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日文章彙整:2 十月, 2018

復發第一針

9月21日(星期五)

二年前打過8針,所以對打針的程序十分熟識。打針時間是上午11時,於是在10時45分,我和太太就來到主座,首先辦理入住日間醫院,隨後拿著一疊文件再到隔鄰的繳費處付款。這時段並不多人,但是人多與否真是次次不同。再到藥房,取昨天已留下的藥單。藥已準備好,所以過程十分快。最後,再往腫瘤科日間病房,就在東座L2,正電子掃描部門旁。年半沒有來這裡,這裡的佈置也沒有什麼改變,一樣是兩間大房,而大堂則有二張背對背的大梳化讓病人安坐等候。在右邊房間登記過後,再到左邊的房間打荳荳。上一次化療,盡量用左手,經過6針後,左手的血管已變得過窄,不適合打水荳,今次唯有用右手,希望右手強壯一點,能捱過8針,否則自己也知怎算,這是我最大的憂慮。

打過水荳,就安坐梳化等候叫名字。11時15分,就輪到我,今次是進入右邊的房間。首先要聽兩個護士核對化療藥物名稱和病人的姓名,核對完成才打鹽水、止嘔藥水,最後打入化療藥,再引領我到我的位置,今次安排在左邊最角。隨後護理員為我蓋毛巾和開著那每半小時要重開的發熱包。安頓後,我亦拿出iPad Air看韓片,今天看韓式的飛越瘋人院的「朝我心臟開槍」。這時太太也去柴灣走走,2小時後才回來。其後,陸逐有其他病人坐上他們的位置,12個座位也差不坐了10個。半小時後,化療藥力開始發揮,右手已開始感麻痺,而麻痺的範圍慢慢擴大,直至整條右手膀。而我則努力看韓片,忘掉任何痛楚與不快。1時半,整包化療藥亦已完成,護士轉入糖水。數分鐘後,亦完成。拔掉喉管,先去洗手間小解,最後等護士除去荳荳,整個程序亦順利完成。這時太太已回來,和太太乘的士回家。

IMG_6183

打完化療針,再食兩星期化療藥。以前也試過食化療藥,自己的副作用並不算多,就只有嘔心,要經常起身行,可以幫助胃氣慢慢排出。其後食了中藥,副作用更是大大減低。可是今次的副作用就比較多。首先打完化療針,第一個副作用就是右手麻痺,如針刺的痛。

第一天,右手由手背到手臂都痺,還有晚上食化療藥覺得喉嚨頂十分硬,吞嚥有點困難,這是以前沒有的。幸好這現象只出現在第一、二天。第二天,麻痺消退一點,右手背的麻痺感漸消失,可以輕鬆用手機。到第三天,麻痺只剩下上手臂,到第六天就真的完全減退了。而食化療藥,起初飯後嘔心是少不免,而且食慾下降,自己感覺胃不想工作。我早上食半個麵包和營養奶(加營素),下午食粥,晚上食少許飯和飲湯,盡量吸收最低營養。但是三天後,體重已下降5磅,覺得跌得過快。而第三天(星期日)晚上10時許,第一次嘔吐。嘔時甚辛苦,但是嘔後又覺舒服一點。其實取藥時,醫生也有開出止嘔藥和止瀉藥。那晚,睡在床上,不時要坐起來,讓胃氣排出。

第四天(星期一)早上,是日是中秋節正日,晚上的黃家聚餐已說不去了,自己會到外母家食飯。如常的早餐,餐前食止嘔藥,餐後食化療藥,隨後回房休息。11時許,胃又不甚舒服,最後起床,又在洗手間嘔一會,看來止嘔藥並不太有效用。午餐後,飲一包中藥,這些中藥是化療前取的,只是因感冒而停了數天。5時許,又嘔一會。晚上會到外母家食飯,飯後突然肚瀉,這次來得非常快,又多一種副作用出現。飯後回家再食化療藥,消化系統完全按章工作,整晚在家中來回踱步,疏導胃氣。11時許,上床睡覺,今次半小時就醒了,坐起來舒服一點,在家中踱步就最好,一個難捱的晚上。記得上次打第一針,出院後不久,身體雖然虛弱,總算還訓得,淺睡也有二小時,現在總覺胸口鬱悶,要多走二步才能吐出那淡氣來。可是這些氣吐之不絕。

