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花展

花展2019

每年都有去花展,記得最早的花展是在中環大會堂,期後再轉到沙田中央公園,最後才落腳維園。在移師維園後,花展就越辦越大型,參觀的人數就越來越多。可是越大型越就有既定的模式,變化就越來越少了,吸引力就相對降低。當然近在咫尺的維園,我們還是每年都會來看花展,拍拍照,這已是每年的例行節目。

今次自己的記憶力不錯,以下是維基的內容:
“前市政局於1968年至1986年間,曾於香港大會堂舉行「市政局花卉展覽」[1],而區域市政局亦有於新界參與「北區花卉展覽」,兩個市政局於1986年5月同意於1987年起改為聯合舉辦「香港花卉展覽」。這個新的花展第一屆於1987年在沙田公園舉行,跟著就輪流在沙田公園及維多利亞公園舉辦,[2]直至2000年,香港特區政府「殺局」,改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每年固定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

3月16日(星期六)

今年的三月,雨天、陰天比較多。花展在3月15日開始,而去花展當然是賞花和拍照,最好是早點去,才看盛放的花。如遇到放晴的日子,更是錦上添花。而我們通常是在第一個星期六上午去參觀,早上沒有那麼多人。今次,我們也是早上10時後到達,人數不算多,而且天氣也十分配合,初時陰天,不久就放晴,最後又回復陰天。

今年的主題是大紅花,其實大紅花的紅,並不好拍,紅色拍出來總有偏差,每部相機或手機都拍出來的紅也不同;而且花型亦少變化,並不是上等的花種。當然,放在花展,變化就有一點,黃色的、雜色的都有。記得某年的主題花是玫瑰,玫瑰顏色多,品牌多,單瓣複瓣都各有其形式,含苞或盛開的也有不同韻味,是不錯的主題花。除了主題花,還有不少不同種類的花,鬱金香的佈陣已是千篇一律,反而今年的球類世界,(由不同的花堆砌而成),有足球、羽毛球、籃球、排球、等等,就比較特別。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1 三月, 2019 英吋 展覽

 

標籤:

花展2018

去年花展,太太讓了她的Canon 500D給我拍花,有觀景器拍攝感受真的不同。去年,上攝影班和中班,再初買了新的Canon 77D,一於作攝影從新上路。所以今年我就用77D 和 iPhone X拍花。77D比500D進步不少,iPhone X的拍攝效果更比以前iPhone6大躍進。

3月17日(星期六)

參觀展覽,就怕人多難找有利位置,所以每年都是早上來花展。可是今年則有所改變,在太古坊吃了一個高格調的午餐,才來參觀花展。今天的天氣沒有昨天那樣的陽光普照,只有厚厚的白雲。其實,下午的陽光是頂光,並不是最佳的拍攝時段,所以沒有陽光反而好一些,應該是四面八方的散射光更適合拍照。今年的主題花是大麗花,當然除了這主角外,其他常出現在花展中的花也一定存在,如鬱金香、桃花、櫻花、向日葵、繡球花、菊花等等。今天我只帶了兩支鏡,天涯鏡EFS 18-135mm, 定焦鏡EF 50mm。原先還想帶近攝環,找了一輪,最後才發覺自己根本還未購買,上堂時用的是導師借給我們。

會場的佈局這麼多年也是大同少異,我們從天后那面入,一步一步向場中推進。就來到鬱金香花田。這花田除了第一、二年有點心思,近這幾年就像完全沒有變化,我也覺得有點厭。希望日後可以大膽改它的佈局。繞了一圈,也差不多二小時,就回家。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2 三月, 2018 英吋 展覽

 

標籤:

花展2017

花展,工展會和花市是每年必去的展覽。家住港島東,維園這展覽場地是超方便,而入場費相宜,真係唔影相,入來行行看看花花樹樹也是好。當然我和太太也算攝影人仕,去花展當然帶齊裝備,而今年太太讓了她的單反大機Canon 500D給我,而她則選了我的無反細機Olympus EPL5。因為我用了EPL5多年,發覺沒有觀景器是對我的最大問題,這幾年的攝影技術是退步了。希望重拿大機,恢復攝影信心。

3月11日(星期六)

參觀展覽,最怕是人多。因為要和太太一同出動,所以選了星期六早上9點至11點的時段。天氣已預告了10日的天氣,大部份時間是密雲有霧,甚至有雨,只有一、二天有機會有短暫陽光。而今天的天氣也是全密雲,9時左右,還有小小的薄雨粉。今年的主題花是玫瑰花,所以更應早些前來,否則二、三天後,盛開的就會凋謝,就難拍出花的美態。今次為了熟習大機,我帶了三支鏡頭,想了解這三支鏡頭的強與弱。這三支鏡頭:天涯鏡EFS 18-135mm, 定焦鏡EF 50mm和長距變焦鏡EF 70-300mm。

