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回鄉

回鄉記 – 第三天

10月29日(星期日)

雞一樣的亂嗚,第一聲是2時15分。有了昨晚的經驗,已不覺得特別,當然還未能完全適應牠的啼叫,還是半睡半醒。既然睡不深,就早點起床。5時45分,我已拿了腳架和相機到天台。天還只是微亮,漆黑中慢慢轉亮,可是沒有日出時迷人的霞彩,沒些特別。拍了數張後,便走下祖屋,走到屋前已收割的稻田,拍一些祖屋的外觀相,隨後向昨日另一方向遊走,看看另一角度會否比昨天更好。老實說,今天的位置比昨天的更好,一幅廣闊的田野(還未收割的),太陽從後山爬上來,正是一幅平實的鄉郊圖。6時45分,整個太陽已露出來了,耀眼得不能再拍照。

IMG_2278

今天是星期日,是我的練跑時間。於是返回房換衫,在祖屋先拍一個起步照,就邁出第一步。首先往鶴市方向跑去。這段路是我常走的,每次回鄉,我們經常來往鶴市和祖屋,上次我也是住在酒店。這段路是國道,就算現在是7時半,道路還是幾繁忙的,不時也有車輛從我身邊經過。越過鶴市橋後,車輛就沒有那麼多了,而我沒有跑入市中心,沿著直路繼續往前跑。一條大直路,這段路已離開我熟識的鶴市,當然我並不擔心會迷路。直路的盡頭,來一個90度轉彎,左邊是一個解放軍軍營,再向前跑就開始暗斜上坡。看一看手機,也差不多跑了2公里,十多分鐘,是時候掉頭了。回頭跑回鶴市,在鎮內轉一個圈,再跑回大姐家,過門不入,繼續向前跑,直到大佳小學才停一會。這時一隊,十多輛的大旅遊巴經過,響著銅鑼,原來是紫市楊氏拜祖團出發,他們的聲勢比我們的更盛更威。回到祖屋,剛好跑了5公里,完成今日的練跑活動。

IMG_7518

眾人齊集祖屋吃早餐,其後就開始今天的節目。每次回鄉,總是來匆匆,去匆匆。所以今年就建議要多住一天,好讓我們大伙兒去附近的景點觀光,回鄉不只是探親祭祖那麼乏味。今天第一站是千年古城佗城。巴士沿著國道駛回旺宜塘、牛屎坳,再經老隆舊區,跨過老隆河,來到新區。新區是經規劃的,新樓都井然有序地排列著,感覺和舊區差得遠。約個半小時,我們來到佗城。雖說是千年古城,但到來參觀的遊人並不多,尤其是今天是週日。佗城的主要景點有數個:龍川學宮、越王廟、越王井、龍川考棚。買了套票便可隨意進出這些古蹟。越王廟、越王井雖然歷史悠久,但是可觀性不高。反之,我們在龍川學宮拍了一張眾人上堂的大合照,不亦樂乎;而龍川考棚也有足夠資訊讓我們了解中國的科舉制度,這個考棚正是以前真真正正縣考的考試場地。遊罷,就找地方午膳,可是佗城內全是小小的食肆,我們廿多人勉強地擠進了一間小店,把所有客人趕走(其實是他們一枱一枱吃飽離去)。點了炒麵、炒粉、湯飯、野菜,一盤一盤(真的像臉盤的)地送上來,也給我們傾力掃清,吃了一頓非常特別的午餐。

IMG_2332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餐後又乘車返回鶴市,放下一些親友,隨後又再出發。今次是去五華拜訪二姐夫的外甥,參觀他的鄉間豪宅。今次巴士先駛到牛屎坳後,便轉向另一方向,經過一個開發區,看到兩旁盡是大型公廠,年輕的鄉里也不用跑到東莞工廠區了。不久走上高速,巴士就全速前進,約1小時就到達五華。五華也是一個大城市,應該比老隆更大更好更整齊。在這裡,我們花了一段時間找那外甥的引路車,擾攘一輪,才跟隨他的引路駛向河區。過河後,沿岸行,再轉入一條鄉間小路。汽車走這條小路是沒有問題,可是我們坐的是中型巴士,車身比較長和大,幸好師傅功夫了得,技術高超,安然經過二、三個有難道又窄有急的彎,緊貼帶路車到達目的地。鄉間豪宅不愧是豪宅,樓高四層,大停車間,大花園。而它的外觀有四條羅馬石柱,和附近的村屋甚不同。屋內的大廳更有一條酒店式半弧形大樓梯上二樓,二、三樓有多間大套房,而四樓又是活動中心,還有一個超大露台。從這裡可以俯瞰一個廣闊的田野。而這時正好是日落時分,我們又可慢慢欣賞日落。吃過晚飯,又坐上巴士返回鶴市老家。

