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ategory Archives: 時事

抗疫第一針

這二年,新冠狀病毒流感疫情恣肆,我的預防主要是戴口罩和勤洗手,至於打疫苗針則很少考慮,一來香港大爆發的機會並不高,自己又不會四處去的,感染的機會相對低;二來太早打,反而到大爆發又要打加強針,早前打的是白打。可是今次的Omicorn真的來勢凶凶,由於它的傳播力非常強和快,就令我覺得這今次真的要打疫苗作預防了,眾所週知,打了針亦會抵抗不了這Omicorn,但是發病時,重症的機會就低好多。這個好處是不容輕視。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政府已宣佈農曆新年後,會在食肆實施疫苗氣泡,沒有打疫苗針的,不能進入所有食肆。晚飯是不會出街食,可是早餐或午餐總會找食肆。與其等一張醫生證明不適合打疫苗,手續應該是頗複雜的,倒不如直接去打疫苗就簡單得多,老實說自己從不擔心那些疫苗針的副作用,要來的就會來,避也避不了,相對我們癌症未期的死亡率,真是小毛見大毛。12月底,Omicorn終於在香港開始傳播,在1月2日我馬上在網上預約打疫苗針(復必泰),隨後2天,Omicorn的傳播越來越多,越來越廣,網上預約的打針位馬上爆滿。幸好自己先人一步,不用徬徨。

18-Jan-2022 (星期二) 

第一針的日期,自己選了1月18日,這個星期並沒有特別節目,而且和新年相隔近2星期,就算有大不適,也不會影響自己過年,而第二針就選在新年後,初八。早點完成二針,身體得到多點保護。今次打針,除了我之外,還替外母預約。外母年齡超過80,屬於高風險族群,本應早點打,可是她對打疫苗針有點抗拒,相信她的朋友們也很少打,所以推動力。現在,我們還是以疫苗氣泡這個新措施作誘因,唔打針就連飲茶也沒得去,她才沒有反對。所以今天下午2時半前,我和外母一起來到西灣河疫苗接種中心(復必泰)。我們乘地鐵前往,一出地鐵口,就看到一條長長的人龍,我還對外母說,這條龍相信是來打疫苗針,沒預約的人龍。我們繼續前行到體育館門口,可是到了才知道,這人龍全是預約的,只是這時段最多人到來,才出現人龍,我們唯有走回龍尾,慢慢地跟著人龍前進。人龍雖長,幸好前進的速度亦不算差,5至10分鐘我們又返回門口,乘升降機到2樓。太太去年打第一、二針時,我也有陪伴,所以大致上的流程我還記得。出升降機後,再排一條短人龍,隨後到登記枱核對身份證,再去等候區。剛坐下來,就有人講解疫苗針的副作用,隨後再下半層樓到打針區,馬上引到第7號帳篷,我和外母一起進去,外母先打。打針的護士非常熟手,我穿得衫多,也不用除衫或拉高衫袖,只要鬆開衫,露出膊頭,她就在膊頭下的肌肉注射,一點也不痛已完成。拿回行裝,外母已在休息區坐下來,而我被引領到休息區的另一邊坐。休息15分鐘,我們就可離去。乘升降機返回地下,這時已沒有任何人龍了。

我和外母身體並沒有任何不適。打針當晚,針口有肌肉痛。這肌肉痛到第二晚已退減。而第二日起床,只是覺得身體虛弱一點,沒有頭痛,發燒的症狀。再過一天,就完全回復正常了。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7 一月, 2022 英吋 疾病, 時事

 

標籤: ,

東岸公園

12-Dec-2021 (星期日)

因有多人參加了荔枝窩郊遊,所以我們星期日打八段錦活動也停了一次。那天下午天氣太好了,自己現在的身體情況不能去遠的郊遊,但是看到好天氣總想出外走走。在港島剛好有一個新景點,初時人山人海,現在應該回復應有的訪客人數,於是和太太商議在午餐前去看一看她的風光。這個新景點就在炮台山附近的東岸公園。其實太太自己已去過一次,看日落景,如遇到彩霞,那裡應該是上佳地點。可惜太太去那天,只是一般,未有驚喜。

乘地鐵前往,由炮台山站行去也要15分鐘。當然因為太太已去過,今次不用我去找路。去到屈臣氏街就行上海濱就找到入口。並不難找,其實如果從天后站出來也可以,應該步行時間差不多。我們在11時15分到達公園,入口東區走廊的橋底下,穿過高高的橋底,就看見廣闊開揚的維港,到來的遊人並沒有人山人海那麼多,但是也不少。最前是一個覆蓋綠色的閒適區,不少港人架起帳篷,就當自己身處郊野。再往前走是一列堤岸和數張木椅。我不能行得太久,找到一張沒人的座椅就坐下去。看看藍天,看看維港,也是心花怒放。太太就四處找靚景拍照。這公園是可以帶寵物的,所以有不少人帶同愛犬前來,讓牠四處奔跑。

