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武漢肺炎 第二波

31 三月

二個星期前,寫了篇「武漢肺炎 第一波」,想不到這第二波來得這麼快,這麼急。那時歐洲意大利的災情最嚴重,隨後是西班牙,德國,法國,瑞士,荷蘭,英國等歐洲大國,而美國的疫情只是剛起步,只有數千人。印象中,那時只有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的確診過案超越韓國的,現在,美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已超越原發地的中國了,還在迅速攀升,未有放緩跡象。而韓國的確診數字到了8000就真的慢下來,現在已跌出十大;亞洲四小龍,星加玻、香港和台灣更是遠遠在榜尾。

今次武漢肺炎的第一波,始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擴散整個中國所有省份,繼而漫延亞洲諸國,尤其是多往來的國家,即是近來中國的外遊熱點。雖說災情嚴峻,但是大部份國家都有2003年沙士的教訓,在抗疫上的推行大致有效,除了韓國因那新天地宗教關係在大丘市快速擴散,每天是上千升宗的確診過案外,其他國家或城市的個案都是單位數或雙位數上升。香港守了近二個多月,確診人數在那時還是130多宗。可是,到這第二波,只有兩星期,香港的確診人數已翻了幾翻,超越700多宗,今次大部份是從歐美回港避難的。我們還在努力抗疫中,不能讓它變成大爆發,否則地少人多的香港就會有慘不忍睹的情況出現了。

為什麼這第二波在歐美漫延得那麼嚴重?那麼失控?理論上,他們有二個多月的時間去觀察這疫情在亞洲如何肆虐,應該有充足時間去準備,去預防,去處理。可是當這疫症真的到來,他們卻是毫未反抗的能力,一敗塗地。第二波的號角在意大利響起,意大利的北部首先成為重災區,由起先每日過千的上升,到每日幾千上升。意大利的北部有米蘭商業大城市,其他區域亦是重要工業區,所以在起初封城計劃展開得較遲,當然封城並不是個容易做的決定;可是到封城時亦做得不夠嚴謹。這不像武漢封城,封小區,真的處處有人監察。所以失陷後,更難以堵截它的傳播。再且,意大利老年人口偏高,僅次於日本,而這疫情對老人的影響最為嚴重,基本上原有的醫療設施不足以應付這突發的需求,沒有適當的護理,染病和死亡只是一線之隔。所以意大利的死亡率高達10%,遠超平均3%或武漢4%之上。看到中國、韓國和意大利的疫情爆發,各國都馬上加強防疫,可是面對著這隱形的敵人,歐美各國都相繼敗下陣來,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1. 態度的輕視:對歐美來說,他們沒有2003年沙士的慘痛經歷,每每對這武漢肺炎當嚴重一點的流感處理。英國首相的佛系對應心態,嚇怕多少港人,馬上安排仔女回港;美國總統在3月中還在言詞上和中方爭辯。在中國或在亞洲肆虐時,他們都有看花生Show之嫌,在國內從未認真作預防,堵截的計劃和佈處。總覺得這是他國的事,想也想不到,疫症叩門時自己國家擋也擋不著,瞬間淪陷,而且來得比亞洲更兇猛。相反來說,星加玻、台灣和香港在沙士時都有血的教訓,面對疫情,全民都努力抗疫,嚴陣以待,不想重蹈往日覆轍。
  2. 文化的差異:帶口罩、勤洗手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禦措施。可是,在歐美文化,他們非常抗拒帶口罩,他們的理念是有病才要帶口罩。所以,他們對亞裔人仕帶口罩防疫是說他們製造恐慌。在奧地利有一位議員帶口罩出席議會被命令除下,否則趕出議會。而今次的疫情之所以傳播那麼廣範和快速,是因為一些隱形病人的存在。他或她已被感染但病徵未發出來,沒有發高燒和咳嗽,可是已帶有病毒可以傳播給別人。而帶口罩正是防範自己是帶病毒去傳播別人或防止別人傳染自己。在2月頭香港已差不多全民帶口罩了,但是還有很多歐美人仕質疑帶口罩的成效,到了這個地步也不是全民帶回罩。
  3. 禮儀的差異:歐美人仕和亞洲人在遇見朋友的禮儀是不同的,他們會互相握手,擁抱和親面。越是老友就越會做齊這三個步驟,可是在華人社會,通常新相識才會握手,或者好耐無見面的朋友才會握手或擁抱。而這類的禮儀,在傳播觀點上屬於親密接觸,在疫情肆虐期間更屬於高風險行為。我相信第二波初發於意大利,是因為威尼斯的2月面具嘉年華會。在狂歡下,那些隱形病人和其他人擁抱和親吻是極平常的事,所以隱形病人傳播至全歐洲和美洲。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1 三月, 2020 英吋 時事

 

標籤: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