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武漢肺炎 第一波

17 三月

去年影響香港最深最重要算反送中運動,而今年應該是這武漢肺炎了。武漢肺炎又名新冠狀病毒,是近似2003沙士的病毒。這武漢肺炎始於去年12月,在湖北武漢開始擴散,開始失控。可是由於中國封鎖消息,國外的人和國內的人也無從得知這疫情真正的嚴重性。所以對我們身在香港的香港人也沒有得到太多訊息,在那時武漢肺炎還是遙遠的事。1月1日,朝聖回來,1月3日,我和太太還如計劃中在閒日去了大棠看紅葉。武漢肺炎正式亮起紅燈是1月23日中國政府決定武漢封城,封了一個近1200萬的大城市,隨後更封了多個湖北其餘幾個城鎮。其實,早在1月中已有零星的輸出個案,那時的重災區是泰國、日本和韓國,香港因為反送中運動的關係,已不是大陸人出外旅遊的首選地方。今年的新年比較早,在1月25日,春運在春節前2星期左右開始,所以到1月23日才決定封城,已有不少武漢人或湖北人出外旅遊,或者到這裡工作的人回鄉或回國,所以一下子這病毒便帶到全中國各省或亞洲各國。而香港首宗個案是在1月23日確診的,是一名內地人從武漢乘高鐵到港,應該是武漢封城前趕搭最後列車到港。

在1月中,這武漢肺炎已在香港廣範討論,袁國勇已鼓吹要常戴口罩防疫,於是港人亦開始搶購口罩。記得那時,我們在香港也買不到口罩,託那時身在台灣的大兒子(觀看台灣大選)在台灣代購,回來帶了兩盒口罩,是最好的手信。到1月23日武漢封城,正式響起號角,表示事態極之嚴重,已到失控的地步。香港人對2003年的沙士有深痛的回憶,所以對戴口罩防疫這意識極為接受,走在街上,戴口罩的人數超多,慢慢地戴口罩的已近99%,沒有戴的通常都是外國人。戴口罩的比率應比沙士時還高。那時除了戴口罩防疫,有很多人鼓吹封關以堵截源頭。可是林鄭政府總是慢半拍,而最討厭的是她嘴臉,只是以政治掛帥,害怕封關中了黃營的圈套,經常的第一句是不會為反政府人仕得埕,永不會說好好研究和部署。相比澳門新特首,一下子就比下來,賀一誠推出的措施就每每針對疫情,往往早著先鞭。早在第一批措施出台,已說有機會封賭場,那時聽到也覺誇張,賭業是澳門的命脈,怎可以封。其後到疫情嚴峻時他就真的封賭場,有言在先,封賭場的命令亦沒有受多大的反對聲音。所以作為一位地方最高決策者不能一早就說這樣不可行,那樣不可行。其實甚麼都可行,最重要是時機和必要性。

在這世上,沒有什麼不可能,就看你有多大的決心和勇氣。中國大陸封武漢,香港漸進式封關。老實說,兩個政府都封得有點遲,但是有封總好過無封,遲封總好過唔封。專家說,早封一日會減少千宗確診,遲封一日會增加萬宗以上。過年期間,我們總戴著口罩出街,初一、初三的黃家大拜年如常舉行,就是初八到妹妹家的拜年取消了,初九的日出長跑會大團拜還是如常舉行。影響是有,但未算嚴重。隨後的疫情慢慢轉急,確診的過案慢慢上升,購買口罩到一罩難求的地步:一盒50個口罩的原價的50、60元,瞬間飆升到近200元,差不多是4、5元一個,真的有點誇張。而政府永遠慢半拍的態度,在此危急形勢,根本就無心無力。政府的口罩庫存不多,不能開倉派發或登記購買,就連派給高危的老弱市民也不敢做。而醫管局都亦只有個多月的存量,面對未知的未來也滿擔心口罩終有短缺的一日。於是坊間市民各人各自努力從海外搜購,一批又一批良心價口罩限量發售,引來沒有口罩的市民對長長的長龍也要排隊。搶口罩之餘,更搶購消毒用品:搓手液、消毒紙巾等等,這類的貨品在超市貨架永遠是空的,隨後就輪到食米和廁紙也成搶購對象。新年期間,這些物品回貨比較慢,所以這類的搶購潮一星期也沒有停下來,這更引來更多人的不安,信心動搖,最後加入搶購行列。而這類的搶購差不多要等三星期後才停下來,因為這類生活必需品真的是貨源充足,只是每天上不切貨架罷了。

今次真正的短缺,還是口罩。原有的生產線根本不能應付這突然超高的需求,所以現時的一盒口罩已漲到近400元,由於源料短缺,成本上升,現在的良心價是近200元。而在短缺之初,已有不少商人或團體發起自己口罩自己做,紛紛設廠,買機器,做口罩,希望日後可以不假外求。原來做口罩的工序並不多,把三層物料壓在一起,再加上掛帶,包裝入盒就成。最重要是無塵廠房和購買原材料(穩定來源),3月初已聽聞有十多間口罩工廠會在短時間投產,就看它的質素和如何取得證証。

今次的武漢肺炎基本上對我這位退休人仕影響不大,最大的影響就是太極班停課,於是每星期二、四的運動就沒有了,在家中也沒有足夠的地方打太極。幸好週日的跑步還是繼續,每週的跑步就成為我的主要運動。平時的晚上飲宴也不多,所以減少聚餐對我沒有什麼影響。還有聖堂彌撒也因害怕聚集群眾而變成集體感染,於是唯有家中祈禱。平時趁天氣好,就出外走走,抗疫行山,走走海濱,曬曬太陽,吸吸新鮮空氣,其實這些也是自己平常也會做的。

香港的疫情高峰應該是在2月中旬,那時打邊爐家族和福慧精舍佛堂,兩起也引至10多人確診個案,每日看新聞都特別留意有沒有突發上升。那時除了中國外,香港和星加玻的確診數字總是名列前矛,幸好數字是慢慢上升,這是因為我們全民戴口罩和勤洗手,因此而沒有大範圍爆發,在這近二個多月裡,我們還是僅守百餘宗確診。現在輪到歐美已經大爆發,他們每天是過千過百地上升,我們的數字已遠遠在大隊尾。我們的確診個案已由本土發病再變成輸入個案,這應是很早以前專家已說會有的第二波。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7 三月, 2020 英吋 時事

 

標籤: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