我休息足夠,晒夠陽光,就與太太會合,前往正式的堤岸。一條不算太長的防波堤,伸出維港。一邊可以看到銅鑼灣避風塘,另一邊則是維多利亞海港,對正最美的尖沙咀那段。如果是日落時段到來,就可以看到橙黃的天慢慢變色,前景是高樓大廈的剪影。當然現在是正午時分,我們也可以看到藍天藍水,不時帆船從避風塘駛出。景色也是不錯。

整個海岸公園還有不少特別擺設,巨大的「VICTORIA HARBOUR」有色彩,也有燈光效果的,讓我們可以隨意取材。最吸睛的,當然是堤岸盡處的「花芯」形的排風口。站在這裡,就有360度的維港風景,整個人被維港完全包圍。我是東區人,對這新景點表示非常歡迎,只要肯走出來,香港美麗的景色就等著我們細看。美麗的維港、美麗的日落景,不用收費就可看到、親身感受到。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5 一月, 2022 英吋 旅遊, 時事

 

標籤:

中環街市

4-Dec-2021 (星期六)

保育後的中環街市終於在今年的8月底重開,重開的首個月當然人流如鯽。現在隔了差不幾個月,相信人流已不會像初時水洩不通,不能細看的情況出現。出院後自己的身體只是一般,還未回復可以四處閒逛的地步,這是急不來的。幸好只要不太長的步行時間,或者有多處休息的地方,自己也是想出來走走,總好過坐在家中,星期六下午就約了外母一起前往。

這保育計劃已拖了20年,所以年輕的也未見過它的街市真身,就算我們這些60後,到過街市看過買賣情況的機會也不多,畢竟自己又不是在那區長大的。印象清晰的已是它在環保中,頂層變成一條行人通道連往半山的自動電梯。下午乘地鐵前往,在中環站出,再沿德輔道前行。很快就來到中環街市,現在的入口在以前三聯書局那邊,地下是超市和多種類的小型食肆,賣的是高級凍肉、火腿、牛扒、高級海鮮和有機生果菜蔬的商店,還有餐酒和特式手工啤酒等等,二樓和三樓是各類所謂懷舊店舖。不要期望可以看到以前的特式店舖,除了一、二個特別裝修而保留少許以前的景觀,米舖,大部份的都是比較現代的店舖但又賣那些懷舊產品,是好是壞,則見人見智了。整個街市,是活化舊街市,真正保留就只有那水磨石扶手樓梯,亦是眾人前來主要打咭位。現在還有免費的導賞團帶領市民細看街市和聽他說的舊日故事。這座活化街市另一特式,就是它有一半的空間用作消閒空間,現時中庭位置變成休憩空間,所以除了店舖外,來坐坐看看昔日情懷的港人亦甚多。

其實中環街市的面積比想像中大,最後我們也在這裡流連了過多小時才離去。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4 十二月, 2021 英吋 家庭, 時事

 

標籤:

斷捨離—衣服篇

自己愛好收集東西,如書本、可口可樂、水晶、旅遊紀念品等候,在不知不覺間,發覺整間屋都是這些物品。其實近這幾年間,已停止購買這些物品(除了旅遊紀念品)。二年前,更開始賣出收集20多年的可口可樂樽或罐,清了大約1/4的藏量,把珍藏以合理的價錢賣給有興趣人仕,是我的心願,餘下的可口可樂收藏品相信要大幅減價才有吸引力。最近,知道明年開始徵收垃圾收費,自己就想在收費前,清掉一些留著而又沒有再用的物品,第一個想到,就是衣服。

這十多年的跑步,參加過不少比賽,大部份比賽都有T-Shirt留念,而這些跑T也沒有時間著來跑步練習或比賽,因為擁有的已太多了。所以近年已少買T-Shirt,而這些累積的跑T,如果設計差的或功能性差的,拿到了就掉了,也不可惜。可是有不少設計不差又功能性好,於是就留下一件又一件。跑T,有背心的、有短袖的,也有長袖的。打開櫃桶,發現甚多T-Shirt是沒有著多年,或是一年只著一、二次。可是這些跑T而又沒有破爛,看了還是真的多了,而自己可以復跑的機會也不大,於是下了一個大決心,要對這些衣服做一個斷捨離,把一些可以掉的盡快掉了。於是每件也看一看,掉了3大袋衣服。現在只會留下渣馬跑T作留念,其餘的都會掉。除了T-Shirt,就連褲(短褲或長褲)、西裝也順便清理一番。西裝著的機會是更少,現在參加婚宴,也穿Smart Casual為主,於是拿掉數件西裝,只保留2件大哥親手做的。

2套是巴黎世家Balenciaga的西裝,著的次數也不多,雖然已有十多年,但是仍然非常新淨,掉了甚可惜。於是從袋中拿回來,放到拍賣網,看看反應,如果放網2個月沒有反應才掉。可是放上網一星期後,得到超多的反應,可能自己定的價錢太吸引了,冬天西裝一套只要300多元。後來才知道,這巴黎世家現在還甚流行,所以在價錢吸引,引來不少買家。就在自己的休養期間,到太古站交收2次。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 十二月, 2021 英吋 家庭, 時事

 

標籤:

