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ategory Archives: 科技

iPhone13Pro 開箱記

今年的iPhone13 在9月17日晚上開賣。自己用開的iPhoneX已用了4年,是時候轉機了。主要轉機的原因並不是因為iPhoneX行得越來越慢或是任何嚴重損傷而需要換機。而是他的相機已落後於大勢。它的廣角鏡不夠闊,每次拿出來拍攝,總覺差一些,不夠氣勢,提不興趣去戶外獵影。另外,他沒有長鏡頭,或是太短的,又是自己不滿意的地方。而今次的 iPhone13Pro 就補了這兩個不足之處。再且,以往的iPhone策略,就只ProMax才有最高檔次的攝影效能,可是PorMax,對我來說是太大了,太重了和太貴了。幸好,iPhone13Pro和iPhone13ProMax的分別只有螢幕大細,其他的是一模一樣,這正合我的心意。

既然想買iPhone13Pro,當然想第一時間擁有它,它的開賣時間是在9月17日晚上8時。可是那時剛好要和太太去聽中樂團演奏,進場時間也是晚上8時。而入了場館,電話訊號就會被干擾,上不到網。二個方法,在場外完成購買才進場,或者是在中途休場時才出來購買。第一個方法並不完美,於是還是選了第二方法。最後大約9時中場休息時段,出館外。馬上連上蘋果網站,雖然自己已大致上選定了顏色、G數等等,但是網站要答的問題真多,選了9月24日(星期五)下午2時到銅鑼灣取貨,來到最後來繳款的一頁,選了Apple Wallet的信用咭,可是最後竟然問我那張咭背後的Code。可是自己只帶了手機出來,沒有背包內的錢包,咭不在身旁,沒法完成最後情序,唯有無奈地返回館內,在場內又無法連線,有咭在手也不能完成最後一步。無奈繼續聽下一節中樂團的演奏。在回家的路上,在地鐵車箱內,完成購買iPhone13Pro,而時間是9月25日(星期六)上午10時到銅鑼灣取貨,遲一天已算不錯。

9月25日(星期六)
那天早上和江大哥吃過早餐後,再由他車我倆到銅鑼灣蘋果站取貨。第二天,已沒有早一天的大長龍,排在小小的龍尾,還想拍攝週圍情況,已有蘋果職員帶領我們上二樓的銷售部。早一天已有電郵提示,更把這個提示放入Apple Wallet內,所以只要展示那個二維碼,就可確認身份。今次的iPhone13的包裝是歷來最輕薄的,在Apple Shop購物也不用開箱驗貨,在場內流連一會,拍照留意就離去。

回到家,就開始今次的開箱照。今次的包裝特式,是沒有膠紙包著外盒,據聞這樣的設計是響應環保。沒有了那膠紙包著外盒,又怎知盒內的手機沒有給人掉包呢?蘋果的設計,這些當然不用擔心,在盒底有二條撕條,拉掉後,就可以慢慢拿著盒蓋,讓盒慢慢除下。以前看過一篇文章說盒的設計,盒蓋和內盒的距離是十分嚴謹的,這樣才能讓氣壓令內盒徐徐下降。每次拿著蘋果產品,我都十分享受這個過程。我選購的天峰藍,是今年的特有顏色,就展現眼前。不知那年開始,iPhone再不沒有有線耳機和火牛隨機了,所以拿出iPhone13Pro,就只有接連線、說明書和插針。今次的iPhone13還是用蘋果專用的Lightning線,而這Lightning線的另一端是USB Type-C,而不是大路的USB頭。所以這條線對我來說是得物無所用,因為我沒有Type-C的插頭。

拿出iPhone13Pro,感覺它的重量和我的iPhoneX差不多,但是根據資料兩者是相差1安士。馬上過機,現在機過機真的超方便。跟著指令,iPhone13Pro的螢幕出現一個二維碼,再把iPhoneX的鏡頭對著它,兩機就開始過料。記不清需要的時間多少,就是覺得不太長時間,大約半小時吧。過了機就開始做Initial Setup, 重新做Facial Detection,其後再重新啟動,就完成了。其後是測試個別軟件,大部份都Login都也可以帶過來,如Facebook, IG, 小米,Feedly, Candy Crush, WordPress, Carousell, Yahoo,悅跑圈、TrailWatch。就是 HK Bank比較複雜,最後要打電話問功課才能解決,而恆生就要在舊機取得編碼,才能安裝在新機上。

