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科技

iPhone XS, iPhone XS Max 和 iPhone XR

去年iPhone 10週年,蘋果出了3款iPhone model,頂級的是iPhone X,和每年升級版的 iPhone 8 or iPhone 8 Plus。今年也出了3款 iPhone model, 先在9月中出的 iPhone Xs 和 iPhone Xs Max,和10月中iPhone XR。

iphone-xs-select-2018-group

基本上,iPhone XS和 去年的 iPhone X相差不多,一樣的5.8吋Super Retina 的OLED螢幕,只是CPU強勁多一點和再進化的相機機能,強勁的CPU令AR或遊戲會更順暢。iPhone Xs Max則是加大版的 iPhone XS,有6.5吋那麼大,這和以前的 Plus 加大版概念差不多。當然 iPhone Xs已是天價,HKD 8600,所以 iPhone Xs Max就更把天價再抬高,64G已要9500,256G就過萬了,拿著過萬的手機真是身份的像徵。

至於iPhone XR則是一個相對是廉價版的iPhone X,它捨棄了Supoer Retina的OLED螢幕,而選用6.1吋LED螢幕。在未有OLED螢幕之前,Apple的LED螢幕也是頂級,所以因這轉變能把價格回到6500元,未嘗不是好的選擇。當然iPhone XR還把前置雙鏡頭變回單鏡,而人像功能就全靠CPU計算出來,自己未看過兩者的分別,但是對iPhone X的髮絲效果甚為深刻,有機會要試一試它的拍攝功能,看它差多遠。而iPhone XR的外形則以顏色取勝,所以如果買iPhone XR,就一定不買黑和白,會選一些有色彩的。

iPhoneXR

其實,去年的iPhone X已把新亮麗的焦點全包括了,如臉容辨識、雙鏡頭、人像攝影和OLED螢幕,所以今年的真的不甚吸引。除了強勁的新CPU外,最吸引的應該是雙咭機,這是iPhone第一次有雙咭機,是回應中國大陸的需求。如你需要中港兩地跑的生意人或悠閒人,這雙咭機或許是方便一點,但是我看大部份人已習慣真的拿著兩部手機,公司手機和自己手機,一下子變回一機兩號,反而覺得不便,最擔心用一部手機會誤打誤聽或誤發訊息,影響可大可小。

通常新出的iPhone model,就會把舊的降價。可是今年就不同。iPhone XS推出後,iPhoneX就馬上下架,成為最短售賣週期的iPhone。反而去年的iPhone 8 和 iPhone 8 Plus還是繼續買。這個安排,主要是因為iPhone XR的推出,它是iPhone XS的廉價版,如果讓iPhoneX降價,它就變成iPhoneX 和 iPhoneXR的直接競爭,所以iPhoneX真的變成十週年的記念版,去年不買,現在想買也不行。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2 十月, 2018 英吋 時事

 

標籤: , ,

iPhone X 和 iPhone 8

今年是iPhone面世的十週年。十年前,第一代iPhone橫空而出,打著一機多功能,除了電話本身功能外,還是相機、還可作iPod聽歌,那時還是沒有App Store的年代,但是隨機的App亦足以令所有人眼界大開,既可上網,地圖、天氣都是隨手可得的實時資訊,是真真正正的SmartPhone。把以前的所為SmartPhone一下子比了一去,而拿掉鍵盤,不用筆,就只有一個開關鍵,一個Home Button, 版面非常簡潔,只用手指在螢幕輕掃或輕按,完全顛覆了傳統手機的操作模式。這改變,群眾是接受的,而且趨之若慕。Apple iPhone的來臨,慢慢地把電話一哥Nokia的地位拉下來,終至賣盤的結局。而且更帶來不少追逐者,Andriod手機亦不久出現,這兩個平台終於全面改變了整個手機世界。

這十年來,iPhone是慢慢地成長:

2007年第一代iPhone是網絡2G年代,就算可以上網,也因網速而不會太快。

第二代是iPhone 3G,網速提升了和加了GPS,而且推出了App Store,千變萬化的App亦正式起航。

第三代是小改變的3Gs。

第四代是iPhone4,以玻璃包裹著它的面和底,是我認為最美的iPhone。

第五代又是小改變的iPhone4s。初代語音助理Siri,這有機會再改變世界的語音指令。

第六代iPhone5,是長高了或拉長了的iPhone。

第七代是也是小改變的iPhone5s,引進了指紋解鎖,比數字解鎖更方便更快捷。

第八代iPhone6 and iPhone6 Plus,是追趕潮流而變身的大iPhone和大大iPhone的年代。

第九代又是小改變的iPhone6s and iPhone6s Plus。

第十代iPhone7 and iPhone7 Plus,而這代的最特別是雙鏡頭的iPhone6s Plus,它可以做到景深的效果。

到了今年,第十年,這十一代,竟然出了iPhone8, iPhone8s Plus和iPhone X三個iPhone。 iPhone8 和 iPhone8 Plus是上代的小改進。可是iPhoneX就真的是十週年的紀念性產品。

 

iPhoneX,第一令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全螢幕的OLED。拿掉了機下方的Home Button,而機上方也盡量拿掉,所以有5.8吋的Super Retina OLED的全面屏螢幕,它比iPhone8 Plus短得多,而緊比iPhone8長少少。當然那M字額的螢幕外觀也有少少怪。第二注目的地方就是面部解鎖,前置相機是TrueDepth相機,這FaceID解鎖比指紋解鎖更快更安全,可是我還是喜歡指紋解鎖。另外,新一代A11 Bionic CPU比以前的A10快70%,雙鏡頭相機也升級到1200萬象素,還有防震,而今次再加了四個LED補光系統,可以拍出不一樣的人像照片。還有可以無線充電(本人覺得最沒用的)。

我已用了iPhone6 3年了,是時候考慮換新機,尤其是今年是十週年。在3隻新機中,自己會選擇那一個呢?在未決定時,就要看自己的基本需求,這樣才能找到真正的致愛新機。其本上,自己對iPhone6的螢幕大小都滿意,反而我們有點抗拒太大的,因為太大的會放在褲袋有不方便,所以3年前選擇iPhone6而不是iPhone6 Plus。另外一個重要選項是攝影鏡頭,去年出的新機,就只有iPhone7 Plus有雙鏡頭,所以今年揀機,就只能iPhone8 Plus和iPhoneX了。第三個選項就是重量,iPhone8 Plus的重量比iPhone7 Plus更重,差不多是iPhone6的2倍,所以如要選擇輕便,就要iPhoneX了,它只比iPhone6重一半,感覺上應該和iPhone6差不多。當然iPhoneX是天價,HKD 8588,而iPhone8 Plus 是HKD 6888, iPhone8 是HKD5988,價錢是相差1500至2500。而3年前我買iPhone6時,價錢是6388。所以如果買iPhone8,它比以前更便宜,可是自己的iPhone6操作還正常,如果只是買部外觀大同少異,只是CPU快一點和鏡頭靚一點的手機,又覺得不值,還不如等多一、二年,等iPhone6越跑越慢才換機。iPhone8 Plus真的太大部和重,相信自己用幾個月就會受不了。所以,如果今年一定要換機,還是首選iPhoneX,以我自己的多年用機的經驗,這一買就可用3至4年了。其實機貴還有一個擔心,就是掉壞或遺失也是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以前4、5千元,壓力也沒有那麼大,掉了就買一個,現在也不能說買就買。幸好iPhoneX的開賣時間是10月27日,我還有一個多月慢慢細想。

ps今天iPhone8 和 iPhone8 Plus正式開賣,可是今早的開賣情況則非常冷清清,這是這麼多年也沒有出現的情況。去年的情況已不太好,也沒有今年那麼慘淡。這一次,果農就要賠本了。或許所有人也期望iPhoneX吧,iPhone8就比了一去。

IMG_0369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2 九月, 2017 英吋 興趣

 

