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濤社

濤社四十週年聚餐

1979年9月2日是我們濤社成立的日子。濤社是在柴灣社區中心的自務會社,自務會社就是一個小小的義工團體。那時我們剛剛中五畢業,濤社的創會會員正是我們筲官畢業同學,而自己有幸被邀入會,隨後幾年亦招攬不少筲官學弟學妹。而這義工的工作我們一做就有十多年。當然隨著各人讀高中、入大學或出來社會工作,慢慢地各人已不能抽出那麼多時間,不知那年那月濤社的義務工作終於停下來。雖然義務工作不能再做,但是社內的友誼還是繼續,除了核心會員多一些交流活動,每年的社慶都會有聚餐。各人帶著自己的子女出席社慶聚餐,濤社第二代由檯底玩到玩到檯面,現在就連第二代也長大成人,出來工作,帶著男朋友女朋友出席。

今年是濤社40週年,聚餐早在7月已在中環某食肆訂了檯,一間我們未試過的酒樓。可是由於6月開始,香港進入一個社會不穩定的景況,每逢週末都有大型的政治遊行舉行,遊行後更不時會有騷亂發生,而這種情況在9月亦越演越烈。而今年我們的社慶聚餐則由9月2日推遲到9月8日,這天正好是遊行的起點在中環遮打花園舉行。星期六晚上攪手已決定改變地點,由中環退回銅鑼灣世貿中心,我們的老地方聚餐。其實,這個改動也有風險,因為港島有騷亂,銅鑼灣通常也是重災區。遊行在下午2時開始,參與遊行的人已擠滿遮打花園,人潮向花園道推進,但是來的人比往上走的人更多。4時左右,勇武派已開始準備他們的行動,搗毀地鐵設施,而人潮更由中環往金鐘、灣仔擴散。

我們的聚餐定了6時半,我和太太6時出門口。那時已知道地鐵已關閉中環站,那時銅鑼灣站還是安全的。當地鐵經過炮台山站,已廣播不停天后站。看來形勢開始緊張,到銅鑼灣站,順著人潮出站,在站內已看到不少黑衣人三五成群匆匆趕路。很奇怪,有的走上(出閘),有的走落(不知往那裡)。我們出閘後繼續往E出口,走出地面,看到更多的黑衣人群往維園方向走。那時的氣氛已有點緊張,我們轉往世貿中心方向行,將近行上自動電梯時,一群黑衣人群忽然從後奔跑過來,往海邊方向跑,就像有突發事件發生。入了世貿,感覺就安全好多。自問自己不是抗爭人仕,但是看得多警察的執法態度,就怕他們追捕抗爭人仕時會殃及池魚。到了酒樓,看著電視新聞的現場轉播,原來我們剛走上的E出口的自動電梯,約8分鐘就發生警察在這自動電梯追捕和毆打黑衣人的一幕。

今天原先有26人出席,由於改了地點和安全問題,最後有22人出席。這在段時間,應該最緊張是在銅鑼灣一帶,因為防暴警察四出驅趕示威人仕,放了不少催淚彈。看著電視,也為剛在街上走過的市民擔心,更擔心那些尚未到達酒樓的濤社會員。幸好,約7時半,各人都相繼安全到達酒樓。於是開始切蛋糕和拍照大行動。這些抗爭和警察的執法已是香港的平常事,作為香港人就要適應。只能期望雙方不要做出過火的暴力行為。今年是一個超特別的聚會。

飯後各自回家,時間還是10時左右,越夜越美麗的銅鑼灣今晚就特別冷清,最旺的崇光百貨的街口,路人的人數是數得到的。旅遊業和餐飲業是今次的重災區,不知何年何月能重現昔日的繁華氣氛。為香港祈禱,香港人加油。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0 九月, 2019 英吋 朋友

 

標籤: , ,

濤社35週年社慶聚餐

濤社35週年社慶聚餐

9月2日是濤社社慶,每年9月初便是這一年一度的聚餐約會。各還活躍的會員都會帶著自己兒女出席,坐滿三圍檯,真的是濟濟一堂。

平時我們的聚餐只會閒談各人的生活近況,今年由於是35週年,而且各兒女也好奇,為什麼濤社社員的友誼可以維持35年之久。問了一些問題:濤社是什麼團體?自務會社是什麼?為什麼會成立?成立時,有多少會員?會員是男多或女多?會員總人數有多少?曾舉辦過什麼活動?

一連串的問題,還得請我們的濤社大家姐解說:
– 濤社是成立於1979年9月2日,是一個屬於柴灣社區會堂內的自務會社。現在這柴灣社區會堂也變成了柴灣青年廣場了。
– 自務會社(那時的一個義工團體)通常由一群有興趣參與社區服務的青年人成立,透過推行活動,認識社會,服務社會,由社會褔利處的資深社區主任帶領。
– 由三位女社員(梁同學、文同學和鍾同學)扯頭纜,聯絡社區,商討成立事項,校內招募會員。希望透過參與或舉辦社區活動,可讓各人繼續聚在一起。
– 我們的創會成員全是自己中學筲官母校的同屆畢業生,共19人,8男11女。其後,有部份會員的離去,又再招攬會員,大部份還是母校的學弟學妹,還有其他是曾參與活動的義工,總社員約30多人,正確人數還要經一輪點算。
-曾舉辦康耆康聚,太陽之下…等大型活動。
-社內的康樂活動則有沙螺灣宿營、澳門之旅、屯門中秋…等等

其後”2015年36周年聚餐籌委會”正式成立。希望各會員開始搵料,相片、文字紀錄、紀念品,用一年的時間來做一個特刋。
Billows35-1
Billows00-1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8 九月, 2014 英吋 朋友

 

標籤: ,

濤社31週年聚餐

不知不覺,濤社已過了31個年頭。身為創社社員,對這個超過1/4世紀的團體有著無限的情感。那年剛中五畢業,有同學邀請加入濤社自務會社,用課餘的時間在柴灣社區做義務工作,那時當然二話不說便答應。從未接觸義務工作的我,作了幾年基本會員,更加投入,便成為委員,之後更嘗試當過社長。看著自己成長,生活圈子和視野都擴闊不少。在濤社,籌備了一個又一個的服務計劃,時間的投入比預計為多。但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失去的是年少時無限的時間和無限的精力,得到的是寶貴的經驗(對人或對事) 和珍貴的友誼。做了十多年義務工作,現在濤社當然沒有繼續運作,(已記不起那年開始停止服務) ,只有每年的週年聚餐和新年的團拜二個活動。

除了最熟的幾位外,有多一些的聚會,其他的真的是一年見一次。但是由於有深厚的友誼根基,相見也不感疏離,一個個閒話家常,由事業的見聞、時事的見解,再轉向兒女的學業,話題是永遠轉不完、說不完。每年我都帶著太太和兩個兒子參與聚會,一年復一年。第二代濤社的代表大多數是由10歲到20歲,當然還有些遲入會的年輕社員的兒女只有2歲至8歲,而我的兩個兒子的年齡比其他的為大。以前是他們看著我的兒子成長,而現在我則看著他們的兒女成長。

在席間,有人說明年是母校的50週年慶典,我們一定要熱烈參與。濤社還有19年才到50週年,還有漫長的歲月要走。不知19年後我們的濤社金禧是什麼模樣?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0 九月, 2010 英吋 家庭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