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月封存: 六月 2019

電療第一激

由六月頭就開始等電療開始,6月初見醫生解說這個電療療程和它的短期或長期副作用,隨後還做了一個模(Airbag)作日後電療固定下身。一個星期後,再做一個電腦掃描,在肚皮上劃線,以定日後電療的照射範圍。他們會做詳細計劃,大約3星期,我只能在家中安心等候電話。

6月25日(星期二)

這個腫瘤科覆診Booking是在第六針出院時拿到的。預約的時間是10時半,所以上完太極班,食完早餐,才去醫院,時間剛好。拿到A48籌,走到候診大堂,可是看到電視上的最新看診籌號碼還是A10以下,就發覺今天會特別慢。如9時半正式開診,10時前應已超越A10了。真的,今天是超慢,平時慢極也是個半小時,可是12時正,還要等20個籌。最後等到下午1時10分,才見到醫生,破了我的候診時間記錄。因為已經會轉電療,所以血小板和白血球的數值變得不太重要,當然我也問它們的數據,白血球:1.7而血小板:169。反而,醫生問我電療幾時開始,而我則說還沒接到電話通知。其實這男醫生是半桶水,我問今次的電療會以口服化療藥為輔,我問劑量如何,他說會計算,應該比以前輕。隨後,返回大堂等候護士安排,又等了半小時才去護士站。可是,由於今次由化療轉電療,藥物要多人審核,所以要求我先去食飯,3時再回來。於是去食午餐,上次試過醫院餐廳的質素,還是乘小巴到地鐵站附近的越南餐廳,餐後再返回東區醫院。再到護士站,隨後到10號房,這個房間是藥劑師的房間,上二次轉療程,也是在這房間聽藥劑師講解。可是今次見的是護士,她先解說日後的療程,還說電療明天開始,我馬上說還未接到通知,於是護士代我打電話到Planning組查詢,最後確實明天早上開始。隨後解說那口服化療藥,早上3粒大,晚上2粒大。這個劑量是和上次一樣,看不到有任何減少。所以對那醫生十分失望,這些資訊應該一早以定好,就是他沒有細看。護士更拿出一個小簿子讓我記錄每天的副作用。隨後,我拿著藥單先付款,再到藥房取籌號。既然,明天開始化療,藥就明天取罷。忙了一整天,終於可以回家休息,每天下午小睡片刻已是我在這段期間養成的習慣。

6月26日(星期三)

約了11時10分,由於第一次電療,早15分鐘前就到達腫瘤科的電療部,它就在Planning部隔鄰,上次到Planning部時已留意它的位置。它的大堂和Planning部一樣寬敞,而又會像Planning部那麼冷清清,不少人坐在大堂的梳化輪候電療。在詢問處,有位穿綠衣的員工,知道我是第一次來,就帶我走出大門。原來每次電療,都要先付款,而在走廊中有一個自動機器,按幾個掣,再掃描我的電療咭,就可用八達通付款。拿著打印出來的收據,再到3號房,把收據和電療咭一拼放下,找座位坐,安心等叫名。這個程序並不複雜,明天自己就可獨自辦妥。

今天來電療的人不多,或者大部份已完成走了。不久,一位年輕的女電療師走出,解釋整個療程。了解後,就跟隨她進入3號電療室。上網看資訊,電療機可分好幾種,而我的是直線加速器(Linear Accelerator),應該是最大路的。每個電療房都有一個控制室和電療室。未走入電療室是一個長走廊,走廊中間有一張椅子,叫名後,就可進入,坐在椅上等候上一位患者離去。當進入電療房(再沒有任何門),首先進入小更衣室除褲,再走到那大大的儀器。我的模已放在床上,於是我臥上,再跟據指示調整臥姿。由於是第一次,各電療師(都是做模時見過的)都耐心地察看各位置,又在我的肚皮上劃上新的藍線。而他們最關注是我的雙手擺放位置,放得太開,儀器轉動時會碰到;放得太貼身,又怕射線會照到。所以第一次的定位花了不少時間。當他們滿意後,就叫我保持這個姿勢,而他們就出去,在控制室操按機器。

