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南生圍

抗疫郊遊—北區自駕遊:藍鳳眼、得月樓警崗、南生圍

上上星期,有同學(伍同學)騎單車時,途中看到藍鳳眼,打咭留念。那時我在群組也留言說想去看看。藍鳳眼是花期是在5月,可是它的花期甚短,一、二天就調謝,所以要把握時間。上星期四,伍同學就馬上組成這次自駕遊小團,期望趕得及它的花期。

5月13日(星期四)

早上9時半在藍田地鐵站等江大哥的專車,7人車是最理想的自駕遊車輛,人可以坐多幾個,而且車身高,沿途還可看風景。在這裡,還接了鍾同學和譚同學,又是我們主要的班底。隨後,再開車往麗港城,接伍同學夫婦,今日的領航員和導遊,一行6人,就開始今日的自駕遊之旅。第一站,是上水虎地坳村,又是北區上水,首段路江大哥當然不用領航,直到車差不多到達上水,領航員才發揮他的功能,指導江大哥如何取線和何時轉彎,經過寶石湖路、馬會道、文錦渡路,過了一條大橋,再轉入虎地坳道,Google 地圖的領航也不錯。我們差不多正確無誤到達最後1公里的路段。領航員上次是騎單車從另一面到達藍鳳眼的田地,所以我們從車路到來是有點分別的。最後一段是入村的小路,比較隱蔽和有點斜度,經過江大哥看過斜度,覺得沒有問題,我們便開車入村,到達一個平地就下車。往前行不久,就來到梧桐河河堤,再沿著河堤向雙魚河那面進發。今天天氣比較熱,預告是間中有驟雨。起步是在林蔭中,在河堤時,也有不少涼風,所以也如想像中那麼熱。在未到藍鳳眼田,還有一個秘境,一個林蔭小水池,拍照打咭甚吸引。

再前行不久,就到達我們的第一站,藍鳳眼田。這裡有二塊池塘,水面長滿了藍鳳眼。其實藍鳳眼是有害的植物,它覆蓋池塘面,吸收它的營養,如池內有魚就不好。所以如池塘真的養魚就要早早把它清除。現在我們看到整塊池塘已給藍鳳眼,是因為池塘已半荒廢,村民已沒有打理,任由藍鳳眼生長。如在正式盛開的時段,整塊田會變成藍藍的藍鳳眼花的天地。可是今天真的是水尾了。左邊那塊池塘是沒有藍鳳眼花,只有綠油油的藍鳳眼葉,而右邊的在近岸的,還有小量藍鳳眼花。在油油的藍鳳眼葉和蔚藍的天,加一些倒影,拍出來的效果也不錯。總比恢懞懞的天色好。

伍同學說除了這裡,還有一處,近羅湖邊境,得月樓警崗附近,也有藍鳳眼田。如果是騎單車,在這裡附近,有小橋橫過梧桐河,可是就沒有汽車的跨河橋。於是我們沿路步行返回下車處,再由領航員指領下駛回上水,再從古洞轉入河上鄉,經過羅湖懲教所,在未到第二站前,先到羅太豆花,品嘗這裡(河上鄉)的美食,豆腐花,我當然選擇飲豆漿。再上車時,剛下了一陣小雨。上車後,再在河上鄉的小路左穿右插,不久,就來到河堤,這裡就比較有印象,我們日出長跑會跑過數次河上鄉的雙魚河河堤,只是不是在梧桐河那段。那時只記在河堤的兩岸跑來跑去。現在差不多算是舊地重遊,河上鄉比賽,通常是在復活節期間,亦是我們的季尾,跑完就竭暑。沿著河堤,車向羅湖方向進發。在盡處剛好有停車處,那花田就在停車處的旁邊,走下斜坡就到。這裡的花田也不是滿開,但是比第一站多,而且我們可以走下岸邊,近距離觀看藍鳳眼花。這裡景觀又和虎地坳村不同,一樣有倒影,而倒影是深圳大廈,效果也不錯。

Ps:上網看資料,還有元朗盛屋村也有藍鳳眼花田

返回河堤,再步行向羅湖方向走,大約十多分鐘,我們來到第三站:得月樓警崗。從河堤可以看到對岸的羅湖火車站,相信各人也有經過羅湖關口的經驗,現在疫情下,這關口已封閉多時,看不到那蜂擁的人潮,這裡有一條橋可以行去羅湖站,當然橋前已說前面是禁區,不能超越。橋前的小警崗又成為打咭熱點。這時,我們已站在香港的最北邊,最向前就是中國境內。又是沿路返回停車處。

