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日文章彙整:29 三月, 2018

輕遊班納山

看天氣預告已知道這個星期五是晴天,氣溫亦適中。但是星期日會有一場10K比賽,所以星期五,就算行山,也要選一條輕鬆的路來走,當然最好是自己又未行過的路。其實,心目中已有一點計劃,幾次去香港仔水塘都是有上而下,從灣仔峽起步,走金夫人徑落上水塘,橫行大壩,再落下水塘,到香港仔大道才完結。今次希望由下而上,從香港仔道出發,走下水塘的郊遊徑,再上班納山,隨後落山,到上水塘,然後行引水道,看看這段路可否作日後的短程的行山路徑。

3月23日(星期五)

計劃的行程,全程只需2至3小時,於是在家食過早餐,在10時半許才從家裡出發。首先乘77巴士往田灣,在香港仔海濱下車,再走回香港仔大道。11時25分,正式起步,慢慢行上那條長命斜,香港仔水塘道。自己並不怕斜,又不趕路,於是慢慢行上,也不用多停,經過漁光村,轉瞬就到達水塘入口。在這裡除下長袖恤衫,拿出行山仗,帶上太陽帽和太陽眼鏡,一副行山裝備,真的起步,穿過橫欄,慢慢向前走。今次第一次由下而上,可是過於大意,一起步就走錯方向,行了數分鐘,總覺景物和以前不同。最後看看手機,就知道不應走入橫欄,這條路是直上上水塘的。於是折返大欄,才發現欄旁有木牌引路。今次往下水塘方向走,時間是11時40分,不久經過林務站,轉瞬來到下水塘的大壩。再沿著大壩行,看到水塘邊有數個釣魚翁各據陣地,耐心地等候魚上釣。過了大壩,就是普通的郊遊,香港仔自然教育徑,舖了整齊大石而平滑的小徑。路徑寬和易行是這類郊遊徑的特徵,約5分鐘左右便來到支路,右邊的一條沿引水道行,左邊的繼續繞下水塘,還有一條登山小路,其實這三條路都可以到達上水塘,而我因為獨行,選擇有難度的登山小徑上山。來時已計劃上這班納山,山並不算高,只有214米。沿著小路慢慢上山,沿途看到很多細小的紫葉李或石班木,滿山都是。這就是春天行山的好處,上次柏架山的吊鐘花,今次是李花。上了不久,在一個山坡上已可看到山頂的黑白柱。繼續賞花,繼續往上走,紅過一大塊攔路大石,大石後正是班納山的山頂。這段上山路只走了15分鐘。

班納山雖不高,在山頂也可以整個黃竹坑,海洋公園,和南朗山。更可遠望香港仔和鴨利洲的玉桂山。在這裡休息一會,拍過照,就從另一條山路落山。上山是慢慢斜上的山路,容易走,可是落山就是急速下坡,有點難度。當然這小小的班納山難度也有限,不到十分鐘便和繞山腰的大路。轉左繼續前行,約5分鐘就來到另一支路。左上是到上水塘,直行是沿引水道往中峽走。如上上水塘,再行就是回下水塘和再上灣仔峽,這兩段路自己也行得多。所以最後還是向前行,沿引水道走,其實,還有一條小路落山,直接落到葛量洪醫院。前行不久,就遇到一群近十人的郊遊人仕看著引水道水中的水蛇,一條又長又瘦的水蛇。沿著引水道走,風景並不開揚,勝在平坦,沒有任何上高落低,山下的風光全給大樹摭擋。繞著蜿蜒的引水道走,不久,又來到一條大支路,上山的是港島徑第四段,繞金馬倫山山腰直達中峽。今天不是向難度挑戰,還是繼續走引水道。就這樣走到引水道的盡頭,時間是1時15分,這引水道路段大約走了35分鐘。直上是布力徑,而下行則可到達南風道。我走下南風道,可是則看不到附近有巴士站,無奈越過馬路,沿深水灣道向上行,走到黃泥涌峽道,那裡正有一個大巴士站。1時30分,就到達黃泥涌峽道,亦完成今天輕遊之旅。2小時,走了6.7公里。

IMG_0986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9 三月, 2018 英吋 行山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