合著眼也感覺到那大型儀器在慢慢轉動,但是就感覺不到肚上有任何灼熱的感覺。不久,電療師們又再入來,原來還是試位置,再微調我的臥姿,又再走出去。今次還如上次一樣,肚子沒有什麼感覺,就完成。約幾分鐘後,他們告訴我,可以慢慢下床,這次真的已完成了第一次電療。由於是第一次,整個過程用了近45分鐘,這比平常的電療程序多。在走出電療室前,我還要取回電療咭,上面已寫上明天的電療時間。電療比想像中簡單,但是那女電療師曾說過,電療的副作用通常是在2、3星期才會出現,看來還要遲一些才能知道今次的副作用是多或是少。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8 六月, 2019 英吋 家庭

 

標籤: , ,

大英博物館 展覽 — 百物看世界

近這幾年,每年總有些大型展覽在香港展出。印象最深刻的,要算2017年的羅浮宮的創想和永生傳說這兩個展覽。羅浮宮那次展出,巨大的掛氈,就像至身羅浮宮,那些真人大小的白玉大理石雕塑,手功精細,天肌肉紋理、頭髮形態,就像活生生的故人呆立著。而永生傳說則展出數具木乃伊和它的棺木,再透過科技透視棺內的。

今次是大英博物館的一百件展品,展示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古物。當然,這些古物,是英國全盛時期,在各國搶奪而來。那個時代各國也是這樣四處搶略,據為己有,到現在也不會歸還原來的國家,某些更變成鎮館之寶。一百件展品,當然不是每一件都值得細看,自己也有個人的喜好。我喜歡大件一點的雕塑,所以中段,有一個雕塑,密特拉神正拿著刀宰殺公牛。另外一個木盒,四面都繪上色彩鮮豔戰爭和平不同場景。門口的木乃伊的外棺也是較突出,只是看過幾具更有歷史的外棺,這個就沒有什麼驚喜。至於最古老的,要算200萬前的一個石頭,但是旁邊的簡述說是當時人類的一件功具。還有奧古斯都大理石頭像,它是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而最沒有看頭是近代從中國奮得的唐三彩和青花碟,可是比它美、比它精也看得多。

其實大英博物館的展品已不是第一次運來香港展覽,2017的永生傳說的6個木乃伊和它的棺木和2018的奢華世代,全是大英博物館的。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4 六月, 2019 英吋 展覽

 

標籤:

化療的毒性

未做化療前,已聽到化療藥十分毒,不要用手觸摸,否則皮膚也會變黑。三年前,手術後不久開始做化療,療程是大腸癌的XELOX, 包括2小時靜脈注射劑的 奧沙利鉑 Oxaliplatin, 和口服的 卡培他濱 Capecitabine。口服的化療藥並沒有傳聞那麼毒,那時每天(連續2星期)都會早晚食這化療藥,手指和掌心也沒有直接接觸而變黑。到去年9年癌病復發,又再次食化療藥,今次也是XELOX,而食後的情況和以前差不多,手指和掌心也是沒有變黑。當然自己沒有這些反應,並不代表它沒有毒性或毒性不高,我知道有些人真的手腳變黑,變黑是慢慢從內透出來。所以這些反應也是因人而異,致於是因為口服的還是靜脈注射劑的化療藥引起,就不得而知。