標籤: ,

我的App世界

早前報紙報導每人平均每天用App的數量是10個,那一刻我也想統計自己每天用App的數量。自己是Apple Fans,基本上,自己每天也會用上三種Apple產品,iPad Air, iPhone 6和Apple Watch。

在家中,用iPad Air

  1. iBook 看 ebook (保持一年看50至60本書,實體書已很少看)
  2. Facebook 看社群平台
  3. Feedly 看資訊
  4. Chrome 看其他網頁
  5. 玩 Candy Crush
  6. 玩 4096
  7. 千尋影視 看已下載的電影
  8. MapleBoy 看日劇 (韓劇,我通常看DVD碟)

而用iPhone,

  1. Whatsapp
  2. HK weather
  3. Facebook
  4. Gmail (有時用電腦或iPad Air看,螢幕大一點)
  5. Stock 或 Chrome看股票,以前用經濟通,可是一年前,改了版面後,就再沒有用,本來簡單的版面,加了太多資訊,變得複雜難看。

看來我每天常用有14個App.

其實還有一些App並不每天都用,但一個星期總用多次

  1. Camera 拍照
  2. Photos 看相
  3. App Store – Update 最新App Version
  4. Google Map,MyMapHK, 而行山會用 Mapster
  5. Health – 看看自己在Apple Watch記錄下來的心跳紀錄
  6. Mi Fit – 小米的Fit Center,因為買了小米磅,每天都會踏上去,它就自動記錄我的體重。久不久就會用這App看看自己體重變化,不用人手記錄是不錯的賣點。
  7. Instagram -看看太太和兒子upload的照片,自己就比較少上載照片。
  8. SportsTracker,Runtastics 或 Runkeeper 作跑步紀錄
  9. Calculator (跟機的)或 Calc (在眾多的計算機,比較喜歡這個)
  10. Calendar (跟機的)

其實還有一些App,不是常用,但有需要就用

  1. Clock (跟機的),作快速的時計, Timer。
  2. Japan Map,它的日本地圖比Google Map仔細得多
  3. 中原地圖,喜歡它全中文,還有街道號碼。如手頭上的地址只有街道號碼,就非常實用。
  4. HKJC,買馬或買六合彩用。現在基本不用到投注站。
  5. 英漢字典,可以輸入英文或中文,是雙向性的。
  6. myTV Super,補看一些無線劇集。
  7. MyObservatory,是政府官方App,資料充足,可惜我喜歡HK Weather的版面設計,所以我的天文台變成副選。
  8. Weather(跟機的),看多國天氣,旅行前常看。
  9. Lunar Cal,看農曆就看這個
  10. MTR Mobile,計算搭地鐵所需時間
  11. MTR Next Train, 搭地鐵去日出康城必用。
  12. IMDb
  13. Google Translate
  14. iBreviarium,看聖經
  15. World Wiki,查國家的資料
  16. iTalk,錄音用
  17. WeChat,比較少用
  18. Notes(跟機的),現在比較少用,用Google Docs替代,因它也有Offline Mode,就算沒有網絡也可以記事

還有一些App用過一輪,就停下來

  1. Pokeomon Go,去年玩了數個月,就停下來沒有再玩。
  2. Twenty,現在少玩這Game
  3. InstaPlace 和 InstaWeather
  4. Prisma 把相片變成獨特的圖片是幾特別,但是不能常玩。
  5. Comic或漫畫,除了試過一次用iPad看龍珠,其他的網上漫畫還是提不起勁看。
  6. Everenote,現在越來越少用
  7. InstaMag
  8. 交通天氣實況,如果自己是駕駛人仕會比較合用
  9. Flipboard,看雜誌,看資訊

IMG_6046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9 五月, 2017 英吋 興趣, 隨筆

 

標籤:

我的Google世界

翻查以往的所寫過的網誌,2010年4月,曾寫過「你Google未?」。那時記下自己用過的Google 功具。現在,隔了差不多7年,也可以檢視到現在自己還用那些Google功具,那些是消失了,那些是新冒出的。

