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Category Archives: 跑步

百戰雄師—我的長跑人生

在1月19日,剛完成自己的第100場長跑比賽,沙田迎新春10K。那時沒有馬上寫下網誌,是因為在那段時間自己正忙於寫旅遊網誌,朝聖之旅。完成之後,已是2月中,再趕寫那些有時間性的網誌,終於到了今天,可以慢慢寫這個「百戰雄師」,怎知寫得比較詳細,就變成現在的「我的長跑人生」。

自己的長跑始於2003年。2003正是沙士肆虐的年代,17年後的今天,是沙士2.0的來臨, 武漢肺炎肆虐全球,來得比較凶和廣。記得那年沙士是在渣馬之後才正式在香港爆發,那時在電視機看到葉伯參賽的特輯。已記不起他是參加全馬或半馬,應該不會是十公里。無論何種賽事,以他的年紀(超過80歲),能落場已是了不起,跑多少已是不甚重要。看完那次介紹,自己已心動,老人家都跑得,自己沒有理由跑不動。沙士疫情過後,更令我下定決心,決定報名參加來年2004的渣打馬拉松十公里賽事,為健康而跑。

第一次跑十公里,目標並不是什麼時間,而是希望完成場事,不想半途而廢,最後是67分鐘完成。老實說,長跑的終極願望當然是跑全馬,可是我並不是貪心或急於求進的人。自己知自己事,自己不是太有運動天份的人,所以我不會為自己設定一個高不可攀的目標,更不會馬上挑戰半馬或全馬。對每年都有幾分鐘進步,已感滿意。跑了5年,信心十足才決定參加半馬賽事;再跑了4年半馬,到第十年才再升呢跑全馬,正是十年磨一劍。那時長跑活動並不像現在那麼流行,有那麼多賽事可供參與。記得首3年,全年只參加一場賽事,就是渣馬10K,其後加多個Unicef 10K;到升呢跑半馬時,就加多幾場賽事,慢慢一年跑十場、八場比賽。而跑得最多的,要算2013-2014,那年度我共跑了14場比賽。

其實我喜歡參加長跑比賽,喜歡比賽時那種熱鬧氣氛,不喜歡只練跑不比賽。參與比賽,除了氣氛好外,還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績有否進步。進步是我自己的推動力。以自己的年紀和成績,應該還有進步的空間。我的長跑訓練是自己訂的,我採用漸進式,所以成績不會一下突飛猛進,而會慢慢進步,每月加量,每年再加。每年度,以9月為開始,每星期的跑步練習次數或長度都會慢慢增加,隨著天氣慢慢轉涼,練習又累積了一段日子,在11至12月是差不多到達那年的顛峰,繼續保持適當的訓練來迎接1月底2月初的渣馬,理論上,渣馬應該是自己最佳狀態去比賽。

由10K到半馬,都是自己練跑或和朋友一起練跑,並沒有加入跑會找教練。可是當2012決定跑全馬時,就找了教練跟進自己的進度。找教練的主要原因是擔心自己跑不完全馬,中途上岸,更擔心跑壞雙腳或跑出意外。有經驗的教練的幫助下,就有信心安全地跑畢全馬。這目標和第一跑10K是一樣的。經過四個月的訓練,初馬成績是4小時52分。初馬能在5小時內完成已感恩。因為要準備全馬,在教練的督導下,跑量大增,跑速也提升了不少,10K和半馬的最佳成績,每年都繼續推前,直至2016確診大腸癌。現在還能跑步和參加比賽,當然成績不能和病發前相比。應該說跑步成績重新再寫過,以病後的成績相比較,今年的渣馬,報了半馬,現因疫情而取消。期望明年再跑半馬,如成功才再跑全馬,希望在明天。

以下是我這17年來的跑步成績:
我跑過5次全馬:4次渣馬和1次廈馬

全馬 所有全馬賽馬
12013-02-16渣馬4小時52分12秒16C 晴天
22014-02-16渣馬4小時28分04秒13C 密雲
32015-01-25渣馬4小時19分17秒17C 密雲
42016-01-02廈馬4小時30分05秒13C 微雨
52016-01-17渣馬4小時15分08秒18C 滂沱大雨

我的PB記錄

🕔 5.5K 2019-12-01澳門迷馬30分58秒18C 密雲
🕔 10K2015-12-15Airport 10K47分36秒18C 密雲
🕔 15K2014-12-14Brooks 15K80分52秒15C 晴天
🕔 半馬 2015-12-06澳門半馬1小時51分13C 密雲有雨
🕔 全馬2016-01-17渣打全馬4小時15分18C 滂沱大雨


我的渣馬成績

12004-02-08渣馬 10K67分13秒
22005-02-27渣馬 10K62分15秒
32006-02-12渣馬 10K60分38秒 13C 密雲
42007-03-04渣馬 10K63分33秒21C 又濕又熱
52008-02-17渣馬 10K58分52秒 13C 密雲
62009-02-08渣馬 半馬2小時35分20秒18C 密雲
72010-02-28渣馬 半馬2小時50分12秒22C 密雲
82011-02-20渣馬 半馬2小時25分20秒13C 密雲
92012-02-05渣馬 半馬2小時25分37秒16C 晴天
102013-02-16渣馬 全馬4小時52分12秒16C 晴天
112014-02-16渣馬 全馬4小時28分04秒13C 密雲
122015-01-25渣馬 全馬4小時19分17秒17C 密雲
132016-01-17渣馬 全馬4小時15分08秒18C 滂沱大雨
142017-02-12休戰
152018-01-21渣馬 半馬2小時13分50秒17C 密雲
162019-02-17休戰
172020-02-09取消

除了首幾年,我每年度也參加不少10K賽事,以下是那年度的10K最佳成績:

103-042004-02-08渣馬67分13秒
204-052005-02-27渣馬62分15秒
305-062006-02-12渣馬60分38秒 13C 密雲
406-072007-03-04渣馬63分33秒21C 又濕又熱
507-082008-02-17渣馬58分52秒 13C 密雲
608-092009-04-12飛達復活跑(城門河)59分11秒21C 密雲
709-102009-12-20大埔海濱10K57分09秒 12C 晴天
810-112011-01-02大埔海濱10K56分45秒 14C 密雲
911-122012-03-25吐露港10K54分57秒 16C 晴天
1012-132013-04-07吐露港10K52分06秒 16C 密雲
1113-142014-03-23AXA香港街馬(九龍灣)49分50秒 15C 密雲
1214-152015-02-01飛達新春跑(馬鞍山)48分33秒 14C 密雲
1315-162015-12-20Airport 10K47分36秒 18C 密雲
1416-172017-03-26飛達復活跑(大埔)71分30秒 14C 雨天
1517-182017-12-24皇者之戰(馬鞍山)54分09秒 20C 晴天
1618-19休戰
1719-202020-01-19沙田迎新春10K58分54秒 17C 密雲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7 四月, 2020 英吋 跑步

 

標籤: ,

2019-2020 第四戰沙田迎新春跑10K

今次的賽事在沙田運動場起步,跑出運動場後,沿沙田河岸跑向馬鞍山再折返。這路段是我以前熟識的路線。可是近這幾年大多的賽事都在科學園起步,這條沙田路線反而變得陌生,所以一知道這賽事是這路線,就特別有興趣。再且,在一月裡多跑一次10K亦對下月渣打半馬有幫助(報名那時渣馬還未決定取消)。今次只有行山部長和我參賽,日出長跑會則如常在維園跑步,所以我會獨自一人從家中出發,賽後才返回維園和其他跑友會合,一起食早餐。

1月19日(星期日)

起跑時間是8時正,早上6時50分出門,可是剛落樓,打開手機App看看巴士682何時到站,可是一看就麻煩了,5分鐘內便到康怡站,而我不能在5分鐘內趕到。無奈地還是加快腳步,看看能否趕到下一站,可是落到近馬路處已看682剛好駛過,下一站也是趕不上了。於是再看一看下一班何時到站,原來早上班次比較疏,要20分鐘。理論上,等下一班的總時間和搭地鐵差不多,但是乾等的滋味絕對不好,所以我馬上轉搭地鐵。在魚則魚涌轉往油塘,再轉往九龍塘,再轉往沙田。出站時已近7時40分,如步行前往也要十多分鐘,想搭的士前往,可是自己身上除了八達通外,就只有500元,搭的士也不方便。走往巴士總站,問問路人那架巴士或小巴會途經沙田運動場。幸好問到一位熱心又熟路的人,他指示一架剛準備開出的小巴給我。約5分鐘,我就到達沙田運動場。馬上聯絡部長,更換跑衣。

今天的參賽人數出奇的少,比上次皇者之戰更少。我已來得遲,但是在跑道上熱身的健兒只有十數人,而且又看不到拱形充氣衝線的標誌。再仔細看原來這起步點移到另一邊,是鐵架而不是充氣的,沒有色彩所以不甚起眼。到來上線的人數還是少的,站在我們前面的就只有百多人。其實今天除了10K,還有半馬、5K少年賽和2K家庭賽,或許是這個原因令10K參賽人數變得更少。8時正,準時起步。我順著自己的步伐前進。上次皇者之戰,因有一大段上斜,成績是63分鐘,今次的目標還是60分鐘內完成。在運動場繞了半個圈就跑出運動場,跟隨著人潮跑落沙田河,再轉左向馬鞍山進發。經過划艇會,過橋又跑回沙田河邊。印象中,轉彎後就是一公里路標,可是由於今次起步點移前了,所以轉彎後還要多跑一段路才見到一公里路標。時間是5分43秒。首一公里,部長都在後面跟著我跑,一公里後,他就越過我向前邁進。自己感覺現在的速度並不算太慢,也不打算加快腳步追他,唯有看著他的身影慢慢遠去。跑步還是要按自己最舒適的步伐,太刻意提速反而危險,正是欲速則不達。第二公里全在這條直路上,馬場的路。第二公里的時間是5分40秒。隨後過雙子橋,橋盡頭的三公里路標再要移後,第三公里的時間是5分41秒。今天的天氣蠻好,清涼而不覺寒冷,跑了三公里還不覺太熱,看情形今天會達標。在過橋時,就看見半馬選手已跑回頭了。繼續向前跑,在大水坑前是第一個水站,飲杯水再上路,過大水坑橋,轉入馬鞍山的海濱步道,不遠處是第四公里路標,時間是4分52秒。一看這時間就知道路標放錯位置,自己知自己事,這段路應已跑慢了,何況更有水站要加十多秒,當然這類的誤放還是常有的。繼續沿著海濱跑,終於到了第五公里站,時間是6分6秒。上個站放錯,當然影響第五公里的時間,幸好是5公里,是賽事的一半路程,總時間是28分鐘。