今年3月初,由於XELOX成效不如理想,醫生再轉一隻化療療程FOLFIRI,要入院3日2夜吊針(靜脈注射劑),跟著回家休息2星期,今次沒有口服,要把二星期的化療藥在3日內注入體內,理論上,應該毒性重一些。FOLRIFI 包含 CPT-11, 5-FLU 和 F. Acid,5-FLU是要吊近20小時,還要呆2次,所以需時3日。今次我就有新的體會:其實,以往打化療針,要在手背找尋合適的靜脈血管,而這些化療藥是對血管有一定的影響,上二次的XELOX都以左手為主要下針處,但是打得多,血管變得薄,並不適宜再打,於是再轉右手打。今次的FOLFIRI,首3針是左手,後3針是右手。在打第二針時,我已隱約看到左手近手腕處皮膚下有一條深紅色線。到第3針時,這紅線終於上到皮膚表面,像是小小火燒焦的紅線,而這線正好是靜脈的路線。在第三針後,左手已找不適合的血管,於是又轉右手打針。到第5針,右手又出現一條(今次是開叉的)的血線。這時左手的紅線已完全消退了。同樣,這條紅線也是由皮膚底慢慢浮上皮膚表面。

有了左手的經驗,自己並不擔心右手的血線,因為知道它會慢慢消退。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 六月, 2019 英吋 家庭

 

標籤: ,

韓劇「我背後的陶斯」

這劇的男主角是俊男蘇志燮,他正是去年韓國重拍日本經典愛情故事「藉著雨點說愛你」的「藉著雨點再愛你」的男主角,是韓國一線男星。翻查紀錄,原來自己亦看了他不少的電影。今次,他飾演一個國情院情報員金本,在他的幫助下揭露了高愛麟(鄭仁仙)丈夫突然死亡背後的巨大陰謀。可是這套是一部浪漫喜劇,重點不是讓這位超級特工對付惡勢力,而是這位超級特攻被變成一位可愛的大叔,做了高愛麟龍鳳胎的保母,冷俊的外表慢慢地被龍鳳胎融化,溫情滿溢。

這套韓劇最不合理的是女主角高愛麟是因丈夫突然死亡,因要肩負一家人的生活,要重回社會工作。可是她的悲傷只是短暫的,劇情發展很快就已變成男女主角相愛,這悲傷實在太兒嬉;另外,男主角有一個私人軍械庫,可是每次他進去,只會拿一支手槍就走;還有,男主角以假名生活躲避追查,可是他不時駕駛他的藍色超級跑車。當然如果以浪漫喜劇來看,我們不能太執著這些不合理的地方。

這套劇還有二位主角,陳容泰(孫浩俊),他是一個公司的老細,而高愛麟從新出來找工作,第一份工作就是做他的秘書。而陳容泰這公司正和他丈夫死亡有關連;另一位是劉智妍(林世美),她是國情院資深情報員,在高愛麟居住的社區成立精品包專賣店作為任務執行本部。而兩位飾演龍鳳胎的小演員,表現非常出色和搶鏡。

說到整個劇情,除去不合理的地方,整體上故事的推展還是值得一看。但是以浪漫愛情,它又缺少一個半個令人深刻的對白或鏡頭。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7 六月, 2019 英吋 劇集

 

電療計劃

對付癌症,在西醫的角度不外乎三個方法:手術、化療和電療。

最有效的,當然是最直接的手術,經過外科切除手術,把有關的癌細胞組織徹底除掉。可是有些癌細胞生長的位置並不太適宜做手術,又或者病人身體狀況並不能承受外科手術,又或者癌細胞過大,所以外科切除手術並不是萬能方案,而只是首選。