武漢肺炎 第四波

武漢肺炎,由2020年1月中開始,一波又一波地影響整個香港:1月的第一波是由中國內地帶來香港,令香港一下子瘋狂搶購口罩;而到3月的第二波是由於武漢肺炎在歐洲開始擴散,多國開始失控,好多從歐洲回來的港人或避難的歐洲旅客,把已變種的武漢肺炎帶來香港,而回來的港人或旅客都喜歡到酒吧流連,所以病毒迅速漫延;到6月的第三波,則由免檢疫的海員或航空機組人員所引致,再經的士群組、茶餐廳群組,感染過案瞬間上百;而今次的第四波,源頭是跳舞群組。想不到在香港有這麼多人喜歡跳這懷舊舞,而今次的變種傳播力特別強,在未有病徵出現前,感染者已變成帶病毒者,在不知不覺間傳播這病毒。跳舞時除下口罩,跳那些貼身舞,唔感染也難。再且導師遊走多間跳舞場館,(富貴的專人場館或大眾的酒樓舞場),於是這跳舞群組一出已過百,再一代傳一代,現在已有五代,跳舞群組人數亦超過700多人,富豪有富豪感染,平民有平民感染,而病毒是不看富或窮的,一有機會就會傳播。每天只看見超過100人受感染,而不知源頭的也超過30人,情況不到你不擔心。在11月中時,還期望疫情減退,可以開始出外旅遊,政府已和新加玻達成旅遊氣泡,準備12月初可以開始。現在這第四波來得急且兇,就連年輕的被感染後也會瞬間奪去性命。那旅遊氣泡亦自動爆破。政府唯有匆匆提升防禦措施:四人限聚令變成二人限聚令、晚市也要在六時停止,只做外賣,迫港人不要晚上流連街上。公務員又如3月般在家工作,期望減少人流。健身院,美容院等等都要關門,酒吧、Karaok,麻雀館等已在上一輪停止營業,

到了第四波,香港政府才正式推出防疫酒店和由專車把那些通過檢疫的旅客送到指定酒店,開始他們14天的隔離。老實說這措施是絕對有效減低傳播風險,不知為何香港政府到了今天才鼓起勇氣走出這一步。從經驗看,第二和第三波絕對是把關不力的結果。這病毒只會越變越聰明,變得越來越難捉摸,潛伏期長,傳播力高,而致命性更會提高。12月中,英國又發現新變種,傳播力高7成,今天看新聞,南非發現新變種比英國的更厲害。現在全球人類期望是疫苗真的有用,可以揭止病毒的傳播,香港政府說1月會有疫苗運到香港,現在正成立小組,看如何把港人排輪候次序打這疫苗針。近7百多萬人口的香港,不知需時多久才完成,每人還要打2針才有效。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4 十二月, 2020 英吋 時事

 

標籤:

武漢肺炎 第三波

武漢肺炎,由1月中的第一波,到3月的第二波。到6月幾次十多天的零感染,看似很快可以擺脫武漢肺炎的陰霾,可是到7月初,第三波還是來了,一下子多源頭感染過案,的士群組,茶餐廳群組,感染過案瞬間上百,慈雲山、黃大仙更是重災區,商場變成死城。而最不幸的是今次多個安老院亦受感染,已經是體弱多病的老人家,一旦感染,每每有死亡的危險,於是死亡數字就開始攀升,到今天已有88多名因武漢肺炎而死亡的香港人。

其實在疫情中,港人的戴口罩率已有99%,應該有力防禦這疫情的傳播。在炎炎夏日,走在街上,這百分率從未低過,而且港人的防疫意識仍是高昂,口罩有人甚至戴二個。可是第三波還是阻擋不住,其原因是因為一些括免檢疫人仕頻繁進出香港,今次不是跨境的貨櫃或貨車司機,而是航空機組人員和貨船船員。今時今日,這疫情已漫延全球,有些國家的確診數字是相當高,所以任由這些免檢疫人仕進出,就如開了後門讓這武漢肺炎重臨香港。這些人仕大多乘的士到市區,所以的士司機群組最先中招,而他們又喜歡聚腳茶餐廳閒聊,所以茶餐廳群組又成第二批,於是一批又一批的隱性傳播者就在市區內播毒了,弄到人心惶惶。在鐵證如山下,政府才收緊這二類括免人仕,老實說如果疫情在大陸再爆發,政府也要研究如何收緊跨境司機的檢疫安排,不能說香港需要大量的物資運來本港而不作監控。

當每天的確診過案超過100,政府就擔心這會弄跨整個醫療系統,今次的感染人仕的平均年齡比第一第二波為大,老人大多有長期病患,不像那些年輕人可以大用治療也會慢慢安好,住院日數多,空置病床就越來越少。在八月中,政府希望在中央的支持下,透過大型的檢測可以早一步找出隱形傳播者,原意是不錯,可是由構思到實行,需要一段頗長的時間,令效果成疑。我看政府本來想將大陸那套檢測方案整個搬來香港用,可是又經不起各方面提議,初商再初商,變成現在的港版方案。眾專家已說,要這次全面檢測成功,參與人數一定要夠多,最好有2、3百萬人參與。可是天也不幫政府,當計劃的細節慢慢出台時,這第三波的疫情亦慢慢舒緩,由100以上,到100以下,再到50以下,上星期已回落到10多宗。畢竟港人戴口罩真的是有效的防疫方法。到9月1日正式檢測,但是很多港人已覺成效不大,就看2星期後,這全民免費檢測找到多少隱形傳播者。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1 八月, 2020 英吋 時事

