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鰂魚涌

抗疫行山:金督馳馬徑

對上一次的行山已是半年前4月的獅子山。踏入5月,香港的天氣轉熱,因熱暫時放棄行山也是理所當然,而我的主要原因是六月癌病復發,身體虛弱,自己在維園的跑步也沒有力氣,更不用想上高落低的山徑。7月初確診,7月中正式開始化療。2至3星期一個療程,到了第五針,身體才開始好轉,手腳開始有力。有力並不代表可以馬上挑戰行山。自己每天起床,都會用心感覺身體各部份的狀態,為免過份自信而誤事,我會慢慢測試自己的力量。10月22日,先和太太行一轉康怡後山,一小時多的短程行山是沒有問題。下一次,可以挑戰2小時的路線。

10月26日(星期一)
要行2小時應該沒有問題,就是不要有太多的上山路段。自己感覺,平路和落山是沒有問題,但是上山,力量就不太足夠。和太太上星期試行時已知道,上山的步伐特別慢,怎樣也趕不上太太的。以前只會我在前等太太,現在剛好相反。正因上山乏力的問題,於是選了今次的路線,金督馳馬徑,由北角寶馬山出發,沿途主要繞著山腰橫行前進,到柏架山道時,又變成下山路段,正適合我現在的狀態。

在康怡食過早餐,就乘85號巴士到寶馬山,10時正式起步。這幾天是連續的公眾假期,每天也看到新聞,熱門的景點都有被淪陷的感覺。幸好這金督馳馬徑並沒有被淪陷,當然到來郊遊的人也不少,在可接受水平。在小學旁開始登山,先要走一段長石級和斜路。這段路應該是全程「最」辛苦的,「辛苦」了5分鐘就來到金督馳馬徑,向左轉往柏架山方向走。這段路自己行過多次,但是每次總是由鰂魚涌那行過來,很少從北角這面行過去。今天的天氣真好,陽光普照而又不覺熱,行來特別舒服。從這個方向走,第一個CheckPoint是小馬坑,大約15分鐘的路程我們就到達,一條大水坑,一條石橋,從這裡有一條小徑沿坑而上,日後有機會一定會試行。繼續前行,突然看見小徑的山坡上,有二隻體形肥大的野豬正漫漫向下移動,當我們行過後,我向後面的行山人使叫他們小心山坡的野豬,轉瞬有一隻野豬已成功落到山徑,看到我們這群郊遊人,牠並沒有任何驚慌,看來牠已見慣不怪,反而某些遊人的驚慌度更高。拍過照後,就繼續行。不久就到達寶聯徑,那次我們就下行去探索真正的寶馬山。繼續前行,沿途樹雖不高大,但是總走在樹蔭下,加上今天是輕鬆遊,不用追趕時間,走來特別寫意。

繞過一個深谷,大致上,已走離北角,已可望到鰂魚涌的景色,康怡花園的大廈群已在腳下。這段路已沒有太多樹蔭,在未走出金督馳馬徑前還有二個開揚的觀景點,而有一處,更有清澈的山泉。以前的我一定會飲二淡,現在只會用來洗洗面、洗洗手,讓皮膚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清涼。就到出口處,柏架山道的人潮聲就越大,不少遊人會上大風坳或翻山落大潭。沿柏架山道向下行,逆人潮而下,在走到半腰,就轉入山徑,就是上星期我們試行的那段。過二個戰時爐灶,繼續向下走,沿引水道前行,再經康蕙花園,走出山徑,再沿斜路向康怡,到家的大堂前,剛好走了2小時,行了6.5公里。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8 十月, 2020 英吋 郊遊, 行山

 

標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