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日文章彙整:12 十月, 2018

屋邨系列(二):彩虹邨

今年3月寫過一篇勵德邨後,就想去其他有名氣,有特式的屋邨,拍照留念。自己是屋邨長大的,小學時住柴灣邨十三座,中學時搬到柴灣漁灣邨,十多年的屋邨生活對屋邨有一份親和感。那時一家七口擠在300多呎的公屋內,並不覺有壓迫感,因為那時的活動空間是屋邨內的走廊、公園,家只是食飯、睡覺和做功課的地方。

10月9日(星期二)

心目中的屋邨已有多個,而最方便而有特式的要算彩虹邨。其實,自己新婚時是住牛池灣的,隔一條大街就是彩虹邨,而那時我去聖堂也是去彩虹邨內的聖家堂。當然除了聖家堂之外,自己也沒有四處逛,對彩虹邨認識也不算太深。星期二那天,和大哥大嫂在啟業邨飲完中式下午茶,自己一個人就徒步走往彩虹邨。繞著麗晶花園的外圍,再走入那甚俱特式的行人隧道,穿過隧道,左邊往彩虹邨,右邊往坪石邨。近這幾年,特式屋邨已成為遊客打咭熱點,可是我自己也沒有細看那些照片,也不知正確打咭地點。走入邨內,舉目四望,看看那個位置適宜拍照,看到一座二層高的停車場,天台的視野應該比較開揚,於是沿樓梯走上頂層。

IMG_6266

原來頂層天台是一個遊樂場,有籃球場、羽毛球場和其他遊樂設施。而這裡正是打咭熱點,雖然今天不是假日,我也看到十多人到來拍照,大約分成七、八組,各自在這天台找尋最佳拍攝位置。這十多人,大部份是遊客,站遠的可以拍攝一整座彩虹邨屋邨大廈(丹鳳樓),是舊式長型高座,大廈外牆鬆上以漸變的色彩,如彩虹般,可是顏色只有五種,粉橙、粉綠、粉黃、粉藍、粉紫,每四層就轉一顏色。這五色都是淡一點,看來柔順一點而不失彩虹的意念。如走近一點,就要用低角度向上仰望,而大廈低層還有數棵棕櫚樹。我剛來時,還沒有陽光,拍出來的色彩效果太淡,幸好不久,陽光照穿厚雲。拍出的照片就鮮明許多,天是蔚藍的,五色樓層也多一點色彩。其實前景還可以選擇有色彩的籃球場、羽毛球場、圓圓的街燈。又或者選擇屋邨內其它大廈,當然最好的還是這座丹鳳樓。

IMG_6280

IMG_6296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2 十月, 2018 英吋 旅遊, 時事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