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西高山

抗疫行山:再上西高山

記得去年疫情剛開始時(大約是2020年1月底),和幾位太極師姐去山頂行山,繞盧吉道,再行落薄扶林水塘,在途中加了上西高山的一段。那時是一月,天高氣爽,登上山頂,可以俯瞰整個港島西邊的海港景色,其實它有270度的環廻景觀,遼闊開揚,是觀賞日落的好地方。去過後,就想帶太太也走一轉。無奈其後疫情漸趨嚴峻,而6月後,自己更確診癌症復發,這個小小的願望就只能留在心中。幸好這個月6月17日(星期四)早上醒來,忽然覺得精神特別好,梳洗過後馬上去行晨運徑。漸進的我,通常隔了那麼久(個多月),我只會行一個圈測試自己的體能,但那天真的太有勁了,一行就行了2個圈,有3公里。對自己的體能忽然回復感謝神恩。在觀察多一天後,發覺自己的健康水平完真的和過去1個月完全不同,最少也是6個月前的我。於是約了太太和鍾同學去行西高山。

2021年6月19日(星期六)

體力恢復,就想測試自己的能耐有多好。最簡單的當然是行康怡後山,柏架山,可是我想行一些有記念性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西高山。山高494米,不算矮。可是如果由山頂起步,那麼只用攀升約100米,並不算太難,自己應該能應付。於是在和太太溝通後,就約了鍾同學。星期六早上8時15分,鍾同學和他的先生駕車到康怡接我們上山頂。我以前說過由康怡上山頂非常快,我們坐的士去也不用20分鐘。今早也是差不多,康怡落東區走廊,只要避開近紅隧的堵車,就很暢快駛上花園道,再往山上衝,沿途差不多沒有遇到紅綠燈,到達山頂廣場,不用20分鐘。泊好車,在在山頂廣場拍起步相,只是8時38分。上西高山,要經盧吉道,而盧吉道是繞太平山頂的半腰一圈的,所以入口有二個,一個是繞前山可以飽覽維港景色,但要45分鐘才到達那上山的公園,另一個是繞後山,大約20分鐘就可到達。其實我每次行盧吉道總是走前山,鍾意那段路可以看維港風景,可是今天的主角是西高山,為了保留體力上山,今次就選擇後山入。太平山蠻多晨運客和跑步客,沿途我們遇到不少早起來晨運的人。今天的天氣預告是炎熱有驟雨,最高氣溫會上升到33度,而在康怡出發時,氣溫已有30度。可是來到山頂,是烏雲密佈,擔心下雨多過太陽曬。我們是有準備的,已帶了雨傘,就算下雨也不怕。大約行20分鐘到達公園,全在預計中。

在這裡小休一會才上山,因為這段路已行過,不用找路,登山路在公園的一角,還要先落一段石級,才慢慢上山,大約5分鐘來到一個空地,這裡是正式的上山石級路,看似是無盡的石級路,但是只攀升100米,石級多極有限。全程有幾個指示木牌,告訴你行了1/4,、1/2或3/4。因為知道要上落100米,我已帶了行山杖。這手杖是去年新買的,去年4月行獅子山,遺失了用了多年的行山杖,買了新杖後又病發,所以今天還是第一次用。體能不太好,行山杖真的有幫助。我們一級一級地拾級而上,很快就到達1/4地標。登高一點,回望山下,不時雲霧飄渺如像仙境。山頂的氣溫比較低,加上厚雲遮了太陽,氣溫只有26度,行來十分舒服。休息一會又繼續上山。這個登山步道設計得特別好,因為大部份登山人仕都是原路落山,而登山道並不算寬敞,所以它有不少的「避車處」,讓行得慢的人可以停下來休息,不用擋著行得快的登山人或落山的。我們行行停停,不用急趕,因為我預計整個行程2小時內完成,有充足時間,就算超時也沒關係,這就是寫意遊山的好處。轉瞬就我們就過了1/2和3/4的路標,餘下的路就更覺輕鬆。