 

標籤:

武漢肺炎—數字的背後

在這段抗疫期間,每天都看著確診數字過活。

武漢肺炎是始於去年12月,但是開始令人感到擔心是在今年1月中,網上開始流傳武漢有高度傳染性的疾病正在漫延。時值春運剛開始,一些在武漢工作的人亦開始回鄉過年,又有一些武漢人開始出外旅遊,所以一下子這在那時還是不知名的病毒就向全國或全世界擴散。1月13日,泰國和日本已有第一宗確診過案。在1月23日中國政府終於決定把武漢封城,這麼遠、那麼近的病毒響起雷厲的警鐘。在那時,這武漢肺炎還只是主要在中國大陸各省市陸續爆發,相對於國外,較為引人注意的就只有香港、澳門、台灣和星加坡,這些比較與中國頻繁往來的地區。2月中,韓國大邱市新天地教會引發大規模爆發,瞬間吸引全球的目光。另外,2月初,鑽石公主號在日本橫濱又發生大規模爆發,差不多向全世界宣佈郵輪由天堂變地獄。那時,歐美地區只有零星的確診數字,對這武漢肺炎的威脅從未有在心,未有作任何預長遠預防的準備工作,只有看花生騷的心態。英國首相的佛系心態,美國總統還在針對和玩弄病毒的名稱和由來,就可知一班。他們以為防止發高燒人仕入境就可以有效堵截病毒的散播,可是今次的武漢肺炎的病人在開始發病前已可無形散播病毒,他們在不知情下把病毒散播,更何況還有少數忍瞞病情的人存在。

以下是2月3日 和 3月9日的數字:
中國以80735人居榜首,南韓以7478居次名,歐洲的意大利剛大爆發7439第三名,伊朗也有大爆發7161第四名。而香港(115)和星加坡(98)。

其實意大利的大爆發,真正是一發不可收。在2月底,開始爆發,瞬間跳上全球第三位。更由於它的變種,它的殺傷力和傳播力更強更快速更廣闊。歐洲和美洲都是源自意大利的,經過2月中的威尼斯嘉年華會,各旅遊回歸本國,就把病毒帶回自己的國家。首先淪陷的是意大利,其後是西班牙、法國、德國、瑞士、英國、等等,越是大國、情況越是嚴重,因為人口流動越高,越容易散播病毒。意大利確診數字不久超越中國,到歐洲各國覺得事態嚴重時,都決定封城。無奈遲來的封城,雖然有助減慢傳播速度,但是對已落地生根的病毒來說,它還是肆虐於各國。當中國疫情已受控,確診數字還是8萬多,意大利的確診數字不久超越中國,向10萬、20萬進軍,其他歐洲諸國亦雙雙超越中國,進入10萬、20萬的區域。在歐洲,不單確診數字高,還有是死亡率也出奇的高。在亞洲,死亡率是3%,最嚴重的武漢市也是6%,可是在歐洲的國家是普遍是10%,只有醫療水平極高的德國和瑞士的死亡率是低的。某段時間,新聞的播導只會說那天的死亡數字,就可知情況有多壞。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英國都是歐洲的大國,人口有5千萬至8千萬,就算確診人數上升到20萬,佔人口比率也不到0.33%。可是很多小國,就如瑞士,人口只有8百萬人,確診數字是3萬人,佔人口比率也不到0.38%。當我們香港有百多人確診後,已擔心醫療系統無法承擔日益漸多的過案,所以很難想像瑞士是如何面對這樣的龐大的醫療需求。

以下是4月3日的數字:

世界就是這樣:沒有最嚴重,只有更嚴重。當歐洲在3月中大爆發,這個大火球終於吹到一路看花生的美國,繼而巴西、俄羅斯等國。南韓爆發初期是每天是1千1千地攀升,到4千左右就停下來;而意大利則2、3千地攀升,到6千左右就停下。要知道10日6千就是6萬,所以意大利很快超越中國。其實西班牙和法國的數字也是差不多。可是來到美國,美國的人口是3億,在大美國主意下,他們的情況和歐洲情況不遑多讓,他們都普遍抗拒帶口罩,認為有病才需要帶。歐洲的教訓未足以警示他們,所以美國的爆發比其他國家更嚴重。從確診數字我們可到它嚴重性,起初只是萬多人一天,轉瞬就上升到3萬多人,3天就是9萬,就已超過中國多月的總數。10天就是30萬,也超越任何歐洲國家了。已記不起那一天美國的確診數字超越100萬,那時它每已由高峰近4萬回落到2萬多,但是我心中已計算,50天後又是一個100萬。到今天它的數字是175萬,還差25萬。而現在每天還是2萬多,如無意外2星期後,美國的確診數字就會超越200萬。3億人口的美國,說多它未及中國,中國有近14億人口。他們的抗疫政策是完全失敗,中國的武漢封城,就把確診數字壓在8萬左右,由1月底到5月底,就在8萬左右。韓國的封城,也把確診數字壓在8千左右。意大利已完全相信口罩是預防擴散的重要政策,可是美國,回落到每天2萬多人時,已開香檳慶祝,看電視新聞,帶口罩的不到一半。在香港,我們已有十多天零確診,但是走在街上,戴口罩的也有90%,早一輪是100%的。

