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日片

日片「最後的情書」

從1995年《情書》的Love Letter,再到2020年《最後的情書》的Last Letter,岩井俊二向自己的25年前的著作作致敬。《情書》是我最喜歡的日片,這麼多年自己亦翻看最少三、四次,今次的《最後的情書》,當然要入戲院觀看,看看導演今次的表達手法。並沒有期望它能超越前者,只期望它能保守愛情片的水平,而結果是沒有失望。以前的《情書》是比較簡單,一封寄往天國的信竟然收到同名同姓的回音,其後透過相方的書信往來,將以前的一段的學生的暗戀慢慢浮現出來。女主角,中山美穗,一人分飾二個女主角亦帶來不一樣的觀感,長髮或短髮的她一樣清純美麗。

今次的《最後的情書》就比較複雜,主要是透過三個不同的書信往來來表達三段不同的的情愛。主線是裕里(松隆子飾演),在她姐姐未咲的喪禮收到一封寄給姐姐的高中同學會聚餐邀請信。裕里前往姊姊的同學會,想告知姊姊過世的消息,卻被眾人誤認她為是曾為校花的姊姊,並且與她的初戀對象鏡史郎(福山雅治 飾)重逢。繼而一場誤會開啟了裕里與鏡史郎之間奇妙的書信往來。在書信的往來中,我們得知未咲、裕里和鏡史郎一段迷霧般的三角戀情。未咲和裕里都有一個女兒,而少女未咲、裕里正由這二個女兒飾演(廣瀨鈴與森七菜),正是二代人物都由這二個新星飾演。而有一幕是最難忘的,是當鏡史郎重遊母校,突然看到一對穿著雪白衣裳、充滿陽光少女的姐妹行過,那一刻就像回到幾十年前,看到少女未咲、裕里在他面前經過,如夢似真。在這裡先說福山雅治,外表俊朗的他,在戲中刻意打扮潦倒的中年,摭蓋他的光芒。在戲中,他的眼神還是厲害的。另一個書信來往是因為鏡史郎寫信到未咲的老家,兩個女兒就冒她們媽媽的名字繼續和鏡史郎溝通,想了解一些她們不知道的事情;最後一個書信往來是裕里幫一個老人家寫信,似是一個黃昏戀的戀情,老實說這段真的是可有可無,把主線變得更薄弱。在劇終,導演以未咲充滿正面能量的演講稿作為留給女兒鮎美的Last Letter,希望讓她通過回顧過去、面對傷痛所重新獲得的力量,來告訴我們不應該因為錯過而自責地停下腳步、失去主動向未來前進的勇氣。

另外為了呼應《情書》,今次更邀得上次兩位主角,豐川悅司和中山美穗客串角色。導演又再次把巨星的光芒掩蓋,只讓他們飾演一般市井角色,形象和我們熟識的完全不同,如不留神也沒注意那個就是豐川悅司和中山美穗。

整套戲的攝影都拍得很美,不是刻意的艷麗,而是古樸的美。劇情的推進亦恰到好處,兩位陽光少女亦帶來意外驚喜。

 
8 則迴響

發文者為 於 6 十一月, 2020 英吋 電影

 

標籤: ,

日片「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7月尾翻看完日片「藉著雨點說愛你」已想翻看這套電影,這兩套也是同時段日本經典的愛情片。原著小說是片山恭一寫於2001年,初時銷售一般,可是經日本女星柴崎幸在2002年寫了一句感想:流著眼淚一口氣讀完這本小說。我希望自己的一生也能談一次這樣的戀愛。立即引發銷售熱潮,銷量更突破251萬冊,超越《挪威的森林》保持了17年的紀錄,成為日本史上銷量最佳的小說。隨後,這本小說也改編成這套純愛電影在2004年日本上映,而正因這套純愛電影大收才會有日後其他純愛電影。

翻看這套電影時,才發現自己擁有二隻不同封面的影碟,可是兩隻影碟的質素也是差不多,並不太好。電影的其中一位女主角正是柴崎幸,其實她應該只是大配角,正式的女主角是廣瀨亞紀(長澤雅美),而男主角是松本朔太郎,高中時是森山未來,成年時是大澤隆夫,兩個都有相當戲份。電影中,成年的松本朔太郎正準備迎娶藤村律子(柴崎幸),可是律子卻在結婚前收拾舊物,找到一盒錄音帶,聽了後突然留下字條出走。而朔太郎看了那字句也馬上返回老家,尋找舊物,於是高中時自己的戀愛故事便正式上場,電影以高中時的戀愛故事為主軸,再用插敘的手法來描繪過去和現在的故事,所以成年的朔太郎(大澤隆夫)只會不時穿插其中。2004年,長澤雅美也是剛出道不久,只有17歲的她,飾演高中的廣瀨亞紀。相戀的過程在這裡不會細說,我只想說幾幕令我有深刻印象的畫面:

有一幕說廣瀨亞紀(長澤雅美)在身患白血病時,松本朔太郎想帶她去澳州完成心願,可是颱風剛到,所有航班取消,松本朔太郎說:下次去。而亞紀則說:我還有下次嗎?說後便昏倒了。這一幕十分催淚。

另外一幕,就是廣瀨亞紀和朔太郎影結婚相。拍照時,她還未病入膏肓,長髮還在。拍照只是怕人忘記,作留念之用。

看完電影,再看原著小說。這本書看完後就放在我家的書櫃很久了。發覺電影改動原著甚多,取其精萃,其他就大改動。原著也是兩個時空的穿插著,由朔太郎和亞紀的雙親帶她的骨灰到澳州,而電影則把時光再推遲,朔太郎和未婚妻律子帶去。這個未婚妻律子(柴崎幸)是新加上去的。這個轉換是比較好,再加律子是以前幫他們送錄音帶的小女孩,一拐一拐行走的律子,正是當天傳遞最後錄音帶遇上車禍。這個安排有心思,極像電影手法。另外,原著是兩爺孫同樣把愛人的骨灰撒出,那段爺爺交付孫子的對話非常感人。年輕時爺爺和愛人不能結婚在一起,她死後,爺爺要求孫兒幫他盜取骨灰,等日後爺爺死後,也拿出骨灰,混在一起。生不能在一起,死後也是相依的境界。而電影則變了鎮內的攝影館的爺爺,要求他們盜取剛過世的女校長的骨灰,女校長正是他的舊情人。未看原著,覺得這個安排不差。但是看完原著,就發覺還是原著的境界高一些。而且有爺孫的關係,日後高中生要帶帶病的女友飛去澳洲所需要的金錢由爺爺出就合理得多。

但是如果和「藉著雨點說愛你」相比,我還是覺得「藉著雨點說愛你」好看一點,或者是直線中有點曲線有不一樣的感覺。同樣,原著亦比電影好。

Ps. 原來「在世界中心呼喚愛」還有一套日劇,是由綾瀨遙做主角,有機會也想看一看。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7 九月, 2018 英吋 電影

 

標籤:

韓片「藉著雨點再愛你」

這套韓片是韓國導演翻拍日本的經典純愛片「藉著雨點說愛你」。近這幾年,這種情況不時出現,有時日片翻拍韓片,有時韓片翻拍日片,甚至日劇和韓劇也是一樣。被翻拍的都是有名氣的,否則也不值得購買版權來翻拍。可是被翻拍的,或多或少都會作出一些改動來順應本土的文化背境,而這些改動成功與否就看接手的導演的功力。

自己看日片「藉著雨點說愛你」已是十多年前的事,劇情已忘記得一乾二淨,於是看這韓片前,先翻看日片。「藉著雨點說愛你」是竹內結子和中村獅童的作品,是竹內結子的代表作,更是中村獅童的成名作。看完日片,發覺竹內結子真的演得很好,在雨季像失去記憶的她回到世上,從新接納自己的兒子和丈夫。而木納的中村獅童亦演得洽如其份,而對整個故事的結構更感扎實,最後15分鐘的內容,再從女主角的視角把整個故事的前因後果一一解釋清楚,為什麼死去的母親(或太太)會如約的在雨季重來。

或許因為看完日片,知道了一切的前因後果後,才看韓片「藉著雨點再愛你」,就感覺劇力就缺少了謎題的吸引力。這不像看續集電影,重溫上集有助了解劇情的推進,這是我始料不及。老實說,韓片用了同樣級數的孫藝珍作女主角是合理,而孫藝珍一樣演得非常出色,不論是回來從新作為母親或是在倒敘中的少女的她。要知道,孫藝珍和竹內結子是差不年紀的女星,而日片是十多年前的作品。可是男主角蘇志燮則太俊俏,飾演木納的丈夫則說服力反而不及中村獅童。而我也喜歡日片的設定,母親會在那山中荒廢的石屋出現和離去,這個場景是非常重要。而另一個劇情則完全刪除,就是女主角約了公司內暗戀她老公的女同事,請求她在她離去後照顧她的老公和兒子。這段是非常催淚的,可是韓片卻把它刪走。

整體上,韓片是拍得不差,只是珠玉在前,更改的情節如未能提升劇力,總會感覺未能超越前作。這不像那次看韓劇「兩個母親」,幾處的改動也提升不少劇情的說服力和劇力。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 八月, 2018 英吋 電影

 

標籤: ,

日片—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是一套日本動畫電影,是新海誠的最新力作。新海誠被譽為繼宮崎駿之後,另一位動畫大師。他的畫風獨特,以細緻見稱,動畫出現的場景和現實場境十分相近,就像彩色風景素描,而他的多套動畫都以多元空間,平行時空作點子。