會場的佈局這麼多年也是大同少異,我們從天后那面入,一步一步向會起中間推進。因為今天露水重或者是少少雨粉,大部份的花:紅的、黃的、粉紅色的、藍色的等等都有水珠在花瓣上,所以今次這些水珠就成為我拍攝的主題,如何發揮這些小水珠讓這些相片變得更美麗。閒話少說,還是看相片最好。

IMG_7987

IMG_8007

IMG_7922IMG_8027

IMG_8002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3 三月, 2017 英吋 展覽

 

標籤: ,

花展2016

因為每年都有去花展,到現在去花展已經沒有驚喜了,但是我還是會去的。主要原因,維園實在太方便了,入場費雖然每年也加價,14元的價錢還是相宜,去走一走,看一看也無妨。去年的花展,太太買了一支新長鏡,期望可以拍得多一點變化,可是有時鏡頭過長,花圃過細,反而不適合,沒有微距的長鏡是沒有用的。其實,這支長鏡用來影高高的木棉樹就更有用,所以今年我也不建意她拿這支鏡頭去花展。而我去年也買了一支更平的長鏡,可是真的一分錢一分貨,廉價貨解像力就低,遠遠的景物雖然可以拉近下來,可是拍出來的相片總覺強差人意,沒有什麼質感。

花展通常在星期四開始,而我和太太則常在星期六早上去參觀。太遲去,有些花會開始凋零。但是今年的天氣並不理想,雖未至大雨傾盤,但是烏雲密佈,而且灰濛濛的天色,花的色彩也不能展現。再看天氣預告,整個星期也會如是,就算閒日再來,天氣的情況也不會好多少。當然既來之則安之,我們還是帶相機、鏡頭和腳架到維園。今年場內的櫻花、梅花和桃花特別多,當然鬱金香的花海又吸引不少拍友。而最特別的是紅色的馬蹄蓮。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17 三月, 2016 英吋 時事

 

標籤:

花展2015

每年都有去花展,但是近這幾年就算去了,也沒有那份衝動去寫網誌作記錄,上一次寫花展網誌是在2010年,5年了。沒有寫網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自從數年前轉了幾款數碼相機,總覺得不太適合拍花,拍出來的效果不甚滿意,真是心也淡了。以前,我用的是Panasonic FZ 7,有12倍(36-432mm)變焦效果。用從部機,我可以輕鬆地、自由地拍攝花的各種姿態。但是在2011,這部用了近5年的相機終於壞了,那時研究一輪,改買NIkon P7000,7倍光 (28-200mm)。這部NIkon相機,用來拿去旅行拍攝,真的非常方便。可是,用來拍花則不太適合。遠攝力不及上一部FZ 7,而近攝時,更出現自動關機的問題。於是,2012年再買Olympus EPL5,是可換鏡頭的輕便相機,拍出來的效果色彩鮮豔。可是跟機的Kit鏡是(28-84mm),遠攝力比Nikon更弱,只適合旅行拍風景。

今年花展前,太太突然想為她的Canon 500D加多一支長鏡頭,最後選了一支 EF 70-300mm (相等於110-480mm),這樣她就可以發揮多一點的遠攝能力。在網上搜尋過程中,我也為自己找尋自己合用的鏡頭。其實自己也不想投資太多在鏡頭上,因為好的鏡頭通常都要四、五千元以上。可是,在網上搜尋一輪,才發現Olympus 也有一支長焦距的Kit鏡 ED 40-150 mm (相等於80-300mm),價錢在要1000多元。於是在上星期五到灣仔電腦城,買了太太和自己的新鏡頭。

星期六早上,我們帶著各人的新鏡頭來到維園的花展場地。拿著新鏡,我又可以隨意地,在場內找尋不同花卉,作不同的角度拍攝。今年的主題是跳舞蘭,可是跳舞蘭並不是好的拍攝對像。鬱金香花田仍然吸引不少拍友,拿著長焦距,遊走於花間,捕捉一剎那的美態。而今年,最吸引我的是玫瑰花,盛開而略帶捲曲的花瓣最為美麗。另外,那高低起伏的三色槿花田也是今年的特式。

老實說,拿著新鏡頭,今年的花展我可以重拾拍攝的樂趣。

OLYMPUS DIGITAL CAMERA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6 三月, 2015 英吋 興趣, 時事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