這時間給自己打了一支強心針,只要保持步伐或不要大倒退,理論上今天達標的機會甚大。繞過折返處,開始往原路跑。跑步除了靠實力,就是靠鬥志;鬥志高,成功機會就高。所以定目標最重要量力而定,太低就沒有激發性,太高也會容易失去鬥志。第六公里,時間是6分7秒,第七公里,時間是5分3秒,時間慢或快是預計中因為錯了路標。當然在跑步中我是不會不停地運算自己的平均時速,否則真的會累。其實,那時不時對自己說,不要停,不要停,一停就不達標了。幸好今天的天氣比較清涼,體力的消耗並不像在高溫那麼厲害。記得10月中跑美津濃10K時,首5K的時間還在30分鐘內,可是其後就感體力難以保持而經常停下腳步。跑回雙子橋還感到自己的力氣還有,繼續馬不停蹄向前跑。第八公里,時間是5分15秒,看來路標又放錯了。其實,我每次看錶都會看段速和總時間,既然這時段速不能作準,我就以餘下時間來計算。第八公里,總時間是44分鐘半,還有15分鐘跑餘下2公里,理論上,達標的成功率是超過9成。這時已跑回到馬場直路,直路盡頭前是最後1公里路標,終於在到達前停了腳步,停下來就馬上起步,真的不想功虧一簣。第九公里,時間是8分25秒,總時間是53分鐘。自己知自己事,自己的步速絕不超過7分鐘,繼續向最後一公里進發。在未入運動場還是停了一、二次,每次也是快速起步。當步入運動場,就知道成功在望,雖然不能馬上發力,耐心地跑到最後約20公尺,才提速衝線。完成時間是58分54秒。

終於達成願望,今賽季能在60分鐘內完成。而部長狀態大勇,繼上次皇者之戰,半馬PB後,今次的10K賽事,也是PB, 完成時間約55分鐘。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7 二月, 2020 英吋 跑步

 

標籤: ,

2019-2020 第三戰皇者之戰10K

翻查記錄,原來在2013第一次參加皇者之戰時是參加半馬賽事,其後二年也是半馬。到2016,因大病停賽一年。到2017, 身體剛康復,參加皇者之戰10K。到2018,癌病復發,又再休戰,所以今年2019,再次參賽,仍然是10K賽事。

12月15日(星期日)

半馬的起跑時間是7時15分,而我們10K組則是8時15分。早一天,天氣晴朗和清涼,可是今天轉了密雲。對跑者來說,密雲應比陽光好,跑來沒有那麼熱。多年的經驗,我們的車泊在馬鞍山廣場,跑步後就在這商場飲茶。從廣場行去運動場,大約10分鐘。以往應該看到不少人(參賽者)在趕路,可是今天就好像得我們一樣,滿街也是冷冷清清。進入運動場,走到我們慣常的集合地點(看台一角),回望運動場,今天真的出奇少人。這時望下去,就只有百多人在運動場熱身,以這個時段,應該來的也有七八成了。可以預想,正式起步時,也多不了多少。8時5分去上線,還可以站在頭排拍照,這是很少有的機會。最後5分,還是給菁英運動員站在最前線起步,8時15分,賽事準時倒數出發。

因站在前排,踏線和大會起步時間只差幾秒,感覺真的很爽。人潮當然不算擠湧,我按著自己的速度前進。相對其他跑手,我的速度是比較慢的,所以我還在運動場跑道中,已被很多人超越過。到100公尺起步點就轉出運動,沿運動場外圍跑,再穿過行人隧道,轉向海濱方向。路的盡頭就是海濱公園跑步區,而這裡亦是第1公里路標,按下時計,大約5分45秒。可惜Apple Watch在賽後未能把數據傳到iPhone裡,今次沒有分段時間記錄,或者今次的分段時間只能依賴iPhone 內的Runtastic 和悅跑圈兩個App。其實自從Timex那個Tap Screen手錶錶帶壞了之後,摸索一輪,我終於找到Apple Watch的原廠Running App可以Tap Screen計Lap Time。雖然Tap Screen 不太靈敏和有機會Data upload不到,總算還可接受。終於今天就發生 Upload問題,幸好這場比賽的重要性只是一般,日後還是要買Timex才安心。左轉往沙田方向跑,直路一條,到大約2公里時又看不到路標。繼續向前跑,到大水坑後就要轉彎,先轉上,再過橋,再跑入大水坑,3公里路標又看不見,看來他們擺放位置或模式有所不同,令我多次錯失。自己就像沒有舵的船,迷失在大海,不知自己是太快或是太慢。沒有指標,不能作調較速度。這段是2公里的上坡路,由微斜到大斜,到了第4公里,終於看到路標,原來他們把它像直旛般掛在燈柱,有全馬、半馬、10K的分段標記。最後一段斜路亦是辛苦的,我亦在跑過4公里後不久停步,時跑時行的方式上山。到頂是5K的路標和水站。

飲過水後,馬上提速下山。你跑得快,他人也跑得快,所以下山這段時間並不能追趕到其他跑手,只是期望跑快一點可以補嘗上山時多出的時間。下山不久,已看到劉跑手在對線,跑到6K左右,又看到鍾同學上山;再往下跑,看到王跑手。返回大水坑,是7K亦是水站,飲過水,右轉跑回馬鞍山。可是經過一輪沖刺,有點力弱,在這一條大直路的海濱長廊,意志力不夠,停過一次,又會有第二次。而每停一次,就給一些跑手越過。在跑跑停停下到了第9K,再右轉運動場方向。在這裡還是調節自己的體力,當正式轉入運動場就不能那樣跑跑停停了。穿過行人隧道,跑入運動場,先和Support Team打招呼,再繞一個運動一圈,到最後50米,發力衝線。總時間是64分鐘。比預計60分鐘慢,總比10月中的68分鐘快。唯有期望下一個10K賽事,再嘗試衝激60分鐘。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6 十二月, 2019 英吋 跑步

 

標籤: ,

2019-2020 第二戰澳門迷馬

今次是第三次參加澳門迷馬,另外自己曾參加三次半馬。迷馬的距離正適合我這個大病後又想落場參賽的長跑愛好者。記得第一次跑迷馬是2016年,那時還在化療中,身上還有一個造口在腰上。但是那時出奇的健康,鬥志甚高。當然自己也本著志在參與的心情,第一次和太太一起跑比賽,差不多一起跑足全場。以往就算一起參加比賽,因為我和她的速度有點距離,也不會真的一齊跑。那年的成績是49分鐘。2017年,身體回復健康,我跑了半馬。2018年,癌病復發,還在化療中,又跑迷馬。沒有了造口,可以跑得輕鬆點,成績是39分鐘。今年終於抗癌成功,理論上可以跑半馬,但是還是安全一點,今年只報名跑迷馬,目標是32分鐘。希望明年可以再跑半馬。