對於iPhone13Pro的相機功能,真的不用置疑。它的UltraWide真的超廣闊,而Tele鏡也不俗,而它的大光圈,在晚上昏暗下拍照也沒有問題,色彩一樣鮮明。日後會多拍夜境。至於他的最強是電影模式,就不是我的茶,相信用得上的機會也不多。

早買早享受。幾天過後,再上網購買,送貨日子已到10月底了。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9 九月, 2021 英吋 科技

 

標籤:

iPhone12 mini, iPhone12, iPhone 12Pro, iPhone12 Pro Max

萬眾期待的iPhone12終於在10月14日面世,今次是一出就四款iPhone,比以前的3款多出一款。今次的iPhone12的規格有一定的突破性,應該是繼iPhoneX後最有代表性的產品。

今次的iPhone12擁有多種新

  1. 當然是5G,蘋果不能做領航的5G,所以就等到適當的時機才推出5G iPhone。現在香港正大力推廣5G,相信5G的機站只會越來越多。
  2. 外觀退回iPhone4年代,金屬鋁合金邊框,底面都是玻璃,老實說,iPhone4是我最喜歡的外形,美得不相穿上任何保護套。
  3. iPhone12 擁有2個鏡頭,廣角和超廣角鏡,日後去旅行拍照,就更隨心所欲了。而iPhone12 Pro更多了一個長焦距鏡,拍照的變化就更多。我對iPhone的鏡頭永遠充滿信心。3個鏡頭(其實連自拍的前置鏡頭就是4個)都是擁有1200萬像素,不像以前每個鐘頭都有少許分別。而iPhone12 Pro的HDR錄影更支援Dolby Vision、夜間人像模式、夜間縮時錄影、超廣角鏡支援夜間模式。所以如對攝影濃厚的,一定會選用iPhone12 Pro了。更厲害的,蘋果竟然出了獨家的ProRaw,可以作大量後期製作。它已不是一般的手機相機的境介。
  4. 顏色:今次蘋果刻意劃分iPhone12 和 iPhone12 Pro,除了看背面是2個鏡頭,還是3個鏡頭,也可以從它的顏色分別出來。iPhone12 Pro有銀色、金色,石墨色和太平洋藍,四色選擇;而iPhone12則有,黑色、白色、藍色、綠色、紅色,五色選擇。
  5. CPU 是最新的A14,速度比以前快最少20%
  6. 而呎吋方面,有最細的iPhone: iPhone12 Mini,但是size還有5.4吋的大螢幕;
    最大的iPhone: iPhone21 Pro Max,size是6.7吋。 而iPhone12 和 iPhone12 Pro的螢幕大小,亦由以往的5.8吋變成6.1吋。
  7. MagSave,以前曾推薦過的Magsave (Wireless Charge)今次捲土從來,變成預設的裝置。可是強力的磁場有機會影響週邊的物品,例如機械錶…。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1 十月, 2020 英吋 科技

 

標籤:

Netflix 看韓劇

自韓劇「愛的迫降」後,就喜歡用Netflix看韓劇。原先還擔心Netflix以自家製為目標,韓劇的數量不會太多。但是大公司就是大公司,當他們打正旗號,出手就是不同。最近,我發覺Netflix多了很多韓劇,新的舊的都有,數量不少。舊的多是經典韓劇,雖然大部份我已看過,但是總有些滄海遺珠是我沒有看過的而又值得一看的舊韓劇。

為什麼喜歡用Netflix看韓劇呢?理由有下列幾點:

  1. 畫面質素-Netflix畫面質素有保證,比得住我買影碟的質素。而我買影碟的質素會有少許參差,大部份好,少部份只是一般,最大問題是買回來觀看才知質素。Netflix和MyTVSuper都是Full Screen看劇集,可是VuiTV並不是Full Screen,並不理想。VuiTV是因為手機連電視,並不是Vui的機頂盒,所以這樣比較或者有點不公平。畫面質素最差應該是網上看,大部份網站只是一般,而自己又不能逐個逐個網站測試,所以網上看是最後選擇。
  2. 廣告-沒有廣告,是NetFlix的絕對優勢,這絕對比MyTVSuper、VuiTV和網上看好得多。MyTVSuper的廣告是可接受,一集有二個廣告時段,畫面縮小,在邊框出廣告,影響性不大,以免費來說,看小小廣告是在所難免。而VuiTV,最少2個,有時會更多,好飄忽。而且是劇集停下來播一小段,有點影響,而最差的還是飄忽、是多時少,一多影響性就變多了。網上看,通常都有一個Running Bar出現頂端,不太好,但可接受。
  3. 藏量-Netflix改變策略,除了美劇吸引年青人,現在用韓劇吸引另一類年輕人和我們這些較年長的人仕。現在它的藏量並不算太多,但是所選的劇集的可觀性甚高。VuiTV的韓劇的量和質都不錯,它藏有不少我曾買的韓劇。MyTVSuper的藏量就差幾班了,不知是否不肯出高價買韓劇,所以他買的通常比較普通的,吸引性不大的韓劇。現在NetFlix加入韓劇搶購行列,相信他更難買到好的韓劇。
  4. 費用:Netflix的月費並不算貴,更何況在家裡可以Share兒子的,暫時算免費的。MyTVSuper,用香港寬頻光纖,月費已包括了MyTVSuper,所以費用也是免費的。VuiTV,用免費賬戶看,可是只能看前一半劇集,餘下的集數只能升級會員,每月28元。價錢不算貴,就怕它日後的韓劇不合心意,還是等一套真的想看獨家韓劇,才升級。最貴的還是自己買影碟,但是影碟也有它的好處,不會因網絡問題而受到任何影響。

Netflix 看韓劇,看完「愛的迫降」,其後是「梨泰院Class」,現在看緊「機智醫生生活」。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1 五月, 2020 英吋 科技, 興趣, 劇集

 

我的新玩具—Apple AirPods

自己每次出街,我自己都會帶齊Apple 三寶,就是iPhone, iPad Air 和 Apple Watch。現在就要多帶一寶,AirPods。其實 AirPods 第一代是在2016年底推出,一推出就顛覆了整個無線耳機世界。首先,是它的外形,就像一條短短的白色綿花棒掛在耳邊。初出時,都讓人覺得有怪怪的感覺,但是戴過用過後,就知道它的設計和內涵是如何與眾不同。

首先左右兩耳機是沒有線連接,是完全的無線耳機。要知道以前的無線耳機,通常是單一的,如果是一雙耳機,就會有線連接。一隻無線耳,用來打電話或接電話還可以,但是用來聽歌或看戲就缺乏立體聲的效果。用雙耳機就免不了有線連著左右兩邊,掛在耳,然後把線隱藏在頭髮內。所以,只有AirPods才突破這些以前的障礙,是真真正正的無線耳機。另外這小小的耳機還內置了光學傳感器及加速儀,配對完成後戴上即自動啟動,拿下後自動停止播放。所以那白色的耳機完全沒有按鈕掣,要接聽電話或收線,只要在耳機上輕敲兩下就可。聽歌時,敲右耳是下一歌,敲左耳是上一歌,而且還可以自己就配對左右耳機的功能。為了取消按鈕掣,Apple就下了不少功夫,真的是無微不置。

而最特別的是跟機的充電盒,只要把耳機放回盒內,它就會自動充電。當然這個充電盒也要久不久拿去充電。以前的設計,沒有充電盒的概念,耳機就要多出一個孔來接連外邊的世界,充電絕不方便。而這充電盒既可充電,又可作為它的收納器,畢竟那小小的耳機當放入袋中,就難找尋。現在,這充電盒的概念已變成無線耳機市場上的標準了。

耳機最重要的當然是音質,而蘋果的起家的就是音樂的iPod,他們對音質的要求比一般消費者還高,所以這個是我不會擔心的問題。AirPods一出,數個月已是市場的領導者,大幅拋離其他同業。蘋果亦以他們的獨有營銷概念,AirPods就只有一款,除了白色,沒有其他選擇。

而AirPods最亮睛的是可以直接對Siri說話並下達指令。第一代,你要設定左或右耳機的輕點兩下的功能來啟動Siri,而第二代則不再需要輕點2下,只要說出「喂,Siri!」即可直接下達指令。我問今日天氣,她就在耳機說出天氣的情況;我問某名人的年齡,今次就不會說出來,只是在iPhone展示她搜尋的結果;我再試說我要午睡,5時叫我,她就在iPhone設定了一個響鬧;要她打電話,更是容易。所以有了這個Siri,自己也好像變成大銀幕的主角,經常叫他的主電腦為他辦事。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9 七月, 2019 英吋 科技