其實自己體能差的時後,由外母家返回家中,要行一段小石級路,短短的20、30級也覺氣喘,現在精神回來了,雖然還未到自己完全康復的水平,這100米的攀升,還是游刃有餘。過了最後的石級路,就是原始的山徑,而這時是走在山脊上,一面可以看到維港,一面可以看到薄扶林水塘和南區那面的海港。只是要把握時機,一陣雲霧飄來,就把兩邊的景色變成白茫茫一片。再前行就到達西高山地標,一塊大木牌點出西高山的高度(494米),還有日期。原想預拍往後幾年的登山照,可是那日期的年份是不能轉動,月和日就可以任人轉動。今天的登山人已不算多,如果天氣好,星期六、日的應該會有更多人到來。當然找一個人代我們拍全體照也不難。再上幾級石級,就是正式觀景台,這時還是白茫茫,什麼景也沒得觀,只能以黑白柱作拍攝對像。

在這裡拍夠照,休息夠,才沿路下山。上山我需要行山杖,落山真的不需要了。問其他隊友,最後還是給太太用,她通常落樓梯膝頭都有點痛。上山已不難,落下就更容易了。還是慢慢地落,就是不用停下來休息,也不用停下來拍照,所以用的時間就更少。上山大約用了35分鐘,落山就20分鐘內完成,當然不計在山頂流連拍照的時間。回到公園也不用休息,就直接行原路往山頂廣場進發。到達廣場是10時38分,全程用了2小時,和我預計中一樣。再開車往山下,找地點食早餐。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2 六月, 2021 英吋 郊遊, 行山

 

標籤: , ,

行山抗疫—西高山

上次和眾太極師姐去行山已遠在去年10月,由於要盡量配合各人的時間,第二次的行山活動就遲遲沒有成行。11月不能,12月我又要朝聖,1月又過年,更是難上加難。過年前,知道太極班會在新春期間休息二天,於是就相約師姐在新春期間行山,最後決定在星期五 初七行山。

其實,在1月初武漢肺炎已在國內開始爆發,但是香港的情況還未到嚴峻、恐慌的地步。初一、初三拜年時也戴口罩出街,但不用整天戴著。其後情況就急轉直下,上街沒戴口罩會給人用奇異目光注視。在初五,在行山群組問眾師姐會否如常行山,眾人的回覆是正面。

1月31日 (星期五)

約了早上9時在中環交易廣場底下的巴士站等,今次的行山路線,差不多是港島徑第一段,在山頂起步,先行盧吉道,再轉入夏力道,然後行繞山的小徑到薄扶林水塘。今天原先有8人,可是到了車站,劉師姐說何師姐抱攘不能前來,另外會帶老公的陳師姐說她老公剛行完獅子山也不來,於是和何師姐、黎師姐一行5人上巴士。劉師姐不喜歡坐上層,於是眾人就坐在下層車廂。近10時來到山頂巴士總站,在纜車站前拍起步相,首先是一張戴口罩的,隨後再拍一張沒戴的,來一個反差對比。今次的路線自己已行過二次,第一次和中學同學行,第二次同太太行。喜歡這段路是因為沿路風景美麗而路又易行,最適合想行山又不想太辛苦的人。

轉入盧吉道,正式開始今天的行程。山頂這條盧吉道自己當然不只行過二次,相信眾師姐也行過不少次。今次的行山組,加了兩位新成員,就是何師姐和黎師姐。上次行山後,兩位師姐都說有興趣行山,於是今次就相約行山。其實我們已學了二年半太極班,除了學習時閒談,交流最多還是班後的早餐聚會,而這類的行山活動更可增進感情。走在這步道,各人互說自己的事,真的了解多些,說了一些以前沒說過的。今天早上比較清涼,我已穿上合適的禦寒衣服,如行得過熱,可以慢慢一件一件除掉。可是山頂的風比較多,原先預算起步後很快就要除衫,可是到後段才需要。這段路的風光美麗,可是眾人並不像上二次的經驗每到靚景就停下來拍照,所以行得比我預計中快。約40分鐘,我們已來到大支路,從這裡可以繼續繞一圈返回山頂廣場,或者下行克頓道到龍虎山,或者跟著計劃行夏力道繞往薄扶林水塘。那時我還說,還有一條小徑上西高山。