那時用了10個Google 功具:Google Search, Google Gmail, Google Tool Bar, Google Maps, Google Reader. Google Bookmarks, Google Docs, Google Chrome, Google Calendar 和Google Finance。

現在自己只會用Google Chrome上網而沒有用IE了,而Google Chrome已完全整合了Google Search, Google Tool Bar and Google Bookmarks。Google Bookmarks 的好處就是電腦、平板(iPad)和手機(iPhone)是共用的,看到好的資訊,Bookmarked了,隨時也可以在其他Device開啟。

現在Google Gmail已完全取代Yahoo email,這Yahoo email只留作第二email a/c,平時也好少開啟。

以前寫網誌,通常都用 MS Words先寫下來,完成後才發佈。現在已用Google Docs來寫。這個轉變有幾個原因:不用備份,Google會保存在雲端,只要能上網,有密碼,永遠能看到所有Docs;另外它的Auto Save比MS Words還強大;而最主要的原因,我可以用電腦、iPad或iPhone在任何地方繼續寫我的網誌。而我通常用Google Drive來開啟我的Google documents. 當然我也有upload一些檔案到Google Drive。

Google Calendar and Google Finance也是繼續用。至於Google Map,自己的iPad Air or iPhone都是英語,所以Google Map 還是展示地方的名稱還是英文,如果真的找尋位置,英文的街道名稱差不好找,以前我們用中原地圖代替,現在我用政府的地圖,更覺稱心。

Google 的 YouTube,自己很少真的去找尋有趣或有意義的電影片段,通常都是在Facebook或他人的網站連結著才去看電影片段。

Google Translate,有用但不常用。

Google Photos,就真的很少用。

自己是Apple Fan,只會用Apple Pay,當然連Google的Andriod系統也沒有用。

而真正消失的是Google Reader, 一個我認為很好的功具,可是簡易地接收某網站的最新消息。沒有這Reader之前,我要每天拜訪他們的網站,看看有沒有新消息或網誌,對一些不是每天都有新網誌的網站,這省不少時間。幸好,網上還有一些替代品,於是我轉用了Feedly。而最討厭是Feedly內的Search在免費版是沒有的,要在付款的Pro版才有功能,看了,記下了,沒有Search也是難找出來。

另外Google一個新的產品,Google+,用來和Facebook競爭。自己也嘗試加入,可惜Google+還是聚不到群眾,看來還是會遲早消失的。

最近看了它的新產品,Google Lens,透過鏡頭中看到的物件,自動馬上分析,再傳遞相關資訊。對這概念充滿期待。另外,OK Google這Voice Search在Andriod發展一段時間,也正式登陸Apple平台,不知和Apple的Siri誰勝誰負。可是我總覺得話音的辦解力雖高,也未到百發百中的地步,而且有點自言自語的感覺,在獨自一人時還可以,在人群中自己對著Device發問問題就太奇怪。

google-apps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6 五月, 2017 英吋 隨筆

 

標籤:

大兒子的新玩具

大兒子喜歡新鮮事物,購買慾非常高,尤其是科技產品。早前任天堂的大熱產品,Switch,終於在3月3日開賣。Switch 是可攜帶式的電視遊戲機,本身是一個6.2吋的遊戲機,回到家中,可以把它插在底座,馬上連上大電視,用電視來繼續遊戲。這個賣點可算特別,受到眾玩家歡迎,而且它的手製也可以一分為二,二人對戰就簡單得多和不用再花費購買另外手掣。Switch,初出的氣勢,一時無兩,首發第一輪買不到就要等,或者去先達買水貨機,當然還要付出一定的溢價才能買到水貨機。正是早買早享受,遲買平幾舊。大兒子終於在4月26日出手,在先達買機,他說只比大行貴一點,Switch連薩以達傳說遊戲咭,價值HKD 3100。

