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以色列11天朝聖之旅(第1天 下午 最後晚餐廳、達味墓、聖母安眠堂、以色列博物館)

08 一月

耶路撒冷舊城區附近的交通甚擠塞,是因為遊人多而且街道狹窄,堵車是平常事,幸好聖誕期間是他們的旅遊淡季,交通已比高峰時期好。我們從橄欖山開往新門那一邊,差不多是古城的另一邊。食肆在一間法國酒店內,在外觀上這間酒店也有其特式,導遊說:酒店頂部是一個聖母大雕像,而聖母把聖嬰高舉到膊頭上,令祂站在耶路撒冷的最高點。

這是第一餐以色列吃的午餐,環境和食物的水平也不錯。餐後再乘車到熙雍門(Zion Gate)旁,其實古城共有7+1城門,七個舊門和一個新門。今天不入古城,在這熙雍山上探訪它旁邊的最後晚餐廳(Cenacle)和達味墓(David Tomb)。我們先去最後晚餐廳,現在是一個空盪盪的石室,並沒有擺放任何仿製聖桌。導遊說最後晚餐油畫是達芬奇的藝術作品,和歷史沒有任何關連。

隨後,再往下層的達味墓。可是達味墓遠比想像中細小。而且,現時達味墓仍是猶太信仰傳統中相當神聖的祈禱場所。因此,內部分男女區域。達味石棺前的祈禱位置也分男右女左,中間有木板分隔。每次只能進入幾人,看一看石棺就要退出來。

隨後再往隔鄰的聖母安眠堂(Dormition Abbey),這是一座甚有規模的教堂,本身有紀念性但不算是古蹟,建於19世紀初,外觀像中世紀堡壘。這教堂分上下二層,上層是普通的聖堂,主祭台前是一幅半圓拱頂馬賽克,主題是抱耶穌的聖母瑪利亞,兩旁的希臘語:天主之母,而小耶穌手上一本打開了的書,頁面上的希臘語經文是:「我是世界的光」(若8:12)。而下層是聖母安眠的地方,由一系列圓柱包圍的圓形範圍內,安放著聖母安眠像。這個室內小圓亭內的頂部,也有天花馬賽克:正中的是基督。祂張開雙手,準備迎接聖母身靈升天。另外,在祂外圍有六位來自舊約的女性人物圍繞。出來我們就到聖物部購買聖物。

聖母安眠堂
聖母安眠堂
兩旁的希臘語:天主之母
祂張開雙手,準備迎接聖母身靈升天
六位來自舊約的女性人物圍繞 : 夏娃 …

今天的行程還未完結,我們再上車到以色列博博館,觀看古時耶路撒冷第二聖殿的模型,耶路撒冷這古城經過不同年代、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統治,每次都有很大的改變,這模型就重現耶穌年代的耶路撒冷,這樣我們明天看南牆和哭牆就明白得多。

模型和我們的背影

最後我們還到死海古卷博物館看裡面珍藏全球最古老的聖經手稿死海古卷(舊約全書)。這古卷是用古希伯來文寫在羊皮上,到近代在谷木蘭的沙漠發現的。由於沙漠異常乾燥,手卷放在瓦罐內,所以二千多年也能保存下來。這博物館館內不能拍攝,而館的外形是由一個白色圓頂覆蓋著,白色圓頂在其周圍的水池中反射著光。

看完後就乘車回酒店,導遊說:今天是我們中國人的冬至,亦是這裡猶太人的光明節。他們在市內都有大型9支燭台的擺設,而每晚只點亮其中一支。以色列在冬天天黑比較早,我們回程時只是4時半,太陽已開始下山,半小時的車程,到酒店時,天已黑齊。航機上休息不多,到步後又走訪了一整天,6時半吃過晚飯,就回房梳洗休息,準備明天更豐盛的行程。

達味墓 9支燭台的擺設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8 一月, 2020 英吋 旅遊

 

標籤: , , , , , ,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