我們再開車前往南生圍,由上水往西走,到元朗附近再轉入南生圍道。今天的領航員,伍同學的先生,非常專業,在他指領下在1時多就來到南生圍,在南生圍道的盡頭是停車處,我們下車步行往前走,就是南生圍最有名氣的景點,婚紗橋。那條木橋不知斷過多少次,每次斷了就有人維修,所以到現在仍然存在。景是無敵的,蘆葦海,河塘,木橋,倒影,再加上今天的藍天白雲,又是眾同學影相的時間。看完婚紗橋,經過白楊樹,到士多食午餐,可是今天是非假日,他們只供應簡單的食物,三文治或餐蛋麵那類食物。最後我們還是放棄,去橫水渡拍過照就行回上車。再由領航員指領下到泰屋(在博愛醫院後面)食午膳,這泰國餐廳有一個戶外的大廳,實木的餐枱和餐椅,環境是不錯,價錢也合理,可是食物質素只是一般,當然質素總比士多的好。食完午膳,已差不多近3時,玩了大半天,已心滿意足。伍同學更問我想不想去摘士多啤利,我說真的夠了。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8 五月, 2021 英吋 郊遊, 旅遊

 

標籤: , , , ,

南生圍半日遊

元朗南生圍是以水鄉和兩排赤桉樹的景色聞名。可是自己在香港住了這麼多年,除了孩提年代跟哥哥去過外,自己一次也沒有到過。反之,隔隣的濕地公園就去過數次。十一月,秋高氣爽的季節,最適宜作郊遊,於是11月22日(星期六),就去了一次南生圍。

雖然南生圍遠在新界,但是有了西鐵後,就變成雖遠而不遠了的地方。從網上的資訊得知,南生圍正在元朗西鐵站旁,步行可到,這比想像中更容易。乘地鐵,再轉乘西鐵,總車程只是一個多小時,便到達元朗站。今天同行的,除了太太,還有外母和大舅的兒子,一行四人。而四人差不多都是第一次到訪(太太和外母也是幾十年來沒有來過)。

要走南生圍一圈需時3小時,但是我們主要看那橫水渡、赤桉樹和蘆葦湖,期望2個多小時可完成,再到元朗大榮華飲茶。走出西鐵站的G2出口,拿出iPad Air看地圖,沿著左邊的馬路向前行,經過鐘聲小學和一個屋苑采葉庭。到路的盡處,看到一個手寫的路標南生圍,就知道我們沒有走錯路了。再前行,便看到一個小巴總站,而總站旁又看到一個大大的紅漆寫的南生圍路標。
IMG_7135
順著路標的指示,穿過一列丁屋,轉瞬便到達第一景點,橫水渡。小木板寫著全港唯一橫水渡。當然,大澳的橫水渡已有行人天橋橫越河面,景點已消失了。來時,橫水渡的小舟剛好到了對岸,於是就在岸邊拍一些照。渡船是雙掌橕搖式,小船只能每次載7、8個乘客,而兩岸相距不遠,數分鐘便到達對岸。岸頭是一個木屋士多,可以停下來喝一點消暑飲品。
IMG_1463
再前行,便是第二個景點,一列兩排的赤桉樹。成長的桉樹,樹皮是銀白色。雖然今天是星期六,遊人不算多,但是總有三三兩兩遊人經過。所以要拍攝一張清場的景點照片,還要耐心等候。桉樹右邊是這裡的濕地地帶,現在看到是一遍蘆葦。今天的氣溫開始轉熱,但是陽光並不太猛烈,走在樹蔭下,吹著秋風,十分寫意。這列赤桉樹長約半公里,走到盡處,又有一個拍攝景點。一個木板搭成平台,伸出蘆葦帶,看到的是魚塘風光。如細心觀看,不時有一尾大魚躍出水面。而今天的風頗多,水面總是吹得皺皺的。
IMG_7179

IMG_7165
再前行,便走出桉樹林,來到大草坪。這時正有一大群旅遊團遊客到來,穿過草地,往赤桉樹那邊走。在這大草地也有桉樹,但是不及一列的桉樹那麼吸引。在這大草地,有不少港人,大學生穿著學士袍拍照,一家大小在嬉戲,更遠處更有多名港人遙控他們的直升機,真的各適其式。

其實,主要的景點也看過了,走出大草地,沿著馬路邊繼續走。景致是一般,左邊是半腰高的石壆,其後是山貝河,再遠一點是元朗工業邨。再看地圖,發現我們只走了半個圈,但是餘下的路段也是沿馬路旁的行人路走,看似沒有特別景色,已有退回去的想法。但是第一次來南生圍也不想就這樣回頭,於是繼續前行多幾個漁塘,還是覺得沒些特別,最後決定走回頭路。走回頭路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時間容易掌握;第二,有更多的樹蔭,舒服一點。穿過大草地,桉樹林,橫水渡,走回到那小巴總站,更可乘坐小巴直接到達元朗舊區,大榮華飲茶食飯。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 十二月, 2014 英吋 家庭, 旅遊

 

標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