 

標籤: ,

旋轉拍賣網(Carousell)

大兒子已有多時沒有彈鋼琴,反而久不久會彈自學的結他。幾年前問他可否把鋼琴賣掉,那時他說,就算他不彈,鋼琴放在廳中也是美觀好看。自己也不急於把它賣掉,畢竟賣鋼琴又要費一輪功夫,就這樣這鋼琴放在廳中又幾年。去年再問他,終於他說可以了。鋼琴屬於比較大型的家俱,如真的不彈,已失去它存在的意義,不如把它賣掉,騰出空間,畢竟香港最值錢的就是地方,寸金尺土。

賣鋼琴不是那麼簡單,找了一位教琴的姪女,看看有沒有學生或相熟的有興趣。最後是有朋友的學生有興趣,可是又要到四、五月才能交收,時間真的有點遠。雖然自己不是急於放賣,就怕他的家長到時又改變主意。於是還是自己放上網賣,如賣不成才再考慮他罷。以前,香港最多放售的網站是點點紅和Yahoo拍賣網,但是近年最紅的應該是Carousell,這個App是可以用手機全操作的。朋友也試過放售鋼琴和一些小物品,對該網站甚為滿意。於是自己也到Carousell開了一個a/c,把鋼琴放上網賣。由開戶到放賣,流程甚簡單,如有人留言查詢,我會收到電郵。而自己可以在站內和對方Chat,甚為方便。既然放賣得鋼琴,當然也可以放賣其他物品,那些自己已不用或不想再擁有而還有價值的物品。於是放了一些自己儲了多年的可口可樂樽,測試市場的接受能力。另外,亦代太太放售一些名牌絲巾或手袋。

經過一星期的測試和操作,鋼琴和名牌絲巾最受歡迎,來查詢的人比較多,亦有人正式還價。經過一輪的議價,名牌絲巾在二天內便成交。名牌始終是名牌,有一定的吸引力。於是相約在太古地鐵站交收。那天早上,和賣家見面,拿出貨品讓她檢視,這是全新的,當然沒有問題,最後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順利完成第一單買賣。至於鋼琴的查詢是最多,每個查詢,我都會盡量快一點回覆。但是鋼琴的叫價比較高(相對其他物品),就算真的有心人也會左問問右問問。而且傾好價錢,也要約時間Check 琴,最後再約搬運,所以急也急不來。現在已有一個有心人Chat了近一星期,成交機會比較大。

但是其他物品就沒有那麼多人留意,有的會Like我的物品,可是有幾個物品則完全沒有Like,看來那些物品是不那麼吸引,或者是定價太高而令吸引力降低。而我喜歡這App有幾方面:

  1. 內置的Chat,令我和賣家更容易溝通,不用自己的whatsapp或email跟進。而且一目了然看到這件物品有多少人查詢,再按下去就可以看Chat的內容。再且這Chat會根據對手的留言,提出數個回答句子。我看了幾次,它提出的句子是幾準而有用,Click那個Bubble就寫也不用了,超方便。
  2. 如有人Like我的物品,當我改動價錢時,對方會收到email 提示,這是有點免費宣傳。
  3. 另外有統計圖看到這物品每天被View的次數,通常在第一天是最多人看到我的物品,所以定價低一點應該容易吸睛。
  4. 定價時,App 的 AI 會把近似的物品的價錢作為你的參考。

如果自己放多一些物品,差不多變成自己的網店,而且是不費分毫就可以開網店。以前曾想過把家中的不再想擁有的物品放上網賣,如果要起一個網站來賣,一來會有一定的成本(初設費和月費),二來更擔心網站的人流不夠多,成效不彰,就算有生意也未必夠對銷成本。現在是零成本,就是要用時間和各潛在買家溝通,損失的就只有時間,而現在已退休,時間多的是。

其實旋轉拍賣網並不像以往的拍賣網,自己定了最低價,讓人競投,在指定的日期內完成,價高者得或收回,理論上你可以看到現時最高價是多少。可是,Carousell則像網店多一些,你定出是理想價,別入可以還價,如你覺得那還可接受,就可成交。別入完全不知其他對手的出價。所以它真的不像拍賣網。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4 二月, 2019 英吋 科技, 時事

 

