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環保

免費報紙 二三事


從來就不喜歡那些免費報紙,打從幾年前地鐵內免費派發的都市日報,地鐵口的頭條日報和AM730,到幾個月前來勢兇兇推出的晴報和爽報,自己也提不起勁拿來閱讀。排隊拿免費報紙是一定不會的,就算有攔路的嬸嬸放到面前,也會搖頭拒絕。到現在,我還未看過晴報和爽報一次。

在以前要坐地鐵上班,我是會買經濟日報,由太古站到尖沙咀站,通常港聞版、國際版和經濟版都會差不多看完,並會在站內掉棄;餘下的,多是副刊則會留在回程或在家中慢慢閱讀。這些付費的報紙,每一段新聞的內容都比較豐富,可讀性甚高。而且,副刊的內容豐富,給你多方面的視野。相對於免費報紙,由於編幅有限,新聞的內容比較精簡,看與不看,分別不大,得益不多。現在在鰂魚涌返工,步行上班,沒有時間坐下來閱讀報張,所以近幾年上班也不會買報紙,只會看電視的晨早新聞或看網上報紙。

據我的觀察,大多數的女仕們只會留意事件的發生,一些來龍去脈並不會有太多的興趣。如果要她們花錢買報紙,她們就索性不看報紙。但免費報紙對她們來說是既方便又免費,看看又如何,所以她們都樂意拿取免費報紙,看完掉棄也不可惜;而且免費報紙細小,方便收藏,如未完成又可放在袋裡。付費的報紙就沒有這二個好處了。

有一次在柴灣地鐵站出口,看見一條長長的人龍,最少也有四、五十人。原先也不知道這人龍是排什麼,後來才知道是免費報紙。一份免費報紙是否藉得輪候這麼多時間(最少也要5-10分鐘吧)?在香港,時間是金錢,除了老人家或退休人仕,時間是超多的,其他人我不覺得它物有所藉。但是在康怡,有時派送報紙因某種原因來遲了,積聚了一條長長的人龍,那些上班族(或男或女)也安心輪候。看來看免費報紙變成習慣後,沒有它的一天又會覺得若有所失。

拿取免費報紙最多的要算那些老人家。很奇怪,通常他們不是拿取一份,而是各免費報紙也要拿一份,不知他們真的一份一份看下去,作比較,還是積聚一大堆才拿去作廢紙賣。如是這樣,一個老人家要積聚多少天才能變賣,去拿那一點零錢。還有些公公婆婆會問剛出地鐵的乘客拿取他們看完的報紙。每次看到這些公公婆婆做這些【環保工作】,也會概嘆香港的貧富懸殊也日趨嚴重。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7 十一月, 2011 英吋 時事

 

標籤: ,

環保先鋒Vs等價交換

很多人也知道環保不是免費午餐,如你真的要追求環保,你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你付出金錢、時間、勞力一定比別人多,而你所得到的則與他人相等。你所追求的藍天、雨水和清新的空氣,都會無私地分給所有人。要環保,要所有人合作,這可能嗎?【知其不可而為之】是應有的信念;環保的追求在於今天,而成果的收穫卻在明天,這是環保先鋒應有的心態。
 
廢物分類看似很容易,只要把報紙、紙張儲起,把喝完的鋁罐和膠樽也儲起,再放進回收箱就完成。舉手之勞,真的是很容易就可加入環保大家庭了。但是真的是這麼容易嗎?兒子要支持環保,開始收集鋁罐和膠樽。那喝完的鋁罐就靜靜地躲在家裡的一角,等候其它鋁罐組成大軍,才浩浩盪盪地出發。這一等又過了十天八天,當大軍齊集還要等順路的時刻。紙張的回收箱就在大厦的大堂內,非常方便,但鋁罐和膠樽的回收箱則在大厦外,與其他大厦共享。於是又過多十天八天,那隊大軍還靜靜地坐在家裡等候出發。
 
沒有一棵熾熱的環保心態,容易的事也變得十分艱巨,【知易行難】啊!為什麼要組成大軍才可出發?為什麼要等順路的時刻而不馬上行動?就是因為那棵心不夠熾熱,只想參與這環保盛會,而又不夠積極投入。沒有付出,何來收穫;我們要付出同等勞力才可獲同等的環保果實。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4 五月, 2009 英吋 家庭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