IMG_2425

IMG_7643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5 十一月, 2017 英吋 家庭, 旅遊

 

標籤: , , ,

回鄉記 – 第二天

10月28日(星期六)

昨晚睡得不太好,主要原因是鄉間的雞鳴。在鄉間,晚上份外寧靜。大姐家在路旁,不時會聽到車輛經過。幸好這些車聲並不不影響我進入夢鄉,可是半夜中給雞啼弄醒,看一看手錶,原來還是2時左右,為什麼天還未亮雞就鳴叫呢?雞鳴不是一下半下,而是間歇地嗚五、六次,就停下來,過了20分鐘後,又再鳴叫。整晚就這樣給牠煩擾著,在半睡半醒下到6時。洗臉後,上天台看日出,從天台可看到祖屋。祖屋面向正東,正前方是一片田野,遠遠有一列高山。天已開始明亮,但是太陽還在山的背後。於是帶著相機走下祖屋,再在附近田野遊走。9時許,眾人齊集祖屋吃早餐,早餐是炒米粉、炒麵,和豬肉粥。住在酒店的親友雖然沒有嚴重的雞鳴騷擾,但是6時半的廣場大媽舞,太極操,聲浪也不少,眾人都被迫早起。

IMG_1971

每次回鄉,都是重陽時分,所以第二天的重點節目就是拜山祭祖。我們兵分二路,二姐一家人去拜陳家的祖墳,而我們則由大姐的帶領下,拜我們黃家祖父祖母的。墓地距離祖屋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就是步行可到,一來一回也要2小時多。沿著大馬路向前行,在大佳小學轉入支路。十年前走過一次,到現在已沒有什麼印象,只有跟著大隊前行。我們首先去祖父的墳,路經一個甚美的大池塘,一個半廢的雞場,才正式上山路。其實祖墳背山面向池塘,環境甚清幽,是一個褔地。只是處在山上的亂草中,每次我們到來拜山,大家姐也要找人除草開路,否則我們便不容易到達。踏著已開出的山路,不久便到達。雖然墓地的雜草大部份已清除,餘下的就讓我們拔草和打掃一番,滿意後才點臘燭,邊炮,念經,拍照。原路返回,經雞場、魚塘,在另一支路再上山。三哥來得多,說祖母的墳甚易找,看到一個黃磚綠頂的小建築物(其他鄉里安放金塔之用)旁就到了。記得上次不是走回頭路,從祖墳翻一個山就到。可是這翻山的路比想像中難。所以今次行原路再上山返而行得比較輕鬆。祖母的墳面向祖屋,遠遠的守護我們,保佑黃家子孫。又是除草,點臘燭,邊炮,念經,拍照,最後就下山回家。

IMG_7398

 

回到大姐家,二路人馬又再會合出發午膳。鶴市真的是小鄉鎮,似樣的餐館也沒有。幸好,不遠處(約15分鐘的車程)有間農家菜,而二姐夫已訂了枱。我們香港來的和這裡的親友大伙兒結伴前往,這次26人座位就差不多坐滿。煥記農家菜位於水庫旁,我們的雅座就在半露天有蓬的平台上,直接看到山看到水,在這秋高氣爽的季節,這樣的安排真的是絕配。而這農家菜以魚為主(因為近水庫,有的就是魚)。有酥炸魚塊、魚頭煲、酸甜魚、特色魚片,還有客家走地咸雞、豬大腸、乂草餅,清菜。由於餸菜太豐富,我們盡力也吃不完,餘下的就打包回家作我們的晚餐。在這裡我們還嘗了第五道菜:天地一號的蘋果醋,入口就像我們飲慣的酸梅湯。

飽餐後,我們先送部份親友回家,其餘的再隨車開往老隆市。昨天在高速轉入鶴市,也不用經老隆市,現在才正式拜訪。兒時回鄉,那時中國大陸還未經濟起飛,還沒有高速公路的年代。我們要先到廣州,乘巴士到老隆,由老隆再轉乘鄉間巴士到牛屎坳,再騎單車回鄉,真的是長途拔涉,而老隆是必經之地。十年前那次回鄉,也是從高速轉入鶴市,而我們也沒有四處閒逛。所以現在才正式觀光。由鶴市到老隆市是由一條鄉間小路,到牛屎坳會合成一條幾線行路。由山坳向下走,就是老隆市。現在老隆市分舊城區和新城區,我們剛走下來正是舊城區,車路十分堵。緩慢前進,看到滿街的店鋪和行人,繁華的景象是鶴市不能相比。可是滿街都有很多工程,甚為雜亂,對於香港來的我們,這景象並不吸引。我們的車停泊在近河的停車場,數步便可看到老隆河(東江河的一段)。這老隆河甚闊,而兩岸則築起甚好的河堤公園。而對岸有不少整整齊齊的新樓房,這正是新城區。我們沿岸慢行,而這時正好是日落時分,看著橙黃、橙紅色的太陽慢慢落山。日落後再乘車回鄉。