12月1日(星期日)

半馬的起跑時間是6時正,而迷馬則是6時15分,這個起步時間在這幾年相當穩定,但是路線則每年也有少許改變。今年全隊人也是在喜來登酒店住宿,約5時15分在酒店走廊集合,我們再穿過威尼斯人酒店,慢慢地步行到起步點。這段路已非常熟識,可是集合時遲了10分鐘,對半馬的選手(陳同學)來說時間比較緊張。過了天橋,他就輕步跑向運動場,據他說他也是差不多最後上線的半馬跑手。而我們則繼續步行前往,到達運動場邊已是6時正,換上跑步衫褲,拍大合照。今年我們只有陳同學一人跑半馬,其餘5人都是跑迷馬。而日出隊重頂盛要算2017年,那年有4人半馬,4人迷馬。當然以我們的年紀,能跑已覺感恩。

拍完全體照,我們迷馬隊便排隊入場,順著人潮,魚貫而入,當正式進入運動場,氣氛最為熾熱。其實我們也是比較遲進場,所以在大隊的近尾處。感覺上今年的參與人數比去年少人,尤其是香港過來的跑手,或許是因為香港近日的反政府氣氛。6時15分,我們也起步,由於人實左太多,約3分鐘有多後,我們才正式踏上起步線,走到運動場出口處,一如既往又要停下來。這個樽頸問題,這麼多年也沒有解決。每年都要步行一小段,行出大路,才算正式起步。可是今年就算走出大道,也是人頭湧湧,勁多非常緩慢的跑手。時間對我來說雖然並不太重要,但總想合理些。可是大約跑了一公里,還是在人群堆裡。其實自己已非常努力在人群中穿插,無奈當過一群慢跑者,又給另一群慢跑者堵著。唯有繼續這樣的奮勇向前跑,這樣不是直線向前跑,所跑的長度會比較多和費力。幸好今天的狀態是蠻好,這樣只會增加難度而不會感挫敗。過了銀河,就是百老匯酒店,這段是一條大直路,不時有些表演藝人在路旁表演為我們打氣,可是人還是擁擠,只是比剛出馬路好一點。去年應該已看到有跑手跑在對線的馬路回頭,可是今年改了道,看不見任何跑手跑回頭。差不多2公里,轉一個大彎,再往前跑就是第一個水站。

在這裡飲一杯水就馬上起步。由於澳門迷馬沒有每公里的路標,所以只能看手錶的里數,會有不少誤差。而自己估算首第一公里,大約8分鐘,第二公里也有近7分鐘。自己原先預算以6分鐘一公里的平均速度跑今年的迷馬,看來要加快才能追回失去的時間。過了水站後,人潮已拉疏了,現在才能按自己的能力跑。於是在這一段盡量放開腳步跑,應該以6分鐘內。由於太專心跑步,並沒有太留意跑過的景物。只是一心追趕前面的跑手,可是前面的跑手是永遠過不完的。當跑到最順暢時,手錶表示速度是5分15秒,而我亦相信這是我的近來的最佳速度。記得十月中的第一戰,天氣比較熱,5分45秒已感到非常辛苦。而今天的狀態是不錯,想以這個速度繼續餘下路段。轉瞬轉回銀河酒店,一條大直路非常好跑,速度仍然能保持。澳馬沿途有不少音樂人表演助慶,每見到他們或她們我都會伸出右手和他們拍掌,Give Me Five,他們為我打氣,我亦為他們打打氣。不知不覺已轉回近銀河酒店的正門,以前還要跑一條直路往威尼斯人酒店,再U-Turn跑回運動場終點。今早來時那邊沒有封路,相信路線已改變。我們馬上轉入運動場方向,到這裡覺得時間比預計快,我應該追不回初段失去的時間。一條短直路,看到Support Team為我拍照。隨後我就跑入運動場,向最後的路段跑,轉了大半個運動場,衝向終點線。完成時間是30分58秒,比預計的32分鐘還快。這比上次快了近8分鐘,是自己迷馬的PB。可是看一看里數,只有5.3公里,看來澳馬改了賽道路線,把路線縮短了。

當然能完成賽事,真是感恩。今次對自己的表現甚滿意,首1、2公里因人多路堵才慢下來,非戰之罪,如能保持這樣的狀態,2星期後的第三戰十公里賽事就可以在60分鐘內完成。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 十二月, 2019 英吋 跑步

 

標籤: ,

我的長跑紀錄

🕔 5K 最佳成績 — 23分37秒 🕔 2016-01-31 Pacer Spring 10K Run
🕔 5.5K 最佳成績 — 39分42秒 🕔 2018-12-02 Macau Mini Marathon
🕔 10K 最佳成績 — 47分36秒 🕔 2015-12-15 Airport 10K
🕔 15K 最佳成績 — 80分52秒 🕔 2014-12-14 Brooks 15K
🕔 半馬 最佳成績 — 1小時51分 🕔 2015-12-06 Macau Half Marathon
🕔 全馬 最佳成績 — 4小時15分 🕔 2016-01-17 HK Marathon

第一次參加長跑是2004年的渣馬10K,第一戰用了67分鐘。現在PB是在2015年12月的Airport 10K,47分鐘半。可惜那次場地的長度並不準確,跑完10K,只用了45分鐘半,看iPhone的App,只跑了9.64公里,所以自己調整後是47分鐘半完成10K。老實說,那天的表現亦是自我感覺最佳。如果唔計這次不準確的PB,PB是2015年2月的飛達新春跑,時間是48分鐘33秒。比初戰快了20分鐘。

