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大腸癌再復發 準備篇

17 七月

擾攘了近三星期的胃病,終於證實是腸塞而不是胃病。食量已不多,總是感到肚脹脹,隔幾日就嘔吐一次。嘔吐過後又覺舒服一些。6月30日急症室入院,才找到真正原因:腫瘤在腹腔淋巴內近小腸位置復發,引至小腸塞,胃不落格而引至嘔吐。整體上,在患病時精神是有的,只是到了胃積聚了不少消化物而不能落格,那時就最不舒服,厭厭悶悶,想吐又吐不出。而由於食不多,營養不夠,體重迅速下降,2星期就跌了8磅。所以現在找到病原,心裡就踏實一點。

由於今次,嘔吐是表徵,腸塞是原因,而最終原因是大腸癌復發。要解決腸塞並不是服什麼特效藥就成功,而是要抗癌的藥物:化療藥和標靶藥來應付癌細胞。何時開始,就看我的身體狀況。在醫院內,醫生已測試,流質餐和粥餐應該無問題,小腸是變窄而不是完全堵塞。所以出院後是粥餐,盡量不要讓小腸有太大的負荷,不要刺激小腸,那樣到化療開始,小腸的問題自然解決了,那時就可如常進餐。

覆診日期是7月14日(星期二),自己就要在出院後這段期間調理身體,期望身體回復好一點才去打另一場的抗癌之戰。在醫院內,腫瘤科醫生只說重用上次成功抗瘟的藥,卻沒有說要打多少次化療針,去年腹腔長出許多腫瘤,要經過6次化療再加電療才徹底清除。而今次只有二個腫瘤在小腸附近,和肺部也有一處有腫瘤。理論上無上次那麼嚴重,還是要到7月14日見了醫生才知道詳細治療方案,唯一知的太近小腸,今次不會電療。

7月4日(星期六)至7月12日(星期日)
7月4日(星期六) 出院後的第一天,全日是流質餐,早餐是1罐加營素,午餐和晚餐都是1樽保力康。今天開始食雲芝作為附加的抗癌補充劑,早午各二粒。早上和太太行街市,買了大量生果。
7月5日(星期日) 早上如常去維園跑步,自己吸收能量有限,只是步行一圈,呼吸維園空氣,早餐食純米粉和少些蛋。午餐又是1樽保力康。晚餐,外母準備了魚粥,吃了一碗。回家再飲1樽保力康。
7月6日(星期一) 早上飲一杯鮮奶,鮮奶落胃的感覺頗好。午餐是1樽保力康,下午3時和太太去見招醫生,他是私家腫瘤科醫生,聽聽他的專業意見。上次復發,我們也有找他。他說腫瘤在大動脈近小腸處,近十二指腸,小腸變窄而引至腸塞。而東區醫院所提議的重用舊有的化療藥和標靶藥也是恰當,他更說由於腫瘤不大,1、2針應該有效果。
7月7日(星期二) 早餐是1樽保力康,10時半去看曹醫師,他為我開出新的藥方幫助舒緩小腸的不適。回家以米粉加蛋作午餐。晚上,再到外母家吃飲湯。外母已為我預備魚粥,吃了一碗。可是由於這幾天已吃了不少非流質,米粉或粥餐,雖然量是不太多,但點滴的積聚都令腸有一定的負擔,今晚終於又感受胃頂頂的感覺。這個感覺擾攘一整晚。
7月8日(星期三) 經過昨晚的經歷,今天還是變回流質餐,全營養奶。正午,去將軍澳探朋友。晚上,就在家裡飲流質餐看賽馬,所以沒有落去外母家。今天開始飲新中藥,看看是否可舒緩小腸的不適。
7月9日(星期四) 為免腸胃過度反復,這天還是流質餐。今天,早午晚三餐都是1樽保力康營養奶。這營養奶是營養師推薦的,因為高營養,每樽有400Kcal,當然包括其他的維生素和各類鹽。一樽可抵2、3罐加營素。老實說,加營素的入口最簡單,如飲一般朱古力奶。而保力康則傑d,味道不及加營素。對我而言,中藥是苦苦的、而最難飲的是醫院內的鉀水,所以飲這些營養奶絕對沒有難度。
7月10日(星期五) 不知是連繼二日的全流質或是新中藥的成效,今天感到腸胃好得多,當然臨近覆診,也不會急於求成,還是流質餐,主力營養奶。今天再加飲酵素,每天飲一小杯會對腸有幫助,這是朋友公司的產品,韓國製造,4湯匙再加水,入口如酸梅湯。晚上開始在外母家食小小飯。
7月11日(星期六) 早上在家食早餐,隨後和太太到超市買碎肉煲粥,生果和一些雜食。由於近來疫情嚴重,自己都沒有四處逛,留在家中。這幾天晚上都得不太多,所以下午都有睡午覺的習慣,通常太約1小時。
7月12日(星期日) 早上如常去維園跑步,先步行一圈,休息過後,又再行一圈。再打了一套八段錦。做了那麼多運動,也擔心體力不夠,畢竟自己吸引的能量有限,不能過度消耗。早餐食純米粉和少些蛋。午餐又是1樽保力康。晚餐,食少許飯。回家再飲1樽保力康。
這個星期主要是流質餐,加粥餐,再加少許飯餐,盡量保持營養。所以最留意體重有冇繼續下跌,幸好自從加了營養奶後,體重就止跌。上次出院時最低是117磅,現在就118磅左右,剛起床是117.5磅,下午時段,有時又可上到119磅之上。理想的體重當然要上回原先128磅,這需要一段時間,讓腸胃回復正常,就會慢慢上升。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17 七月, 2020 英吋 疾病, 家庭

 

標籤: , ,

1 responses to “大腸癌再復發 準備篇

  1. mynewchapterinlife

    17 七月, 2020 at 11:54 下午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