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每日文章彙整:18 一月, 2020

以色列11天朝聖之旅 第3天 下午 (聖若翰誕生堂、聖母訪親堂、白冷牧童村)

下午我們返回耶路撒冷,去市郊的Ein Karem 參觀兩個教堂。聖若翰誕生堂(Church of St John the Baptist),就是洗者若翰誕生地。聖墓大殿和聖誕大殿都是這幾年翻新過,所以我們看到不是殘破的大殿,而今次終於遇到一個在維修中的教堂,主教堂基本上是一個工地,架滿維修鋼架,而我們看到它的牆壁都是鋪了葡萄牙風格白底藍花磚,主殿看不到,我們還可要到下層看洞穴,聖若翰誕生的位置,跟(耶穌)聖誕大殿類似,此洞祭台下有白色雲石星形圖案,上面寫著:Hic precursor Domini natus est(=這裏就是主的前驅誕生之處)。庭院牆上有畫有廿四種語言的匝加里亞讚歌。

第二個教堂是聖母訪親堂,它就在聖若翰誕生堂對面馬路的半山,步行可到,但是也要行不少石級。這教堂是更美,教堂的正面的大牆是一幅馬賽克壁畫,馬賽克壁晝下方的一句拉丁語,是路1:39:「瑪利亞就在那幾日起身,急速往山區去,到了猶大的一座城」。前庭有一對大肚婦人銅像,教堂分上下二層,下層小堂內有二件聖物,一個是一口古井,傳說,匝加里亞一家三口曾於這口古井中取水解渴。另一個大石頭,傳說,若翰就在這塊石後避過羅馬士兵,逃過一劫。正如這塊石後方的文字所寫:In Hac Petra Elisabeth Johannem abscondisse traditur(=藉這塊石,依撒伯爾匿藏了若翰)。上層是大聖堂,主祭壇和壁畫的可觀性甚高。

我們每天也有一台彌撒聖祭,而今天是平安夜,領隊安排了子夜彌撒,大約11時,地點是白冷的牧童村。於是我們先返回酒店食晚餐,晚上9時才再出發。今夜聖誕大殿廣場當然擠滿人,而牧童村正是距離大殿大約2公里,就是牧童在這裡指引三王朝拜聖嬰的。牧童村地方甚大,除了一個外形像帳幕的小教堂,是紀念天使向牧人們報喜的聖堂,它還有一個大廣場和多個戶外大帳蓬作舉行彌撒用。由於時間尚早,我們先參觀教堂,隨後再在廣場四處遊覽,只看到有不少帳蓬已有團體正在彌撒中。因為是晚上,氣溫比較低,各人都穿了厚厚的禦寒衣服,圍上頸巾,甚至帶上冷帽。問領隊,我們的彌撒會在戶外還是室內,她也說不知道。最後,幸運的我們竟然被安排在室內,就是我們剛參觀完的教堂,不用抵受寒風,可以更專心參與彌撒。原本的聖堂早已不復存在。現時的聖堂,在1953-4年間建成,聖堂內四周的祭台壁畫,描繪著由聖母領報到聖家逃往埃及的一段經歷。祭台在正中間,而我們則以圓形圍坐,十分特別的教堂。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8 一月, 2020 英吋 旅遊

 

標籤: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