半馬是在2009年的渣打半馬,首戰是2小時35分。開始時進步不多,但當報了全馬,開始跟教練練跑,成績就有大躍進,PB是2015年12月的澳門半馬,時間是1小時51分54秒。比初戰快了34分鐘。

全馬是在2013年才開始的,初馬的成績是4小時52分。能在5小時內完成已覺成功。經過不斷的操練,PB在2016年1月的渣打全馬,那天是滂沱大雨下奔跑,完成時間是4小時15分8秒。亦是第一次全馬全程沒有停下來小休一會,一跑到底,更克服西隧長命斜的魔咒。不論是10K(以前渣馬10K,是由尖沙咀起步,經西隧,終點在灣仔金紫荊)、半馬和全馬都不能跑畢整條西隧。

基本上,所有的PB都是在2015至2016那年度所創下。那年是自己長跑的顛峰,無奈2016年中,確診大腸癌,能跑已感恩,也不希期再有新的PB。

以下是我全馬、半馬的所有賽事的成績。而10K參與的賽事則太多了,只選出那年度的最佳成績。年度,是因為我會由9月開始加強練習,參加10月後的各種賽事,而季尾通常在復活節附近。5至8月,只會隨意練習,因為天氣太熱並不適宜長跑比賽。

全馬

2016-01-17渣馬4小時15分08秒 18C 滂沱大雨
2016-01-02夏馬4小時30分05秒 13C 微雨
2015-01-25渣馬4小時19分17秒 17C 密雲
2014-02-16渣馬4小時28分04秒 13C 密雲
2013-02-16渣馬4小時52分12秒 16C 晴天

半馬

2018-01-21渣馬2小時13分50秒 17C 密雲
2017-12-03澳馬2小時08分04秒 20C 密雲
2015-12-13皇者之戰1小時52分45秒 20C 密雲
2015-12-06澳馬1小時51分54秒 13C 微雨
2015-11-29Unicef1小時53分30秒 20C 晴天
2014-12-28Mizuno HM1小時59分22秒 13C 密雲
2014-12-21 皇者之戰1小時55分52秒 15C 晴天
2014-11-23Unicef1小時58分48秒 22C 晴天
2013-12-15皇者之戰 2小時04分58秒 17C 最後3公里滂沱大雨
2013-12-01澳馬2小時02分46秒 14C 晴天
2013-11-24Unicef2小時08分26秒 22C 密雲
2012-11-25Unicef2小時13分45秒 20C 雨天
2012-02-05渣馬 2小時25分37秒 16C 晴天
2011-02-20渣馬2小時25分20秒 13C 密雲
2010-02-28渣馬2小時50分12秒 22C 密雲
2009-02-08渣馬2小時35分20秒 18C 密雲

10K 每年度最佳成績

2018-03-25飛達復活跑54分14秒 20C 密雲
2017-03-26 飛達復活跑 71分30秒 14C 雨天
2015-12-20Airport 10K47分36秒 18C 密雲
2015-02-01飛達新春跑48分33秒 14C 密雲
2014-03-23AXA香港街馬49分50秒 15C 密雲
2013-02-17吐露港10K52分06秒 16C 密雲
2012-02-17吐露港10K54分57秒 16C 晴天
2011-01-02大埔海濱10K56分45秒 14C 密雲
2009-12-20大埔海濱10K57分09秒 12C 晴天
2009-04-12飛達復活跑59分11秒 21C 密雲
2008-02-17渣馬58分52秒 13C 密雲
2007-03-04渣馬63分33秒 21C 又濕又熱
2006-02-12渣馬60分38秒 13C 密雲
2005-02-27渣馬62分15秒
2004-02-08渣馬67分13秒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2 二月, 2019 英吋 跑步

 

標籤:

渣打馬拉松 2019 迷半馬

今年癌病復發,雖然已知道自己沒有可能出戰,但是還是報了半馬的賽事,因為要拿它的跑T和記念品作留念。自己從2014出戰,由10K,到半馬,再升哩全馬,每年都有參與這一年一度的盛事。除了2017年,因為做了大手術,也掛跑鞋一年,而去年也有參加半馬。而今年,大會更新加完成牌給10K和半馬的跑手。其實幾年前升哩全馬,就是因為這個完成牌,這麼多年,就只有全馬才能獲得,當辛苦地完成半馬,只看到隔線全馬跑手拿著完成牌,真的非常羨慕,於是一句朋友的鼓勵,再加入全馬大家庭。現在香港各大小比賽,都有完成牌,理論上,辛苦跑完而得到完成牌是應該的。現在渣馬也開放這個限制,是應市民的需求,是今年最佳的安排。而那個完成牌是設計也不錯,銀色比金色(全馬)更踏實。

既然有這個完成牌,今年我也想參與,衝線拿下完成牌。希望自制一個迷半馬,好使我可以落場參賽,而又不會過份疲累。對於全馬和半馬賽道,大致上我心裡有數,我可以在中環碼頭或灣仔碼頭加入,那兩處應該比較容易一點。當然還要看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能應付跑最後3公里的路程。身體狀況就要看化療的進度,如果是剛下新針,首幾天也是比較體弱,並不適宜再跑3K。如果有5天以上就有信心落場。上星期見醫生,血小板偏低,下針要推遲,不知是不幸還是幸運。所以這星期身體狀態甚好,於是決定跑自己的迷半馬。

2月17日(星期日)