次選,就是化療。其實,就算做了外科切除手術把有關的癌組織移除,醫生也會建議做化療,這種是叫防禦性治療,為防日後癌病復發,這化療療程是必需的。因為就算移除病源,還有機會癌細胞已游離其他器官,這種防禦性的化療或多或少可消除這些癌細胞,當然有些癌細胞是在睡眠狀態,並不受這些防禦性化療所影響,當它睡醒,就會再次滋長,癌症復發。化療,除了防禦性,還有治療性。就是醫生已找到癌細胞的生長位置,該位置並不太適宜做手術,又或者病人身體狀況並不能承受外科手術,於是唯有靠化療對付這些癌細胞。化療的好處是藥物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可是它對整個身體的影響也大,基本上化療把癌細胞和好細胞一起消滅,所以很多病患者未被癌細胞弄死,已給化療弄垮。再且,化療的副作用甚大,許多病患者也不能完成整個化療療程而要放棄治療。現在的醫學進步,化療的副作用已減低不少,再以標靶藥輔助,理論上,化療的成功率已上升不少。在醫生的角度,成功不是真的根治癌症,而是把病者的生命延長,由3個月變6個月,由6個月變1年,能讓病患者活多幾個月或幾年已算成功。

最後是電療。電療,又名放射治療,是用高能量的的X射線消除癌細胞,理論上,它和外科手術有異曲同功的好處,可以徹底消除癌細胞。可是在電療的X射線範圍照射下,它也有機會把癌細胞附近的好細胞也一起被消滅,這情況如化療般,只是相對地已比化療好得多。再且現在的醫學儀器已進步許多,由平面到3D,電療可以更精準把範圍縮細而不影響效果,受影響的好細胞也會較少。

說了這麼多,其實想說的我的醫療療程亦進入電療階段。今年的3月頭,說會打12針化療藥和標靶藥,在中段,李醫生說會在第6針後,會轉電療,把餘下的癌細胞盡量消除。其實我也曾諮詢過另一位腫瘤科醫生,那時他也建議在12針後,再做電療,效果會好好多。所以電療這一步是不會錯的方向。只是不知6針後電療和12針後電療的成效分別。他們是基於何種原因來作這個判斷,當然相信醫生是重要的,由第一天入院,我已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香港的醫療體制,亦深信各醫生的專業判斷。

從未試過電療的我,在第六針後,就開始這新程序。其實,第一步是見醫生(6月6日),讓他解釋整個電療流程,電療的副作用,短期和長期,最後簽名確實接受這個療程,在那天,再到CT房,做一個模。電療要好精準讓X射線射到指定的位置,而每位病人的身形都有分別,所以要為每位病人做一個模。那天,我臥在儀器床上,在一個已有大致形狀(類似記憶枕),電療師再慢慢推內裡像沙像米的物體,讓這模完全合我的身形。我是做腹腔的電療,所以模是腰以下,腹部、大腿、小腿,最後再加上腳底模。當電療師完成這樣的推和按,感覺這個模已完全合我的身形,就停止。把模貼上標貼,而這模就會伴我日後28天的電療。

6月12日(星期三),我又要再到電療計劃部。今天是做電腦掃描,其實電腦掃描自己以前已做過二次,大致上的程序還記得,而上二次都在主樓的X光部,而今次則在電療計劃部。我是預約了9時正,而4小時前不能進食,所以,早上也沒有食早餐。來到電療計劃部,助護要我先到L1交費,再到L2腫瘤日間病房找護士打荳荳。打荳荳是必需的,因為CT,到最後要打顯影劑。自從打今次的化療藥要入院3日2夜,這腫瘤日間病房已沒有到訪,差不多有3個多月。由於左右手都因打得太多化療針,手背的血管已變得薄薄的,不甚顯眼。今次,護士則選了右手內側的血管,今次有點痛,因為打顯影劑要用粗針,而內側的神經線比較多(護士說的)。幸好,護士的手勢純熟,強忍痛楚下,亦順利完成。返回電療計劃部,轉瞬就被叫入那天的大房間,那個大儀器正是電腦掃描器。首先我除下外褲和內褲,再走上那張儀器床,他們(有4位電療師)已將我的模拿出來,我就臥在其上。隨後,又在我身上(腰和腹)劃上藍線,不時將床推入儀器,看看位置。就這樣來回數次,定位已經確實,於是再打入顯影劑,心口一熱,床亦時前時後。最後,終於完成整個CT和劃位程序,餘下的是醫生和電療師研究劑量和28天每天的電療位置。穿回衣服,電療師說不要用肥皂擦洗那些劃線,而大約3星期後會有電話聯絡我。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3 六月, 2019 英吋 家庭