標籤: ,

蘋果產品發佈會

蘋果一年通常有兩個產品發佈會,九月是新iPhone,十月或十一月則是其他產品。今年的九月,新iPhone是iPhoneXS, iPhoneXS Max和iPhoneXR,可是和上代iPhoneX相差不遠,可觀性並不高。可是十月底的新產品就不同。雖然網上或多或少都有些消息流出來,已沒有震撼的地步。想當年,保密功夫做得足,每次的新產品發佈,果迷都會坐在螢幕前慢慢細看,驚嘆再驚嘆。雖然沒有震撼,但是今年還是有看頭的一晚。

10月30日

發佈會的地點是在東岸紐約,所以香港時間就變成晚上10時,比以往半夜2時起床舒服得多,可惜那晚身體不適,沒有精神去觀看。那晚主要三個新產品,就是 MacBookAir MBA2018, iPad Pro 2018 和 Mac Mini 2018。

MBA2018

記得當年(2008)蘋果教主Steve Job從公文袋拿出第一代MacBookAir時,全場嘩然和歡呼聲。這是繼iPhone第一代後最令人讚歎的一刻。MacBookAir才是用家真正想要方便帶的Notebook,我以前也拿著不少厚厚的、像磚頭般重的Notebook到外地公幹。MBA推出後,期後MacBook 和 MacBook Pro亦開始減磅,Air和他們的界線已變得模糊。當然MacBookAir也出了7代,但是每次只是少改進,吸引不高。今次或許是MacBookAir的十週年,所以就會一個大改造。

  1. Retina Display,把像素推高4倍。螢幕不夠銳利正是以前給人詬病的弱處,現在可以平反了。
  2. Touch ID,將在鍵盤上加入 Touch ID 感應器,讓用戶以指紋解鎖、配合 Apple Pay 在網上購物或者配合密碼 App 登入網站。
  3. 使用與最新 MacBook Pro 相同的最新第 3 代 Butterfly 蝶式設計鍵盤,每一個按鍵背後有 LED 背光燈。輕觸式觸控板的面積也比上一代大 20%,讓用戶更輕易進行每一個操作。
  4. 兩個支援 Thunderbolt 的 USB-C 插口,用戶可連接到 5K 解像度外接顯示器或者 eGPU、快速的儲存裝置。
  5. 內建第 8 代雙核心 Intel Core i5 處理器,可內置多至 16 GB 記憶體以及 最高 1.5 TB 容量的 SSD。擁有眾多升級的 MacBook Air 機身厚度只有 15.6mm 比上一代 MBA 的 17.3mm 輕薄 10%,重量方面則約 1.25kg,比對上代輕 0.11kg。

唯一一個缺憾是機背上再沒有發光的蘋果Logo, what a pity!

new-Apple-MacBook-Air-2018

iPad Pro 2018

iphone 始於2007年,iPad被喻為放大版的iPhone則始於2010,而iPad Pro則被喻為放大版的iPad則始於2015年。當然這個放大版的iPad Pro則再上Apple Pen的功能,希望變成可以當Pad或PC用,期望可以把PC market分一杯羹。可是成績只是一般,未引起任何震撼,只是在Product List上多了一位新成員。而今年則來一個大改造。

  1. 拿下Home Button,變成真全螢幕。
    Apple 可以在與 iPad Pro 10.5 吋相若的機身上,放入 11 吋的熒幕,而 12.9 吋的全新 iPad Pro,當然亦比以往的 12.9 吋 iPad Pro 更細,更方便外攜使用。
  2. 改以Face ID作解鎖,作身份認證
    經iPhoneX證實經Face ID 進行熒幕解鎖及身份認證是安全可靠的。而iPad Pro夠大,不需要太窄的邊框,所以頂部有足夠位置放原深感測鏡頭
  3. Liquid Retina螢幕
    用了iPhoneXR的Liquid Retina,今代熒幕同樣採用 LED 背光技術,亦繼續支援 P3 色域標準。
  4. 機身更薄重量相若
    窄邊框令機身變得細小,提高了便攜性。以往12.9吋的iPad Pro被說太大不好拿。
  5. 棄 Lightning 改用 USB-C 端子更有用
    改用 USB-C 插槽,令 iPad Pro 不但可以直駁熒幕作外置顯示、直駁相機過相/片及直接進行編輯、甚至以專用線接駁手機,以 iPad 大容量電池反向為手機充電。
  6. 升級使用 A12X處理器
    最新最勁的處理器,提升效率。而且容量更可提升至 1TB,迎合有特別需要的用家
  7. 第二代 Pencil 可磁吸機身外攜 + 無線充電
  8. 雙擺放角度專用鍵盤