由於隊友選擇改跑半馬第一組,尖沙咀起步時間是8時,所以我預算10時在中環碼頭附近加入。早一天,天氣晴朗,我和太太到長洲郊遊行山,途經中環碼頭,我已找到理想的加入點。當然還要看當日的人群才能決定。星期日早上8時左右在家中看Vui電視的馬拉松直播,雖然氣溫比較高,但是早上沒有太陽,只有涼風和微雨,黑色兵團大放異彩,第一名肯亞選遙遙領先大隊,完成時間還快大會時間2分鐘,就算2至4名也是破大會時間。看來他們跑得並不慢,而且對手跑得超快。

10時前由中環站走往碼頭,沿天橋直去,過了蘋果店,已看到渣馬跑步大軍由新的繞道,直往嘉年華。今年的賽道改變少少,以往是沿碼頭繞出來,現在就直接從繞道衝下來。在看清形勢後,我就除下外套交給太太,從工作人員旁邊切入,加入跑步大軍。這個時段,應該是最多人的。全馬挑戰組(約4小時半)、全馬一組,全馬二組,半馬一組、半馬二組,5組人馬全在這裡,所以有點像嘉年華會,非常熱鬧。踏上賽道,心情也是興奮,和在路邊的太太揮手拍照後,便繼續向前跑。

自己原先預算用近7分鐘1K的速度跑,由於人潮的關係,自動跟隨前面的步伐跑,大致上是6分鐘1K罷。過了嘉年華,有一隊4人樂隊表現助慶。今次志在參與,完全沒有時間的束縛,而我最喜歡伸手和路邊支持者拍手,Give me Five、加油、努力加油、就快到,接受過無限的祝福,就跑下龍和道隧道。以前全馬或半馬,都要跑跑停停才能完成這段又落又上的隧道,今天當然沒有這個問題,因為自己只是剛起步,大把貨。而我不急於跑得太快,我要好好享受今次的參與。過了隧道,再轉一個彎,就向灣仔進發。

跑了一段路,自己也開始覺熱,除下黃色風褸,繞在腰,繼續向前發。轉了一個大彎,就是一條畢直馬路,穿過會展中心,在灣仔碼頭前一個大迴旋,再向灣仔碼頭跑。在水站,飲半杯水,繼續向前,轉彎上馬師道天橋,亦是全程最後的斜坡,上頂再落到底就是最後一公里,左轉駱克道,又是兩旁的打氣群眾。在銅鑼灣廣場再轉出軒尼詩道,差不多最後500米。繼續和路邊的支持者打個五。拍過無數的手掌,有男有女,有老有嫩。再從糖街衝出,直奔維園,就是最後100米,左邊半馬,右邊全馬,一綠一藍的賽道,直衝終點。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8 二月, 2019 英吋 跑步

 

標籤: ,

渣打馬拉松2019 半馬 賽事安排

在2016年中,確診大腸癌,除了切除部份結腸外,還要做長達半年的化療。身體由大手術後慢慢康復,過程雖然耐,但總算進度滿意。當然,以身體的狀況,也要掛跑鞋一年,於是2016至2017的長跑賽事,差不多全部放棄,就只參加了澳門的迷馬和季末的飛達復活跑。身體康復繼續理想,於是放心練跑(也未敢盡全力練),在2017-2018,參加了多個10K 和二個半馬賽事,成績當然未達到手術前的狀態,但是能跑已是感恩。在2018年9月,正想開始跟教練練長跑,再參與全馬,可是人算不如天算,9月發現癌病復發,又要開始漫長的化療療程,2018-2019的賽事又要放棄了。

渣馬唔跑,都要報名,今年也報了半馬。可是今年的大會卻出現兩個大問題。第一個,比賽前的一星期,才知道今年的半馬挑戰組有截龍的安排,以前就只有全馬有截龍。大會因應國際田總的要求,為免全馬的選手被慢慢的半馬跑手擋路,今年要求半馬挑戰組跑手要在2小時25分完成賽事。人多的賽事,站在隊尾的跑手往往要5至10分鐘才能踏上起步線,那麼他要在2小時15分完成賽事,否則在西隧就要被迫上車。由3小時變成2小時15分,相信有很多人都未必能在這時限內完成。要知道,很多人是經長跑會報名的,而長跑會都是沒有得選擇,全部都是挑戰組。而且在這幾年難報名,有更多跑步愛好者(不是真的高手)都經這途徑報名,以免抽簽不成功而輕嘆。所以當發現這個新要求,各人都到大會的Fackbook留言大表不滿。新規則應該在報名前公佈,事後才更改當然會有不少人感生氣。最後,大會還是要補鑊,如想改其他組別要到網上登記。

另一個問題,是領取號碼布和跑T-Shirt的安排。過往幾年,領取號碼布都是比賽日的前一個星期六、日,可是今年則有新安排,在比賽日的那星期內,由星期三至星期六,領取有關物品。4日應比2日更容易疏度人潮,可是在第一天,就出現超長的人龍,每位參賽者差不多要花上2至3小時才能完成領取選手包和跑T。原因或者有幾個:星期三,或者還有人在放新年假,所以趁有假期來領取;或者是大會宣佈有摺疊式飲水杯派發,先到先得,所以有些人會覺得遲早要領取,不如早一點;最後應該是最大的問題,大會採用中央龍,所以領取者不分組別,要先派一條長龍領取選手包和號碼布,可是排完後又要再排另一條人龍去領取跑T,真不明白為什麼跑T不能在同一時間同處領取;當然第一天,工作人員(童軍或義或受薪)還未熟習流程,一下子也應付不了湧來的人潮。據網上消息,晚上的人龍更長,全日約有2.1萬在首日領取。