 

標籤: , ,

標靶藥第六針

5月30日(星期四)
上次出院,已拿了覆診的時間,5月31日(星期五)見醫生看進度。所以今早打完太極,食完早餐就去東區醫院抽血。今次,有差不多近兩星期的休息,不像上二次那麼趕。拿了籌,要等十多個號碼,最後等了大約30分鐘就到了,而正式抽血就是數分鐘抽完成。

5月31日(星期五)

因為上星期四做了PET Scan,這個星期有機會醫生會詳細解釋化療進度,所以太太也放假一天陪我一起見醫生。今天覆診時間是9時15分,拿了14號籌。大約等了一個多小時,就輪到我的籌號,進了2號房間。期望是我的主診醫生,但是今次見我的是另一位女醫生。印象中,我並未見過這位女醫生,當然到公立醫院門診,就已預了每次見唔同醫生。她看一看螢光幕,就說無問題等床位。而今次的指數:白血球:2.9;血小板:154;癌指數是:5.0;血小板由128回升到154。因為我停了近三星期的花生衣,在上次出院後,馬上開始飲番,亦預計血小板指數回升。而癌指數比3月中,輕微下調,醫生說這屬於正常波幅,不用擔心。醫生說從PET Scan Report,癌細胞的Activity Level已降低。但她卻未有細說是代表什麼,只說會按原定計劃第6針後,開始電療。要我到電療部辦理手續。而今次她也說清楚,電療後,不用再化療,會按時跟進。而我則問再復發的機會大不大,她說一定有機會。最後和太太返回大堂等護士安排。

回到大堂,這時大堂的人潮也散得七七八八。今次等了差不多30分鐘後,我才被叫到護士站。由於今天沒有病床,我要回家等電話。於是我們先去電療計劃部辦理登記,再去繳付標靶藥藥費,就乘車回家。

6月1日(星期六)至6月3日(星期一)
星期五旁晚沒有來電,那麼這個週末就安心在家裡渡過。這個星期日是黃家姪女大婚,自己就可以如常出席。她是黃家的首位醫生,而她嫁給一位醫生,不知日後可否變成醫生世家。星期一早上,又是留意電話。可是過了十時還是沒有來電,於是開始我的日常的工作:洗衫、掃地等,當然還有看韓劇,下午就要準備賽馬下載資料,跑我的程式,Gen 出 Forecasting Data,再Download 到電腦和Google Sheet。醫院來電,今天只是五五波,明天就上升到7成了。所以星期三的夜馬大有機會在醫院渡過。

6月4日(星期二)

早上,又是大極班。如果在9時半醫院來電,就正好剛上完堂。可是當食完早餐,時間已超過10時,還是沒有來電。看來又要多等一天,於是到附近街市,買了魚肉,作午餐。回到家裡,看了一陣韓劇,11時半,忽然電話響起,不是無謂的推銷電話,而是醫院來電。他問我可否12時左右入院,今天有床位。我當然說可以,早一天總比遲一天好。馬上換衫,拿了準備好的入院袋,就匆匆下樓。平時是乘巴士前往的,今天的時間就趕一點,決定乘的士前往。其實乘巴士只會遲一陣,但是我想去拿PET Scan 報告和去電療計劃部商議,因為預約了星期四下午二時,那時自己還在吊針,需要改期。所以還是早一點到醫院好一些。