這一說眾人就心動,其實自己也心動,因為西高山自己也從未走過,而這西高山的名氣也不錯,我自己遲早也會到訪。在計劃時,曾對沒有來的何師姐說過這段路是有落無上,絕對容易行。於是經眾人的表決,決定更改路線,先上山。這段路自己雖然未行過,但也知道怎樣走。在公園的盡處有的小路上山。在路口已有一個路牌指示方向。說是上山小路,其實首段是下行一排石級,再橫行一小段,才開始上山。上山初段,也是舖得美美的山徑。經過一個空地,才正式踏上上山的石級,可是這段石級路是蠻長的。我說過我從未上過西高山,也不知要走多久。以我的實力當然沒有問題,就是擔心眾師姐應付不來這段長命斜。我在前面引路,放慢腳步,走了一小段,看見路旁有一小石柱,眼利的師姐看到是四分之一的標記。走了四分之一,就表示四分之三還要行,看來還是要放棄吧。但是這時身處的位置景觀只是一般。我說我上二分之一再看看,今天不上頂。可是剛好有二位年輕的女生從山上下來,說再上高一點,就沒有那麼斜,叫我們加油。眾師姐因這聲鼓勵,休息一會繼續上山。大約15分鐘後,我們就翻過最難的路段,身在山脊上。站在這裡可以回望太平山山頂,向右望是維港西環景,向左望是薄扶林水塘和遠處海景,前望是西高山山頂,景觀十分開揚。幸好眾師姐堅持行上山,否則就看不到這美景。這時的天氣比在盧吉道更好,海面的霞氣也消失了,晴空萬里,廣闊開揚。在這裡我們拍照打咭,才往西高山山頂進發。在山頂,也有不少遊人,香港人都想出來郊野呼吸清新空氣。上頂前有一塊精美的木牌,西高山,High West, 494m。還可轉動日期,拍照留念。拍完個人照,就找人幫忙拍全體照。在這裡流連一會,就折返原路。有了上山的經驗,落山就更順暢,轉瞬就返回公園。正式繼續我們的行程。

從這裡較多人選擇行克頓道,經龍虎山落HKU,而夏力道這段路相對比較少人行。走到夏力道的盡頭是一個觀景台,我們在這裡休息一會就繼續行小路落山。在休息時,陳師姐建議我們可以一路行山,一路念玫瑰經。這提議雖然好,可是對我的大挑戰。自己在家內甚少念玫瑰經,朝聖回來,只試過一次跟著禱文誦念玫瑰經。人生的第一次真的會好多,想不到除了第一次登上西高山山頂,今天就第一次行山念經。各師姐都有帶隨身念珠,陳師姐就借了我送給她的朝聖紀念品納匝肋木念珠給我。一行5人,就一路誦念玫瑰經下山。路上還遇上幾位外國人、中國遊人,不知他們看到我們念念有詞走路有何感想。可是我就甚感壓力,這段下山路不像盧吉道和夏力道的行車馬路,而是真正有少許高低起伏的行山小路,加上路上的小碎石,行這段路不能太分心。可是不太熟識玫瑰經的我,加上少許緊張,10篇聖母經總是數不準,而且念天主經或聖母經時都把新版和舊版混在一起,就像打方拳有圓拳的影子,打圓拳又有方拳的模樣,總之自己也覺混亂。幸好,眾師姐沒有取笑,看來日後自己念經也要用功一點。