以下是4月10日和5月29日,全球Top 20 的確診國家:

4月是歐洲天下,來到5月是美洲天下,美國繼續遙領,巴西僅隨其後,智利、秘魯和墨西哥也在20大。

as at 10-Apr-2020
國家/地區確診死亡死亡率人口確診率
全球總計1,636,45497,7365.972% 
1美國475,79817,0443.582%329,000,0000.145%
2西班牙157,02315,96910.170%45,800,0000.343%
3義大利143,62618,27912.727%60,000,0000.239%
4法國120,74812,22810.127%65,600,0000.184%
5德國120,1862,6072.169%81,400,0000.148%
6中國大陸81,9073,3364.073%1,300,000,0000.006%
7伊朗68,1924,2326.206%83,200,0000.082%
8英國65,8727,99312.134%66,300,0000.099%
9土耳其42,2829082.147%83,100,0000.051%
10比利時26,6673,01911.321%11,500,0000.232%
11 瑞士24,3089583.941%8,570,0000.284%
12荷蘭23,0972,51110.872%17,300,0000.134%
13加拿大21,2435322.504%37,300,0000.057%
14巴西18,1459545.258%215,000,0000.008%
15葡萄牙15,4724352.812%10,200,0000.152%
16奧地利13,4923192.364%8,630,0000.156%
17俄羅斯11,917940.789%146,000,0000.008%
18 韓國10,4502081.990%51,300,0000.020%
19以色列10,095930.921%8,450,0000.119%
20瑞典9,6858708.983%10,000,0000.097%
 香港98940.404%7,800,0000.013%
 新加坡2,10870.332%6,000,0000.035%
 台灣38261.571%23,300,0000.002%
日本6,1871201.940%126,000,0000.005%
as at 29-May-2020
國家/地區 確診  死亡 死亡率人口確診率
全球總計   5,805,738   361,3156.223%   
1 美國   1,753,704   102,7955.862%329,000,0000.533%
2 巴西      438,238     26,7546.105%
3 俄羅斯      379,051       4,1421.093%146,000,0000.260%
4 英國      269,127     37,83714.059%66,300,0000.406%
5 西班牙      237,906     27,11911.399%45,800,0000.519%
6 義大利      231,732     33,14214.302%60,000,0000.386%
7 德國      182,917       8,6504.729%81,400,0000.225%
8 印度      165,386       4,7112.848%
9 土耳其      160,979       4,4612.771%83,100,0000.194%
10 法國      149,071     28,66219.227%65,600,0000.227%
11 伊朗      143,849       7,6275.302%83,200,0000.173%
12 秘魯      141,779       4,0992.891%
13 加拿大         89,939       6,9787.759%37,300,0000.241%
14 智利         86,943           8901.024%
15 中國大陸         82,995       4,6345.583%1,300,000,0000.006%
16 沙地阿拉伯         80,185           4410.550%
17 墨西哥         78,023       8,59711.019%
18 巴基斯坦         61,227       1,2602.058%
19 比利時         57,849       9,38816.228%11,500,0000.503%
20 卡達         50,914             330.065%
香港           1,067                4                07,800,0000.014%
新加坡         33,249             230.069%6,000,0000.554%
台灣               441                71.587%23,300,0000.002%
日本         16,759           8835.269%126,000,0000.013%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9 五月, 2020 英吋 時事

 

標籤:

武漢肺炎 全球停擺

從未想到,這世界有停擺的日子。
什麼是停擺?,就是大的封國,中的封城,小的封村。歐洲的禁足令,泰國的晚上消禁令,香港的限聚令(不能在公眾場所多於4人以上的聚會),各國都以全國或全城作有限度的人群管制。

為什麼武漢肺炎會引至全球停擺,理由有幾個:這病毒的傳染力比想像中強,應該說比以前的更強,傳染於無形,令人防不勝防;另外,歐美各國的輕視,想把這肺炎當一般流感處理,最後的結果是一發不可收拾;再且,現在交通發達,每天各國的空中交流之高,一下子就可以把這無形病毒帶到千里之外,最後落地生根,一有機會就發生地區爆發,繼而漫延全國。