我原先也預算在第一天到維園領取,但是收到隊友的長龍預警,就放棄在第一天而選擇在第二天,2月14日情人節到維園領取。我到達的時間是下午3時半,在維園籃球場旁的入口,今天已作改善,分了全馬、半馬、10K和輪椅組的入口,我是領取半馬的,人數不算多,約5分鐘已成功拿了選手包和號碼布,完成後,還要到草地那面領取跑T。在未到草地,先要排一條中央龍,平時每星期都行一轉的大路就變成三條大蛇餅。跟著人潮行,走了三轉,終於進入草地範圍,這裡再分男T和女T,如幫其他隊友(有男有女)代領,就要排二次龍了。人潮沒有想像中那麼多人,約10分鐘就拿了跑T和摺疊式飲水杯。當然我還是不明白為什麼大會要分開跑T和跑手包。

總時間只用了15分鐘就完成整個領取過程,步入嘉年華會場地,老實說,今年的嘉年華比前幾年更好,渣打的主場館甚俱特式,而彩色螢光燈打氣字句也很特別。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5 二月, 2019 英吋 跑步, 時事

 

標籤: ,

2018-2019 第二戰澳門迷馬

2018-2019 第二戰澳門迷馬

以往澳門馬拉松,總是參加半馬。二年前的癌病,自己還在化療中,於是自己只參加迷馬,跑5.5公里。跑了一生人第一個迷馬。去年身體大致上已回復狀態,所以又重回半馬的行列。雖然成績未能挑戰病前的PB,(因為訓練的質素也未去到以前的水平),但是能在2小時8分完成賽事,自己也覺不錯。可是今年癌病復發,又在化療中,已停了所以10K賽事,唯有澳門馬拉松有迷馬,長度相信自己還可應付:所以今年又再參加迷馬。當然在化療期間,是否能落場,也要看自己到時的身體狀態。如果在休息期,當然可以,可是如果剛打化療針就不用想了。而今次的比賽日剛好是打化療第三針的第七日,情況應該剛在轉好的邊緣。以上二針的經驗,最辛苦是首四天,身體十分虛弱,如果第五、六天轉好,就有機會落場。自己每一天也自我檢視身體狀態,到星期六也只是覺得五十五十。那麼,就看當天星期日早上的狀態吧。

12月2日(星期日)

起跑時間是6時15分。今年全隊人都在喜來登酒店住宿,5時正在酒店集合後,我們穿過威尼斯人酒店,慢慢地步行到起步點。這段路已非常熟識,到達運動場邊已是5時40分,換上跑步衫褲,拍大合照。今年CSO又製作了一條絲巾日出長跑會Banner,真費心思。今年我們只有陳同學一人跑半馬,其餘4人都是跑迷馬。是相對最弱勢的一年,去年是4人半馬,4人迷馬。當然以我們的年紀,能跑已覺感恩。

拍完全體照,我們迷馬隊便排隊入場,順著人潮,魚貫而入,當正式進入運動場,氣氛最為熾熱。那時正是六時正,看著全馬半馬起步,大約5分鐘後,所有人已跑出運動場,於是到我們迷馬上線。6時15分,我們也起步,約3分鐘才正式踏上起步線,走到出口處,又要停下來,因為這個樽頸,每年都要步行一小段,行出大路,才算正式起步。時間對我們來說並不太重要,初時和太太慢慢跑。半馬是要過橋,而迷馬則跑向銀河酒店方向。今天的氣溫是歷介最熱的,有20度以上,幸好早上清涼,太陽還未出來,熱的威力也未盡發揮。自己跑的時候,最留意的是里程牌,其實自己忘了,迷馬是不會有提示的,只能看手機上的資訊。大約跑了一公里,自己感到今天自己的步伐幾順暢,也沒有氣喘或任何不適。為免自己的步伐拖快了太太,於是自己向前跑把她拋開,讓太太按自己的能力跑。隨後再越過鍾同學,繼續向前跑。這段是一條大直路,過了銀河酒店,就是百老匯酒店,不時有些表演藝人在路旁表演為我們打氣。這時已看到對線有高手已跑回頭。不久,我亦來到折返點,大約是2公里而這裡有第一個水站。

在這裡飲水和小休才再上路。自己的步伐大約是7分鐘一公里,比以往自己5至6分鐘為慢,所以跑來並不辛苦。回程那一大段直路也沒有停下來休息,就按著自己的身體狀態慢慢跑。今年的跑手,有幾個是刻意打扮賣廣告,如WeChat,香蕉先生,而最吸引的要算聖誕樹,她是一位女跑手,全身為吹氣球所包圍。她跑步的速度一點也不慢,在第一公里越過我後,我就一直追不上她。她是我的目標,一棵會走動的聖誕樹,在人群中較為明顯。返回銀河酒店,左轉向威尼斯人酒店。看看手錶,已知道速度比預算中快,於是在這段直路不時停下來,小休數秒才再起步。初時的澳馬經常改變賽道,但這幾年已穩定下來,今次的路段和二年前一模一樣。跑到威尼斯人酒店,又要一個急轉彎,正式向終點進發。這時已看到半馬和全馬的路標,大致上還有一公里多。二年前的成績是大約50分鐘,那時自己還是造口人,跑來特別小心。如今已變回正常人,7分鐘1公里的速度自己還應付得到。最後一公里,期望可以趕過聖誕樹。跑完一條直路,就轉入運動場方向。在未入運動場,先和我們的支援隊打過招呼,拍過靚照,再衝入運動場。在最後的200米,終於越過聖誕樹,再衝向終點。完成時間是39分42秒。比上次快了近10分鐘,是自己迷馬的PB。

能完成賽事,真是感恩。因為落場前,自己還未確定自己的狀態是否可以完成。而今次跑來的成績比預計中更好,有的喜出望外。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4 十二月, 2018 英吋 跑步

 

標籤: ,

2018-2019 第一戰:國慶長跑(大美督)

