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宮部美幸

宮部美幸的【樂園】和【模仿犯】


在這幾年裡,看了很多宮部美幸的作品,大約有16本12部作品,有的是上下集的長篇小說。她是繼松本清張後,被封為「平成國民作家」,在日本的文學界地位崇高。她的產量非常多,大致上,她的作品可以分為3大類:推理小說、時代小說(江戶時代)和奇幻小說。3類的作品我也有看過,對時代小說並不太喜歡,太平淡了;奇幻小說也不太奇幻;最後我自己最喜歡還是她的推理小說,而且越長篇則越好。數年前,看【模仿犯】時覺得非常震撼,兩本厚厚的上下冊,短短數天便看完。一個作家竟然可以佈下那麼精巧情節和細緻的描述,不能不佩服日本人的工作態度。在上集她描述犯人以殺人作遊戲,連續殺人和肢解,再佈下局引警方追查從而享受其中樂趣。一位時事作家前畑滋子契而不捨的追查下,終於查出犯人而結局也是出人意表的。把上集看完時覺得奇怪,故事已完整地結束,下集又再說什麼。原來,下集是再從犯人的角度,說出整個犯罪過程,和犯人的背景如何影響成長及心理變化。這樣的按排真的意想不到,善於寫內心感受的宮部美幸,下集的發揮更大,更吸引。其後再看她的其他作品就找不到那近似的感覺,雖然她的作品仍然是好的作品,但感覺不能超越【模仿犯】的境介。終於,今次的【樂園】,就讓我可有那種感覺。

基本上,【樂園】是【模仿犯】的後篇,但是不是續集。人物是有關聯而故事是沒太大的牽連,那個時事作家前畑滋子經歷過那段過程後,身心俱疲,擁有知名度卻又無法繼續寫作。而【樂園】的開始正是已退下來的她在一個機緣巧合下答應一個母親的委託,開始調查她「具有超能力的獨生子」(已因車禍死去了)的真確性。她在調查的過程中再引出另一舊案件,一對父母為什麼能用親手結束其女兒的生命,並埋在家裡的地板下。看宮部美幸的小說,人物特別多,但是在她的描述下,人物多而不會亂,一個一個的人物各有其性格。看起來很有電影感,或者說,影像能清晰地印在腦海中,像看電影一樣。經過一輪抽絲剝繭的採訪,主線亦從第一層到第二層。在字裡行間,宮部美幸用她對人性細膩觀察,我們可以看透人性的迷惑、掩藏、激情與失落。全篇對親子關係的描述最為深刻,【模仿犯】是描述無情的人的心路歷程,而【樂園】則描述有情的人怎樣互相扶持。看過【樂園】後,又有衝動想番看【模仿犯】。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7 五月, 2012 英吋 興趣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