要控制這武漢肺炎的擴散,唯一辦法就是源頭追蹤而加以堵截,把染病的隔離和醫治,把有關的親密接觸者隔鄰觀察以防再擴散。再強的就是管制人流,就是封國或封城。當然這個的封是要嚴謹的,就如武漢封城,把所有的公路都封閉,限制所有人的進出。武漢市內再一個一個封小區,把所有的人流都限制了在自己的小區生活,每戶只能有限度出外購買日用品和必需品。這樣的雷厲行動才能把這病毒發源武漢疫情壓下來,以千二萬人口的武漢用了二個多月的時間才能成功。香港雖然封關比較遲,但是由於全民都戴口罩,在高度戒備下第一波個多月裡只有130多宗,對每日的新確診過案都努力追蹤源頭,馬上把相關的隔鄰,防止繼續擴散。以七百多萬人口的香港,人口非常密集,一發生大形社區爆發就再難而監控了。就是到第二波,每天也有過千港人從歐美回港,確診過案上升到每天幾十宗。在這二星期內,由總數130急升過1000,情況還算在控制範圍內。這種堵截是成功,亦是最辛苦,要全民合作才能成功。韓國大丘市的大爆發,最高峰時差不有過千的新確診,也是採用封城封區的方法,最後韓國的確診宗數到了8000就停下來,到第二波的海外回流才再升到近萬。

可是,歐洲的爆發則不同,整個歐洲原於意大利,當然意大利的第一宗個案也是源於中國,但是意大利的大爆發一上就差不過萬,每天過千的到高峰期以每天過六千地上,轉瞬就超越韓國,再超越中國,現在已升到十四萬多。當意大利升到過萬時,他們也開始封城,可是效果卻不如亞洲區般成功,疫情壓也不壓下來。最主要原因就是西方歧視戴口罩的人,覺得戴口罩防疫幫助不大,應該有病的才戴口罩,抗拒戴口罩。可是今次的疫情會有大量隱形病人存在社區,他們沒有病徵或是病徵還未發出來,但是已可以傳播病毒。現在意大利的疫情的高峰已過,每天已下降到4000新確診。可是歐美還在討論應否強制戴口罩,到他們有結論時,相信戴不戴也無關重要了。

而今次的疫情爆發得最嚴重的地方,竟然是美國。第一波在中國爆發,他們只是抱著隔岸觀火的心態,只要嚴防從中國回來的國民或到訪的旅客,就會相安無事,完全沒有作任何準備,如加大防護衣物和口罩的存量。3月頭,他們的總統還在和別國舌戰。到歐洲爆發,就難以堵截從四面八方回來的美國公民或外國商人。美國的人口眾多,有三億多,是意大利的五倍。重災區就是航空樞鈕的東岸的紐約洲和西岸的加洲。美國的爆發比歐洲更嚴重,現在還未到高峰,每天是3萬以上的新確診上升。是3萬不是3千或3百,大國就是大國,爆發力是驚人的。4月3日還是24萬,一星期後的今天已是超過50萬。任何一個國家或城市也無法應付這突然而來的強大醫療需求,醫療系統轉瞬崩潰,隨後而來的就是死亡數字。沒有足夠的呼吸器,重病的根本捱不過復原已喪命。近這半個月內的報導已多說每天是死亡數字。今天的死亡率還不及歐洲的一半,可是當醫療系統失控,相信死亡率會續漸拉近。第一波爆發時,中國的死亡率是3%,武漢是5%。第二波,歐洲普遍是10至12%,而美國現在還是3.6%。雖然如此,從新聞片段看到他們的生活,還是不是全民戴口罩,警覺性不太高,就像武漢肺炎對他們是遙遠的事。正是這樣的民智,武漢肺炎才會一波又一波攻陷各國。

所以香港還是真的幸運,我們的確診總數還是剛過一千,死亡只有三人。他國的每天死亡人數是近千或過千。所以作為現代人不能盲目相信政府或某組織,要多看各方資訊或各專家的意見,再自行判斷。世衛初時也不相信武漢肺炎是會人傳人,慢了幾廿拍才確認;同樣到今天還未相信戴口罩可防止擴散。我們的政府,林鄭在第一波的初時也不鼓勵戴口罩防疫,要求下屬戴了也要除下來。如果我們盲目跟隨政府跟隨林鄭的話,相信我們的第一波也捱不過。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1 四月, 2020 英吋 時事

 

標籤:

武漢肺炎 第二波

二個星期前,寫了篇「武漢肺炎 第一波」,想不到這第二波來得這麼快,這麼急。那時歐洲意大利的災情最嚴重,隨後是西班牙,德國,法國,瑞士,荷蘭,英國等歐洲大國,而美國的疫情只是剛起步,只有數千人。印象中,那時只有意大利、西班牙、德國的確診過案超越韓國的,現在,美國、意大利和西班牙已超越原發地的中國了,還在迅速攀升,未有放緩跡象。而韓國的確診數字到了8000就真的慢下來,現在已跌出十大;亞洲四小龍,星加玻、香港和台灣更是遠遠在榜尾。

