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標籤文章彙整:鴨洲

鴨洲 吉澳 一天遊

5月13日(星期一)

去年4月,我們也在馬料水乘坐渡輪到香港的東北部,那次是去荔枝窩。可是那天,初時密雲,到達荔枝窩時,更遇上雷暴。這大雨令我們只能在雨後在荔枝窩流連一會,下午乘船回馬料水,沒有行山出烏蛟藤。而今次我們的目的地也是東北部,而地點則是荔枝窩附近的島嶼,鴨洲和吉澳。

8時15分在碼頭集合,8時30分開船,最遲來到的就是江大哥江大嫂,剛好趕得上開船時間。今次又是Alan大哥做領隊,豐富經驗的他,每年都帶十團八團(朋友太多了)遊走香港山野。今次是一行40多人,其中約20人是我們日出長跑的會員和家屬。另外有10人是筲官第一屆或第13屆的校友。而今天一起上船的人真多,我們這團只佔全船人數的三分之或四分之一罷了。早幾日還是陽光充沛,可是今早起來已是雲霧甚低,到我們乘船出海時,雲還是厚厚的,看來這陰天天氣和上次差不多。從吐露港開出,左邊船灣淡水湖大壩,右邊是馬鞍山市鎮。過了赤門海峽,經過鬼手岩,再轉入紅石門峽,這段路線和上次是一模一樣,再經過最窄的紅石門,我們便正式進入印洲塘。今天海上沒有風,整個印洲塘就像一面鏡子,把沿岸的山勢倒影在海裡。而我們的船把這平滑的海面剪開一個大漣漪。Alan大哥又和眾團友玩尋寶遊戲,尋找印洲塘六寶:玉璽、筆架、羅傘、筆尖、紙張及墨硯。再前駛,就到達吉澳。

第一站吉澳,我們不用上岸,因為我們會先去鴨洲,回來才正式遊吉澳。我們不上岸,還有不少人落船的。隨後,渡輪再次開出,繼續向吉澳海進發。鴨洲就在不遠處,而鴨洲是香港有人居住最小的島嶼,而島的外觀正如一隻鴨浮在海面上,有鴨頭有鴨尾。島雖小,但亦足夠我們遊覽個多小時。全團人下船後,先在碼頭的燈塔合照。鴨洲,主要有三個景點,鴨眼,教育中心和山頂觀景台。我們先去鴨眼,沿著沙灘和岸邊的石灘小路,轉瞬來到鴨頸,再前行,就是鴨眼。各人各自找景點拍照,隨後又拍一張大合照。沿路返回沙灘,沙灘旁是一個籃球場,球場旁正是教育中心,介紹鴨洲的歷史和景點。隨後,我們走上旁邊的登山小徑,一條砌得平滑的行山徑。島不大,山也不高,十分鐘就可登頂。從觀景台,我可以俯瞰整個鴨洲沙灘,雖然角度看不到鴨眼,但是寧靜的漁村,三隻岸邊的舨舢,彎彎的沙灘,還可構成一幅美美的風景相片。12時,返回碼頭,乘船回吉澳。

相對於鴨洲,吉澳就大得多,而碼頭的大蓬蓋,既可有雨遮雨,無雨遮太陽。時間已是午膳時間,所以我們落船的第一個節目就是食團餐。而食肆正在碼頭旁,非常方便。我們訂了4席,團餐其實幾豐富,而且幾美味:白切雞、墨魚丸、白灼生蝦、西蘭花、海上鮮、蒸排骨。飯後,正式遊覽,先去天后廟,廟前近海邊的是姻緣樹,是一棵打橫生的細葉榕。而天后廟的廟頂的雕塑,廟內的大銅鐘、大門的彩色雕花都值得一看。我們看完天后廟,再前行到水月宮,便回頭。時間還有,我們跟小隊上山,高棚頂。吉澳雖比鴨洲大,但是還是細小的島。最高的山峰是125米的雞公嶺,而高棚頂則只有近70米。當然70米,說高不高,說矮還要花一點力氣。小徑也是堆砌平滑的石級登山路。力氣是要用的,幸好今天是天陰,沒有那麼辛苦,而登頂看到的景色,就覺得絕對值得。澳背塘,波平如鏡,吉澳山嶺環抱海灣,說是海其實更像湖。隨後沿小路下山,Alan哥指示一條秘道,行一段半開荒的小路,5分鐘後,我們又回到天后廟廣場,和其他團員再會合。3時半,乘船回馬料水。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17 五月, 2019 英吋 郊遊, 行山

 

標籤: , ,