第五天(星期二),是假期。本來覺得成晚睡不好,沒有心情和太太出外晨運,但想到不能困在家中太久,還是去走半小時路,呼吸清新空氣,對身體好一點。晨運就是行上A座,再回來。回來食早餐、再食化療藥。下午4時,又嘔了一場,今次是眾多嘔吐最厲害一次(包括其後的)。嘔吐過後,人就舒服,這是多麼的矛盾。那天晚上,情況就更差,就連第一覺也沒有睡,一臥床就不舒服,整晚就在家中來回踱步。細仔返夜班,下班回家已是零晨1時,平時都好少見到他下班,這二晚都和他打招呼。他回房上網,我繼續我的踱步,倦了就坐梳化休息一會。自己就像行屍走肉般帶著軀體在家中遊盪,又像巡城馬徹夜在家中巡邏。步伐緩慢,一步一步走,由睡房走出大廳,再走到大門,大約25步。不時閉目養神,又不太覺需要睡眠。就這樣,由12時行到6時,天已發亮,才回到床邊坐。

第六天(星期三),今天上午到東區醫院腸科覆診,太太也請了半天假一齊去。時間是10時45分,今天出奇的少人,平時最少也要輪候1小時,今天放下覆診紙,差不多就叫名字到7A房門等,隨後就見醫生。因為化療已開始,醫生只是重看報告,答我們一些問題,而我最重要是確定肺的黑影是沒有問題,隨後拿著紙再預約下次覆診,大約半年後,應該等化療差不多完成才看進度。時間太早了,太太陪我回家,她下午才返工。下午6時半,又嘔一會。晚上,11時又嘔一會。止嘔藥真的沒有什麼功效。這一晚,又如昨晚一樣,臥床也不能,整晚在家中踱步。就把希望放在明天,因為明早約了中醫曹醫師,我對他開的中藥有信心。行到天光,就回床坐。

第七天(星期四)7時15分鬧鐘響起,每星期四的太極班,今天的狀態不成,拿手機請假。約了中醫師10時半,自己一個人準時到達診所。見曹醫師後,把自己所有狀況告訴他,期望他的藥方可以消解那些副作用,兩晚沒得安睡,也不知能挺多久。中藥是要煲的,最少2小時,所以我已叫細仔下午1時半來取藥,那麼下午3時就可飲第一劑。中藥不是仙丹,飲後不會馬上根除副作用,只是感覺胃氣舒服一點,精神一點。這篇網誌大部份就在自己精神時寫下來的。可是6時半,忽感不適,嘔吐一會。晚飯後,食化療藥,一小時後再飲中藥。到11時,臨睡前忽感不適,又嘔吐一會。吐後休息一會,感覺舒服一點,再上床睡覺。由於嘔吐後,把胃氣完全排出,平臥床上也能夠,早幾天只能側睡。第一覺差不多有一小時,這是兩晚未試過,雖然還未到以前的睡眠時間,但是已改善好多。臥在床上,盡量睡,淺睡也可。這晚我就沒有走出房門去踱步,有時坐在床邊舒解胃氣。