現在高檔手機約6000至7000元一部,以三分之一的價值,實價是2340元一部的Switch,就可以擁有一部時下時尚精品,當然不算太貴。而最貴的還是那些遊戲咭。通常新Game約在400元左右,一年中要買或會買多少Games,就看Games的吸引力了。其實幾年前,幾個年輕人已嘗試合資買過XBox One,那時還是大兒子牽頭的。喜歡它的體感Sensor,可是玩來還是一般,香港地方細,並不太適合這類要寬敞一點的體感遊戲。一年半載後,這部XBox One待機多過開機。隨後家中兩兄弟又合資買了PS4,大仔玩了一輪後,就不覺得他有玩,反之細仔就久不久就買Games玩。或許PS4放在客廳,對他來說並不方便,因為他要求多功工作環境,一路玩Games,一路留意其他Device。然而大兒子今次有又再出擊購買這部Switch,今次是獨資的。

兩個星期前,他又買了新的遊戲咭,MarioKart。這個是任天堂的經典之作,於是每當大兒子回到家中,把Switch插在底座,它就變身成電視遊戲機。這個新遊戲就適合太太玩。太太學過一輪後,她便會在晚上玩一輪才去睡覺。而我也有玩這MarioKart,簡單的賽車追逐遊戲,我的技術一般,所以大多比太太比了下去。其實,當手掣一分為二時,變少的手掣還可隨意控制動作,可是由於過少,玩了一盤後便覺手指僵硬,真的不能持久。幸好我是玩票性質,否則一定要多買一個手掣才能盡歡。

IMG_0286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3 五月, 2017 英吋 家庭, 時事

 

標籤:

iPad 看劇集

2010年歡天喜地買第一代iPad,用後就發覺iPad過重,並不太適宜每天帶出街,最後就變成家中的流動iPad。到2012年Apple推出iPad mini,超輕盈的身段,馬上吸引了我,於是iPad mini就變成我的良伴,看了不少ebook。可是一年後,Apple又推出iPad Air,它擁有iPad的大少,但比第一代iPad輕得多,加上超型超輕的Cover,又再次打動我的心。其實本人並不是那麼追求新潮流的人,只是iPad Air確是我的理想良伴,它既有iPad Mini的輕盈,又有iPad 的大螢幕。iPad Mini雖好,大小看來最適合看eBook,可是看網頁或facebook就嫌小了,如果用來看戲集或電影就實在太細了。自己不想同時共用iPad mini 和iPad Air,問了二哥,他喜歡iPad Mini, 於是就把它送給二哥,而自己亦可放心買iPad Air(2013 11月)。

這幾年iPad Air就成為我的隨身iPad了,不論在家中或出外,總會帶著它。在這iPad Air看過無數劇集(日劇或韓劇),無數電影。坐在疏化,放在大腿上觀看。其實,自己曾嘗試把它接連電視,那麼就可以用大電視觀看劇集或電影。可惜Apple的配件十分貴,一個簡單的轉頭,也要398多元。在舊iPad已買了一個,可是iPad Air是lightning 新接頭,舊的並不適合,要再買新的轉頭才能用電視觀看iPad Air內容。還是由於價錢貴,心還未夠沖動去買。另外,Apple又有新技術,不用接線也可以用藍牙無線接連。於是在坊間找尋,找到一隻Donkle手指說是可以,但是買回來後嘗試, 發覺並不穩定,效果比想像中差。小米機頂盒也說支援Air Play,可是拿了大哥的小米作測試,效果也是差強人意,比Donkle手指好,但是還未到可接受的地步。看來,如要享受Air Play,就要買Apple TV,Apple TV的價錢當然比轉頭更貴,要千多元。思前想後,最後還是買了新的轉頭。可是自己最經常用千尋下載劇集或電影的,它並不是全螢幕播放,家內的47吋電視機,只用了37吋來播放,真是令人覺得不太舒服。原來還要看App是否支援全螢幕播放,還是用iPad鏡像。於是再試YouTube App,You Tube完全沒有問題,47吋全螢幕播放,就只看來源的Vedio質素如何。另外再測試MapleBoy App,這App也有不少日劇和韓劇,測試後非常滿意,也是全螢幕播放。那些high Resolution的劇集,看來就像用DVD觀看,沒有兩樣。