前年度因健康問題,差不多停賽一年。去年終於恢復跑參加比賽,跑了5場10K和2場半馬,今年暑假期間已報來季的多場賽事。無奈8月底覆診,醫生說大腸癌有復發機會,於是9月初再做多個檢查,9月中證實癌症復發,馬上開始化療療程,今年又要休戰一年,專心抗癌休養。今次的第一針,副作用比較多和強,到上星期四看中醫飲中藥才有所舒緩。在星期五那天還沒有信心可以出席,出席並不是比賽而是支援。幸好星期六、日繼續轉好,滿有信心如期出席。

10月1日(星期一)

6時半,水魚兄的專車來接我們。那時港島東的天氣只是一般,剛下過一場密雨,地還是濕濕的。7時15分到達大尾督,這裡的天氣就好好多,微涼的清風,到郊外呼吸清新空氣真舒服。各專車到齊就走上大壩起點。未影大合照前就聽到大會宣佈,因山竹風災後,上山的路段有危險,(應該是樹倒阻路還未清理),路線有改動,不上山,只跑大壩,所以10K賽事變成8K。聽到這消息,第一反應是今天應該是人人PB,因為我們還未試過跑8K。來得早,安心等候起步時間的到來。今天的參賽人數出奇少,是歷屆最少,我看最多也不過400人。以往是近千人的,看來工聯會真的要加把勁宣傳。

起步時間是8時半,我本來是支援不參賽的,但眾隊友叫我也落場,去踏線拍過照。衡量過自己的體能,行一小段應該沒有問題,於是也跟大隊上線。大會準時起步,以往我是一馬當先向前衝,按自己的步速跑。今天就是漫步人生路,看自己能行多遠。自己只是掛了號碼布,並不是真的參賽,隨時過對線走回頭。今天的天氣特別好,氣溫只有25度,和以前28、29度差得遠,而且初時還沒有陽光的照射,行來特別舒服。步行當然遠遠落後大隊,幸好還有一個大嬸也如我步行,而她的高大兒子則在後面跟著,多孝順的兒子。大壩有2公里長,來到一半時,已想轉線回到,但是擔心太早回頭,或者比領先的跑手更早到達終點就不太好。而且自己感覺今天的身體蠻不錯,趁著天氣好,繼續向前行,就看自己能走多遠。不知不覺,我亦來到大壩盡頭,轉個彎,到水站飲杯水再上路。時間是25分鐘。

回程時,太陽的熱力開始發揮,我也有少許汗水。畢直的大壩,望著八仙嶺的風光前進,不徐不疾地前進。將近到一半時,我看到太太在對線。其實這個月她沒有多練習,參加國慶長跑也沒有想完成10K,只想跑6至8K,現在整個賽事變成8K賽,她的目標就變成完成8K賽事。而我的目標是行3至4K。八仙嶺越來越近,最後終點在望,踏上終點線是50分鐘,行路的速度也很平均。自己能出席已感開心,沒想到落場,現在能行4公里,心中更感欣喜。

c71741cb-c9e4-4a8b-892a-87621b9989ba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5 十月, 2018 英吋 跑步

 

標籤:

跑步年結(2017-2018)

前年的大病,2016-2017年度差不多休息了整整一年,只像徵式參加了澳門的迷馬(5.5K)和一場10K賽事。自己並不急於完全恢復長跑,會按身體的狀況來跑。當然也不能太過保守,否則也會錯過最佳復原機會。去年年中,做了駁回大腸手術,由於是微創手術,身體復原得比較快。9月時,大致上已和平常人一樣,只要適當的訓練,要追回以前的成績,應該不難。由於剛做完手術,也不急於找教練從新開始練跑,就是怕太急於有成績而影響身體復原根基。所以,這年度的練跑只是按自己決定,那時已決定:目標是半馬,再過一年才正式挑戰全馬。

這年度,跑了9個比賽,2個半馬和7個10K賽事。半馬是12月初的澳門和1月中的渣馬。而成績,竟然是澳門的比渣馬更好。澳門半馬能以2小時8分鐘完成,雖然成績還未到2小時內,比以往的成績差,但是病後的第一仗有這樣的成績已感不錯。反之,渣馬的半馬,西隧的長命斜還是比較難克服,最後的成績比澳門的還慢5分鐘。

至於10K賽事,第一仗的國慶長跑,在近30度的氣溫下,能60分鐘完成賽事已達到目標。自己在這大壩場地的最佳成績是55分鐘,現在是60分鐘,大約已回復9成功力了。隨後的天水圍10K,再把成績推前到55分鐘。滿以前繼續練習,可以把成績推前到近52分鐘。可是餘下的賽事,總時跑不入54分鐘之內。每次過5K後,就發現力量不夠持久,步伐不能加快,反而會慢慢減慢。看來自我練習過於舒適,練習量還是不夠,所以去到某個Level就不能再前進。無論如何,今年9月開始會跟教練練跑,由專家設定練跑步伐,理論上成績是會比較好的。

明年的目標:

10K : 50分鐘內 (PB 是0:47:36)

半馬:2小時內  (PB 是1:51:54)

全馬:4小時20分  (PB 是4:15:08)

跑鞋方面,去年終於買了Asics 的Gel Nimbus 18,雖然鞋比較重,穿上腳就感覺到它的重量。可是鞋雖重,但是跑落就唔覺重,非常神奇。而且每次落步著地都感覺有勁,對此鞋非常滿意。今年決定會再買Gel Nimbus 19。另外,紅色舊鞋Mizuno Aero比較輕,自己會用來作10K比賽用。跑過多次後,發覺鞋底太薄,感覺像赤足般,不太舒服。可是今天試穿厚襪,感覺又不一樣,這Aero又可多跑一年比賽。

Ps. 來季的長跑比賽競爭激烈,各主辦單位當定好地點,就馬上開始網上報名,早一點留住跑手。很多12月舉行的賽事已在暑假7月開始報名,這是以往少見的。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6 八月, 2018 英吋 跑步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