老實說,入戲院前並沒有太大的期望,只知道這套動畫電影在日本大賣,票房超越100億日元(近190億),為日本歷代電影票房第七名。沒有太大的期望是因為在未看這「你的名字」之前,看了他初出道的「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2004)。可是我看了這套「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卻不覺太大的驚喜,除了畫功細緻外,故事的主線並不吸引,總覺得他想表達的十分飄渺,不著邊際。而今次的「你的名字」則不同,故事的開始已吸引著觀眾,以兩位男女主角身份互換,再加上時空錯亂,造就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

宮崎駿的故事多以環保為背景,和平主義為骨幹,再以奇幻的手法來演說故事,給人一種變化多端的感覺。而新海誠則只是傾向多元空間,平行時空,實則的主角都是平常的普通人,沒有天馬行空的原素。可是看「你的名字」並不沉悶,一覺醒來,換了女兒身的男主角感到萬分詫異,再一覺醒來,又換回女主角(宮水三葉),她完全記不起昨天作了什麼驚人事情,只能從家人和同學口中得悉自己做出不平常的舉動。其實當男主角(立花瀧)在睡夢中轉換身份的同時,女主角也換上男兒身出現在東京,一樣鬧出不少笑話。這樣的身份互換的次數漸變繁密,而男女主角在醒來的一刻便忘記前一天的事情,就連對方的名字也沒有印象。最後兩人各自記錄當天的行為在手機內。當兩人慢慢適應互換身份時,忽然某一天便再沒有互換,就算發短訊和電郵都沒有回覆,於是男主角決意去飛驒找她,於是展開第二波的劇情,第二波之後,還有第三波第四波,總之劇情十分緊湊。

而這套動畫電影不但故事結構嚴謹,畫面美麗外,而且戲內的歌曲和配樂都非常出色。看著如畫的風景,哼出悠揚的歌曲,看來特別舒服,聲畫配合,也是這套電影成功的地方。其實這套愛情故事,男女主角是從未相見的,因為倆人身份互換後,各自出現不同的時空,只知道對方在另一時空(時間和空間)出現,訊息就只憑手機上的留意。其實,就連名字也會在夢醒後忘記得一乾二淨,只是隱約知道有對方的存在。當影片的結尾,兩人才是第一次相遇,是擦身而過,還是展開新的開始就留待各觀眾的想像。

ps:從網上得知,這套電影的靈感是源於平安時代的女性和歌小野小町的一首創作歌詞「夢裡相逢人不見,若知是夢何須醒。縱然夢裡常幽會,怎比真如見一回。」(思ひつつ寝ればや人の見えつらむ 夢と知りせば覚めざらましを)

%e4%bd%a0%e7%9a%84%e5%90%8d%e5%ad%973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28 十一月, 2016 英吋 興趣

 

標籤:

日片「害蟲」

「害蟲」是2001年威尼斯影展競賽作品,法國南特三大州電影節最佳女主角,評審團大獎。這套電影是由宮崎葵和蒼井優主演。15年前的她們還是剛出道不久,那時她們都只有16歲,正是青春少艾。看到宮崎葵的這少女外形,或許是她那時輪廓並未定形,第一眼我竟然認不到她,反之,蒼井優的外形比較獨特,第一眼已認到,尤其是她右眼角的痣,最為易認。隨著歲月的流逝,這兩位女主角到現在已成為獨當一面的大明星。

這套電影雖然得獎,但是不是商業性的電影,走的藝術性。所以,老實說,看時有點兒沉悶,如果不是兩位女主角,自己也未必看得完。故事正式的女主角是宮崎葵,一個身在邊緣的問題少女,生長在單親家庭,從未嘗過一絲家庭溫暖。在國中時,已經常逃學,流連街頭和海濱。而她的好同學蒼井優則設法把她拉回來。經過多番的努力,終於成功把她拉回學校,過正常的校園生活。可是好境不常,她被媽媽的男友以圖強姦,幸好蒼井優剛好到她的家探訪。但是宮崎葵又再感到空虛無助,於是自暴自棄走回以前的舊路。

片名「害蟲」,是形容引發生活周遭不幸並且自身也不幸連連的女主角。

「人生就像戰場,生活沒有像我們想像中簡單…」,在一個扭曲家庭成長的少女,生活真的不如我們想像那麼簡單和理所當然。而電影的結尾,是一個Open Ending,她繼續她的沉淪,在深淵中掙扎。

Ps 除了這二位女明星外,還有數也是出生於1985:綾瀨遙、上戶彩、相武紗季、滿島光;而上野樹里則在1986年中出生。

害蟲害蟲2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7 八月, 2016 英吋 興趣, Uncategorized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