現在還餘下是下載電影, MapleBoy App只有劇集,沒有電影。看電影還是要用千尋,那麼就只能用37吋的螢幕觀賞吧!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3 十二月, 2016 英吋 興趣

 

標籤: , ,

再談Pokemon Go

不知不覺,玩了PokemonGo差不多有二個月了。由初初,什麼也不懂,基本上就只認得最常見的精靈,如比卡超,車厘龜等,到現在已認得8成精靈了。當然還懂得一些技巧和一些策略,怎樣升呢快一些和如何增強戰鬥力。可是這個遊戲,最好玩就是還是在未上手時,在低一點Level,你不時遇到或捉到新的精靈,有喜悅的感覺。過了Level15,趣味性就下降了:因為隨著你捉的精靈越多,餘下未被捉的精靈就越少。每一天,你只是重複捉那些常見的精靈,雀仔,蟲,蝙蝠等等。看見了這些精靈,你也提不起勁去捉,但是你唔捉這些常見精靈,你的分數又難以增長,就難以升呢,唯有無奈地和這些精靈打交道。再且每上一個Level,你需要的XP點數就要越多,以前一、二萬分,現在要十多,二十萬分,所以要上一Level就越花時間,以前一二日就可升呢,現在勤力d也要一至二個星期。

其實,在一個月時,自己已到達Level23,捉了90隻精靈。(在這版本,共有151隻精靈,如不計那些還未推出的精靈(6隻),或是Region限定(全球4隻),在香港你可以捉到只有142隻。在那時,自己曾對自己說捉到100隻就要退休,不再玩PokemonGo了。因為真的很花時間。可是當我捉到100隻時,發現還未捉到或進化的雷超,有點兒缺陷。現在自己已到達26Level, 捉了108隻,雷超也有了,真的想給自己設個期限,捉到110隻或120隻就可退休。再等下一波的版本才再投入PokemonGo 世界。

上星期,PokemonGo出了新Version, 訓練師可以選擇那隻精靈作伴(Bubby),帶著它四處走,從而得到精靈糖,作為進化或增強戰鬥力之用。我就靠這個新功能,上星期順利集齊比卡超糖而進化成雷超。這功能可以善用步行里數來獲得糖果,不用守株待兔地等你心儀的精靈的出現。其實PokemonGo的玩家也越來越少了,熱潮已過。簡單的它,是容易上手,可是亦由於簡單,缺乏變化,吸引力就下降。相對Candy Crush,PokemonGo這遊戲真的太單調,我玩了Candy Crush有三年多,現在也還玩,並不覺太無聊,它久不久就注入新元素,來提高趣味。

img_2336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 九月, 2016 英吋 興趣

 

標籤: ,

小米體重計

小米的產品越來越多,已不是只有小米手機的年代,近這一年,他更銳意開發那些與生活起居有關的產品,一下子拉開多條戰線,成功與否,還要日後才能知道。小米的產品大多以性價比來搶奪市場,小米手機就是以平價的價錢而擁有一定的效能的手機而成功地建立小米王國。自己是果迷,對小米的產品並不感興趣。它眾多的產品,就只有小米行動電源(俗稱尿袋),其實小米行動電源主要是太太用的,現在要玩PokemonGo,所以近這個月,我也要用這小米行動電源。這些行動電源,那時大約要200至300港元,而小米則只需100港元下,價錢來說真的吸引。

在今年5月,自己房內體重計忽然壞了,沒有讀數,更換電蕊後,還是沒有反應,真的確定壞了。那時已想過買小米體重計,查過資料,要到旺角的小米實體店才能購買。可是我6月人院,7月出院,出院後更覺需要一個新的體重計。在住院期間,要求大仔代我購買,就當是父親節禮物吧。

