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日文章彙整:9 三月, 2018

麥理浩夫人渡假村(三日二夜)

3月1日(星期四)

在中環午膳,就乘江大哥的車直往西貢北潭涌的麥理浩夫人渡假村。印象中,以前,又是二十多年前,曾在住宿北潭涌保良局渡假村,而麥理浩夫人渡假村就真的未曾到訪。在北潭涌是有道路管制的,不是所有車輛可以駛入禁區。過了大閘,汽車還要往山上走一段路才到達營社,又再過一個大閘,直上辦事處。非假日,到來渡假的人真的少,我們分派到27號營屋,應該是最接近辦事處的小山崗上了。辦事處附近有箭藝場、電視室和飯堂。

27號營屋是一間8人房間,8張單人床分佈三間房間。安頓後,先去箭藝場射箭。我們一行5人都是很少接觸這類活動,本著玩玩無防。可是遇到一個完全沒有責任感的教練,他只是粗略地介紹如何持弓、插箭和放箭,完全沒有指導我們的姿勢。幸好我們也沒有抱任何期望,沒期望,就沒失望。可是到星期六早上,我們再次去射箭,今次的女教練就不同,不時指導我們,令射箭的趣味更濃。

傍晚,我們還要出營。還有兩位營友到晚上才來,我們相約在西貢市中心食海鮮。我們雖然拿了禁區紙,可以出入禁區,可是只能一出一入。幸好,在大閘處有綠色小巴每半小時都會開出西貢碼頭,解決了我們的交通問題。

3月2日(星期五) 東壩六角石柱群、鹽田梓

據陳同學說營內的飯堂是出名差,所以我們也是乘綠色小巴出西貢市食早餐。餐後再在西貢碼頭乘的士直往 東壩六角石柱群。一樣沿海岸駛往北潭涌,通大閘後,再向前駛,今次不是轉回營地,而是直上大壩的馬路。這段路正是麥理浩徑的第一段,又長又悶的大馬路,有10公里那麼長。如果真的是步行去,要用上近3小時。行得到也沒有心情看六角石柱群了。所以通常都是乘的士前往。沿途,真的看見有人背著大背囊走路前往。我們不是乘車直到東壩,行也不行也是太懶惰了。我們一行7人,分坐兩部的士。已經相約在白臘灣下車。我們又不是真的走下白臘灣,而是從那裡慢慢步行到東壩。下車處,有一觀景台,看了一會,我們便沿馬路前行。

今天是陰天,雖然沒有陽光和藍天,但也沒有烈日的照射,走來也特別清爽。沿著馬路向前行,一定不會迷途。看見好的景觀,就停下拍照。在非假日來這重點名勝,真是物有所值。聽聞每逢週末,這裡的人潮是不少的。現在,我們就可以獨霸每一景點,不用排隊輪候拍照。走了一小段,就來到東壩的頂部。這裡有個錨形石紀念公園,放置了一個巨大的錨形石,鬆了藍色,而這石正是防波堤上的防波大石。沿著壩頂向前走,這裡是觀看整個東壩的最佳地方。遠眺可以望到破邊洲,而副壩和主壩的中間是一個大水池,如一個淺水的湖一般,還可遠望那一條條的六角石柱群。

IMG_0380

走到東壩頂的盡頭,這裡有一個木涼亭,有不少介紹這地質公園的資料。是正式的士上落處,一個新式的洗手間,今天還遇到幾隻懶洋洋的初生黃牛,在草地上閒坐。西貢的黃牛也是有名氣的,每隻都有自己的號碼,在這裡附近流放。走下斜路,就可以近距離觀看這些六角石,在斜路的左邊的石壁正是六角石了。一條一條如石樁到插入大地,看資料,這些石柱已有一億五千萬年,真的久遠。除了這一大塊畢直的石柱石壁,還有另一景點是彎曲的石柱。沿路前行,斜路的盡頭轉彎,再前行就到達。今天沒有陽光,但是石的紋理也清晰看到,彎彎的石柱是石柱因地殼的擠壓下,不知過了多少年而形成。再前行,經過碎石路,就來到一個新建的觀景台,讓我們可以近距離觀看海蝕洞。海蝕洞在風浪大的海灣多的是,經過千萬年的海浪衝擊,海蝕洞便會形成,如果洞繼續擴大,洞頂有機會倒塌,形成破邊洲的模樣。而這海蝕洞的特別之處是六角石柱的海蝕洞。雖然紋理並不像大壁那面那麼清晰,但是能那麼近距離,悠閒地觀看也是值得一看。隨後便沿路返回大壩頂。以前來東壩,也不知這些六角石柱群的存在,只會攀上那些錨形石拍照。在壩頂,我們再分坐兩部的士回西貢市。

IMG_0433

Ps 的士去程111元,回程121元。在假日有專線小巴來回,加上導賞服務,每人百多元。

昨晚吃過一個豐富的中式海鮮晚餐,所以今天的午餐會以西式為主。在西貢走了半個圈,在大路旁,入了一間地中海餐廳。高高的樓底,感覺開揚,牆壁鬆了地中海的海灣景色,另外又掛滿各式各樣的裝飾物。一入這間餐廳就覺選對了,幾位服務都是外藉人仕,感覺我們身處國外的渡假區而不像香港。他們笑容滿面地推介特式食品,服務是水準以上,而到來食品亦不錯。又是一頓豐富的午餐。

IMG_0463

餐後,又行回西貢碼頭。午膳時,陳同學已專程走到碼頭,預約了一艘船往鹽田梓。西貢碼頭載遊客出海郊遊,遠的可以駛往破邊洲,觀賞沿岸的景色,也有短線的繞滘西洲、吊鐘洲和橋咀洲一圈,而我們就選擇更短線的,只去鹽田梓,在那裡逗留個多小時才回。在碼頭上船,徐徐開出,鹽田梓是十分近的小島,船程約15分鐘,吹著微風,看著剪開碧綠的海水,轉瞬我們就來到鹽田梓碼頭。鹽田梓,主要有三個景點,第一個就是天主教聖堂,第二個是鹽田,第三個是百年大樟樹。鹽田梓其實早年已荒廢,近這幾年才興旺,搬離的居民又回來,假日遊人甚多,就連鹽田也在復耕中。碼頭旁有一食肆,可以吹海風,喝咖啡,十分寫意。再前行就是百年大樟樹,但是樹身已中空,真擔心有朝一日他會承擔不到巨大的枝葉而倒下來。再前行就是天主教聖堂,白色的外牆,坐落小丘上。週末會有導賞團,而我們就四處遊覽,隨後,再陳同學帶領下,繞島一圈。首先經過一列荒廢的舊屋,再看教堂舊遺址,再前行,就是鹽田了。鹽田只會在假日開放,讓有購票的人遊覽。於是我們繼續繞島遊,走上一個山崗涼亭,可以遠眺滘西洲碧綠的高爾夫球場。其實,鹽田梓和滘西洲已有一條石壩相連。最後,我們再沿海濱,經過紅樹林,返回鹽田,再返回碼頭,我們的船家已在那裡等候。

IMG_0520

乘船返回西貢碼頭,在碼頭附近閒逛,在岸邊停了不少舢舨展賣他們新鮮的海產。雖然不是週六日,舢舨的數目也不少。明碼實價,看中後,他們就用長桿把海鮮遞上。江大哥也忍不手選了一隻大肉蟹。拿著蟹又去找一間有代客煮的食肆,百貨應百客,這樣的食肆又不難找到。再點了其他菜色,又是一頓豐富的海鮮晚餐。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9 三月, 2018 英吋 行山, 旅遊

 

標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