剛上車不久,就發現漏帶了最重要的Apple Charge電線和USB插頭,看來還要細仔送來。坐的士真是快許多。12時前已到東區醫院,先到東座L2的正電子部拿PET Scan 報告,過程甚快,核對身份證,簽過名就取得已打印好的報告。隨後再到電療計劃部,說出自己要求改期的原因,可是那助理說既然在醫院內,不用更改,入院後通知當值護士,她們會安排的。不用改期更合我心意。最後,再上L1的護士站找護士拿文件,再到入院部辦理正式入院手續,再拿著一個橙色大袋(內裡裝了我的入院文件),到G6的腫瘤科病房找當值護士,今次是17號病床。

由於匆匆趕來,告訴護士自己還沒有食午餐,於是她叫病房助理留一份午餐給我。吃過午餐,就打電話給細仔,告訴他我需要的物品,當然要詳細解釋放在那裡,隨後就等他返工前送來。吊針前,要打荳荳,通常有架打荳荳專車不時經過,為有需要的病人打荳荳,可是今天由1時等到3時,還沒有任何動靜。最後,還是由一位資深護士來為我打荳荳。他也是太耐沒有為病人打荳荳,小心奕奕為我打荳荳,幸好他的功夫還到家,沒有任何問題順利完成。隨後,就開始打預備針,隨後就是標靶藥。這預備針有令人昏昏入睡的感覺。約5時,打荳荳的專車終於到了,因為護士為我打了而又沒有cancel order.

在這裡,只作簡短時間描述:
15:05 打荳荳
15:15 打預備針 (0.5小時)
15:45 打標靶藥 (1.5小時)
17:15 打鹽水 (1 小時)
18:25 打 CPT11 (1小時)
19:35 打 F. Acid (2小時)
20:35 看韓片 (姐姐)
21:25 打 5-Flu 細包 (半小時)
21:45 打05-Flu 大包
(19 小時)23:45 睡覺

晚上看了一套韓片,(姐姐)。到近12時才睡覺。今天的房間比較靜,而第一晚亦睡得甚好,一覺到2時,再睡到4時半,就再睡不著。

6月5日(星期三)

轉回大房,早上就有既定的程序:5時半,有亞姐派濕紙巾給我抹臉,6時護士量體溫,6時半學護量血壓,其後又是亞姐執床單,護士派藥,到8時前食早餐。早上看了一集日劇,3年A班,是上次第五針時下載,看了第一集,回家看了第二集,而今次會看第三、第四集。下午,漢哥也來探我,今天是賽馬日,和他交流不少賽馬資訊,漢哥是資深馬位,臨走時他給了我今晚的兩隻心水馬,作為位置Q過關。錶之皇者,真的跑出來,更是勝出,可是我買的位置過關,還要看下一場的結果,而漢哥則以300多元的大冷位置Q過關。可惜我倆都過關不成功。幸好,在最多一場,自己中一場Q,補了大部份的本。

18:20 打 F. Acid (2小時)
20:20 打 5-Flu 細包 (半小時)
20:45 打 5-Flu 大包 (19 小時)

晚飯是6時,太太又來。由於今天看賽馬,晚上沒有看韓片了。

說回病房內的院友,我是17號床。對面4張床全是看上去比較嚴重的院友。
近護士的是10號床。是一位位87歲的食道癌患者,要經胃喉飲營養奶。每天,他的仔女,都已60多歲來探訪和照顧他。女兒已移民星加波,專程回港幫哥哥一起照顧老爸,老爸雖然嚴重,他還可以下床去洗手間,只需少少扶持。
11號床,自己可進食,但是活動性不高,第二天已安排返回老人院。
12號床,情況病情非常嚴重的,第一天來了許多親友。以為他將會離去,這是常見的情境。但是原來醫院想他出院,回家照顧。而到來的是他的仔仔女女,但是他們全都在國內生活,只有老媽一個人在香港和老爸同住。信相她沒有能力獨自照顧,所以親友到來要和醫生商議。
13號床,相對那三位,他是最精神的,年紀甚大,頸部有一個大腫瘤。聽助護說他最緊張他的便便,他要落藥丸通便。第二早上6時左右,還聽到他和我的鄰床閒談要投訴她們的工作態度,想不到7時左右,他突然心跳有問題,我看到護士已在為他心外壓,又為他打擴心針。其後,醫生打電話給他的老婆和兒子,說他現在情況緊急,要他們趕來,另外他們巳簽了不會插喉加強搶救,所以說要做的已經做了。7時至8時各親友趕來見最後一面。到11時,所有床位拉上布簾,13號床病人由黑箱運走。不久,助護更換所有床單,下午就迎接另一位病人。
14號床,是吉位,放了許多大椅。
15號床,是我第一針入院時隔鄰床,甚為健談,在第一晚就相認了。他兩個女兒也都有來探他,第二下午就出院。他說他的磅重還是沒有上升,我就介紹他飲Impact奶粉。