自己有一個好習慣,就是記錄一些我認為有用的東西。大病後,體重大跌,買了新的體重計,就可以監察自己的體重。通常,自己做記錄,都是用Excel Worksheet,一天記錄下來,但是今次買了小米體重計就不用自己人手記錄。這個小米體重計會自動記錄下來,而又可把資料自動上轉到你的手機,在手機內再慢慢細看自己體重的變化。另外,一個手機可以記錄多人的體重,雖然是說智能的但是如果兩個人的體重是接近的,它也不知道這個記錄是屬於那一位的,如果它可以分析腳板底的腳形或紋理而確認記錄就更好。幸好在我家,一家四口的體重都有一定的相距,應該沒有這個問題發生。

可是以我用了個多月的經驗來說,我就懷疑過它的準確度。我每天都是在中午飯後才踏上小米體重計(大部份時間),可是有幾日的量重竟和前一天相差1磅有多。我也不知道,是我體重的問題,還是小米體重計的問題。

其實小米體重計的外觀是蠻好的。一個超白玻璃作為面板主材料,當踏上去,隱藏的LED燈便會亮起來,數字滾動一陣便會閃二閃,就停下來,這個就是你的體重。當我踏下來,LED燈就會慢慢關掉。手機,當然首先要安裝「小米運動」,再啟動藍牙Pairing,其後它會自動Update,把你最新紀錄上轉到手機。以100多元,就可買了這部小米體重計,已經覺得物有所值,再加上智能的連接到手機,和簡潔的外觀,更覺得超值了。現在唯一擔心它的耐久性,大陸品牌的產品通常都不在乎耐久性。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7 九月, 2016 英吋 家庭

 

標籤:

iPhone 6 初體驗

上個月說過,在iPhone6網上開賣那天下午,本人成功地預定了二部iPhone6。兩部都是4.7吋的iPhone6,一金一灰。對今次的開賣,有網站說,兩個尺寸難於取捨,可是對我而言,並不難。因為對iPhone Plus的size,5.5吋真的覺得太大了,拿著大大的電話,還是接受不了。顏色方面,有三色,金銀灰。起初,對於金色是絕對鍾情,顏色獨特,高貴而不浮誇。雖然市面上說它是土豪金,其實它只是香檳金,和大陸真的土豪金差得遠。可是,當我到零售商接觸iPhone6的實機時,發現iPhone6的背面,上下都有一條清晰的邊框,聽說這是外置天線。但是去年的iPhone5s也沒有這樣凸顯出來,感覺並不美觀。這條邊框的顏色在三色都各有少異,在配撘上,金色的尤其明顯,反之,灰色的最平實。於是自己決定選灰棄金。

預定時,已知道金色的會在10月10號送到家門。可是,網上流言,由於先達的iPhone6價錢不停下跌,有很多人Cut單,所以真正輪候的人會快一點收機。9月27日,我已收到eMail金色iPhone6已出貨,可是由於大陸的十一黃金假期,到10月3日旁晚,才有速遞員交到手中。自己已決定用灰色的,這個早來的金色只會拿出去放售,不會打開看看。10月6日,又收到另一個email太空灰已出貨。在10月7日正午,在網上看一看它的送貨情況,原來,零晨3時已清關,早上11時已到香港的速遞公司。那時我正準備拿金色的iPhone6到旺角放售,早點回來等新iPhone,可是門鈴聲響起,原來速遞員已到門口,速遞的效率比想像中快。幸好自己沒有太快出門,否則又要再約時間了。其後,我還是按照原定計劃到旺角。最後在先達場內,以貨比三間的心態,成功地放售細金,薄利。

回家後,首先要把舊機Backup到Notebook,然後再連上新iPhone6,才能把所有的舊資料、App帶到新機上。完成所有程序,iPhone6也只能經無線上網,因為iPhone4的sim card並不適用於iPhone6機上。又要在第二天跑到電訊公司的門市更換sim card,再買了保護貼,才是大功告成。