今次武漢肺炎的第一波,始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擴散整個中國所有省份,繼而漫延亞洲諸國,尤其是多往來的國家,即是近來中國的外遊熱點。雖說災情嚴峻,但是大部份國家都有2003年沙士的教訓,在抗疫上的推行大致有效,除了韓國因那新天地宗教關係在大丘市快速擴散,每天是上千升宗的確診過案外,其他國家或城市的個案都是單位數或雙位數上升。香港守了近二個多月,確診人數在那時還是130多宗。可是,到這第二波,只有兩星期,香港的確診人數已翻了幾翻,超越700多宗,今次大部份是從歐美回港避難的。我們還在努力抗疫中,不能讓它變成大爆發,否則地少人多的香港就會有慘不忍睹的情況出現了。

為什麼這第二波在歐美漫延得那麼嚴重?那麼失控?理論上,他們有二個多月的時間去觀察這疫情在亞洲如何肆虐,應該有充足時間去準備,去預防,去處理。可是當這疫症真的到來,他們卻是毫未反抗的能力,一敗塗地。第二波的號角在意大利響起,意大利的北部首先成為重災區,由起先每日過千的上升,到每日幾千上升。意大利的北部有米蘭商業大城市,其他區域亦是重要工業區,所以在起初封城計劃展開得較遲,當然封城並不是個容易做的決定;可是到封城時亦做得不夠嚴謹。這不像武漢封城,封小區,真的處處有人監察。所以失陷後,更難以堵截它的傳播。再且,意大利老年人口偏高,僅次於日本,而這疫情對老人的影響最為嚴重,基本上原有的醫療設施不足以應付這突發的需求,沒有適當的護理,染病和死亡只是一線之隔。所以意大利的死亡率高達10%,遠超平均3%或武漢4%之上。看到中國、韓國和意大利的疫情爆發,各國都馬上加強防疫,可是面對著這隱形的敵人,歐美各國都相繼敗下陣來,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1. 態度的輕視:對歐美來說,他們沒有2003年沙士的慘痛經歷,每每對這武漢肺炎當嚴重一點的流感處理。英國首相的佛系對應心態,嚇怕多少港人,馬上安排仔女回港;美國總統在3月中還在言詞上和中方爭辯。在中國或在亞洲肆虐時,他們都有看花生Show之嫌,在國內從未認真作預防,堵截的計劃和佈處。總覺得這是他國的事,想也想不到,疫症叩門時自己國家擋也擋不著,瞬間淪陷,而且來得比亞洲更兇猛。相反來說,星加玻、台灣和香港在沙士時都有血的教訓,面對疫情,全民都努力抗疫,嚴陣以待,不想重蹈往日覆轍。
  2. 文化的差異:帶口罩、勤洗手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禦措施。可是,在歐美文化,他們非常抗拒帶口罩,他們的理念是有病才要帶口罩。所以,他們對亞裔人仕帶口罩防疫是說他們製造恐慌。在奧地利有一位議員帶口罩出席議會被命令除下,否則趕出議會。而今次的疫情之所以傳播那麼廣範和快速,是因為一些隱形病人的存在。他或她已被感染但病徵未發出來,沒有發高燒和咳嗽,可是已帶有病毒可以傳播給別人。而帶口罩正是防範自己是帶病毒去傳播別人或防止別人傳染自己。在2月頭香港已差不多全民帶口罩了,但是還有很多歐美人仕質疑帶口罩的成效,到了這個地步也不是全民帶回罩。
  3. 禮儀的差異:歐美人仕和亞洲人在遇見朋友的禮儀是不同的,他們會互相握手,擁抱和親面。越是老友就越會做齊這三個步驟,可是在華人社會,通常新相識才會握手,或者好耐無見面的朋友才會握手或擁抱。而這類的禮儀,在傳播觀點上屬於親密接觸,在疫情肆虐期間更屬於高風險行為。我相信第二波初發於意大利,是因為威尼斯的2月面具嘉年華會。在狂歡下,那些隱形病人和其他人擁抱和親吻是極平常的事,所以隱形病人傳播至全歐洲和美洲。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1 三月, 2020 英吋 時事

 

標籤:

武漢肺炎 第一波

去年影響香港最深最重要算反送中運動,而今年應該是這武漢肺炎了。武漢肺炎又名新冠狀病毒,是近似2003沙士的病毒。這武漢肺炎始於去年12月,在湖北武漢開始擴散,開始失控。可是由於中國封鎖消息,國外的人和國內的人也無從得知這疫情真正的嚴重性。所以對我們身在香港的香港人也沒有得到太多訊息,在那時武漢肺炎還是遙遠的事。1月1日,朝聖回來,1月3日,我和太太還如計劃中在閒日去了大棠看紅葉。武漢肺炎正式亮起紅燈是1月23日中國政府決定武漢封城,封了一個近1200萬的大城市,隨後更封了多個湖北其餘幾個城鎮。其實,早在1月中已有零星的輸出個案,那時的重災區是泰國、日本和韓國,香港因為反送中運動的關係,已不是大陸人出外旅遊的首選地方。今年的新年比較早,在1月25日,春運在春節前2星期左右開始,所以到1月23日才決定封城,已有不少武漢人或湖北人出外旅遊,或者到這裡工作的人回鄉或回國,所以一下子這病毒便帶到全中國各省或亞洲各國。而香港首宗個案是在1月23日確診的,是一名內地人從武漢乘高鐵到港,應該是武漢封城前趕搭最後列車到港。