繞著山腰行,不時看到港大醫學院、薄扶林區的大廈。景觀是沒法和西高山山頂相比的。念著經行山,不知不覺我們就到達一條下山支路,如錯過了就要繞一大圈多走大半小時的路程。而這時剛好完成痛苦五段玫瑰經。沿著石級往下走,不久就落到水塘區。老實說,這只是薄扶林水塘的入口,我們其實還未真正進入薄扶林水塘。可是這時已是下午1時正,亦是午膳時間,肚子有點餓,於是我們走出水塘區,搭車去吃午餐。原定往香港仔再看食什麼,最後又改變主意,乘的士往西環,在西環裡到一個特式茶樓吃點心。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 二月, 2020 英吋 行山

 

標籤: , , , ,

山之友—第二擊(山頂至薄扶林)

山之友在一月行了康怡至筲箕灣,由於天氣配合(其實我們選了適合的天氣才出發),那次的第一擊甚為成功。隨著農曆新年前後各人都繁忙,於是這第二擊就推遲到元宵後。今次再加入二位女舊同學,一個也是退下工作的余同學,而另一個則是還在職場的黃同學,她希望新年後和眾同學來一個短聚,而她也不知道我們這新成立的山之友小組。由於今次早在半個多月前選定日期,是日的天氣是好是壞無從預先得知,因為天文台也只有十天的預測。當然我們還是定了路線,到時再看天氣的變化才決定。我拋出兩個選擇:一個是鰂魚涌至北角(紅香爐峰作終點),另一個是山頂至香港仔(盧吉道至西高山,經薄扶林水塘至香港仔水塘,再在香港仔飲下午茶)。經過一輪討論,選擇路線2(由山頂出發)。事後自己再作詳細計劃時,發現山頂至薄扶林水塘這段路也要2至3小時,沒時間行至香港仔水塘,於是馬上修改,改薄扶林水塘出薄扶林作終站,再看香港大學大學堂和伯大尼古蹟,然後才乘車往香港仔午聚。

2月27日(星期一)

最後的天氣預告,13至19度,間中有陽光。理論上,今日的天氣應比星期六日好得多。而人數則再加一名,我們日出長跑會的CSO梁同學也請了一天假來參與我們的閒日行山團。早上9時半在中環匯豐總行的銅獅子集合,我、黃同學和梁同學都在9時20分到達銅獅子,而黃同學雖然身為社工,她卻很少在中環出沒,更說她上網找銅獅子的正確位置。閒談中,一位熱心的日本人(不知他是遊客還是在香港工作的過客)以為我們是遊客,為我們拍全體照。隨後余同學和張同學也準時到達,人齊便行路上纜車站。穿過長江中心、跨過大橋,纜車站轉瞬便到達,在這裡再會合譚同學,一行六人搭纜車上山頂。今天是閒日,站外沒有長長的假日人龍,進入站內,兩卡的纜車也差不多坐滿乘客,於是各自找位坐。再遲來的遊客就只能站著或等候下一班。纜車徐徐開出,慢慢地往上攀,兩旁的大廈的傾斜度亦開始轉高。記得以前初搭纜車,看到這情景是十分雀躍的,現在當然沒有這種感覺。由中環上山頂,纜車應該是最快的交通工具,比的士更快。不到10分鐘便到達山頂總站,出口正是杜莎夫人蠟像館,又要為在蠟像館門外的李小龍臘像拍照。隨後,走出山頂廣場,往盧吉道方向進發。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其實今天要行的路段是港島徑的第一段,而盧吉道入口處正是這港島徑的起點。近這幾年來盧吉道自己已走過不少次:好天來看維港風光,大霧時來看雲海,還有到龍虎山看日落,盧吉道也是必經之道。10時左右正式出發,這時的天氣還是天陰,而山頂又比較大風,於是各人加衣的加衣,戴帽的戴帽。盧吉道是一條蜿延繞山的緩跑徑,因有數間高尚住宅,還會有汽車出入。幸好擬改建的酒店亦最後敵不過民意宣佈放棄,否則多了酒店的專車來往,人車爭路的情況一定不堪設想。在早段的盧吉道,大部份都在樹蔭下走,而且山坡的樹長高了不少,擋了不少景觀,幸好還有二、三處有開揚的視野可以俯望山下的建築群和維港。今天是寫意遊,時間充裕,所以遇到好景點都會停下來欣賞和拍照。