拿著iPhone6上手,手感好。螢幕雖大,並不覺難以掌握。而輕薄的機身,拿來不覺其重量。其實自己對iPhone4的厚度和重量已滿意,薄而輕是好,就怕太薄變得單薄,容易損壞,就像網上流傳的問題,放在褲袋裡太久而變彎。放在褲袋十數天的日子就變彎真有點離奇,應該是大胖子把它放在後袋而坐彎吧,自己的習慣是把手機放在前袋,理論上,不會那麼容易坐彎。

其實自己已用了iPhone手機7年多(3年iPhone 2G,4年iPhone4) ,對它操作是十分熟識。這新手機的指模開機,現在還未啓用,不能置評,但是自己不喜歡橫掃後再用四個數字開機,所以指模開機是真的簡化了開機程序而又有足夠保護。自己用開的是iPhone4,是四年前的產品,所以如以iPhone4來比iPhone6,真的不用比。iPhone6,速度快,螢幕大,很多地方都超越iPhone4好多好多。本人覺得,只有外觀上,iPhone4還是眾多iPhone最美的手機,底和面都有強玻璃保護,我自己絕不會用任何保護套遮掩它的美麗。說回iPhone6,外觀上,由方方正正的iPhone4,iPhone5和iPhone5s,變得混圓的iPhone6。這樣的轉變,令iPhone6更像其他的品牌的手機,缺乏其獨特性。螢幕大是必須,但是變得混圓則不太好。

iPhone6 的相機應該和iPhone5s差不多,但是和iPhone4相比就進步太多。在這一二年,自己對iPhone4相機所拍攝的相片並不太滿意。尤其是看到太太的LG G2所拍出來的質素相差太遠了。對今次iPhone6的相機充滿期望,在首二天已作測試,無論日間或夜間,相片的拍出來的質素絕對滿意,而夜間的效果尤為突出,老實說,已經完全超越那些輕便儍瓜相機。如果日後能再加入光學變焦,就真的完全可以取替了。

大螢幕和相機功能是今次換手機主要期望,二者都完全達到要求,本人又可繼續蘋果粉絲的行列。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2 十月, 2014 英吋 興趣

 

標籤: ,

網頁整理

自己寫了網誌也有五年有多,寫網誌的目的是想記錄自己看到或遇到的事與物,心態就當我的日記來寫。要在不費分毫下而又可享受寫作的樂趣來寫網誌。在那時,免費的網誌服務,有Yahoo Blog, Google 的Blogger, WordPress Blog, 大陸的新浪Sina Blog等等有名氣網站。其實自己也試用過Yahoo Blog 和 Google 的Blogger,還是覺得WordPress 的 Blog簡單而又有彈性。 在那時就選了WordPress,而且定了自己的網誌名稱 CowCowBlog(牛牛之家)。選錯服務商是很痛苦的事,Yahoo Blog 就在去年底關閉,雖然可以有足夠的時間讓用戶搬家,就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WordPress,有很多免費Theme,可以隨時改版面。其實自己也會久不久轉換版面,但是這五年來也沒有深研它的其他功能。有機會由於新版面的轉換,新功能會影響訪者的數量自己也不知道。在上星期,自己開始研究WordPress這個寫網誌的工具。經過一輪的研究,WordPress除了用來寫網誌外,有很多公司設計的付款Theme是作商業網站之用。大兒子也用WordPress的付款Theme代他的朋友起網頁。

除了免費Theme外,還有很多免費Plug-in或付款Plug-in, 用了這些Plug-in,網站的佈局,排版,和功能都會增進不少。可是自己是用免費的WordPress網站,掛在WordPress.com 之內,這些Plug-in (免費或付款的)都不能安裝。日後或許會考慮自己架設網站(也不是太複雜的) ,那麼就可發揮那些Plug-in的功能了。

我喜歡2-Column,字形要大一點,不喜歡黑色底色,標題要清晰易見,有日期在標題旁(像日記一點) ,要有上一篇和下一篇的連結,方便重溫舊網誌。
以下是自己曾選用的Themes: Choco, Spectrum, Fictive, Twenty Ten, Twenty Eleven,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 九月, 2014 英吋 興趣, Uncategorized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