

不一樣的戰爭片。這個大撤退行動本來是比較負面,但是導演卻巧妙地表達出撤退行動,士兵也是無奈,由三線發展,海陸空怎樣雖敗尤榮地退回英國。

10 玉子 韓國

玉子是一隻大猩猩,一隻全由電腦創造的大猩猩。首是吸引我的,這套電影是由Netflix自己製作的韓國電影。雖說是韓國電影,但是加入了不少荷里活原素。劇情內容豐富,絕無冷場。

其實,還有:隧道(韓國),機械人Sori(韓國),神奇女俠(美國),留給最愛的情書(美國),軍艦島(韓國),猿人爭霸戰:猩凶巨戰(美國),29+1(香港),等著你(韓國),你會在那裡嗎?(韓國),都是今年看到的好片。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9 一月, 2018 英吋 回顧

 

標籤:

2017一年回顧——3C篇

去年是最這麼多年最少3C支出的一年,今年就回復正常。一家四口,一年之中總有藉口購買3C產品。

以下是我家在2017年所購買的3C產品:

  1. Samsung J7, 16G, 13M Camera, 5.5” IPS, 4G Exynos7580 Quardcore 1.5GHz(April)

細仔的舊Phone是Samsung Galaxy A5, 用了一年多已有問題,終於年半便要換機。細仔知道自己用機粗,買機也會找便宜一點,最後,他自己選了Samsung機 J7,比以前的A5更平,不追求特別和強勁功能的他,這部機正適合他。HKD1800。

2 Nintendo Switch 6.2” 1280×720, 32G mobile Game console (April)

2017年當紅的新產品,大兒子在剛開賣時已在深水購買。機不算太貴,但是日後購買Game時就每次也要400多元,有機唔買Games是浪費,買得太多Games無時間玩更加浪費。想不到手機可以玩好多Games,而Games的價錢亦相對平,而這部Switch仍可以殺出血路,而且由於受歡迎,將來會有更多Games在這平台開發。HKD3100。

3 Canon EOS77D 25M Full HD Video 3.0” LCD wifi (July)

今年春季學了攝影初班,再在夏季和太太學攝影中班。攝影技術從新掌握,是時候upgrade相機了,畢竟舊相機Canon 500D也有8年多。在7月中,終於買了Canon新機77D。曾經考慮Sony Full Frame入門機,可是要轉換所有鐘頭有點不捨得,如果用轉環又好像衣不稱身般。而Canon Full Fame機又覺太重,最後還是選了77D這中階機來磨練自己的攝影技術。

HKD 5350。

4 Philips 27” 274E5QHAW White LCD (August)

自己用開的Monitor在8月中突然壞了,而細仔今年從新佈置房間。於是我提議借用他的Monitor,而讓他再選購新Monitor,細仔當然歡迎這個安排。今次他的要求很簡單,Monitor要越大越好,21”或23”都不合他心意。幸好,現在的大Monitor都比較平宜,最後選上27”的Philip Monitor放在新書檯上。老實說我家第一代大電視是Sharp的25”電視,放在大廳觀看。現在大廳是47”電視,27”的只能放在房內。

HKD 1529。

5 Apple Iphone X 64G, 12M+8M Camera, 5.8”, 4G, A11, Face Detection, Dual Camera OLED (December)

今年是iPhone面世十週年,雖然iPhone X的售價是歷來之冠,但是身為Apple粉絲,而且iPhone 6亦用了3年多,也是換機的時候。面容解鎖比想像中容易,當然買新機主要是為它的最新內置雙鏡頭,大Monitor而機細,比iPhone8Plus更適合自己。Apple的相機是眾手機最頂級的而今次iPhoneX更是頂級中的頂級,拍下來的照片,很多時就覺份外清晰,髮絲也可看清,人像模式正是多年的心願,拍攝有景深,有時真係大機也可懶帶,一樣可以拍出高水平照片。

HKD 8588。

6 OnePlus 5 64G 16M(f/1.7)/20M(f/2.6) Dual Camera 5.5”, 4G, Snapdragon 835 (2.45Ghz)

大仔的iPhone6s的電有點老化,於是他找部Andriod機作後備機,也可以作為試機,試他們公司的產品在Andriod 機運行情況。他當然不會邏大廠Samsung 或 LG,最後選了 One Plus 5。這機屬於平價旗艦機,有齊旗艦機必備的裝置,如雙鏡頭,勁CPU,指紋解鎖,機身並不重。大仔用後亦覺滿意,並沒有上錯車的感覺。慢慢地這部後備機已變成主機,反之,他的iPhone6s變為後備機。

HKD 3688。
總計

  1800+3100+5350+1529+8588+3688=25055

  合共:24055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5 一月, 2018 英吋 回顧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