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大英博物館

大英博物館 展覽 — 百物看世界

近這幾年,每年總有些大型展覽在香港展出。印象最深刻的,要算2017年的羅浮宮的創想和永生傳說這兩個展覽。羅浮宮那次展出,巨大的掛氈,就像至身羅浮宮,那些真人大小的白玉大理石雕塑,手功精細,天肌肉紋理、頭髮形態,就像活生生的故人呆立著。而永生傳說則展出數具木乃伊和它的棺木,再透過科技透視棺內的。

今次是大英博物館的一百件展品,展示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古物。當然,這些古物,是英國全盛時期,在各國搶奪而來。那個時代各國也是這樣四處搶略,據為己有,到現在也不會歸還原來的國家,某些更變成鎮館之寶。一百件展品,當然不是每一件都值得細看,自己也有個人的喜好。我喜歡大件一點的雕塑,所以中段,有一個雕塑,密特拉神正拿著刀宰殺公牛。另外一個木盒,四面都繪上色彩鮮豔戰爭和平不同場景。門口的木乃伊的外棺也是較突出,只是看過幾具更有歷史的外棺,這個就沒有什麼驚喜。至於最古老的,要算200萬前的一個石頭,但是旁邊的簡述說是當時人類的一件功具。還有奧古斯都大理石頭像,它是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而最沒有看頭是近代從中國奮得的唐三彩和青花碟,可是比它美、比它精也看得多。

其實大英博物館的展品已不是第一次運來香港展覽,2017的永生傳說的6個木乃伊和它的棺木和2018的奢華世代,全是大英博物館的。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4 六月, 2019 英吋 展覽

 

標籤:

大英博物館—奢華世代

去年有數個大型的博物館都拿出珍品來香港展覽,有法國羅浮宮的,也有中國故宮的,也有大英博物館的木乃伊。而今年就只有一個,就是大英博物館。拿得出來海外,雖然不是鎮館之寶的級數,但是也有一定的份量。上次法國的展品,真是印象難忘,在沒有玻璃櫃保護下,能這麼近距離觀看那些雪白雕像,肌肉紋理栩栩如生的坐在你面前,真是難得,去年我也因而去了兩次觀看那些展品。今次的大英博物館展出的展品級數應該也不及上次法國的,上次多是中世紀,而今次是公元前六七百年的亞述王國。但是兩個年代相差有近二千年,這樣的比較也是有點不公平。今次這個大英博物館—奢華世代展覽在尖沙咀的歷史博物館展出,地點更方便。

奢華世代是指亞述王朝到亞歷山大,由公元前900年至前300年。展品多是小巧,有純金魚形的香油瓶,也有色彩鮮艷玻璃金箔的香油瓶,海格力斯結由黃金、琺瑯打造而成、公牛首酒杯等等,絕大部份是嬌小的飾物或桌上擺設。大一點的就有浮雕壁飾,我喜歡看這些浮雕,它像一個故事般把那時的生活狀況呈現眼前。而展覽設計師也把這些浮雕化成動畫,投放在大螢幕上。

IMG_5983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1 七月, 2018 英吋 展覽, 時事

 

標籤:

「永生傳說」展覽

今年是香港回歸20週年,各單位舉辦了多個高水平的展覽。3月初,籌備多年的金庸館正式落戶香港文化博物館,而5月初,又有法國羅浮宮的展品在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於是在5月中我和太太到訪沙田,一日看了兩個展覽。而6月底,又有故宮的八代帝居之養心殿文物展,於是在7月中,自己一個人又再訪沙田,重看羅浮宮的展品和這八代帝居展覽。其實,今年去那麼多次博物館,應該買張全年套票會更方便和經濟。而另一大型展覽也在6月初開始,就是大英博物館內的埃及木乃伊首次來到香港,而展覽的地點是科學館,以科學的角度來展示這些展品。

避過暑假的人潮,上星期六(9月9日)來到科學館看這展覽。大型展覽的好處,就是他們會有多一點資源,所以就連科學館的外牆也裝身成埃及模樣,石柱全是簡單的埃及浮雕,未入館內已可感受埃及的氣氛。雖說高峰的人潮已過,但是這星期六來參觀的人也不少。通常富歷史的文物展覽,都不能在館內拍照,就像羅浮宮的展覽一樣,我們只能近距離觀賞,不能作任何拍攝。可是今次這木乃伊展覽竟然可以隨意拍照,實屬萬幸。就算親眼看,看後還是很容易遺忘的,所以能拍照,不論漂亮與否,感覺會實在的,日後翻看照片,記憶會自動湧上來。當然這個可以拍照在我們來時是已知的,因為我已看到不少親友在網上放相。

「永生傳說」展覽的主角是六具埃及木乃伊。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而六具木乃伊的時期約2000年至3000年前,真的是歷史久遠,比羅浮宮的中世紀的千多年更久遠。雖然這些木乃伊並不是帝王級數,但是保持得這麼完整,絕對藉得一看。看到一些介紹,以前發掘到木乃伊,要知它是男是女,一定要把裹屍布也拆開,可是這樣木乃伊就會受到不少破壞。所以木乃伊多是原封不動。而幸好現在的科技,用電腦掃描就可以看到內裡情況,更可以看到肌肉、骨骼等。今次的展覽,每具木乃伊旁都有數個大電視機展示它電腦掃描的效果。而木乃伊通常存放在兩個木製的棺木,外棺木和內棺木,而棺木的內外都會繪上埃及特式彩繪。在進場看到第一木乃伊最為震撼,它的名字叫內斯達華狄特棺木是打開的,我們可以看到內裡的彩繪,而在棺木的頂板的彩繪也非常吸引,而棺木旁,就安放了白色木乃伊,包著裹屍布。隔著玻璃櫃,這麼近距離看到木乃伊,真的感嘆。這時,剛好有講解員帶領遊人解說這木乃伊。那裹屍布的胸前正中央有一X的帶作最後包紮,其實這條帶應是紅色的,只是隨著歲月,2500千後,這條帶變回素色。而這內斯達華狄特木乃伊在60年代,用X光觀測時,曾誤判為男屍。近年用電腦掃描,才證實是女屍。

其餘的五個木乃伊都大同少異地安放在玻璃櫃裡,它們都在蓋了的棺木內。透過大電視才能看到它們的真身。五個木乃伊,有男有女,而最特別的,要算那個幼童木乃伊,他死時還不足3歲。通常木乃伊都要把所有腦和內臟器官移去,這樣真身才保持能長久。可是這幼童的屍體只移走內臟而保留他的腦袋,直接防腐。看著那嬌少的木棺,真的最為特別。

IMG_6738

除了六具木乃伊外,展館還展出其他伴葬的文物,如護身符、銅像、石碑、墓碑,開棺器材等等,而最觸目的要算墓穴(金字塔)的頂角錐石壓頂石。參觀前,我也未做足功課,也不知道這錐石的來頭,當然參觀時也覺得它很特別,頂角錐石的四邊都刻有古埃及文字和圖案。

IMG_6646

走出展場前,還有一個VR專區。看見人龍不算太長,於是一於排隊。等候一輪,便進入。在未戴上VR鏡頭,先看一段簡單介紹,隨後再上VR鏡頭。自己就仿似伴著女主持,一起進入一個埃及墓穴,再由女主持介紹遇到的墓穴文物。雖然只是數分鐘,也有探險尋穴的感覺。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4 九月, 2017 英吋 展覽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