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最低工資

再談最低工資


距5月1日(最低工資的實行日期)還有數天,無線新聞每天晚上都會以這為一個小專輯,介紹一些最受影響的工種、行業。看了多天,真的發現受影響的比想像中還多。

在以前,最廣為報導的是大厦看更和食肆的基層員工;季節性的工種,如旅行社的領隊;佣金制的工種,如地產公司的經紀;跟著,就是一些學徒制的工作,Salon的洗頭仔(妹) ,美容院的初級學徒,速遞公司的速遞員,……;如以最低工資的28元計算,一個月差不多是7000元,如看更是以10小時或12小時計算,月薪可以到8400或10000元。基本上,那些小本生意的老板,沒有太多能力將這些漲起的成本轉架到消費者身上,看到很多個案,為免觸犯法例,通常都以縮減工時為方法。看更只讓他工作8小時,食肆的亦以落場時段扣減實際工作時數。

自己在鰂魚涌工作,在附近的小型食肆,近這幾個月,關了幾間,不知是因為5月1日來臨,還是租金大升幅,老板發覺無利可圖,唯有關門大吉。其實真正的
問題到三個月後才會塵埃落地。

還有今次的最低工資立法,並沒有訂下最少工時。我們常說8小時工作,在以前通常是指朝9晚5,午膳1小時。但是近這幾年,常聽到的是朝9晚6,也是8小時工作,只是午膳1小時不計算工作時間。現在除了政府或大公司,沒有多少人真的是朝9晚5了。政府不敢把這朝9晚6訂為標準,以免被譏為官商勾結。但是這又引致不清晰的界線,引發日後爭辯的地方。要做,真難;要做好,更是難上加難。

p.s有一次報導,訪問一位政府的外判工作的工人,獲得不錯的加幅(政府補貼) 。問到如果可以計算飯鐘錢,她說當然高興,越多越好。人,就是這樣。因為既得利益者,滿懷開心,不會因加多了而滿足,反之,她還會覺得她的加幅不及他人(只會比較那些更多的)。但是,她不會想到,那些因這新政策而失業的人,更不會想到日後,她也有機會投入失業大軍。只憑政府的政策,而不是憑自己的能力而爭取到的回報是不實在的。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8 四月, 2011 英吋 時事

 

標籤:

最低工資—馬前炮

事後才說三道四,這樣馬後炮的態度最要不得。所以在聽了一論雙方的意見,自己亦作馬前炮,在未有結果前說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待日後有了結果之後再作討論。

經過一輪漫長的探討,勞方要求最低工資是時薪33元,而資方則以時薪24元為底線。我個人認為通常委員會得出的結果是中間偏下,所以我估計最後以時薪26元至27元立法。

上星期四,看了一個電視特輯探討最低工資。若以時薪33元為計算基礎,每天8小時工作,一個月工作26天,那麼月薪為6800元,這樣勞動者才可以照顧家庭,活得有專嚴。張議員的論點就針對,低下階層的人普遍會找多一份兼職以幫補家計,最重要是有工做,不要因為最低工資的立法,而打爛他們的飯碗,結果是好心做壞事。商界亦做了分析,如時薪24元立法,將會有三萬六千人失業,如以時薪32元立法,又有十七多萬人失業。雖然這些數字全是一些估計,但是失業人數絕對會因時薪拉高而增加失業人數。

今天在網上搜尋有關資料,看到民間爭取最低工資聯盟的網站,列舉七間連鎖快餐集團的低下職位的時薪,21.4元 至 23.7元,平均是22.6元。每間公司都賺到盤滿砵滿,但員工就繼續收取可恥低薪。但我相信當最低工資立法,他們亦會在價格上反應出來,最後他們亦是賺到盤滿砵滿。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我們擔心的應該是普羅大眾的接受能力和小型食肆的生存能力。大公司可以反應在價格上,但小型的食肆就沒有這麼多的競爭能力,尤其是那些食肆的生意已經在淘汰邊沿,所以倒閉潮應以這些小型食肆居多。而且年老的長者如仍努力工作,通常他們因為體力方面,未能拿到20多元的時薪,當最低工資立法,他們必會是第一批遭淘汰的,無奈地退回家裡靠家人或公援過活。最令人頭痛是每年如何再重新釐定最低工資,每年必有一番漫罵,香港真的永無寧日了。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3 六月, 2010 英吋 時事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