第八天(星期五),8時起床,能睡覺,感覺良好。繼續自己每一天的程序,8時半食早餐,9時食化療藥。1時食午餐,3時食中藥,5時半食肝藥,7時到外母家食晚飯,8時半回家食化療藥,10時再食中藥。自己的肚就像練丹爐一樣,不停放藥練丹。今天的狀況又和昨天不同,今天去了3次洗手間,每次都有少許排放,水分多一些。曹醫師已說如果排泄物爛,就少吃多油的食物。其實這幾天,食的東西已是清淡到不得了。到6時許又感不適,可是又未到嘔吐地步。帶著無奈的心情到外母家,由於擔心會嘔吐,今晚食得更加少,尤其是今晚的菜比較油。整晚的精神只是一般,到11時半,想上床睡覺時又覺胸口鬱悶,並不太適合。在擾攘半小時,還是沒法吐出來,最後還是上床,幸好側睡還可以,不知不覺也入睡。睡得淺,但總比不能睡好。整晚都是淺睡,睡醒就意識清明,不久又繼續睡。半夜也試過坐在床邊排氣,而睡得最深的應該是六時後。

d2c914c6-016a-4662-83d7-713a0e002c54

第九天(星期六),8時起床。昨晚太太買了一個慢磨機,她知道我食生果比較偏,所以希望把生果磨成汁液就比較容易接受。一早起來,就把生果切好,準備一切。其實昨晚已和她試安裝,第一次用這些高端產品,安裝不難,但也要摸索一會。今天的精神比較好,飲下第一杯鮮榨果汁。隨後食早餐和化療藥。今天覺得特別精神,約太太出外走走,去魚則魚涌公園看看風災後情況。公園內整棵樹倒下來並不太多,但是斷枝斷幹就真的多。枯枝和黃葉都處都是,情況堪憐。黃昏精神還不錯,再去聖堂望彌撒,求主賜我力量渡過這一關。

c5417fc6-4720-4214-8f83-632b5461d634

第十天(星期日),昨晚要化多一點時間才入睡,但是第一覺就是2小時,隨後是半睡半醒。最後6時醒來,無法再入睡。7時半,和太太去晨運。當然還是走上A座轉一圈。今天的精神和昨天差不多,現在滿有信心明天出席國慶長跑作啦啦隊。

第十一天(星期一),6時半已有日出長跑會的專車接送我們,7時15分前就到達集合地點,大尾督。上車時,港島的天氣並不太好,下著微雨,但是來到大埔就看到天氣放晴。本是來支援其他跑友,在他們繳約下,就陪他們到起步點,唔比賽也要扮比賽。以往是一馬當先向前衝,今次就是步行。其實上線時已評估自己的狀態,覺得今天比前兩天更好,於是放膽漫步。大壩這條賽道最好之處是隨時過對線,按自己的體能狀態,要行多久都可以。初時預算行1公里就回頭,其後覺得還可應付,最後就行了2公里才掉頭,一來一回行了4公里,用了50分鐘。而隊友是跑2個來回,全8公里。下午回家賭馬,今天勝出的熱門多,所以我的貼士命中率也高,只是下注時還有有點幸運成分。

第十二天(星期二),8時太極班。精神已回復不少,如常上堂。腳步比較浮,招式也記得不夠清晰,成了今天的眾多的錯誤範例。下午的午餐和洗碗是自己一個人做,能做一點家務感覺踏實一點,一步一步重回正常生活。

Ps. 這段期間,自己本著Life as usual,每天看一集日劇(繼母與女兒的藍調、有家可歸的戀人們),一集韓劇(Sketch 素描),還會看15分鐘至30分鐘中劇(延禧攻略),晚上再看整集。畢竟,整天留在家裡,總要有些世藝。還會看eBook,玩Candy Crush,繼續自己的正常生活。

Ps今次這篇網誌比較詳細,那是因為剛開始化療前,已重溫自己那8篇化療針的網誌,發覺比較簡單,想作一些準備也無從依據,於是就寫得詳細一點。

ps.其實自己已把整個大腸癌病發病經歷寫成一篇又一篇的網誌,再加整理,有興趣可以到https://cowcowblog.wordpress.com/牛牛抗癌誌 看其他相關的網誌,希望得到你需要的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2 十月, 2018 英吋 家庭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