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紓緩部覆診

20 十二月

12月2日(星期四)
出院那天,已攞到腫瘤科覆診的日期。今次不是以前常去的腫瘤科門診部,而是紓緩部。基本西方醫藥對我這結腸癌的病者,可用的藥物是用盡了。第一、二線的XELOX和FOLFIRI已用過,癌細胞已有抗藥性,在今年初,再轉用第三線的TAS102,但是到最後,還是擴散到肝臟,而醫生也檢測過基因,看看是否適合免疫治療,免疫治療是最後一著,可是基因並不配合,所以他們決定放棄再用任何抗癌藥物治理,而轉介我到這紓緩部跟進。紓緩部也是在東座大樓,在L2地庫,就在放射性電療部的門口。那年做電療時每天也經過。今天和太太一起前往,今天是第一次覆診,程序都不甚清楚,只知道今天會見社工、醫生和護士。首先要到L1交覆診費,然後到紓緩部的候診大堂,一進入去,就有穿綠衣的助護登記,還叫我們找座位坐。大堂並不算太大,這個時段到來覆診的病人也不算多,通常都有家人陪伴,病人的人數在10個以內,各人坐在疏化上,而我則找了一張像按摩椅的大椅坐,這張大椅還可伸出變成一張臥椅,我就臥椅上,慢慢等候,而太太則四處看看,拿了一些資訊單張和一本與肺癌共舞(一位女醫生寫她的晚期肺癌經歷)。

等候的時間比想像中耐,人不多,理論上應該可以好快。等了個多小時,才見駐院社工,在一間小型會客室見面,首先做個簡短的問卷調查,然後再以閒談形式去了解我的心理狀態。癌症是不治之症,尤其是對晚期病患者而言,基本上用藥物治療也只是延長生命為目標,並不是根治,到最後,癌細胞會產生抗藥性,繼續它們的快速生長,直至摧毀那個體的生命為止。所以許多人都知道進入紓緩部就是進入人生最後的倒數階段。許多人不是那樣容易接受這事實,精神會變得不穩定,憂慮及失眠,而社工就是想了解病者的心理質素,看看要否轉介心理醫生輔導。熟知我的都知我心理質素甚好,早在初發或復發,都已安然接受這命運的安排。而今次的西醫宣佈放棄治療,對我來說是一個好決定,我可以安心去接受中醫治療,對中藥的成效,我覺得應比TAS102成功率高。所以說由紓緩部跟進我的過案,心理上我亦沒有任何包伏。而我亦在今年已和太太和兩個兒子細說情況,要說的大致上已說好,亦得到他們的了解和支緩。整體上,抗癌已過5年,可以說已經有賺,餘下的日子,只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再且這5年內,自己的抗癌經歷並不算太辛苦,應該有更多人有更多的副作用纏繞身心,更心力交疲的情況。所以我可以說,現在的情況,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最後,我還有中醫這個希望,曹醫師跟進了我的病情5年,好大機會我可以與癌共舞,一起生活。對我的心理質素,那社工也沒有任何問題,可是我太太是個感情較豐富的人,在大堂看到那些病患者都比較年長,所以在閒聊時,一時間淚水就出來了。社工連忙問是否想接受心理醫生幫忙,她說不用,這只是一時的感觸,基本上她也接受了上天的安排。我倆都是天主教教徒,對主的安排並沒有什麼懷疑。

見過社工後,又返回大堂,今次又等了不少時間,大堂內的病者已一個一個離去。近12時半,我們終於可以見醫生了,是一位較年長的女醫生。不知是否是第一次到紓緩部覆診,還是這裡的醫生看診比較仔細,今次的覆診時間比過往耐,完全沒有來去匆匆的感覺。在輕問病歷後,就叫我臥到床上看我的傷口,還摸附近肌肉情況。我說每當我平臥,就感到腹部肌肉非常緊。她說我是第二次做開肚大手術,傷口的癒合會比較耐,不能太心急,更指出我腹部腫瘤位置。由於現在十分消瘦,我差不多可以摸到它的存在,就在腹部(近以前造口的位置)的皮膚之下。由於不會用任何抗癌藥,女醫生只會跟進我食開的藥丸,如薄血丸、胃藥、保肝藥和鐵丸。日後如身體有任何不適,緊急的就到急症室,非緊急就可致電紓緩部要求約見醫生,如不急切更可等到下次覆診時間。我在1月下旬有個CT預約,所以下次覆診就按排在2月底。見過醫生,就返回大堂,等候見護士。因為所以病人已離去,很快我們就到另一房間見護士。護士主要解釋「預設照顧計劃」,希望病人要與家屬商量日後將來病危時的照顧計劃,心肺復甦術及其維生治療的取向,派了一本小冊子,希望我和家人溝通後填寫,下次覆診時交回。最後拿著覆診紙、藥單、小冊子離去。離開醫院前還得去藥房取藥,放下藥單又要等半小時,才能完成今天的任務,又是一個勞累的半天。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 十二月, 2021 英吋 疾病

 

標籤: ,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