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電療計劃

13 六月

對付癌症,在西醫的角度不外乎三個方法:手術、化療和電療。

最有效的,當然是最直接的手術,經過外科切除手術,把有關的癌細胞組織徹底除掉。可是有些癌細胞生長的位置並不太適宜做手術,又或者病人身體狀況並不能承受外科手術,又或者癌細胞過大,所以外科切除手術並不是萬能方案,而只是首選。

次選,就是化療。其實,就算做了外科切除手術把有關的癌組織移除,醫生也會建議做化療,這種是叫防禦性治療,為防日後癌病復發,這化療療程是必需的。因為就算移除病源,還有機會癌細胞已游離其他器官,這種防禦性的化療或多或少可消除這些癌細胞,當然有些癌細胞是在睡眠狀態,並不受這些防禦性化療所影響,當它睡醒,就會再次滋長,癌症復發。化療,除了防禦性,還有治療性。就是醫生已找到癌細胞的生長位置,該位置並不太適宜做手術,又或者病人身體狀況並不能承受外科手術,於是唯有靠化療對付這些癌細胞。化療的好處是藥物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可是它對整個身體的影響也大,基本上化療把癌細胞和好細胞一起消滅,所以很多病患者未被癌細胞弄死,已給化療弄垮。再且,化療的副作用甚大,許多病患者也不能完成整個化療療程而要放棄治療。現在的醫學進步,化療的副作用已減低不少,再以標靶藥輔助,理論上,化療的成功率已上升不少。在醫生的角度,成功不是真的根治癌症,而是把病者的生命延長,由3個月變6個月,由6個月變1年,能讓病患者活多幾個月或幾年已算成功。

最後是電療。電療,又名放射治療,是用高能量的的X射線消除癌細胞,理論上,它和外科手術有異曲同功的好處,可以徹底消除癌細胞。可是在電療的X射線範圍照射下,它也有機會把癌細胞附近的好細胞也一起被消滅,這情況如化療般,只是相對地已比化療好得多。再且現在的醫學儀器已進步許多,由平面到3D,電療可以更精準把範圍縮細而不影響效果,受影響的好細胞也會較少。

說了這麼多,其實想說的我的醫療療程亦進入電療階段。今年的3月頭,說會打12針化療藥和標靶藥,在中段,李醫生說會在第6針後,會轉電療,把餘下的癌細胞盡量消除。其實我也曾諮詢過另一位腫瘤科醫生,那時他也建議在12針後,再做電療,效果會好好多。所以電療這一步是不會錯的方向。只是不知6針後電療和12針後電療的成效分別。他們是基於何種原因來作這個判斷,當然相信醫生是重要的,由第一天入院,我已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香港的醫療體制,亦深信各醫生的專業判斷。

從未試過電療的我,在第六針後,就開始這新程序。其實,第一步是見醫生(6月6日),讓他解釋整個電療流程,電療的副作用,短期和長期,最後簽名確實接受這個療程,在那天,再到CT房,做一個模。電療要好精準讓X射線射到指定的位置,而每位病人的身形都有分別,所以要為每位病人做一個模。那天,我臥在儀器床上,在一個已有大致形狀(類似記憶枕),電療師再慢慢推內裡像沙像米的物體,讓這模完全合我的身形。我是做腹腔的電療,所以模是腰以下,腹部、大腿、小腿,最後再加上腳底模。當電療師完成這樣的推和按,感覺這個模已完全合我的身形,就停止。把模貼上標貼,而這模就會伴我日後28天的電療。

6月12日(星期三),我又要再到電療計劃部。今天是做電腦掃描,其實電腦掃描自己以前已做過二次,大致上的程序還記得,而上二次都在主樓的X光部,而今次則在電療計劃部。我是預約了9時正,而4小時前不能進食,所以,早上也沒有食早餐。來到電療計劃部,助護要我先到L1交費,再到L2腫瘤日間病房找護士打荳荳。打荳荳是必需的,因為CT,到最後要打顯影劑。自從打今次的化療藥要入院3日2夜,這腫瘤日間病房已沒有到訪,差不多有3個多月。由於左右手都因打得太多化療針,手背的血管已變得薄薄的,不甚顯眼。今次,護士則選了右手內側的血管,今次有點痛,因為打顯影劑要用粗針,而內側的神經線比較多(護士說的)。幸好,護士的手勢純熟,強忍痛楚下,亦順利完成。返回電療計劃部,轉瞬就被叫入那天的大房間,那個大儀器正是電腦掃描器。首先我除下外褲和內褲,再走上那張儀器床,他們(有4位電療師)已將我的模拿出來,我就臥在其上。隨後,又在我身上(腰和腹)劃上藍線,不時將床推入儀器,看看位置。就這樣來回數次,定位已經確實,於是再打入顯影劑,心口一熱,床亦時前時後。最後,終於完成整個CT和劃位程序,餘下的是醫生和電療師研究劑量和28天每天的電療位置。穿回衣服,電療師說不要用肥皂擦洗那些劃線,而大約3星期後會有電話聯絡我。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3 六月, 2019 英吋 家庭

 

標籤: ,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