在1月中,這武漢肺炎已在香港廣範討論,袁國勇已鼓吹要常戴口罩防疫,於是港人亦開始搶購口罩。記得那時,我們在香港也買不到口罩,託那時身在台灣的大兒子(觀看台灣大選)在台灣代購,回來帶了兩盒口罩,是最好的手信。到1月23日武漢封城,正式響起號角,表示事態極之嚴重,已到失控的地步。香港人對2003年的沙士有深痛的回憶,所以對戴口罩防疫這意識極為接受,走在街上,戴口罩的人數超多,慢慢地戴口罩的已近99%,沒有戴的通常都是外國人。戴口罩的比率應比沙士時還高。那時除了戴口罩防疫,有很多人鼓吹封關以堵截源頭。可是林鄭政府總是慢半拍,而最討厭的是她嘴臉,只是以政治掛帥,害怕封關中了黃營的圈套,經常的第一句是不會為反政府人仕得埕,永不會說好好研究和部署。相比澳門新特首,一下子就比下來,賀一誠推出的措施就每每針對疫情,往往早著先鞭。早在第一批措施出台,已說有機會封賭場,那時聽到也覺誇張,賭業是澳門的命脈,怎可以封。其後到疫情嚴峻時他就真的封賭場,有言在先,封賭場的命令亦沒有受多大的反對聲音。所以作為一位地方最高決策者不能一早就說這樣不可行,那樣不可行。其實甚麼都可行,最重要是時機和必要性。

在這世上,沒有什麼不可能,就看你有多大的決心和勇氣。中國大陸封武漢,香港漸進式封關。老實說,兩個政府都封得有點遲,但是有封總好過無封,遲封總好過唔封。專家說,早封一日會減少千宗確診,遲封一日會增加萬宗以上。過年期間,我們總戴著口罩出街,初一、初三的黃家大拜年如常舉行,就是初八到妹妹家的拜年取消了,初九的日出長跑會大團拜還是如常舉行。影響是有,但未算嚴重。隨後的疫情慢慢轉急,確診的過案慢慢上升,購買口罩到一罩難求的地步:一盒50個口罩的原價的50、60元,瞬間飆升到近200元,差不多是4、5元一個,真的有點誇張。而政府永遠慢半拍的態度,在此危急形勢,根本就無心無力。政府的口罩庫存不多,不能開倉派發或登記購買,就連派給高危的老弱市民也不敢做。而醫管局都亦只有個多月的存量,面對未知的未來也滿擔心口罩終有短缺的一日。於是坊間市民各人各自努力從海外搜購,一批又一批良心價口罩限量發售,引來沒有口罩的市民對長長的長龍也要排隊。搶口罩之餘,更搶購消毒用品:搓手液、消毒紙巾等等,這類的貨品在超市貨架永遠是空的,隨後就輪到食米和廁紙也成搶購對象。新年期間,這些物品回貨比較慢,所以這類的搶購潮一星期也沒有停下來,這更引來更多人的不安,信心動搖,最後加入搶購行列。而這類的搶購差不多要等三星期後才停下來,因為這類生活必需品真的是貨源充足,只是每天上不切貨架罷了。

今次真正的短缺,還是口罩。原有的生產線根本不能應付這突然超高的需求,所以現時的一盒口罩已漲到近400元,由於源料短缺,成本上升,現在的良心價是近200元。而在短缺之初,已有不少商人或團體發起自己口罩自己做,紛紛設廠,買機器,做口罩,希望日後可以不假外求。原來做口罩的工序並不多,把三層物料壓在一起,再加上掛帶,包裝入盒就成。最重要是無塵廠房和購買原材料(穩定來源),3月初已聽聞有十多間口罩工廠會在短時間投產,就看它的質素和如何取得證証。

今次的武漢肺炎基本上對我這位退休人仕影響不大,最大的影響就是太極班停課,於是每星期二、四的運動就沒有了,在家中也沒有足夠的地方打太極。幸好週日的跑步還是繼續,每週的跑步就成為我的主要運動。平時的晚上飲宴也不多,所以減少聚餐對我沒有什麼影響。還有聖堂彌撒也因害怕聚集群眾而變成集體感染,於是唯有家中祈禱。平時趁天氣好,就出外走走,抗疫行山,走走海濱,曬曬太陽,吸吸新鮮空氣,其實這些也是自己平常也會做的。

香港的疫情高峰應該是在2月中旬,那時打邊爐家族和福慧精舍佛堂,兩起也引至10多人確診個案,每日看新聞都特別留意有沒有突發上升。那時除了中國外,香港和星加玻的確診數字總是名列前矛,幸好數字是慢慢上升,這是因為我們全民戴口罩和勤洗手,因此而沒有大範圍爆發,在這近二個多月裡,我們還是僅守百餘宗確診。現在輪到歐美已經大爆發,他們每天是過千過百地上升,我們的數字已遠遠在大隊尾。我們的確診個案已由本土發病再變成輸入個案,這應是很早以前專家已說會有的第二波。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7 三月, 2020 英吋 時事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