IMG_7457

IMG_2172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 十一月, 2017 英吋 家庭, 旅遊

 

標籤: , ,

回鄉記 – 第一天

故鄉在龍川,是廣東省內偏遠的地方,在河原市至梅州市中間的一個小鄉鎮。自己兒時也隨媽媽回過鄉下一次。十年前(2007),黃家舉行過一次大型的回鄉活動,看看翻新了的祖屋。那次參與人數眾多,差不多是最齊人的一次。各家都帶著自己兒女回鄉,我們一家四口一起前往,那時大仔是初中生,細仔還是小學生。回鄉後,大仔還把相片製作成Movie回鄉記。自那次後,自己就再沒有回鄉了,哥哥們就比我回得密。今次隔了10年,不知故鄉又改變了多少,在這個高速發展的國度中,改變是少不免。而今次,就只有我一個人跟大隊前往,兩個兒子和太太因有工作在身,沒有假期前往。

10月27日(星期五)

一如以往,由於人數多,我們是包了一輛中型巴士前往。9時半,在羅湖口岸茶餐廳等候。自己預的時間比較鬆動,7時從家出門,大約8時40分便過了兩個海關,來到口岸茶餐廳,有足夠時間食早餐。而大部份人卻在9時15分才出現。其實,過關時間越早,人流越少,過關越暢順。比我遲的,就會遇到人潮,就越花時間排隊過關。人齊後,我們便拉著行李到富臨大酒店上車,上橋再走一段路就到。今次的接送是26座位的中型巴士,在車頭有一張紙:龍川鶴市黃氏回鄉團。我們一行十多人,放了行李也比較寬敞。

10時正出發,師傅慢慢開出,經過市中心,越過二線,踏上高速後,才能全速前進。由深圳到龍川需時4個多小時,12時,到達泰美小休一會才再趕路。1時正,來到河源市食午飯,吃了一頓傳統的客家菜:滑滑的客家豆腐,等等。餐後又再開車上路。今天的中國,高速公路貫通全國,而且路面的質素非常高,走過幾小時的高速,完全沒有顛簸的感覺,怪不得他們已可以向國外輸出技術了。沿著G25長深高速直撲老隆,家鄉附近的最大市鎮,在出口轉入國道G205,X151往鶴市方向。國道的水平和高速的差別很大,一轉入國道,就感覺故鄉差不多到了,一樣的泥土飛揚,一樣的半完成的房屋在路的兩旁,而屋後就是田野。這景像和十年前的記憶差不多,只是新起樓房多一些。再走十多分鐘,4時正,我們終於來到故鄉。

IMG_2580

大家姐的大屋就在路旁,非常方便,而祖屋就在其後面。其實,祖屋已關了五、六年,二姐夫專程早幾天回鄉,找人做了一輪清潔,所以當我們看到的就和十年前沒有兩樣。白色的外牆,黑瓦頂。入大門後,是一個光亮的天井,正前方是客廳,祖母的畫像掛在中央。右邊是廚房,傳統大爐灶和石油汽爐都有;左邊是飯廳,放了木色的四方八仙枱和板凳;另外前後左右都有房間。是典型的客家村屋。屋後是一個小樹林,十年前我們一起栽種的白蘭樹,現在已長得超高了,真真正正的是十年樹木,除了白蘭樹,還有蕉樹、粟子樹,竹樹。屋旁還有一個小菜田,這幾日的青菜就由這裡供應。

IMG_2603

祖屋雖大,也不能容納我們這麼人到來住宿。其實大會早有按排,有的住祖屋,有的住大姐家,有的到鶴市鎮入住酒店,而我則住在大姐家。參觀祖屋過後,眾人再乘車到鶴市入住的酒店,也是十年前那間,應該是這裡唯一的酒店。取了房匙,安頓後,再閒逛鶴市。鶴市的改變也不大,只是近河的位置多了一座興建中的高樓,其餘的也是大同少異,荒廢的鶴市電影院一樣的轟立著,沒有活化,也沒有推倒。在市集買了一些生果,柚子、柑回祖屋。今晚就在祖屋食晚飯,今次不像上次祖屋翻新,宴請鄉民,就是家常便飯,飯後再在大廳繼續閒談。重陽節的天氣非常好,氣溫只有22多度,不熱也不寒,就連討厭的蚊也不多。在涼風微吹下,談天說地,聽哥哥們說些兒時往事。

IMG_1934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 十一月, 2017 英吋 家庭, 旅遊

 

標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