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行山抗疫 – 金督馳馬徑 寶馬山

18 四月
行山抗疫 – 金督馳馬徑 寶馬山

4月10日(星期五)
昨天趁好天氣,一個人去行山。今天的天氣已有所改變,天陰間中有陽光。四天的復活節公眾假期亦正式開始,在抗疫中,已沒有什麼節目可以選擇,除了行山是最健康的活動。9時許,和太太到後山行山,柏架山,舒展筋骨,吸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氣。從康怡行落康景方向,進入登山步道,就除下口罩。這段期間,柏架山是滿多人來走動的,因為交通便利,但是大部份人都是沿柏架山道大馬路上山,只有熟路一點的才會從康景花園這一邊出發。所以這裡的人相對少。未出發前,心中已有路線圖,今天會上高一點,行金督馳馬徑去北角。所以今次也是沿引水道上山,經康柏橋,再上二戰大爐灶遺址。在這裡休息一會,繼續上山。今天太太的狀態不錯,沿途步伐不算急,就是少休息,她也應付得來。沿著山脊上山,不久經過林務站,再行一段大斜路,我們就出到柏架山道,未出之前,當然看到那次和大仔下雨行山的另一小路出口。

進入柏架山道,就想進入附近的金督馳馬徑,可是太耐沒走這段了,記錯方向往上走。走了十多米,就發覺有錯,轉頭落山,在出口再行一小段,就看到金督馳馬徑的入口。當時的柏架山道都幾多人,不停地有人從山腳行上來,亦有不少從大風坳行下來。當轉入金督馳馬徑,遊人就比較少,在一個觀景台拍過照就起步。自己從新開始行山是始於2015年4月和舊老細再行鳳凰山,在這個網站也沒有紀錄過,那麼一定超過十年了,應該是兒子還是讀小學時帶他們來行過。雖然隔了那麼久,但是這段路基本無改變,寬敞,視野開揚。行在小路,十分舒服。今天天氣非常好,放晴但不太熱,涼風甚多。雖然沿途樹蔭不多,但是行來也甚舒服。這金督馳馬徑是大路一條,久不久才有一條上山和下山的支路,上山是上小馬山,下山是落柏架山道。繼續前行,就來到一個大支路,直行大路繼續繞山行,或是上一個小山坡捷徑馬上到另一端的金督馳馬徑,如這樣行會行少最少分鐘路。可是,我們今天是閒遊,有的是時間,所以繼續繞山行。行多約十分鐘,又有支路。直行大路繼續繞山,另外走一捷徑馬上到寶聯徑,還有上山到有一條小徑,寶聯徑可以直接行落觀景台。印象中,我們未到過這觀景台,於是轉上山路。這觀景台並不高,上不久就到了。初時還覺得這觀景台只是一般,只有數棵大樹。可是走近一點看,就看到有個位置景觀甚開揚,更可踏上一塊大石,飽覽山下魚則魚涌風光。這裡是北角山頭的最北面,與太古坊的大廈十分近。

在這裡休息一會,再前行落山,返回金督馳馬徑。在這裡,我們可以順行繼續我們的目的地進發,可是在這裡,有條寶聯徑行落賽西湖大廈,以前我們就是走出金督馳馬徑。今次不是想走出,而是我想到途中的寶馬山,看一看寶馬山山頂有沒有黑白柱石。這一來一回,並不會太花時間,於是順著寶聯徑往下走。下降不久,就轉入上寶馬山的小路,這山當然不高,比觀景台還矮。上到頂,是一個晨運公園,並沒有黑白柱石。

隨意拍過照,就原路返回金督馳馬徑,繼續前行。不久到了一大水溪,溪旁有一條小路上山,相信這是較有名氣的小馬坑山路,日後有機會會試行。繼續前行,終於到達我們的目的地,紅香爐峰前的出口,從聖貞德中學返回寶馬山道,乘綠巴到天后。

今天行了這6.7公里,用了2小時20分。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8 四月, 2020 英吋 行山

 

標籤: ,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