new-Apple-iPad-Pro-and-Smart-Keyboard-Folio-624x416

Mac Mini 2018

Mac Mini 已有多年未有任何升級,更有傳它有機會退下火線,所以今次的升級版,證明Mac Mini仍然是蘋果產品中重要的一員,讓蘋果在PC Market的裡爭一日之長短。今次的升級,有入門版的i3處理器,亦有i7處理器可供選擇,一次迎合二類用家。而Mac Mini 2018就以多接駁端口,有着 4 个 Thunderbolt 3 口、2 个 USB-A 口、HDMI 2.0 和 3.5mm 耳机孔,大概足够满足不同使用情景了。而更首次讓用戶自行加RAM。強勁升級的後果就是加價。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 十一月, 2018 英吋 科技

 

標籤: , , ,

新學 Python

今年6月,因賭馬的關係,自己把研究馬匹的步驟程序化,用了一個多月,用VB.NET寫了一個跑馬Program,這樣我就不用每一場也要用上十多分鐘來分式馬匹狀態、往績、騎師、馬房、路程等相關資訊,為馬匹評分,作為自己的落注的準則。現在只要半小時把上場的結果和今場的排位表上載,大約半小時,馬上就有各場的預測。現在還在研究這個預測的準繩度,但是好處是簡化了研究馬匹的時間。雖然這Program用VB.NET寫的,是網上版,可是微軟的不能容易放到免費網站,因為免費網站都要行Linux Server,而不是Window Server。那時已有點想把這系統轉成可在Linux Server運作的其他語言。可是自己最熟的語言就是VB.NET和IBM的RPGIII,這想法只能停留在空想中。

這個暑假,天氣太熱,不能行山或跑步,空餘的時間就多了。於是就想學一點新東西。自己記性不好,如果學一些學術性的,學完後掉下一會就會忘記得一乾二淨,不學也罷。到最後,我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Programming Language。2007年的十大程式語言是:

  1. Python
  2. C
  3. Java
  4. C++
  5. C#
  6. R
  7. JavaScript
  8. PHP Ruby
  9. Go
  10. Swift

其實近這十年,Python已高據十大榜首。所以有興趣想知道為什麼它那麼受歡迎。

而2018年9月,TIOBE 的十大受歡迎的語言則是:Java, C, Python, C++, VB.NET, C#, PHP, JavaScript, SQL 和Objective-C。

Python不難學,在iTune University 也有免費的課程學Python。概念和Syntax,一步一步學。學完之後就要想怎去應用,而應用在Internet就比較容易用。就像VB.NET,可以Compile成一個Object在Window運行,也可要變成Web Program。自己也寫了不少這類的Web Program。可是在Python如要寫成Web Program, 就要用特定的Framework, 而有名氣的是Flask 和 Django。Flask 是簡單一點的 Framework,Django 則是強勁的。在iTune University – Harvard University的課程中都有簡單介紹,自己跟課程學完後,再到網上找多一些自學資料。

老實說,兩個Framework都有好多限制,這不像VB.NET那樣寫得自然,可讀性那麼高。初學時,往往因一些小問題而停了半天,最後還得慢慢摸索才能前進。既然學懂一些,就想把賽馬Program用Python重寫,於是選了 Django。又要突破幾個樽頸位,首先不用default的 sqlite3, 而選用 MySQL,我要把 我的MSSQL轉化成MySQL。幸好我對MySQL也有一定認識,只是要花一點時間。隨後就要跟隨Django 的格式定義Data Model,再從已定義的Data Model來寫我的程式。又要花更好的時間解決另一些問題,最後終於完成最初步的賽馬系統,把那些列表的資訊展示,當然最核心的馬匹評分的羅輯還未到步。如要推出這個0.5Version 的系統,就先要改寫VB.NET,把資料庫變成MySQL,再申請一個免費網站和Linux Server,把Django 程式放上去,那麼用VB.NET作後台來處理賽馬資料和評分,而用Djano 作前台,只是展出評分結果。可是由學到寫出Django也差不多用了整個暑假,馬季又開鑼了。這個心思還是來年暑假再想吧!而這段時間還可細想怎樣提高評分的命中率,或是怎樣下注。

python Django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6 十月, 2018 英吋 科技, 時事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