6月6日(星期四)

每次出院日,就要計算何時可以正式出院。有了上次的經驗,我還是不要依賴點滴機的流量總流量,而以昨天的總時間為基礎,計算下,應該是5時至6時。可是今天會到電療計劃部,不知怎樣安排。上午見醫生時,我問了通常的程序,她說是在換藥時,就會順勢停下來,但是我的是長時間吊針,護士會暫停吊針,回來再繼續,不會吊著下去,而大約個小時。12時吃過午餐,近2時就等運輸部送我到電療劃計部,今次有點遲,2時10分才到,當然到了劃計部,還要等候約半小時,才進房見聽醫生的解說,重點是要我明白電療的短期或長期的副作用:和有那些不常見或罕見的副作用。簽過名後,就返回大堂等候做模。過了10分鐘,就進入另一間房間,我要臥在床上而床上已有一個模,分為三截,小腿到大腿,由大腿到小腹,兩位資深電療師為我慢慢調模型,它像記憶枕頭般,慢慢推模內的物質,到我最合身的地方。完成後,就貼上標貼,日後這個模就會伴我28天。返回大堂,助護就安排運輸部送我回病房。回到病房,還是4時前,只是延誤2小時,所以今晚應該是8時前。由於沒有像上次太刻意看它的流量,時間覺得特別快,7時已第一次響鬧,護士Reset再流,10分鐘後就流完。上二次,第一次到完全流完,則不多要半小時,今次特別快。最後,拔針,換衫,收拾行裝,7時半就可出院。

明天是端午節,可以回家過節。

 
2 則迴響

發文者為 於 8 六月, 2019 英吋 家庭

 

標籤: , , , ,

濕濕的五月天 2019

自己時不時會寫一些有關天氣的網誌,記錄那年那月或那天的天氣情況。最多寫的是霧春三月,五月,炎炎的夏日,寒流的日子,或是不寒的冬天。而最多寫的月份,竟然是五月:
2009- 五月天
2013-三月、五月天
2014- 五月天
2018-五月艷陽天
加上這篇,一共五篇之多。人是善忘的動物。那一刻、那一天,或許印象非常深刻,可是隨著日子的流逝,那深刻的印象慢慢變得模糊。就像到了今年的五月,以忘記了去年是五月是怎麼樣。回看去年的網誌,原來是五月炎陽天,氣溫高達35、36度,熱浪長達15天。去完歐洲的我們亦感受到炎陽的威力。而今年的整個五月,差不多每天的天氣預告,都是密雲有雨,間中有雷暴。幸好,今個月天文台的預告並不太準確,有幾日都是陽光普照大半天,帶來意外的驚喜。當然整體上,整個五月都算少見陽光。

天氣是反常的:去年的五月是熱,今年就是濕,多雨水;不知今年的夏天是如何?翻看自己的網誌,應該是夏天越來越熱,來得越來越早:2013, 有七月天 熱夜;2014, 六月炎炎, 夏天來得早;2015, 六月炎炎之二;2018 五月艷陽天。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3 六月, 2019 英吋 隨筆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