img_4260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11時前,我們便來到第一個CheckPoint, 一個大公園。這裡是一個超級大交會點,沿大馬路直行可返回山頂廣場,或右轉往下走克頓道經龍虎山到港大,或是穿過公園可以行小路上西高山山頂展望台,在探路之後,我還是返回叉路往右轉往下走夏力道。上山頂展望台應該視野開揚廣闊一點,那是看日落的好地方,可是我擔心落山小徑的難度,五位女同學不容易應付,正是上山容易下山難,而且今天是寫意遊,不用增加難度。這夏力道像行車道那麼寬敞,慢慢繞西高山的山腰向下行。15分鐘後,便來到馬路的盡頭,而這裡又是一個小的觀景台,可以飽覽西面海景。在這裡休息一會,我們在觀景台中間的小路下山。走了一大段港島徑,到這裡才是走上正式山路,首段是石階路,拾級而下,過後便是普通的山路,沿途我們可以看到山下的瑪麗醫院。今天的天氣非常配合,在起步後厚雲慢慢轉薄,到盧吉道中段已看到太陽的影子,而踏上正式山路時更是陽光普照,春光明媚。吹著微涼的風,晒著微溫的太陽,真是郊遊的好日子,真的不負兩位請假來行山的同學。這段山路十分易走,約12時正我們來到一條支路,直行是繞薄扶林水塘行,另一條小徑可以立刻下山,直達薄扶林水塘出口。如我們出發遲或行得慢,這條捷徑可追回不少時間。可是我們只行了2小時,意猶未盡,於是還是按計劃向前行。這段路雖然繞水塘而行,但是由於地勢的關係還是看不到水塘的真身。每逢經過小溪(大部份是乾涸的),都有小心山洪的告示牌,但是太多警告牌是否有用?山路的盡頭又接回薄扶林水塘道(又是大馬路),直上可返回山頂,而我們當然下行往水塘區。未落到水塘,先看到一個大的蓄水潭,在陽光下,水潭展現深淺不同的綠,就像五彩池般美艷。再沿直路向前走,12時45分我們來到薄扶林水塘的入口,亦是我們的出口。今天走了7.8公里,行了2小時50分。

img_4281

原來薄扶林水塘道是香港第一個水塘,1863年落成。在這出口就有一個古蹟,前看守員房舍,是一座白色(已有點退色)的大石屋。再前行,左邊是薄扶林傷健營和薄扶林騎術學校,而路口就是薄扶林道。而在計劃行程中,就知道附近有一名氣景點,伯大尼古蹟。以前是伯大尼修院,現在已改變成演藝學院,還保留小教堂。走過馬路,看見重門深鎖,還以為不讓人參觀。幸好問過門前的工人,我們可從側門進入參觀,伯大尼是一座歌德式的教堂。今天陽光普照下,白色的教堂變得份外奪目。彷彿不用舟車的勞頓,也能置身歐洲的教堂般。眾人都雀躍,到處拍照留念。其實香港的美景甚多,只待我們去發掘,可是身為香港人往往會忘掉這些垂手可得的幸褔。在這裡流連了差不多半小時,才返回巴士站乘巴士直到海怡飲中式下午茶,繼續我們說不完的聚會。

img_4362

%e5%b1%b1%e9%a0%82%e8%87%b3%e8%96%84%e6%89%b6%e6%9e%97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 三月, 2017 英吋 行山

 

標籤: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