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2017-2018 第七戰渣打馬拉松—半馬

22 一月

渣打馬拉松半馬的起步時間比全馬更早,是5時45分,而10K的挑戰組也是同一時間在東區走廊起步。今年我們日出長跑會有3位參加半馬,5位參加10K(4個挑戰組),還有胡同學參加全馬,差不多傾群而出。我今年的目標定在2小時5分鐘,如狀態大勇可挑戰2小時。可是在星期五早上,感冒初起,流鼻水和喉嚨乾,雖然未有發熱身軟骨痛的其他徵狀,但是食了維多C和感冒清也未能完全壓下來,幸好未有再惡化。目標還是見步行步。

1月21日(星期日)

由於起步時間早,我要5時正就要從家中出門,睡眠不足是既定的事實,通常大型賽事,心情亦會緊張一點,就是睡得著也是睡得不深沉,跑了這麼多年渣馬已習慣了。反而因這感冒,睡得比較好。今年的天氣和暖,天氣預告是17至21度。老實說,以半馬或全馬來說是過熱,理想的是15度。當然天氣和暖,自己不會寄存行李的跑手就更方便了。短褲跑T毛巾全在身上,只要走下地鐵,就再不會受天氣影響。5時半到達尖沙咀地鐵站,看見大力同學在站外,就是看不到威廉隊友,原來他比我們更早到達,已經上線,只是未帶電話,未能和我們聯絡。我們沒有約定的,於是在站內做一輪熱身運動,亦出路面上線。我們上線時,已差不多是最後一批了。還未站穩,大會宣佈起步,當然我們站得遠,還有時間按手機和手錶計時。

踏上起步線,就提步向前跑。這時,天還是漆黑一片,起步區是最熱鬧的。沿著彌敦道向旺角方向跑,幾年前已改了賽道,到旺角才轉彎,差不多跑了大半條彌敦道。以前在佐敦就要轉彎,太早就容易擠撞。現在跑到旺角才轉彎就減少無謂碰撞。在隊尾起步也有好處,起步之初也不太擠擁,一路跑,慢慢地從人群中穿插。到1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45秒,步速應該滿意。繼續向前跑,仍然是彌敦道,在亞皆老街左轉,轉彎前是2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54秒。今日的氣溫適中,17度,在沒有風下,並不覺寒冷。時間還是理想,如狀態好,首10公里應該在58至60分鐘。轉彎向海濱跑,又轉一個急彎向西九公路跑。轉彎前是3公里路標,時間是4分51秒,路標有問題,自己知自己事,我不可能跑到5分鐘1K。跑比賽,路標放錯不時都有,可是大型賽事如渣馬就未試過。記得以前跑全馬,轉彎後不久就跑上高架公路,可是今年的半馬只在高架的橋下公路,感覺差一點。到4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13秒,還是快,但是已不知是真的跑快了,還是路標放錯。這首4公里完全沒有水站,到5公里路標時我們已跑上了高架,才有水站,而水站前正是5公里路標,時間是3分48秒。今次就更離譜了,已對大會的路標完全沒有信心。到水站,當然停下來飲水,才再起步。跑到高架就看到在對線有人已跑回頭,一路跑,到時候就尋找6公里路標,可是今次就走漏眼了。當然沒有正確路標,自己還是順著自己的步伐跑,就到轉折點,就是7公里路標,這2公里用了14分26秒,平均是7分13秒,今次又太慢。其實那時也有看總時間,時間是40分鐘,平均是6分鐘內,仍然是我的目標。到8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53秒。到9公里路標,時間是6分9秒。到10公里路標,時間是6分5秒。其實回頭跑時,這段路也是全馬的回程路段。看到半馬路標前總會看到全馬路標,所以路標的準確性應該高很多。首10公里,總時間是58分4秒,時間達標。可是那時已感到體力開始下降,最後2公里都跑出6分鐘1K以外。所以超理想目標的2小時是沒有可能,那麼就看我的實際目標2小時5分能否達到。

第11公里是微落斜,時間是5分55秒,又板回6分鐘內。到12公里路標,時間是6分12秒。基本上,有水站的就會停下來飲杯水再起步,所以分段時間又會多幾秒,但是整體上還未到跑跑停停的地步。而跑半馬挑戰組有個好處,全部人都是半馬跑手,左右附近都是差不速度的參賽者。雖然這回程和全馬在一起,但是就算全馬的冠軍也還沒有那麼快跑到這裡。記得我跑全馬時,就遇到半馬第二組和第三組跑手,這段路比較擠擁。現在就按現在自己的體力而跑。13公里就在西隧口,整條隧道長約2公里,衝下一段後,就橫行不再下降,隨後便開始向上升。每次跑西隧都要俯首稱臣,上了不久便要停下來,就只有2016年那年,狀態大勇,可以一口氣跑到頂。而今次我在上斜時已努力叫自己一定要上頂。這個目標非常清晰,所以就算發覺自己的步伐並不有力,也要繼續支持。看到隧道口的光亮處,已知目標不遠。可是越近隧道口,斜度就越大,亦最辛苦。捱過隧道口,還有一個大迴旋,到正式的頂部還有1公里,到頂有水站,還有不少救護隊。老實說,跑全馬時這裡的救護隊很重要。飲過水,再起步,已知自己今天體力不行,2小時5分鐘的目標是達不到,唯有寄望突破2小時8分這個今年澳門半馬的成績。這時天已明亮,太陽還沒有走出來,沒有陽光,跑在高架上,並不覺太熱。由上環跑到中環,繞過碼頭,再到龍和道。以前會經過中環蘋果店,今年就則經耀星街才轉出龍和道,距中環蘋果站很遠。數年前,太太總會到蘋果店附近給我打氣。過了龍和道,就轉入灣仔路段,穿過會展,向灣仔碼頭進發。這麼多年,會展這段路總有工程進行中,真的是大工程。這附近正是19公里路標,總時間是1小時58分。其實上頂後,自己就跑跑停停,鬥志已沒有了,只是盡量跑。現在看來就連2小時8分也趕不上,當然無論怎樣差,也不會超過2小時25分好。那是5年前未參加全馬時的渣打半馬最佳成績。過了灣仔碼頭,再要翻上一條天橋,一上一落也甚花體力,而盡處亦是20公里路標,餘下正是最後1公里,而這最後1公里亦是最多觀眾打氣的路段。想停下來走數步也有壓力。跑完駱克道,在銅鑼灣廣場前又轉出軒尼詩道,左邊行人路全是打氣人仕,繼續向前跑,真的沒有停下來,再轉入糖街,向維園近發。踏入維園的一刻,綠色的跑道擠滿了10K跑手,我們在維園會合。而藍色的跑道則為全馬而設。其實那時我已看到超大電視,全馬領先跑手才剛出西隧,理論上,這賽道可讓我們半馬衝線,無奈大會安排,有工作人員指引我們擠在人群中衝線。最後的1.1K是7分9秒,是上頂後最快的段速。而總時間是2小時13分50秒。

成績未如理想,我看還是感冒影響了體力的發揮。當然能完成已是感恩,否則感冒再嚴重,就有機會不能落場。

dff48c5e-e495-4f30-9e55-50474c8cb5ad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2 一月, 2018 英吋 跑步

 

標籤: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